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自己在化学教学实践中探索,提出了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观点:一是要树立化学教学的素质观;二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优化课堂教学;三是教师的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关键词]化学教学;素质教育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这种转轨的顺利实现,必须以教学改革为基本途径。逐步与素质教育宗旨相适应的学科教学模式和操作体系,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意见。
一 要树立化学教学的素质观
素质教育就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工程”,学校教育中的各科教学是素质教育的物质载体和实施场所,素质教育是各科教学的立足点和归宿。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在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下提出,素质教育的特点要通过各门学科教学来体现。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积极探讨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能的充分开发,以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的主动发展,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等方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因此,中学化学教学的立足点,不应是培养只会背诵化学概念和原理、只能解答化学试题的应试型人才,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是化学教学的素质观。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关键是提高思想素质。因此,要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和充实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1)介绍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的伟大成就以及对当前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如讲铜的冶炼联系到古代青铜器;讲四氧化三铁联系到指南针“司南”;黑火药、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对推进世界进步起了巨大作用。
(2)介绍社会主义祖国化学、化工领域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新中国原油、煤炭、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火箭高能燃料的制得等等。
(3)介绍中外优秀化学家和广大化学教学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为祖国献身的热情。如放射性元素铝的发现者外国科学家居里夫人不顾个人安危,一生在攀登科学高峰,顽强拼搏,成就显赫。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拒绝外国的重金聘请,坚持留在祖国,并把发明的侯氏联合制碱法献给祖国等。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是以唯物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的教与学都离不开辩证观。因此,教师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指导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
化学学科内容中充满了对立统一、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如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正反应与逆反应等材料;充满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等每组内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仅原子个数比不同,引起质变即化学性质的明显差异的事实;充满了内因与外因的变化,如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气体几乎不反应,而点燃或常温下用铂粉作催化剂,则立即爆炸生成水。
应该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细心指教下潜移默化、深信不疑,最终达到基本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3、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之一是要“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利益,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关心生态平衡等。人类生存中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能源开发与利用等都与化学有关,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保护大气、水域与地面环境的教育以及我国国情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
化学教师要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外生活中,才能确实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
(二)加强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科学素质教育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及思维方法,发展科学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中学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中心,这是当今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的要求,是培养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人才的需要。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进行科学素质教育有如下几个方面:
l、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
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科学素质的基础,这些知识主要有:①最重要的化学概念,最根本的化学原理;②典型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计量系统、化学用语及命名;③基本的化学现象和事实,最普遍的化学常识及化学史知识;④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重大应用以及环境保护知识等。
2、培养、发挥学生的科学能力。
化学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力的形成与知识、技能有密切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前提。是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包括如下几方面:
(1)实验能力(包括观察力)
教材按学生的认知目的安排的演示实验,不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设置的学生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数据、现象的记录,事实的分析,并进行实验的书面报告。
(2)思维能力
利用科学知识特点,进行相应的思维能力的训练。例如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规律确定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根据盐酸与稀硫酸的性质导出酸的通性,根据某些实验事实,推断某些物质的存在或组成等。
(3)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较高要求的科学能力,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两方面人手:①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②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
(4)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的培养:掌握概念和规律产生的背景或实验的条件和现象;掌握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会分析变化的原因。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其他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所学概念和规律的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并能判断实际问题。 (5)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应着重做好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使用具有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提出几种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学科活动课、科技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
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现象,记录实验的数据,进行实验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例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生成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是2:1的正确结论。
4、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意识。
促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是化学素质教育的一个要重点加强的方面。通过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要用科学意识对待和解决。例如农业生产上施用的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减少肥分,因此包装要密封,存放在阴凉的地方,且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及噪声污染等。使学生树立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科学观。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兴趣、情感、意志、态度、作风等方面的培养。科学活动既复杂又艰辛,要求人们有坚强的意志,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果断、顽强和自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做到细致认真。结合化学史上科学家工作成败得失的典型事例,使学生领略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在辅导与作业批改中做到关心爱护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这不仅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发展,也对学生的个性及其他非智力的素质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 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花大力气,努力改革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旧观念、旧传统、旧习惯、旧方法,走出“误区”,克服应试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的误人性,重“教”轻“学”的主观性,重“知”轻“思”的浅层性,重“灌”轻“趣”的强制性和重“讲”轻“练”的片面性。
(一)优化教学的全过程,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保证。
课堂教学是由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核评估等环节组成的。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要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必须使教学的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地保证质量达到优化。
1、提高备课质量,优化教学设计。
备课是教师在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和教学设备的基础上,制订出准确合理、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案的过程。备课要突出教师教法的引导,学生学法的指导,做法的辅导,做到教法灵活、适当,学法易于掌握操作,做法具体多样。教案是备课的结晶,反映教师才能的窗口,教师上课的依据。教案要避免照抄资料,或写成讲稿式。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抓准,教学过程结构合理,能体现出师生的双边活动。板书设计纲目清晰而简要,又能反映教材主要内容和便于学习记忆。
2、精心选择与设计作业。
作业布置要避免题海战术。作业设计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精练性和易评价性等原则,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打好基础、提高能力、获取反馈信息的目的。根据不同班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难度、坡度可适当提高或降低。
3、优化作业批改。
作业要坚持严格要求、全面粗改、个别当面改、重点讲评的原则。要克服那种只布置作业和公布答案、不批改不讲评的错误做法。教师通过批改作业、评价信息,可获得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和讲评,对学生起到强化知识、激发兴趣、纠正错误、填补知识缺陷的作用。
4、优化辅导。
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可强化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辅导要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遵循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使参加辅导的学生各有收获。对学习好的学生要指导自学,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对中下层学生,要着重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的辅导和精神上的鼓励。
5、优化评价方法。
一是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二是进行多种形式考核,如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实验操作与现象分析相结合,设计实验与评估别人实验相结合。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法和手段,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关键。
1、设计好课的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堂课的各组成部分合理的结合,各部分的排列顺序和占时间多少的安排。好课的结构应该是条理分明、符合逻辑、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地围绕教学目标,符合教学规律。
设计课的结构,必须先确定课的类型。而课型的确定,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过程。要使课的结构达到最优化,教师要精通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忽视及出错的弱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遵从认识规律,不能照搬别人设计的结构。
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为完成该节课的教学任务所采取的策略和行为。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的内容和设备,灵活运用启发式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施展自己的教学艺术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先进的教学手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到理性,从表及里地认识物质的变化,掌握变化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各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三 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就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个好的化学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应用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实施素质教育的本领。同时具备以下素质:1、思想感情素质。
教师只有对教育工作正确的认识,对教育方针全面的理解,才能产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崇高情感。有了高尚的情操,才会努力钻研业务,热爱学生,执着地探索教学艺术,努力教书育人,教好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化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真诚和谐的关系,教育教学才有生命力,才能感动人,才有可能培养出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全面发展又有特长的新一代。
2、教学语言素质。
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识、教育学生的。因此,教师语言文字的修养,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师如果能写得一手好的书法,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高超的语言文字修养,就能使学生肃然起敬,讲课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
3、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不仅指教师自己完成实验的能力。还包括设计和演示实验的能力,设计和组织学生实践的能力。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化学教师是实验教学的设计者、表演者、组织者和实施人。因此,化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实验能力,组织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4、灵活机智的素质。
课堂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上课时可变因素很多。不管教师的备课有多好,教学过程考虑得有多周详,组织得如何严密,但有时总会出现突发事件,或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师的品德修养、观察力和反应能力的水平。所以,要求教师具备灵活机智的素质。
教师原有的学历或知识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深化。这就要求教师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使自己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自己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明确教育改革的内涵,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这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益群,《化学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多霞,曾灼先,《现代中学化学教学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化学教学;素质教育
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但这种转轨的顺利实现,必须以教学改革为基本途径。逐步与素质教育宗旨相适应的学科教学模式和操作体系,才能提高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本文就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谈几点意见。
一 要树立化学教学的素质观
素质教育就本质上来说就是要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身心素质。素质教育是一个“综合工程”,学校教育中的各科教学是素质教育的物质载体和实施场所,素质教育是各科教学的立足点和归宿。各学科的教学任务在素质教育的总目标下提出,素质教育的特点要通过各门学科教学来体现。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它与社会生活、生产有着广泛的联系,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教师应根据这些特点,在化学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的总目标。这就要求化学教师在传授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充分利用化学知识的文化内涵和教育价值。积极探讨化学教学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智能的充分开发,以促进学生的个性特长的主动发展,在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健体、学会创造等方面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因此,中学化学教学的立足点,不应是培养只会背诵化学概念和原理、只能解答化学试题的应试型人才,而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具有广泛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这就是化学教学的素质观。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注意如下几点:
(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素质教育。
要使学生学会做人,关键是提高思想素质。因此,要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中,注重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素材和充实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和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
(1)介绍我国古代在化学工艺方面的伟大成就以及对当前世界文明的巨大贡献,使学生产生自豪感。如讲铜的冶炼联系到古代青铜器;讲四氧化三铁联系到指南针“司南”;黑火药、造纸术是我国四大发明,对推进世界进步起了巨大作用。
(2)介绍社会主义祖国化学、化工领域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新中国原油、煤炭、钢铁产量的快速增长,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火箭高能燃料的制得等等。
(3)介绍中外优秀化学家和广大化学教学工作者的先进事迹,激发学生为祖国献身的热情。如放射性元素铝的发现者外国科学家居里夫人不顾个人安危,一生在攀登科学高峰,顽强拼搏,成就显赫。我国化学家侯德榜拒绝外国的重金聘请,坚持留在祖国,并把发明的侯氏联合制碱法献给祖国等。
2、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是以唯物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物质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化学的教与学都离不开辩证观。因此,教师要自觉地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唯物辩证法的运用与指导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与方法。
化学学科内容中充满了对立统一、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观点,如氧化与还原,化合与分解,正反应与逆反应等材料;充满了量变引起质变的观点,如一氧化碳与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与三氧化硫等每组内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相同,仅原子个数比不同,引起质变即化学性质的明显差异的事实;充满了内因与外因的变化,如常温下氢气与氧气混合气体几乎不反应,而点燃或常温下用铂粉作催化剂,则立即爆炸生成水。
应该让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在教师的细心指教下潜移默化、深信不疑,最终达到基本掌握唯物辩证法这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有力武器。
3、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之一是要“学会关心”。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利益,关心人类的生存条件,关心生态平衡等。人类生存中的一些重大社会问题,如温室效应、酸雨、能源开发与利用等都与化学有关,所以在化学教学中,要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保护大气、水域与地面环境的教育以及我国国情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
化学教师要努力把爱国主义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环境保护意识教育等渗透到课堂教学、校园文化、校外生活中,才能确实加强和提高学生的思想素。
(二)加强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
科学素质教育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课内和课外活动,使学生具备必要的科学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研究及思维方法,发展科学认知能力、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自然观、世界观、价值观与审美观,培养良好的科学品质。中学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为中心,这是当今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的要求,是培养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人才的需要。在化学教学中进行进行科学素质教育有如下几个方面:
l、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
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是科学素质的基础,这些知识主要有:①最重要的化学概念,最根本的化学原理;②典型的元素及化合物知识;化学计量系统、化学用语及命名;③基本的化学现象和事实,最普遍的化学常识及化学史知识;④化学与社会的联系,日常生活、生产中的重大应用以及环境保护知识等。
2、培养、发挥学生的科学能力。
化学教学中应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能力的形成与知识、技能有密切关系。知识和技能是学生形成能力的基础,而具备一定的能力又是进一步获取知识和技能的重要前提。是促使学生提高学习水平的重要因素。科学能力是科学素质的核心,包括如下几方面:
(1)实验能力(包括观察力)
教材按学生的认知目的安排的演示实验,不但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教学内容需要设置的学生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使学生学会数据、现象的记录,事实的分析,并进行实验的书面报告。
(2)思维能力
利用科学知识特点,进行相应的思维能力的训练。例如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的排布规律确定元素的金属性或非金属性的强弱,根据盐酸与稀硫酸的性质导出酸的通性,根据某些实验事实,推断某些物质的存在或组成等。
(3)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是较高要求的科学能力,是多方面能力的综合。能独立地获取新知识,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从两方面人手:①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②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训练。
(4)理解能力
理解能力的培养:掌握概念和规律产生的背景或实验的条件和现象;掌握概念和规律的确切含义,会分析变化的原因。掌握所学的化学知识和其他知识的联系和区别;掌握所学概念和规律的成立条件和应用范围,并能判断实际问题。 (5)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的核心是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应着重做好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使用具有创造教育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培养学生对已知事物进行怀疑和再思考,提出几种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利用学科活动课、科技兴趣小组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方法。
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家庭小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的现象,记录实验的数据,进行实验的分析:得出科学的结论。例如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生成2体积的氢气和1体积的氧气,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分子中氢原子和氧原子个数比是2:1的正确结论。
4、培养学生逐渐形成科学意识。
促使学生形成化学科学意识,是化学素质教育的一个要重点加强的方面。通过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树立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不断运动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实际问题要用科学意识对待和解决。例如农业生产上施用的碳酸氢铵,受热分解,减少肥分,因此包装要密封,存放在阴凉的地方,且不能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及噪声污染等。使学生树立相信科学破除迷信的科学观。
(三)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还应重视对学生进行兴趣、情感、意志、态度、作风等方面的培养。科学活动既复杂又艰辛,要求人们有坚强的意志,表现出高度的自觉性、果断、顽强和自制。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验中要求学生做到细致认真。结合化学史上科学家工作成败得失的典型事例,使学生领略坚持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严谨求实的科学作风。在辅导与作业批改中做到关心爱护学生,鼓励学生,使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逐步养成良好的科学品质,这不仅对学生的科学素质的发展,也对学生的个性及其他非智力的素质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二 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
在化学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是关键。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花大力气,努力改革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旧观念、旧传统、旧习惯、旧方法,走出“误区”,克服应试教育中的重“智”轻“德”的误人性,重“教”轻“学”的主观性,重“知”轻“思”的浅层性,重“灌”轻“趣”的强制性和重“讲”轻“练”的片面性。
(一)优化教学的全过程,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保证。
课堂教学是由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考核评估等环节组成的。它们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要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必须使教学的各个环节一环扣一环地保证质量达到优化。
1、提高备课质量,优化教学设计。
备课是教师在钻研课程标准、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和教学设备的基础上,制订出准确合理、能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案的过程。备课要突出教师教法的引导,学生学法的指导,做法的辅导,做到教法灵活、适当,学法易于掌握操作,做法具体多样。教案是备课的结晶,反映教师才能的窗口,教师上课的依据。教案要避免照抄资料,或写成讲稿式。要做到教学目的明确、重点突出、难点抓准,教学过程结构合理,能体现出师生的双边活动。板书设计纲目清晰而简要,又能反映教材主要内容和便于学习记忆。
2、精心选择与设计作业。
作业布置要避免题海战术。作业设计要遵循科学性、针对性、精练性和易评价性等原则,以达到减轻学生负担、打好基础、提高能力、获取反馈信息的目的。根据不同班级和不同层次的学生,作业的难度、坡度可适当提高或降低。
3、优化作业批改。
作业要坚持严格要求、全面粗改、个别当面改、重点讲评的原则。要克服那种只布置作业和公布答案、不批改不讲评的错误做法。教师通过批改作业、评价信息,可获得反馈信息以改进教学。教师对作业的批改和讲评,对学生起到强化知识、激发兴趣、纠正错误、填补知识缺陷的作用。
4、优化辅导。
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可强化师生之间的感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信心。辅导要做到目的明确、针对性强,遵循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原则,使参加辅导的学生各有收获。对学习好的学生要指导自学,鼓励他们进一步提高。对中下层学生,要着重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方法的辅导和精神上的鼓励。
5、优化评价方法。
一是平时测试与期末考试相结合;二是进行多种形式考核,如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实验操作与现象分析相结合,设计实验与评估别人实验相结合。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方法和手段,是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的关键。
1、设计好课的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是指一堂课的各组成部分合理的结合,各部分的排列顺序和占时间多少的安排。好课的结构应该是条理分明、符合逻辑、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地围绕教学目标,符合教学规律。
设计课的结构,必须先确定课的类型。而课型的确定,又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和要求,以及学生的实际水平。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过程。要使课的结构达到最优化,教师要精通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忽视及出错的弱点。教师在处理教材时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避免平铺直叙,面面俱到。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遵从认识规律,不能照搬别人设计的结构。
2、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为完成该节课的教学任务所采取的策略和行为。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必须根据不同班级的学生,不同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不同的内容和设备,灵活运用启发式原则,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施展自己的教学艺术才能,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3、优化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所必须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先进的教学手段,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使学生更好地从感性到理性,从表及里地认识物质的变化,掌握变化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发展智力和能力。各种教学手段优化组合,发挥最大的教学效益。
三 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
要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就必须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个好的化学教师,要有较高的道德素质,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具备扎实的化学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应用教育教学的科学理论实施素质教育的本领。同时具备以下素质:1、思想感情素质。
教师只有对教育工作正确的认识,对教育方针全面的理解,才能产生热爱教育事业的崇高情感。有了高尚的情操,才会努力钻研业务,热爱学生,执着地探索教学艺术,努力教书育人,教好学生。教师只有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化在各项教育教学活动中,与学生建立真诚和谐的关系,教育教学才有生命力,才能感动人,才有可能培养出理想远大、品德高尚、全面发展又有特长的新一代。
2、教学语言素质。
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传播文化知识、教育学生的。因此,教师语言文字的修养,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方面。教师如果能写得一手好的书法,讲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有高超的语言文字修养,就能使学生肃然起敬,讲课能激发学生兴趣,启迪思维。
3、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不仅指教师自己完成实验的能力。还包括设计和演示实验的能力,设计和组织学生实践的能力。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必要手段,化学教师是实验教学的设计者、表演者、组织者和实施人。因此,化学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实验能力,组织好学生的实践活动。
4、灵活机智的素质。
课堂教学是个复杂的过程,上课时可变因素很多。不管教师的备课有多好,教学过程考虑得有多周详,组织得如何严密,但有时总会出现突发事件,或学生提出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对待这些问题的态度,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反映出教师的品德修养、观察力和反应能力的水平。所以,要求教师具备灵活机智的素质。
教师原有的学历或知识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教学改革的深化。这就要求教师继续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使自己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教师要进行教育科学研究,有助于自己了解教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明确教育改革的内涵,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进一步认识和掌握教育规律,这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的一个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益群,《化学素质教育探索与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2]张多霞,曾灼先,《现代中学化学教学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