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标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新课标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将素质教育的理念体现在课程标准之中。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从而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一切都是对旧观念的冲击和变革。作为农村初中数学教师应如何面对这一冲击呢?笔者认为,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要适应新课程改革,就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从思想观念、教学方法、行为方式、自身素质等方面接受挑战。
一、新课标对数学教师思想观念的挑战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是绝对权威。在大多数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静静地听或记,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自己事先设计的教学轨道之中,“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的独立性丧失了。新课程则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必须关注人的发展,人是第一位的。在新课程中,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情况、身心健康、情感体验、人格养成进行全面关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在认知领域内应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在获取知识中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实际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准,而且更要关注对他们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素质和能力。
也就是说,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会关注学生,学会向学生学习。
二、新课标对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挑战
过去,教材被视为是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它对教学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教师只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忠实于教材,认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还教学活动以本来面貌,科学客观地面对教学过程中那些不确定因素,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去把握教材,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做出新的构思和处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从而获得创新思维。同时,要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要善于和勇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出严肃认真的反思和内省,既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探究补救途径,又要善于总结自己或同行成功的经验,利用各种形式抽象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另外教师要能熟练地从网络的各种载体中获得信息,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技术操作者和辅导员。
三、新课标对数学教师行为方式的挑战
新课程下教与学的方式改变要求教师行为方式也随之改变,教师要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家长合作,与教育管理者合作,与学生合作。在倾听、交谈和沟通中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以往的教学中,总是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但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学科综合化的出现,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共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同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协调人,所起的是促进、组织、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共同做实验,建立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使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以达到知识和情感上的共鸣。
四、新课标对数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挑战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比喻强调的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能研透教学大纲,吃透教科书,讲透教学内容是教师的理想境界。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只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自来水”,什么时候想要,都可以随时拧开水龙头。
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对数学领域的知识有较深的研究,而且要广泛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向多方面拓展,从而掌握较深层次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广大教师要以新课程为一个新的起点,迎接挑战,完善自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县.研究性学习:从理念到实践解读.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
[2]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1年合订本.
(作者单位 云南省龙陵县教育局教研室)
一、新课标对数学教师思想观念的挑战
长期以来,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控制者,是绝对权威。在大多数课堂上,往往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被动地静静地听或记,教师习惯于将学生的思维活动纳入自己事先设计的教学轨道之中,“双边活动”变成了“单边活动”,教代替了学,学生的独立性丧失了。新课程则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与理念,从而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必须关注人的发展,人是第一位的。在新课程中,教师应对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情况、身心健康、情感体验、人格养成进行全面关注。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学生在认知领域内应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在获取知识中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不仅要关注学生在实际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准,而且更要关注对他们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素质和能力。
也就是说,新课程要求教师要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学会关注学生,学会向学生学习。
二、新课标对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挑战
过去,教材被视为是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教师教学的依据是教学大纲,它对教学有比较明确的规定,教师只要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忠实于教材,认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就算完成了教学任务。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还教学活动以本来面貌,科学客观地面对教学过程中那些不确定因素,教材为教师留有较大的发挥和创造空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去把握教材,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做出新的构思和处理。让学生在现实生活和实践活动中体验知识,从而获得创新思维。同时,要强调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
教师要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要善于和勇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出严肃认真的反思和内省,既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探究补救途径,又要善于总结自己或同行成功的经验,利用各种形式抽象和概括,使之上升为理性认识。另外教师要能熟练地从网络的各种载体中获得信息,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技术操作者和辅导员。
三、新课标对数学教师行为方式的挑战
新课程下教与学的方式改变要求教师行为方式也随之改变,教师要学会与其他教师合作,与家长合作,与教育管理者合作,与学生合作。在倾听、交谈和沟通中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以往的教学中,总是独立地完成教学工作,但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随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学科综合化的出现,对绝大多数教师而言,几乎很难独自一人很好地完成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所有指导工作。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从个体走向合作,联合起来共同研究教育教学问题,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同其他同事建立联系,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相关学科,从习惯于孤芳自赏到学会欣赏其他教师的工作和能力。
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协调人,所起的是促进、组织、帮助学生进行学习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人格,与学生一起共同讨论、共同研究、共同做实验,建立以探究—研讨为主的综合交流方式,使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以达到知识和情感上的共鸣。
四、新课标对数学教师自身素质的挑战
“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一比喻强调的是教师知识和能力的必要储备。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能研透教学大纲,吃透教科书,讲透教学内容是教师的理想境界。然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师只有“一桶水”已经不够了,应该是“自来水”,什么时候想要,都可以随时拧开水龙头。
初中数学教师不仅要对数学领域的知识有较深的研究,而且要广泛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自然科学的方方面面,使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向多方面拓展,从而掌握较深层次的学科专业知识和建立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新课程对初中数学教师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深刻的。广大教师要以新课程为一个新的起点,迎接挑战,完善自我,与新课程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林县.研究性学习:从理念到实践解读.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
[2]基础教育改革动态.2001年合订本.
(作者单位 云南省龙陵县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