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真切地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轨迹,真实感受到了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但也存在一些令我们困惑的问题。现在,我们应开始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应开始用批评与反思感悟赋予课改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真的精彩!那么语文课堂应关注什么,应给学生一个什么的课堂呢?我认为应该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重点谈一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是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又怎么能让學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保持充沛的情感,这情感不仅仅包括演讲般的激情,还要有和风细雨般的柔情,用我们自身体味到的情感去影响感染学生,陪伴学生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所授课的类型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趣的方式有:实物展示、实验操作,角色表演,旁征博引等。如《小蝌蚪找妈妈》等童话故事,可采用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又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船夫驾驶技术高一段,让学生进入角色体验。由学生扮演船夫,老师扮演游客,学生在熟读文本基础上进行语言再创造。课上学生兴致很高,在趣味中深化了理解。
其次,可以通过教师富有情趣的导语吸引学生。导语设计要精练,要注意前后衔接,低年级要充满童趣,尽量儿童化,中高年级除突出趣味性,还要突出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在教学完生字后,我是这样导入的“你们动脑筋,想办法记住了字宝宝的名字,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愿意开动小脑筋帮助有困难的人吗?”(生:愿意)“是这样的,故事中小狮子**的两个孩子还没取名,你们能给小狮子取个名字吗?(学生兴致很高)不过,取名要有根据,要有理由,这理由要在课文中找,认真读课文,把你在文中找到的句子画一画,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起名字的理由。”(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你们都起了什么名字?我都急于想知道了。”(学生积极踊跃汇报)“名字取的不错,勤勤多么可爱的名字,谁取的?说说理由。”(学生汇报)“勤勤真勤劳啊!开动脑筋,想象一下,它一天到晚这么练,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呢?”(学生想象汇报后)师说:“多刻苦的勤勤啊!你能把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儿童,仿佛是在自然、亲切的对话中一样,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拔下进入课文佳境。这使我想起了前不久在参加省骨干培训时听的一节语文研讨课——《游子吟》。本课教学设计新颖,以图导入,在对话,谈感受中理解诗句,在反复诵读中激发情感,加深理解,现代诗文《伟大的母爱》的引入升华了情感,最后在《母亲》的歌声中结束,令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但令人遗憾的是教师却游离于文本,学生情感之外,当学生流泪时,听课老师都莫名其妙,当学生与听课老师都流泪时,讲课老师却笑了。这种现象,的确令我们深思: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都跟着现成的教案走,一心不可二用,因此,不能很好地与文本与学生溶情。记得第一次讲《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由于当时音响效果不太好,课件出现毛病,以至于很紧张,心里一直想着我自己的事情,因此,我没能完全投入教学,也没能认真聆听学生们发言,直到临近课的尾声时,才达到了情感的溶合。课下,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半个月后,又在松源用宁江区一实验小学的学生重上了这节课,我放下思想包袱,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课始就进入了状态,本节课我全情投入,真正达到了文本、学生、老师三情统一,以至于学生的回答把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听课的老师也被深深地感染了,这就是溶情的效果。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一)以教材为本,开放课堂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洋。主要可以有三种形式:
1、向课前开放:在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这比较适用于科学常识、历史故事等方面课文。
2、向课内开放:注重在课堂上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拓宽学生思维。
最近我读了一些名师的教学设计,共同的特点,就是引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课本内容,激发学生情感。如窦桂梅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她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三大板块:一、走近圆明园。上课初始,板书“圆明园”这三个字,问学生:你眼前出现怎样画面?然后出示文字“走近圆明园”。(课前学生阅读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及本课课文)问:你读后有哪些感受?二、走进圆明园。课件出示五幅圆明园废墟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带着感受读诗歌。屏幕出示:“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读后学生带着这种情感走进文本,学生在充分感受圆明园美的基础上,师说: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读。又在学生充分领会圆明园的毁灭之后,放映李大钊的诗:“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作为法国人的作家雨果,怎样看待自己国家的行为呢?找句子概括。然后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读表达内心感受。三、走出圆明园,再次呈现诗歌并朗读。师: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44年了,让我们走出圆明园,但无论怎样也走不出历史的阴影,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生精彩回答后,师说: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但历史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词条:
(1)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被烧时咸丰皇帝无奈,只要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
(2)焚烧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接。
几个词条让学生了解历史现状。课尾给学生留下思考: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堂课从生命成长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目光,整体先“构建“而后又“解构”课堂,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种深深浸润在文化之中的开放的语文课堂。相信这节课也会给我们今后的教学带来思考与启示。
3、向课后开放:下课,并不意味着学飞的结束,而是表示另一种学习的开始,课后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或推荐课外读物或指导课外活动中开展各种形式的练笔,这对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重要作用。
《课标》明示我们: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不是教学的唯一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我们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引领学生走进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让语言积累在课堂落地生根。
“标准”十分强调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其目的在于厚积他们的文化底蕴,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对课文中妙词佳句、精彩片断加以强化,形成包括背诵、摘抄、读书笔记等,其中背育是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心理学告诉我们7——12岁,尤其是低年级学段是人生发展机械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阶段。
叶澜教授在新生代特级教师观摩研讨会上讲话时说:“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新的,就把旧的一古脑的都丢掉,我们的教学既要适应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又要把我们传统中珍贵的独有的对今天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对人的成长作为精神营养需要保留的东西保存下来,要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来。”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就这一点差别:不平凡的人善于思考,平凡的人终日忙忙碌碌,最终一事无成,那就让我们每日的工作多一些智慧、多一些反思,在平凡的工作中做一名不平凡的教师。
一、给学生一个“情感的课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1、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情的我”
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情感的教师,是不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又怎么能让學生充满热情地学习呢?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保持充沛的情感,这情感不仅仅包括演讲般的激情,还要有和风细雨般的柔情,用我们自身体味到的情感去影响感染学生,陪伴学生度过每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2、尊重“需要”,注重“激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根据所授课的类型采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趣的方式有:实物展示、实验操作,角色表演,旁征博引等。如《小蝌蚪找妈妈》等童话故事,可采用分角色进行对话表演。又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课,船夫驾驶技术高一段,让学生进入角色体验。由学生扮演船夫,老师扮演游客,学生在熟读文本基础上进行语言再创造。课上学生兴致很高,在趣味中深化了理解。
其次,可以通过教师富有情趣的导语吸引学生。导语设计要精练,要注意前后衔接,低年级要充满童趣,尽量儿童化,中高年级除突出趣味性,还要突出语言的逻辑性,严密性。如教学《两只小狮子》一课,在教学完生字后,我是这样导入的“你们动脑筋,想办法记住了字宝宝的名字,老师很高兴,你们还愿意开动小脑筋帮助有困难的人吗?”(生:愿意)“是这样的,故事中小狮子**的两个孩子还没取名,你们能给小狮子取个名字吗?(学生兴致很高)不过,取名要有根据,要有理由,这理由要在课文中找,认真读课文,把你在文中找到的句子画一画,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起名字的理由。”(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你们都起了什么名字?我都急于想知道了。”(学生积极踊跃汇报)“名字取的不错,勤勤多么可爱的名字,谁取的?说说理由。”(学生汇报)“勤勤真勤劳啊!开动脑筋,想象一下,它一天到晚这么练,可能遇到什么困难呢?”(学生想象汇报后)师说:“多刻苦的勤勤啊!你能把感受到的,通过读表达出来吗?”教师的语言要贴近儿童,仿佛是在自然、亲切的对话中一样,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3、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溶情”。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教学当中的“情”犹如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有了它,学生才会在教师的点拔下进入课文佳境。这使我想起了前不久在参加省骨干培训时听的一节语文研讨课——《游子吟》。本课教学设计新颖,以图导入,在对话,谈感受中理解诗句,在反复诵读中激发情感,加深理解,现代诗文《伟大的母爱》的引入升华了情感,最后在《母亲》的歌声中结束,令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但令人遗憾的是教师却游离于文本,学生情感之外,当学生流泪时,听课老师都莫名其妙,当学生与听课老师都流泪时,讲课老师却笑了。这种现象,的确令我们深思:其实有很多时候,我们的思维都跟着现成的教案走,一心不可二用,因此,不能很好地与文本与学生溶情。记得第一次讲《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时,由于当时音响效果不太好,课件出现毛病,以至于很紧张,心里一直想着我自己的事情,因此,我没能完全投入教学,也没能认真聆听学生们发言,直到临近课的尾声时,才达到了情感的溶合。课下,我进行了认真的反思,半个月后,又在松源用宁江区一实验小学的学生重上了这节课,我放下思想包袱,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课始就进入了状态,本节课我全情投入,真正达到了文本、学生、老师三情统一,以至于学生的回答把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听课的老师也被深深地感染了,这就是溶情的效果。
二、给学生一个“开放的课堂”。
(一)以教材为本,开放课堂
新课程要求语文教学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奥妙无穷的大自然,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洋。主要可以有三种形式:
1、向课前开放:在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这比较适用于科学常识、历史故事等方面课文。
2、向课内开放:注重在课堂上引进相关文字、音像资料,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拓宽学生思维。
最近我读了一些名师的教学设计,共同的特点,就是引进与文本内容相关的资料,丰富课本内容,激发学生情感。如窦桂梅老师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她整个教学流程分为三大板块:一、走近圆明园。上课初始,板书“圆明园”这三个字,问学生:你眼前出现怎样画面?然后出示文字“走近圆明园”。(课前学生阅读雨果致巴特莱德的信及本课课文)问:你读后有哪些感受?二、走进圆明园。课件出示五幅圆明园废墟图,问:看着画面你有什么感受?带着感受读诗歌。屏幕出示:“圆明园里,荒野的风,呜咽地讲述着一个古老的故事;残留的柱,痛苦地书写着一个国家的耻辱。”读后学生带着这种情感走进文本,学生在充分感受圆明园美的基础上,师说:这美丽迷人的景色只是圆明园的冰山一角,法国大作家雨果眼中的圆明园是怎样的?拿出雨果写的文章有选择地读读。又在学生充分领会圆明园的毁灭之后,放映李大钊的诗:“圆明两次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作为法国人的作家雨果,怎样看待自己国家的行为呢?找句子概括。然后学生通过不同形式读表达内心感受。三、走出圆明园,再次呈现诗歌并朗读。师:这痛苦的耻辱一直刻在我们心里整整144年了,让我们走出圆明园,但无论怎样也走不出历史的阴影,让我们假设一下历史,如果你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一国之君——皇帝,如果你是辅佐皇帝参与国家管理的大臣,如果你是保卫国家领土的士兵,如果你是普普通通的生活在北京的老百姓,面对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行径。你会怎么做?生精彩回答后,师说:给自己掌声,为自己喝彩。但历史不能假设。请读下面的词条:
(1)圆明园是皇帝享用的,当被烧时咸丰皇帝无奈,只要带着慈禧等仓皇逃跑了。
(2)焚烧前几天,英法联军列队入城,清军士兵夹道跪迎接。
几个词条让学生了解历史现状。课尾给学生留下思考:圆明园烧掉的究竟是什么?毁灭的究竟是什么?永远也毁灭不了的又是什么?也许今天的学习只是给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小小的门,希望大家从这扇门出发怀着更多的思考走向未来的人生。这堂课从生命成长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目光,整体先“构建“而后又“解构”课堂,紧紧围绕一个主题,通过与多个文本的碰撞交融,形成一种深深浸润在文化之中的开放的语文课堂。相信这节课也会给我们今后的教学带来思考与启示。
3、向课后开放:下课,并不意味着学飞的结束,而是表示另一种学习的开始,课后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或推荐课外读物或指导课外活动中开展各种形式的练笔,这对扩大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重要作用。
《课标》明示我们:教科书是教学的基本内容,而不是教学的唯一内容。语文教学资源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因此,我们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引领学生走进充满生命活力的语文课堂。
(二)让语言积累在课堂落地生根。
“标准”十分强调丰富学生“语言的积累”,其目的在于厚积他们的文化底蕴,培养热爱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要对课文中妙词佳句、精彩片断加以强化,形成包括背诵、摘抄、读书笔记等,其中背育是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心理学告诉我们7——12岁,尤其是低年级学段是人生发展机械记忆力的最佳时期,是语言积累的重要阶段。
叶澜教授在新生代特级教师观摩研讨会上讲话时说:“我们不能因为有了新的,就把旧的一古脑的都丢掉,我们的教学既要适应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又要把我们传统中珍贵的独有的对今天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对人的成长作为精神营养需要保留的东西保存下来,要在孩子的心中留下来。”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平凡的人和不平凡的人就这一点差别:不平凡的人善于思考,平凡的人终日忙忙碌碌,最终一事无成,那就让我们每日的工作多一些智慧、多一些反思,在平凡的工作中做一名不平凡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