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听到“课堂教学文化”,突然脑海闪现了长城,出土的陶器上歪歪扭扭的文字,似乎与课堂教学没有什么关系。细思量后,我心释然,我们每一天所传承的不就是几千年文明积淀的文化,我们所塑造的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不正在延续着古老文明而走向新的时代吗?课堂教学是课堂文化的主阵地,课堂文明是课堂文化的主战场。课堂文化任重而道远。
一、构建课堂课前文化
课前课堂文化是指上课铃响之后,教师没有上课之前,学生的心没有完全从游戏回归到课堂中来,他的或闲聊或陆续从室外回坐到教室时的这段时间所进行的口语表达活动。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背诵唐诗、宋词、名言、警句、谚语、《三字经》、《百家姓》,甚至是一句歌词、一段文章,这些需要孩子们语言的积累,记忆的强化,语感的纯熟,口齿的伶俐。长此以往,他们会出口成章,内化气质。
二、构建课堂教学文化
(一)平等文化
古之学者有尊敬老师之礼, “程门立雪”即为尊师典范,韩愈也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崇师之论。可见师必尊也。但师者也不必板一副师道尊严的冷面孔,动辄声色俱厉。追溯我们的师祖孔夫子,教育学生很少疾言厉色,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善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就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这样的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样的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我们在课堂上就应该有这种谦和、温柔的敦厚之美,大可不必因为我们的手里拿着一把没有多大的智慧的钥匙就横眉立目,指责学生有多笨、多慢、多不懂事。真正好的老师就应该向孔夫子一样把平和之气传导给学生,以这种力量和谐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社会。
(二)乐学文化
随着人类的进化,家长素质的逐年提高,丰富的物质文化,学生的素质应该一代更比一代强。然而,从历年的高考升学指标上看,有近70%的学生高考成绩不及格。不是因为课程深了,也不是学生的智力不够,是我们的学生浮躁,厌学,惰学。如果学生能真正静下心来的话,82%的学生是能够学会所学知识的。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像农民间白菜苗一样锄掉碍于发展的幼苗,在理性的教育下用伟人的故事、英雄的事迹、历史的奇迹引领学生上路,摈弃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杂念与浮躁,找准他们航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三)童心文化
所谓的童心,是“人之出,性本善”的赤子之心,是心灵明净、湛蓝不存芥蒂的赤子之心,是宽容的赤子之心。
课堂上,对课文的相关内容的搜集这一教学环节中就有一些看似有关而实则占用课堂宝贵时间的现象。比如:学习《晏子使楚》、《田忌赛马》这类文章,因为历史的久远,我们一定会让学生查阅有关那个时代的资料,但不是查到什么就说什么,学生应该对所查资料进行整理。资料汇报不求多但求唤起感知(逐渐渗透)。有这样一首诗或许能诠释童心文化的内涵:
孩子们,波拿巴·拿破仑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教师问道。/一千年以前,孩子们说。/一百年以前,孩子们说。/没有人知道。/孩子们,波拿巴· 拿破仑这一生做了什么?教师问道。/他赢了一场战争,孩子们说。/他输了一场战争,孩子们说。/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卖肉人曾经有一条狗,/他的名字叫拿破仑,卖肉人经常打它,/那只狗/一年前/死于饥饿。/此刻所有的孩子都感到悲哀/为拿破仑。
孩子们所能经历的悲哀或者其他情感,永远只能针对他们身边或嵌入他们生活的人物、事物和事件。许多历史故事或故事中的英雄对孩子的影响,远不如与之同名的一条狗的生死来得真切。教育要从儿童出发,教师要有儿童意识,这是时代的旋律。唯其如此,学校才不会驯化出无心无肝的“狼”,才不会把内心久滞的怨愤的刀对准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等善良的人们。(马加爵事件,女孩街头殴打母亲的报道,让人心痛)我们一面尽量保持儿童对世界美好的想象,一面把丰富而不简化的人性呈现给他们。教育要以儿童的思维为基点,有机联合儿童的需要、儿童经验的教学才能把历史精神传承,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养料。
(四)质疑文化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尽管每位教师掌握的信息比学生个体的要多,但面对全班学生的眼睛和头脑,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能毫无纰漏,只要学生始终保持对课堂的好奇心,认真思考教师的每一句话,思考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思维的碰撞就会不断释放出“火花”。而作为教师本身,应当为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感到欣慰,因为学生对教师的质疑不但不会削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恰恰相反,会质疑的学生是最敬重教师的学生之一;学生也要敢于向课本质疑,仅凭教材作为学生唯一的课程资源难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学生向课本提出质疑,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三、构建课堂课后文化
有这样一句话:不如意事常八九。教师虽然教的是圣贤之书,但教师也要面对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要面对扑面而来的各方压力,要面对晋级、晋升的巨大诱惑,真的难做圣贤之人;还有的教师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知识结构欠缺。比如:小学数学中最常见的一句话“除数不能为零”。如果你要问:“除数为什么不为零呢?”一百个老师有一半能答出来就算好的了,还有一大半的人会说,他明白但是表达不清。有一小半的人也许会微笑摇头“不知道” ,因为他们小时候就是这么学的或者没有学过,后来也就不再学了。所以这一简单的例子可谓“一叶知清秋”。教师在传承教材知识时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因而教师的课受情绪、知识、所教对象的影响难免会有所遗憾。因此,课后应认真反思一下课堂的成功与失败、机智与协商、师生碰撞的火花与败叶,再拟一下教学设计;或者在繁忙之中,至少在头脑中过滤一下得失,有备于下次教学。
课堂教学文化的提出,在于唤起教师的课堂文化意识,唤醒教师从人道、自由、儿童的视角温暖成长的生命。因而有必要从文化的高度定位自己的职业,从课堂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
我们所构建的课堂教学文化无意去让它面面俱到,但希望它如一缕阳光射进教师的心田,使每一位老师以其独特的慧眼在润物无声的时候保养自己的豁达的心灵,让我们用温暖的目光铺垫孩子们成长之旅的幸福大道。
(责任编辑:梁 媛)
一、构建课堂课前文化
课前课堂文化是指上课铃响之后,教师没有上课之前,学生的心没有完全从游戏回归到课堂中来,他的或闲聊或陆续从室外回坐到教室时的这段时间所进行的口语表达活动。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可以背诵唐诗、宋词、名言、警句、谚语、《三字经》、《百家姓》,甚至是一句歌词、一段文章,这些需要孩子们语言的积累,记忆的强化,语感的纯熟,口齿的伶俐。长此以往,他们会出口成章,内化气质。
二、构建课堂教学文化
(一)平等文化
古之学者有尊敬老师之礼, “程门立雪”即为尊师典范,韩愈也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的崇师之论。可见师必尊也。但师者也不必板一副师道尊严的冷面孔,动辄声色俱厉。追溯我们的师祖孔夫子,教育学生很少疾言厉色,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善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就是孔夫子教学的态度,也是儒家的一种态度。这样的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这样的一种谦抑的态度,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人格理想。我们在课堂上就应该有这种谦和、温柔的敦厚之美,大可不必因为我们的手里拿着一把没有多大的智慧的钥匙就横眉立目,指责学生有多笨、多慢、多不懂事。真正好的老师就应该向孔夫子一样把平和之气传导给学生,以这种力量和谐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社会。
(二)乐学文化
随着人类的进化,家长素质的逐年提高,丰富的物质文化,学生的素质应该一代更比一代强。然而,从历年的高考升学指标上看,有近70%的学生高考成绩不及格。不是因为课程深了,也不是学生的智力不够,是我们的学生浮躁,厌学,惰学。如果学生能真正静下心来的话,82%的学生是能够学会所学知识的。根据各科教学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兴趣同时要像农民间白菜苗一样锄掉碍于发展的幼苗,在理性的教育下用伟人的故事、英雄的事迹、历史的奇迹引领学生上路,摈弃生活给他们带来的杂念与浮躁,找准他们航行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三)童心文化
所谓的童心,是“人之出,性本善”的赤子之心,是心灵明净、湛蓝不存芥蒂的赤子之心,是宽容的赤子之心。
课堂上,对课文的相关内容的搜集这一教学环节中就有一些看似有关而实则占用课堂宝贵时间的现象。比如:学习《晏子使楚》、《田忌赛马》这类文章,因为历史的久远,我们一定会让学生查阅有关那个时代的资料,但不是查到什么就说什么,学生应该对所查资料进行整理。资料汇报不求多但求唤起感知(逐渐渗透)。有这样一首诗或许能诠释童心文化的内涵:
孩子们,波拿巴·拿破仑是什么时候出生的?教师问道。/一千年以前,孩子们说。/一百年以前,孩子们说。/没有人知道。/孩子们,波拿巴· 拿破仑这一生做了什么?教师问道。/他赢了一场战争,孩子们说。/他输了一场战争,孩子们说。/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卖肉人曾经有一条狗,/他的名字叫拿破仑,卖肉人经常打它,/那只狗/一年前/死于饥饿。/此刻所有的孩子都感到悲哀/为拿破仑。
孩子们所能经历的悲哀或者其他情感,永远只能针对他们身边或嵌入他们生活的人物、事物和事件。许多历史故事或故事中的英雄对孩子的影响,远不如与之同名的一条狗的生死来得真切。教育要从儿童出发,教师要有儿童意识,这是时代的旋律。唯其如此,学校才不会驯化出无心无肝的“狼”,才不会把内心久滞的怨愤的刀对准身边的亲人、朋友、老师等善良的人们。(马加爵事件,女孩街头殴打母亲的报道,让人心痛)我们一面尽量保持儿童对世界美好的想象,一面把丰富而不简化的人性呈现给他们。教育要以儿童的思维为基点,有机联合儿童的需要、儿童经验的教学才能把历史精神传承,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养料。
(四)质疑文化
“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尽管每位教师掌握的信息比学生个体的要多,但面对全班学生的眼睛和头脑,教师在课堂上并不能毫无纰漏,只要学生始终保持对课堂的好奇心,认真思考教师的每一句话,思考教师的每一个动作,思维的碰撞就会不断释放出“火花”。而作为教师本身,应当为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感到欣慰,因为学生对教师的质疑不但不会削弱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恰恰相反,会质疑的学生是最敬重教师的学生之一;学生也要敢于向课本质疑,仅凭教材作为学生唯一的课程资源难以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学生向课本提出质疑,这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教学资源。
三、构建课堂课后文化
有这样一句话:不如意事常八九。教师虽然教的是圣贤之书,但教师也要面对物欲横流的物质社会,要面对扑面而来的各方压力,要面对晋级、晋升的巨大诱惑,真的难做圣贤之人;还有的教师在其自身成长过程中知识结构欠缺。比如:小学数学中最常见的一句话“除数不能为零”。如果你要问:“除数为什么不为零呢?”一百个老师有一半能答出来就算好的了,还有一大半的人会说,他明白但是表达不清。有一小半的人也许会微笑摇头“不知道” ,因为他们小时候就是这么学的或者没有学过,后来也就不再学了。所以这一简单的例子可谓“一叶知清秋”。教师在传承教材知识时总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足,因而教师的课受情绪、知识、所教对象的影响难免会有所遗憾。因此,课后应认真反思一下课堂的成功与失败、机智与协商、师生碰撞的火花与败叶,再拟一下教学设计;或者在繁忙之中,至少在头脑中过滤一下得失,有备于下次教学。
课堂教学文化的提出,在于唤起教师的课堂文化意识,唤醒教师从人道、自由、儿童的视角温暖成长的生命。因而有必要从文化的高度定位自己的职业,从课堂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
我们所构建的课堂教学文化无意去让它面面俱到,但希望它如一缕阳光射进教师的心田,使每一位老师以其独特的慧眼在润物无声的时候保养自己的豁达的心灵,让我们用温暖的目光铺垫孩子们成长之旅的幸福大道。
(责任编辑:梁 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