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好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利用情景、协作、对话等教学要素,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数学审美教学就是将数学教学内容和形式作为审美对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鉴赏美,创造美,让学生充满激情地见证“数学之美”的魅力,将审美和求真统一起来,既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又提高数学学习能力。
一、观察中诱发“数学之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发现创造的重要条件之一。有效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的观察。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容易带有随意性和表面性,常被事物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思路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发现事物的联系。
教学认数时,鼓励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1、2等数表示,再想想简单的数字“1”可以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什么,由形象的事物到抽象的符号,再联系生活将符号具体化,这正是数学的独特魅力所在。
中高年级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专题实践活动,如调查年龄、统计人数、称体重、量身高、买东西、做衣服、旅游路线设计、经费预算等,以主题报告或数学手抄报的形式收集整理记录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这些活动都可以使学生更广泛地有意识地接触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了解现实生活,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亲身经历,学生用心灵感悟的“数学之美”是具有长效性的,对“数学之美”的理解也会有更好地诠释。这些感悟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可以扩展到情感和价值观等领域,是为学生创造的潜在资源,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真正动力。
二、操作中体验“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数学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规定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的美感。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而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时候亲自动手操作是体验数学之美、鉴赏数学之美的有效方法。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以动促思,是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审美区域的活跃,见证“数学之美”产生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美的感悟能力不强,因此特别需要教师利用他们喜欢动一动、试一试的学习特点,提供能突出知识特点、带有色彩的直观材料,让其亲自动手,体验数学美。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可组织学生摆彩色小棒,先拿出10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同时写出剩下的小棒数;然后再让学生分别取出11根至15根小棒,一一进行操作,通过这样的操作和感知的协调,促进动作和思维不断发展和提升,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的产生和余数的含义的同时,初步感悟数学的概括美和抽象美。
三、合作中增添“数学之美”
在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已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合作学习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是为学生在宽松的氛围和思维的碰撞中增添一份“数学之美”提供了平台。
如二年级教学《5的乘法口诀》,教师创设“我们的校园”这样一个现实的情景:校园里,有1组(5个)同学在浇花,2组(10个)同学在进行拔河比赛,3组(15个)同学在跳绳,4组(20个)同学在做操……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浇花,有多少个同学拔河等问题。接下来,教师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大胆地放给小组,让学生通过操作圆片、交流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問题,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学生有机会提出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与同伴的交流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同时感受到用数学语言或符号表示事物时所体现出的简洁美、概括美。
一、观察中诱发“数学之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发现创造的重要条件之一。有效的实践离不开科学的观察。小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容易带有随意性和表面性,常被事物的形状、色彩等外部特征所吸引,不容易抓住事物的本质,因此,教师要根据数学内容和特点,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思路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发现事物的联系。
教学认数时,鼓励引导学生观察、思考生活中哪些事物可以用1、2等数表示,再想想简单的数字“1”可以表示实际生活中的什么,由形象的事物到抽象的符号,再联系生活将符号具体化,这正是数学的独特魅力所在。
中高年级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专题实践活动,如调查年龄、统计人数、称体重、量身高、买东西、做衣服、旅游路线设计、经费预算等,以主题报告或数学手抄报的形式收集整理记录生活中的数学信息,这些活动都可以使学生更广泛地有意识地接触现实生活,更细致地观察、了解现实生活,增强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亲身经历,学生用心灵感悟的“数学之美”是具有长效性的,对“数学之美”的理解也会有更好地诠释。这些感悟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可以扩展到情感和价值观等领域,是为学生创造的潜在资源,是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真正动力。
二、操作中体验“数学之美”
数学之美充满了整个世界,数学结构的完整、图形的对称、规定的合理、形式的简洁,无不体现出数学的美感。我国数学家徐利治认为:“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的审美能力,即能增进学生对数学美的主观感受能力。”而让学生在探索数学知识的时候亲自动手操作是体验数学之美、鉴赏数学之美的有效方法。动手操作的过程是以动促思,是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途径,是知识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在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可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度,更有利于激起审美区域的活跃,见证“数学之美”产生的全过程,从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美的感悟能力不强,因此特别需要教师利用他们喜欢动一动、试一试的学习特点,提供能突出知识特点、带有色彩的直观材料,让其亲自动手,体验数学美。如教学“有余数除法”时,可组织学生摆彩色小棒,先拿出10根小棒,每4根摆一个正方形,可摆几个正方形?还剩几根小棒?并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同时写出剩下的小棒数;然后再让学生分别取出11根至15根小棒,一一进行操作,通过这样的操作和感知的协调,促进动作和思维不断发展和提升,使学生初步理解余数的产生和余数的含义的同时,初步感悟数学的概括美和抽象美。
三、合作中增添“数学之美”
在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已是教师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方法。合作学习是把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参与学习、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是为学生在宽松的氛围和思维的碰撞中增添一份“数学之美”提供了平台。
如二年级教学《5的乘法口诀》,教师创设“我们的校园”这样一个现实的情景:校园里,有1组(5个)同学在浇花,2组(10个)同学在进行拔河比赛,3组(15个)同学在跳绳,4组(20个)同学在做操……然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交流,提出一共有多少个同学浇花,有多少个同学拔河等问题。接下来,教师可以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大胆地放给小组,让学生通过操作圆片、交流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問题,经历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学生有机会提出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探索和与同伴的交流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同时感受到用数学语言或符号表示事物时所体现出的简洁美、概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