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背景】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英语文章内容,同时对于英美等国的初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具有一定了解。本单元内容是讲述学校生活的,在这一方面,牛津译林版的英语教材安排的非常不错,通过短小精干的英语课文为学生们介绍了欧美的中学校园文化在本次教学当中,除了要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文章内容之外,还必须得掌握文章中的经典句式和生词以及语言运用。
【案例描述】
本节课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感受到外国的中学文化,同时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最终达到理解文章的效果。而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学生还要能够通过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和结合自己的思考理解作者。对于外国中学的个人感受以及一些观点,所以这一节阅读课严格来讲难度还是比较高的。而由于这篇课文中大量运用比较句式来对英美等国的初中学校文化进行对比和展示,因此教师所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更繁杂。
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我首先让学生们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everyday?
第二个: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第三个:Do you often attend class meetings?
第四个:Have you joined any club?
第五个:What after-school activities do you have?
在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四个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思考。我所选择的这四个问题都和学生们的学习与校内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话能够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得出思考结果并给予反馈,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這四大问题提出之后,同学们经过短暂的思考,很快就开始举手并踊跃回答。有同学回答说:“I have seven classes a day.”也有同学说:“I have seven classes from Monday to Friday, and three classes from Saturday to Sunday.”
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很积极的,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接下来是面对第二个问题,在这个问题当中,由于可给的答案更加开放,因此同学们的活跃程度相比第一个问题来说更加提高了一些,很多同学用英语回答着不同的科目名称,像“Math”“Chinese”“Geography”“History”“Physics”之类的内容数不胜数。第三个问题,同学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一致的“Yes,I do.” 而到了第四个问题,学生们在回答“是”和“否”之后,还要回答为什么他们没有参加任何一个俱乐部的原因(这个是我临时加上的,为的是拓宽学生们的思维面)。而在第五个问题当中,同学们的回答兴趣点达到了一个高峰。有的说自己喜欢放学之后去“Play basketball”的,也有说自己喜欢“play computer games”的,还有的说自己喜欢“read novels”的。总之,这五个问题的出现,不断地将整个英语课堂教学带向最为活跃的区域。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开始让学生们阅读课文,首先让他们为课文划分段落,并且用英语写出每一个段落所讲述的内容,接着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一下课文当中所提到的英国或者是美国的中学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这一阶段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而设计的。接下来我又开始按照课文被划分的段落来设计每一个部分的问题。如第一部分我所设计的问题是“是谁写了第一封信?”(Who wrote the first letter?)因为课文第一段所讲述的内容就是一群身在美国就读初中的中国学生向他们的父母写信的事情,而这里面有一个人为了能够给其他同样来自中国的小组成员做一个展示,就写出了第一封信。接下来由于这段里面又提到了校园的周年活动,所以我又设计了第二个问题:“这个学校每年会举行什么样的活动?”(What kind of activities does the school hold every year?)在设计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开始让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让他们进行仔细的思考,最后通过举手的方式将答案给我。我还特地为他们规定了时间:5分钟。这五分钟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速读能力,而且也能逐渐加快学生的思考速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课文第一部分的阅读结束之后,我立刻开启对课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和阅读,按照第二部分的课文内容,我继续向学生们提问:
“谁写了第二封信?”(Who wrote the second letter?)
“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谁?”(Who else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相比课文第一部分所要思考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要更深入一层。
和上个部分一样,学生们依然展开了高速的思考。而这次我也将时间调整到了4分钟,再次加深了学生们的紧迫感。
在对课文的两个部分进行分段的简单分析之后,这一天的第一节英语课结束了,而我也对此展开了相应的反思。
【案例反思】
其实严格来说,如果要是第一节英语的阅读课只进行到将课文进行分段然后速读并回答部分问题的话,那么在我个人看来这种速度的确是比较缓慢的。尽管我对学生的阅读时间进行了一定限制,但我个人依然觉得所耗费的时间有点太长了。我在仔细分析了一遍原因之后,才发现是我在刚开始的提问环节所花费的时间有些太长了。当时我为了保证能够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就没有对同学们回答的次数和时间进行限制。可是这样做的后果也显而易见,那就是第一节课并没有完成一半的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大大下降。对此我感到十分后悔,我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的时候没能把握好对时间和节奏的安排,这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最为致命的。所以我后面提醒自己,必须要在下一节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把握好时间和节奏安排,这样才能上好一节英语阅读课。
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英语文章内容,同时对于英美等国的初中学生的学校生活具有一定了解。本单元内容是讲述学校生活的,在这一方面,牛津译林版的英语教材安排的非常不错,通过短小精干的英语课文为学生们介绍了欧美的中学校园文化在本次教学当中,除了要让学生们能够理解文章内容之外,还必须得掌握文章中的经典句式和生词以及语言运用。
【案例描述】
本节课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来感受到外国的中学文化,同时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最终达到理解文章的效果。而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学生还要能够通过教师对课文的解读和结合自己的思考理解作者。对于外国中学的个人感受以及一些观点,所以这一节阅读课严格来讲难度还是比较高的。而由于这篇课文中大量运用比较句式来对英美等国的初中学校文化进行对比和展示,因此教师所需要进行的准备工作更繁杂。
在这节课开始之前,我首先让学生们思考了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个:How many lessons do you have everyday?
第二个:What subjects do you like?
第三个:Do you often attend class meetings?
第四个:Have you joined any club?
第五个:What after-school activities do you have?
在这节课开始的时候,我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这四个问题,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思考。我所选择的这四个问题都和学生们的学习与校内生活息息相关,这样的话能够让学生们更好更快地得出思考结果并给予反馈,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
在這四大问题提出之后,同学们经过短暂的思考,很快就开始举手并踊跃回答。有同学回答说:“I have seven classes a day.”也有同学说:“I have seven classes from Monday to Friday, and three classes from Saturday to Sunday.”
可以看出,大部分同学的回答都是很积极的,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接下来是面对第二个问题,在这个问题当中,由于可给的答案更加开放,因此同学们的活跃程度相比第一个问题来说更加提高了一些,很多同学用英语回答着不同的科目名称,像“Math”“Chinese”“Geography”“History”“Physics”之类的内容数不胜数。第三个问题,同学们的回答基本上都是一致的“Yes,I do.” 而到了第四个问题,学生们在回答“是”和“否”之后,还要回答为什么他们没有参加任何一个俱乐部的原因(这个是我临时加上的,为的是拓宽学生们的思维面)。而在第五个问题当中,同学们的回答兴趣点达到了一个高峰。有的说自己喜欢放学之后去“Play basketball”的,也有说自己喜欢“play computer games”的,还有的说自己喜欢“read novels”的。总之,这五个问题的出现,不断地将整个英语课堂教学带向最为活跃的区域。
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当中,我开始让学生们阅读课文,首先让他们为课文划分段落,并且用英语写出每一个段落所讲述的内容,接着让他们尝试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一下课文当中所提到的英国或者是美国的中学的日常生活是怎么样的?这一阶段的目的同样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思考能力而设计的。接下来我又开始按照课文被划分的段落来设计每一个部分的问题。如第一部分我所设计的问题是“是谁写了第一封信?”(Who wrote the first letter?)因为课文第一段所讲述的内容就是一群身在美国就读初中的中国学生向他们的父母写信的事情,而这里面有一个人为了能够给其他同样来自中国的小组成员做一个展示,就写出了第一封信。接下来由于这段里面又提到了校园的周年活动,所以我又设计了第二个问题:“这个学校每年会举行什么样的活动?”(What kind of activities does the school hold every year?)在设计了这两个问题之后,我开始让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并让他们进行仔细的思考,最后通过举手的方式将答案给我。我还特地为他们规定了时间:5分钟。这五分钟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速读能力,而且也能逐渐加快学生的思考速度,可以说是一举两得。
在课文第一部分的阅读结束之后,我立刻开启对课文第二部分的分析和阅读,按照第二部分的课文内容,我继续向学生们提问:
“谁写了第二封信?”(Who wrote the second letter?)
“这篇文章中还提到了谁?”(Who else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相比课文第一部分所要思考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要更深入一层。
和上个部分一样,学生们依然展开了高速的思考。而这次我也将时间调整到了4分钟,再次加深了学生们的紧迫感。
在对课文的两个部分进行分段的简单分析之后,这一天的第一节英语课结束了,而我也对此展开了相应的反思。
【案例反思】
其实严格来说,如果要是第一节英语的阅读课只进行到将课文进行分段然后速读并回答部分问题的话,那么在我个人看来这种速度的确是比较缓慢的。尽管我对学生的阅读时间进行了一定限制,但我个人依然觉得所耗费的时间有点太长了。我在仔细分析了一遍原因之后,才发现是我在刚开始的提问环节所花费的时间有些太长了。当时我为了保证能够让全班同学都参与进来,就没有对同学们回答的次数和时间进行限制。可是这样做的后果也显而易见,那就是第一节课并没有完成一半的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效率大大下降。对此我感到十分后悔,我在进行这节课的教学的时候没能把握好对时间和节奏的安排,这对于英语教学来说是最为致命的。所以我后面提醒自己,必须要在下一节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把握好时间和节奏安排,这样才能上好一节英语阅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