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小学高年级要求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必定不会留心观察与积累素材,兴趣之重要可见一斑。
关键词: 学生习作 习作兴趣 重要性
作文一向是被视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判断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该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因此,作文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存在。而小学作文,我们称之为“习作”,顾名思义,即“学习作文”之意,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试着学写作文,为以后接受更高等教育奠定基础。
一、作文之现状
“万事开头难”,作文也不例外,很多学生从开始学习就没有被激发兴趣,以至于越来越烦恼,因而对于作文可谓深恶痛绝,根本就不想写,也不会写,到最后发展为一种习惯性的恐惧——只要一提起作文,就会头昏脑涨。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但现实往往与期望相悖。学生曾在小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盼望的周末终于到了,但是怎么又要写作文!我早早起来想,一早上两个小时都没想到写什么,只能等吃完饭再想了。但是一直到其他作业都做完,还是没想出来。这时候我灵机一动,把这个过程写下来不就是一篇作文吗?于是我就把这件事写了下来。”看完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学生写作时候的痛苦和无奈,为什么作文在学生心中会变成这样呢?而每每遇到假期,总有些学生围起来低声问我:“老师,是不是又要写作文?能不能不写啊?”那一刻他们望向我的眼神无比期待。推己及人,我想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作文,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压在学生身上,喜欢写作文的学生越来越少。
二、兴趣之重要
造成这种尴尬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兴趣占大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本身就比较天真,做事三分钟热度,如果没有兴趣支撑着他们,则很难做好事情,可见兴趣之重要。
(一)兴趣是敲门砖
对于学习作文来说,开始接触时候必须让学生感到有趣,想要一探究竟。这样他们才会慢慢走进作文的世界,发现其中奥秘,进而越来越有兴趣,如果能达到像课文中的法布尔痴迷昆虫一样,那就更好了。所以,没有兴趣,可能就入不了门,只能遗憾地在门外徘徊,直到高年级,依然是门外汉,当然会反感写作文。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班级中总是有不会写作文的学生,有些是客观原因,但大部分都是主观问题。平时对待习作便是敷衍了事,随便写几句话就当是交差,久而久之能学会作文?能写出好的作文?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会觉得作文越来越难写,也就越来越没有兴趣。小李便是这样的情况,写作文的时候想不出,随便写写,本子交上来就完事,当让他自己来读文章时候,发现没有几句是通顺的,连最基本的文从字顺都做不到,可见其作文之不用心。毫无疑问,作文是需要灵感、兴致的,“李白斗酒诗百篇”虽有些夸张,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兴致尽了、灵感来了便会文思泉涌,但是如果连写的兴趣都没有,那么如何会有文思呢?
(二)兴趣是原动力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我们初步入门之后,越研究就会越有趣,也越发觉得自己的认知是片面的、不足的。“知耻而后勇”,学生便会自主阅读、搜集,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在这一过程当中,阅读使眼界更加开阔,思考使脑袋更加灵活,也学到了很多好的方法,比如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有意识地思考、记录自己的想法;勤做读书笔记,定期整理,等等。这些好的方法能够让你闪现火花,说不定因此就有好的想法、好的文章出现。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素有“诗鬼”之称,据说他每天外出都要背一个袋子,每每有了灵感,便及时记录下来,丢到背后的袋子里,回到家后就进行整理,把所有好的诗句合在一起写成一首诗,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一首好诗。正是靠着这样长年累月的积累,李贺的诗享誉古今。这不就是一个随时记录积累材料的好习惯吗?他对写诗兴趣浓厚,又找到属于自己的好方法,自然事半功倍。因此,如果学生也对写作文感兴趣,则肯定也会注意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开拓创新,如此一来,何愁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呢?
(三)兴趣是好习惯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课不是课文,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共十二册,每册都会教孩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旨在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真正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其重要性。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好的习惯,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的养成是要日积月累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从小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引导孩子朝着好习惯的方向前进。
写作文也是如此,必须养成一个好习惯——多写、勤写。许多老师孜孜不倦地布置着日记,并不是为了“折磨”学生,恰恰相反,是在帮助学生、磨炼学生。不勤加练习又怎能克服对于作文的恐惧呢?所以,兴趣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兴趣,才会不厌其烦地学习、修改,直到自己满意。就像游戏,只有感兴趣了才会钻研,才会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克服困难,打通关卡,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愉悦,这其实是一个道理。这个时候,写作似乎已经不再是一种负担,不再是有人拿着棍棒逼迫的无奈,而是自发地拿起笔就想写一写。这就是一种习惯,不需要考虑太多,纯粹地跟着自己的想法走,自然而然就写了,我想这就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这时候,兴趣已不再单纯是兴趣,于孩子而言,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三、培养之方法
兴趣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对于写作的兴趣呢?我简单从外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外在因素
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影响特别大。这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孩子的引路人,所以我认为应对孩子的作品多加鼓励,天真的孩子總是希望得到更多肯定,这样他们就会更有兴趣,同时多推荐好的书籍给孩子阅读,让他们在书中遨游,汲取知识。学校方面,特别老师更要用心在作文的设计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对作文产生兴趣。
(二)内部因素
主要是孩子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多阅读、多积累,使自己视野开阔,便会思考更多,更想探究奥秘,不失为激发其兴趣的好办法。
兴趣之于作文,不啻水之于鱼。虽然激发写作兴趣并不容易,但是我们需要行动起来,指引学生走向不畏惧作文的道路,甚至让他们觉得作文也挺好玩的,这也是一种成功。
关键词: 学生习作 习作兴趣 重要性
作文一向是被视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判断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该生作文能力的高低,因此,作文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忽视的存在。而小学作文,我们称之为“习作”,顾名思义,即“学习作文”之意,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试着学写作文,为以后接受更高等教育奠定基础。
一、作文之现状
“万事开头难”,作文也不例外,很多学生从开始学习就没有被激发兴趣,以至于越来越烦恼,因而对于作文可谓深恶痛绝,根本就不想写,也不会写,到最后发展为一种习惯性的恐惧——只要一提起作文,就会头昏脑涨。这绝对不是我们想要看到的结果,但现实往往与期望相悖。学生曾在小作文中这样写道:“我盼望的周末终于到了,但是怎么又要写作文!我早早起来想,一早上两个小时都没想到写什么,只能等吃完饭再想了。但是一直到其他作业都做完,还是没想出来。这时候我灵机一动,把这个过程写下来不就是一篇作文吗?于是我就把这件事写了下来。”看完之后,我深深感受到学生写作时候的痛苦和无奈,为什么作文在学生心中会变成这样呢?而每每遇到假期,总有些学生围起来低声问我:“老师,是不是又要写作文?能不能不写啊?”那一刻他们望向我的眼神无比期待。推己及人,我想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作文,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负担,压在学生身上,喜欢写作文的学生越来越少。
二、兴趣之重要
造成这种尴尬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兴趣占大部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他们本身就比较天真,做事三分钟热度,如果没有兴趣支撑着他们,则很难做好事情,可见兴趣之重要。
(一)兴趣是敲门砖
对于学习作文来说,开始接触时候必须让学生感到有趣,想要一探究竟。这样他们才会慢慢走进作文的世界,发现其中奥秘,进而越来越有兴趣,如果能达到像课文中的法布尔痴迷昆虫一样,那就更好了。所以,没有兴趣,可能就入不了门,只能遗憾地在门外徘徊,直到高年级,依然是门外汉,当然会反感写作文。无论是以前还是现在,班级中总是有不会写作文的学生,有些是客观原因,但大部分都是主观问题。平时对待习作便是敷衍了事,随便写几句话就当是交差,久而久之能学会作文?能写出好的作文?很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会觉得作文越来越难写,也就越来越没有兴趣。小李便是这样的情况,写作文的时候想不出,随便写写,本子交上来就完事,当让他自己来读文章时候,发现没有几句是通顺的,连最基本的文从字顺都做不到,可见其作文之不用心。毫无疑问,作文是需要灵感、兴致的,“李白斗酒诗百篇”虽有些夸张,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兴致尽了、灵感来了便会文思泉涌,但是如果连写的兴趣都没有,那么如何会有文思呢?
(二)兴趣是原动力
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当我们初步入门之后,越研究就会越有趣,也越发觉得自己的认知是片面的、不足的。“知耻而后勇”,学生便会自主阅读、搜集,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在这一过程当中,阅读使眼界更加开阔,思考使脑袋更加灵活,也学到了很多好的方法,比如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有意识地思考、记录自己的想法;勤做读书笔记,定期整理,等等。这些好的方法能够让你闪现火花,说不定因此就有好的想法、好的文章出现。唐代著名诗人李贺,素有“诗鬼”之称,据说他每天外出都要背一个袋子,每每有了灵感,便及时记录下来,丢到背后的袋子里,回到家后就进行整理,把所有好的诗句合在一起写成一首诗,结果可想而知,当然是一首好诗。正是靠着这样长年累月的积累,李贺的诗享誉古今。这不就是一个随时记录积累材料的好习惯吗?他对写诗兴趣浓厚,又找到属于自己的好方法,自然事半功倍。因此,如果学生也对写作文感兴趣,则肯定也会注意掌握适合自己的方法不断开拓创新,如此一来,何愁怕写作文?写不好作文呢?
(三)兴趣是好习惯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第一课不是课文,而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一年级到六年级,一共十二册,每册都会教孩子一些好的学习习惯,旨在希望引起大家的重视,真正地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其重要性。这一点我是非常赞同的,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好的习惯,而“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好习惯的养成是要日积月累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从小就应该有这样的意识,引导孩子朝着好习惯的方向前进。
写作文也是如此,必须养成一个好习惯——多写、勤写。许多老师孜孜不倦地布置着日记,并不是为了“折磨”学生,恰恰相反,是在帮助学生、磨炼学生。不勤加练习又怎能克服对于作文的恐惧呢?所以,兴趣在这个时候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兴趣,才会不厌其烦地学习、修改,直到自己满意。就像游戏,只有感兴趣了才会钻研,才会绞尽脑汁思考如何克服困难,打通关卡,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愉悦,这其实是一个道理。这个时候,写作似乎已经不再是一种负担,不再是有人拿着棍棒逼迫的无奈,而是自发地拿起笔就想写一写。这就是一种习惯,不需要考虑太多,纯粹地跟着自己的想法走,自然而然就写了,我想这就是我们最终的目标。这时候,兴趣已不再单纯是兴趣,于孩子而言,更是一种良好的习惯。
三、培养之方法
兴趣既然如此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对于写作的兴趣呢?我简单从外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一)外在因素
主要是家庭和学校,对孩子影响特别大。这二者的共同点都是孩子的引路人,所以我认为应对孩子的作品多加鼓励,天真的孩子總是希望得到更多肯定,这样他们就会更有兴趣,同时多推荐好的书籍给孩子阅读,让他们在书中遨游,汲取知识。学校方面,特别老师更要用心在作文的设计上,激发孩子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对作文产生兴趣。
(二)内部因素
主要是孩子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平时多阅读、多积累,使自己视野开阔,便会思考更多,更想探究奥秘,不失为激发其兴趣的好办法。
兴趣之于作文,不啻水之于鱼。虽然激发写作兴趣并不容易,但是我们需要行动起来,指引学生走向不畏惧作文的道路,甚至让他们觉得作文也挺好玩的,这也是一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