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语文;学法;指导;探讨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24—02
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诸如此类的一些说法:“语文考试考前觉得什么都懂,考场上什么都不知道……”“语文考试复习不复习都一样,都能考八九十分……”有的语文教师也这样说:“其他学科通过复习,成绩提高幅度大,语文课实在不容易。”
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夯实基础
语文基础知识从汉语拼音到字、词、句、篇,再到文体常识、文学常识、写作基础知识,内容包罗万象,贯穿在小学到大学乃至更高学历教育的每一个阶段中。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每堂语文课中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每一篇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拼音(读音)、生字、生词、句子、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及写作基础知识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就课文而讲课文,这样只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后“一无所获”。
二、注重范文的学习,举一反三
现行的初、高中语文教材,单元篇目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在教材处理上,我们先把讲读课文作为范文讲解,然后把自读课文留给学生,通过自读自练提高阅读能力。初、高中语文课本每单元都有好几篇课文,我们应以第一篇和第二篇为范例,先由老师提出学习要求,明确课文的学习目的和主要知识点,再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边学边想边练。学生弄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或同学们提出,老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老师引导解决。最后由学生、老师总结学习方法和规律。教读范文以后,本单元另外的几篇课文,由学生运用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老师巡堂指导,在重点、难点之处作适当的引导点拨。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三、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多思多问
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需要学生多思多问,生疑释疑;从知识增长的规律看,知识的真正获得,需要经历从有疑到无疑、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为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必须在指导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多思多问。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2)作者选取哪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3)这些景物都有怎样的特点?(4)家乡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有什么不同?(5)试选择典型景物,描写家乡冬天的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设疑释疑,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写景的特点,进而运用这一写法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受到熏陶。
联想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除了就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质疑外,我们还应指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展开联想。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初中课文《孔乙己》时,我们应引导学生对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的孔乙己的结局展开联想:(1)孔乙己怎样度过自己的后半生?(2)孔乙己在爬出咸亨酒店的那夜是怎样死的,死时他会想些什么?(3)孔乙己从此痛改前非,用功读书,以后中了举人,那时他的表现及众人对他的态度又如何?
四、注重触类旁通,总结归纳
从文体看,中学课文主要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类。从文学体裁看,可分为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四类。不同体裁的文章,有着不同的知识规律,只有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议论文,我们可根据其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特点,指导学生总结出基本规律:“通览全文找论点,论据必须看齐全;体会论证说服力,联系实际明道理。”
又如学习散文,根据其形散“神”不散、联想丰富、语言优美、构思精巧的特点,指导学生抓住学习要领:“写景状物‘神’不散,联想丰富抓主线,优美语言细品味,点睛之笔记心间”。
再如学习小说,我们根据其具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的特点,指导学生概括出一些应该弄懂的问题:文中写有哪些人物?人物处于怎样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性格有何特点?塑造人物用何方法?主题思想怎样表现?指导学生学习时,第一步,先读课文,了解人物和故事梗概。第二步,按小说情节结构的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解情节内容。第三步,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第四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揭示作品的社会意义。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要做到:基本知识教给学生,基本技能教会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学习,教学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10(A)—0024—02
每次考试结束后,我们常常会听到学生诸如此类的一些说法:“语文考试考前觉得什么都懂,考场上什么都不知道……”“语文考试复习不复习都一样,都能考八九十分……”有的语文教师也这样说:“其他学科通过复习,成绩提高幅度大,语文课实在不容易。”
那么,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注重语文知识的积累,夯实基础
语文基础知识从汉语拼音到字、词、句、篇,再到文体常识、文学常识、写作基础知识,内容包罗万象,贯穿在小学到大学乃至更高学历教育的每一个阶段中。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每堂语文课中语文知识的积累,包括每一篇课文中所涉及到的拼音(读音)、生字、生词、句子、文学常识、文体常识及写作基础知识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就课文而讲课文,这样只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后“一无所获”。
二、注重范文的学习,举一反三
现行的初、高中语文教材,单元篇目分为讲读课文和自读课文。在教材处理上,我们先把讲读课文作为范文讲解,然后把自读课文留给学生,通过自读自练提高阅读能力。初、高中语文课本每单元都有好几篇课文,我们应以第一篇和第二篇为范例,先由老师提出学习要求,明确课文的学习目的和主要知识点,再由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边学边想边练。学生弄不懂的问题向老师或同学们提出,老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再由老师引导解决。最后由学生、老师总结学习方法和规律。教读范文以后,本单元另外的几篇课文,由学生运用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方法自主学习,老师巡堂指导,在重点、难点之处作适当的引导点拨。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能力才会逐渐提高。
三、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多思多问
北宋哲学家张载说过:“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从素质教育的要求看,要培养创新型的人才,需要学生多思多问,生疑释疑;从知识增长的规律看,知识的真正获得,需要经历从有疑到无疑、无疑到有疑这样一个反复循环的过程。为了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我们必须在指导学生打好基础的同时,引导学生多思多问。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下列问题:(1)济南的冬天有什么特点?(2)作者选取哪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景物来描写济南的冬天?(3)这些景物都有怎样的特点?(4)家乡的冬天与济南的冬天有什么不同?(5)试选择典型景物,描写家乡冬天的特征。通过引导学生设疑释疑,才能深刻理解作品写景的特点,进而运用这一写法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能力得到提高,思想受到熏陶。
联想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方法,除了就课本内容引导学生质疑外,我们还应指导学生联系现实问题展开联想。例如,指导学生学习初中课文《孔乙己》时,我们应引导学生对被丁举人打折了腿的孔乙己的结局展开联想:(1)孔乙己怎样度过自己的后半生?(2)孔乙己在爬出咸亨酒店的那夜是怎样死的,死时他会想些什么?(3)孔乙己从此痛改前非,用功读书,以后中了举人,那时他的表现及众人对他的态度又如何?
四、注重触类旁通,总结归纳
从文体看,中学课文主要分为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三大类。从文学体裁看,可分为散文、小说、诗歌、戏剧四类。不同体裁的文章,有着不同的知识规律,只有指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学习议论文,我们可根据其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特点,指导学生总结出基本规律:“通览全文找论点,论据必须看齐全;体会论证说服力,联系实际明道理。”
又如学习散文,根据其形散“神”不散、联想丰富、语言优美、构思精巧的特点,指导学生抓住学习要领:“写景状物‘神’不散,联想丰富抓主线,优美语言细品味,点睛之笔记心间”。
再如学习小说,我们根据其具有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的特点,指导学生概括出一些应该弄懂的问题:文中写有哪些人物?人物处于怎样的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物性格有何特点?塑造人物用何方法?主题思想怎样表现?指导学生学习时,第一步,先读课文,了解人物和故事梗概。第二步,按小说情节结构的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解情节内容。第三步,指导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人物的性格特征。第四步,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揭示作品的社会意义。
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那些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不会学习的人。”为了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对学生学法的指导。要做到:基本知识教给学生,基本技能教会学生。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会学习,教学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