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唐物”至“和物”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uxin_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茶道的本土化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同化期,这一时期茶道随着佛教东传进入日本,日本贵族对茶器的态度表现为全盘接受;第二个时期为分化期,日本本国人逐渐对茶器渗入本土审美特征;第三个时期为成熟期,即是日本茶道精神的独立期,日本茶道精神的独立可以从茶器审美中反映出来;此后,本土茶道精神进一步独立发展而成就其繁荣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前面三个阶段,即探索至千礼休时期的茶道为止。
  日本的茶道渊源来自于中国,起初由僧人传播至日本境内,文化的传播起初都是萌芽式的,一旦与本土意识兼容就会产生新的审美形态,无论是饮茶礼仪还是茶器的审美,人们都可以在成熟的日本茶道中感受到唐宋茶道的风雅。
  一、同化期
  在日本茶道的初始阶段,对茶具以及茶文化的引入都以唐宋品茶风气为主流,日本学僧最澄是首位从中国学饮茶者,并把茶种移植日本,比最澄晚一年回国的空海,不仅带回中国制茶技术,而且在《空海奉献表》中有关于“茶汤坐来”的记载,这表明空海已将中国茶道带回日本。在镰仓时代,日本禅僧荣西两度入宋,荣西是日本茶文化的开拓者,他不仅传回新的茶种,还根据宋代的《太平御览》等典籍撰写出日本第一部茶学专著《喝茶养生记》,此著在日本传播饮茶习俗、勃兴茶文化方面起了莫大的推动作用,被誉为日本的“茶经”,荣西也被尊为日本的“茶祖”,后来不少茶室都挂荣西的画像。中国茶道的引渡,意味着日本茶文化在起初完全受到中国茶道的同化,这与佛教的传入有着密切关系。
  与日本茶道的初始期阶段不同的是,中国的茶道已经进入繁荣期,茶的使用已经非常普及,而不仅仅局限于精英阶层。唐人煎茶,茶汤以绿色为贵,因此色泽清脆的越窑脱颖而出。到了宋代,点茶盛行,茶汤尚白,故而色暗厚重的建盏独步天下。宋人斗茶,茶面会泛起白色的汤花,建盏的黑釉恰好能映衬这些白色的汤花,汤花下的水衡亦清晰可辨。此外,建盏胎质比其他胎质更利于保温,是斗茶的首选。宋神宗曾向当时来华的日本僧人成寻(1011-1081)询问日本人需要何种中国货物,成寻的回答是香药、茶碗、锦、苏方。而日本的斗茶会之后就是发奖大会,奖品都是一些唐物,如挂轴、香炉、茶碗和花瓶等。在这种“茶寄合”上,展示唐物才是最主要的。
  二、分化期
  日本茶道的第二阶段即是分化阶段,该时期已从舶来品中的审美过渡到本土审美的独立化阶段。这里关系到日本本土特性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审美的简素性、崇物观念和神道观,另一方面,日本人有的放矢地吸收儒教教义,并根据本国具体环境进行了重组。这一融入期的茶道以珠光和绍鸥为主。珠光的贡献在于舍弃茶文化中的游乐性质。“数寄屋法”的是指日本民间茶会,又曰“顺茶”,类似今日中国湖州一带的“打茶会”,具有日本茶道创立时期的本民族特色。村田珠光将书院茶、茶寄合以及寺院茶礼相结合,创制了草庵茶。从此,日本饮茶即称茶道。
  珠光的弟子绍鸥第一次对“侘寂”的意境做出了定论(即“枯而寒”)。被限定侘寂的实质就是“正直、谨慎、不骄”。铃木大拙在《禅与日本文化》一书中指出“侘”的真正意义是贫困,用日常生活语言表达,即饥时田地采菜,闲时屋檐听雨。在精神生活方面,不追求观念的丰富,精心安居于对神秘“自然”的思索,与世界相融,并因此满足。例如,茶室内所用的很多道具都具备这样的特性。这一侘寂的最终含义在千利休的茶道中得到了极大的表现。
  三、成熟期
  草庵茶道的正式形成与确立要追溯至16世纪。千利休对日本的茶文化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完善,才正式建立了草庵茶道的文化体系。日本贵族和大封建主武士阶层都特别推崇中国陶瓷,将其称为“唐物”,还将朝鲜陶瓷称为“屿物”。因为倭寇猖獗,当时中国和日本关系很差,导致嘉靖以来贸易关系中断,中国茶具也禁止流通。中国茶具价值连城,使得日本工匠开始以“唐物”“屿物”为蓝本模仿制作茶具陶器。最高级的乐窑茶碗是一色黑的,茶碗的图案分两种,一种是先天的图案,由陶工设计;另一种是后天的图案,是茶碗在岁月的流逝中自然形成的。该图案主要有貫乳、茶渗、雨漏、茶垢四种。除这四种之外,还有将破损的茶碗修补之后产生的图案。
  千利休大树草庵茶风,力图在身边“粗陋”的器物中发现美。他是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他在珠光、绍鸥的茶道理念之上,创立了更为完善的茶道法式,他视“茶室为表露本性的道场”,茶汤的第一目的是修行得道,把“和、敬、清、寂”作为茶道理念,引导人们“飞向以茶为媒介的宗教性的自由境地”。
  四、结语
  日本茶道认为茶碗也是有生命的,茶人在“损、缺、不足”之中寻找着自己心目中的美,完成一种在心中寻求美的历程。这种审美与日本艺术精神中的“侘寂”以及非规则性审美构图有关,他们在静止的茶器中一窥生命的真谛与宇宙的浩瀚。而中国在茶器上则追求对称、均衡、精制、釉色的均匀,以及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所谓“文胜质则史,质胜文则野,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符合儒家审美标准;老子追求“大巧若拙”,庄子有“朴素而天下莫与争之美”的情怀,《周易》尚“观象制器”。李泽厚先生认为:“日本茶道‘和、静、清、寂’一举手、一投足的精心苦练,都是在刻意追求禅境的寂灭与超越。”中国是即境求悟,日本是造境求悟。由此可见,中国茶道是活泼的、主动的,而日本的茶道则是静处的、被动的。
  (东南大学)
  作者简介:史亦真(1989-),女,江苏宜兴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
其他文献
极简主义风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流行的艺术流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极简主义崇尚简约,但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简陋与简单。本文主要以日本的“无印良品”设计品牌为例,通过对极简主义的理解,结合“无印良品”这一设计理念来分析该品牌崇尚自然的绿色环保设计、简约的包装设计以及“无印无标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目的是使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无印良品”简约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简约而不简单,从而
期刊
工业文明是人类探索与改造世界的伟大成果,人们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助力下建立了人工的第二自然界。随着晚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到来,人类行为表现出过度贪婪的倾向,引发了一系列思考,有识之士开始呼吁人与自然共生,进行真实、健康和自然的设计,这将是现代设计观念的溯源式回归。  人类通过创物活动建立了“第二自然界”,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生存质量时显现出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建造房屋、交通工具等生活设施显示自身的不
期刊
16世纪的宗教改革使得宣扬宗教观念的巴洛克文学登上文学舞台,巴洛克文学作为西方17世纪的重要文学思潮,实质上是宗教统治下的文学最后的光彩绽放。小说《痴儿西木传》作为巴洛克时期重要的文学作品,尽管贯穿全书的是个人的人生经历,但是宗教崇拜其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在小说中,西木始终无法逃离宗教对他的操控。无论是懵懂时期因为隐士的教诲而皈依宗教,还是小说最后西木因厌恶现世而选择宗教作为归宿,他对宗教的信仰皆不
期刊
《尤利西斯》是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著名作品,于1922年出版。作为意识流小说的代表作,乔伊斯采用不同寻常的写作方法,使用极为诡谲的手法,展现在都柏林一天十八小时中发生的事,一个小时为一章,最后一章只有前后两个标点符号,以其新奇的方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本文将从作品意识流手法对现代作家的创作启示、乔伊斯和主人公的爱国情感对现代人的影响两个方面阐述重读《尤利西斯》的原因。  《尤利西斯》来源于古希
期刊
当五四的热潮渐渐散去,民生凋敝的社会里充斥的是消沉的青年与军阀的战火,此时,《新青年》团体解散,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闹得满城风雨,这一切的社会矛盾让鲁迅坠入了郁结、苦闷的海洋。这本写于五四退潮时期的散文诗集,几乎把鲁迅彼时所有隐晦的情绪都一一吐露,让人们看见了一个不同于以往形象的鲁迅以及他所说的“所有的哲学”。  钱理群老人说,“《野草》里有最不遮蔽的鲁迅”。他的众多作品里有诸多写作对象,
期刊
《五朵金花》中有非常多吸引人的元素,如浪漫的爱情、美丽的风光、动人的歌声以及欢快活泼的气氛,还有充满误会的巧合与情节的安排,五朵金花个个形象鲜明,有血有肉。《五朵金花》作为一部早期反映群众现实生活的中国电影,深深地烙印在每个人心中。本片在完成政治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时代真善美的表达。在五朵金花中,人们不会觉得这些形象虚无缥缈,而会觉得这些形象就生活在自己身边,这样的融入生活本就说明了电影人物的深
期刊
《艺术》是英国形式主义美学家克莱夫·贝尔(1881-1964)的代表作,作者结合自己对艺术独到的审美体验和艺术实践,提出了著名的美学观点“艺术的本质属性乃是有意味的形式”,阐述了艺术与宗教、艺术与社会、艺术创造与自由等问题。本文对克莱夫·贝尔《艺术》进行简单分析,并深入研究了第四章(基督教坡段)。  在解釋了贝尔所认为的“有意味的形式”是什么之后,笔者发现,贝尔对基督教艺术中的梳理可以追溯到贝尔的
期刊
贺拉斯“寓教于乐”的艺术观点认为,作家创作的目的在于给人益处、快乐和对生活有所帮助。古今中外,诸多优秀的励志文学作品皆符合“寓教于乐”的艺术水准,作品传递给读者的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中国当代文学也不乏很多优秀的励志小说。本文试以中国当代小说《青春之歌》与《杜拉拉升职记》为例,解读这两篇作品中林道静和杜拉拉的经历传递给大学生的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学习精神、工作态度、沟通艺术和女性独立等优
期刊
由刘半农作于1920年的《教我如何不想她》,是20世纪白话文运动兴起后广为流传的重要诗篇。关于此诗的意涵,学界有两种主要观点,一言爱国,二说相思,历来围绕着“她”的具体对象意为何物展开论述。对此,本文援引布拉克墨尔的“姿势语”相关理论,从具体文本出发,尝试对全诗做出在“她”之外的解读。此种研究方法有利于引导研究者从新的角度认识该诗,对诗歌意象做出新的评判,挖掘新的诗意,为研究者解读同类型诗歌提供另
期刊
器乐音乐演奏的声腔化艺术,是由我国著名胡琴演奏家、教育家闵惠芬先生在2006年“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学术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二胡与胡琴音乐发展的探索与思考之观点。从闵惠芬先生提出这个观点至今,它已经成为二胡乃至胡琴演奏艺术领域探索和实践的一个重要课题。胡琴是中国历史的文化产物,它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血脉的联系,当代二胡演奏和创作的发展是热烈而兴盛的,其流变和发展的速度成为中国弓弦乐器历史上最为快速和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