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设计的自然”到“自然的设计”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QING520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文明是人类探索与改造世界的伟大成果,人们在科学理性主义的助力下建立了人工的第二自然界。随着晚期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到来,人类行为表现出过度贪婪的倾向,引发了一系列思考,有识之士开始呼吁人与自然共生,进行真实、健康和自然的设计,这将是现代设计观念的溯源式回归。
  人类通过创物活动建立了“第二自然界”,体现了人类在追求生存质量时显现出强大的改造自然的能力,通过建造房屋、交通工具等生活设施显示自身的不同,人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自然之中,其任何成分都打上了人类深深的烙印。设计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的变化反映着时代的物质生产和科学技术水平,科技设计也正站在信息社会中对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创新给予一种再认识。
  “设计的自然”与“自然的设计”是设计文化发展的不同阶段,在“设计的自然”阶段,体现理性的、科学的、机械的功能主义特征,形式服从功能,形式追随功能,形式作为功能的从属品。“设计的自然”发到一定程度就达到“自然的设计”阶段,形式与功能合为“洋葱模式”,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形式决定设计,其多元化特征表现为强调民族性和地方性,尊重个人情感与满足个人需求、怀旧的情绪;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注重天人和谐;表现风格折中杂糅、形式多样、平民化、戏谑化。这两个阶段并没有明确界限,反而在相互渗透和较量中构成设计的主体,在一种否定自身为发展标准的前提下实现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一、设计的自然
  现代工业文明从第一台蒸汽机的诞生开始,在交通、棉纺织业、冶铁业和采矿业等领域便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体现了现代机器的体力大爆发。汽车、火车、轮船等海陆空现代交通工具的发明影响了城市规划布局、交通公路铁路的建设,刺激商业诸如旅游等产业的发展。美国福特公司的流水生产线展示了机械文明强大的生命力,并让人热衷于追求高速行驶在公路上前所未有的刺激与速度感。火车编织出通达四方的交通脉络,将土路升级为铁路,将物流运输、旅行等活动半径迅速扩大。这些都离不开新材料与新领域的探索与实验,化学合成成为引领人工制品的新领域,德国有机化学以李比希肥料业为首,建立德国煤炭化学工业并发展成合成化学工业,带动了各产业的发展,很多天然制品被化学制品取代,新材料成为功能实现的物质基础。新材料、新工艺领域的发展实现了建筑、交通等机械化批量生产,水晶宫的建造速度和材料美学向世人大声呐喊。机械文明实现了人类物理空间的“乾坤大挪移”的初级阶段。
  电力的发明,在机械文明的基础上实现了通信领域、动力传输、电气等领域的提速,带来更大的冲击波,将世界装扮成声光电的璀璨世界。电力提供易于传输的工业动力,还成为极为高效的信息载体,实现了电报、电话、无线通信息等形式的信息传输。除作为信号发射塔之外,埃菲尔铁塔的美学意义更加突出。电力催生的另一领域是家用电器的兴起,家用电器的设计成功,是设计赋予技术一种视觉形式,创造一种现代生活方式,并提供了一系列表现现代化确切含义的符号。人们为追求手工劳动的解放而发明的洗衣机、厨房搅拌机、榨汁机、家用机器人等都显示人类的创造性智慧。在爱迪生发明电灯的带动下,供电系统、开关、电线、配电等行业随之发展,电报的发明使“地球村”的概念成为现实,“整个地球遍布通信神经,以思考的速度”实现了即时通信。1860年,英国惠斯通提出电话概念,更是使信息沟通模式实现即时性与及时性,取代了文字特有的情趣,缩短了望穿秋水的等待,创造一种全新的人际交流环境和生活方式。收音机的发明促进了航天技术、自动化技术和激光技术等领域的探索,成为人类上天入地的探索行为的动力。无线电广播将娱乐带进家庭,成为大众媒介,主导者大众的喜怒哀乐,电视更是成为家庭聚会和娱乐的高科技产品,音像同步传输成为当时最大的传播媒介,媒介成为人类的延伸,是国民教育的重要工具,也是军事、观察和监视等行为的组成部分。
  数字技术的发展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提速,互联网使人们短期内接触更多的差异。信息技术的增长促进了信息产品的多样化,个人活动或组织活动实现全球化,形成环球文化,使摩天大楼失去优势变得平展。网络成为资源共享的要求,各领域界限正在逐步消解,跨界成为可能,人类活动范围在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自由切换,整个世界数字化。
  生命科学的突破性进展让人类可以决定自身生存的状态,为人类自身存在状态提供从未有过的选择机会。器官培育、干细胞活化、器官移植技术等都成为“认识你自己”的成果,甚至可以突破年龄、性别等自然规律,打破传统的自然规律的概念。
  “设计的自然”阶段是设计文化发展的粗放型阶段,这一阶段实现了物质基础的迅速扩充,机械性的建设性一面和破坏性一面都显示得淋漓尽致,“有计划废止制度”等营销策略导致不可再生资源大量浪费。形式上,通过几何化、模块化的“模板”进行中性处理,适应大机器快速生产,以几何形视角对个性化较强的地方性元素进行减法处理,以追求快速、高效和明确,同时也造成千城一面等同形同质的国际化风格风靡全球。“模板”成为建筑设计、服装设计和游戏设计等各个领域开发的基础,程序是模板、软件也是模板,人们的生活被自身设计的模板而设定,工作的任务就是修改模板。机械文明势不可挡的发展趋势带给人类的压迫感,从一开始就引起了有识之士的思考與关注,如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对机械化力量的不信任。形式设计方面也做出诸多努力,如自然主义风格的风格、野兽派对色彩的解放、立体主义对形的解放,包豪斯与乌尔姆两所设计学校都是这个阶段应运而生的设计教育机构,为人类建造理性的自然培养了大批具有科学化的理性和工作方法的设计人员,实现了德国生产合理化的目标并深刻影响世界。
  二、自然的设计
  工业化生产带来生产力的提高,使人性在新时代得到扩张,人性的过度扩张,必然导致对自然生态领域中其他生物圈里的侵略,在其过度索取反受其害之后,才认识到问题的重要性。设计是工业化生产的需求,而生态问题是工业化生产的结果。人们以过度的行为实践“以人为本”而忽略“多样性有助于稳定性”,使自身所设计的自然表现出种种病态,呼吁现代生态的回归。狄更斯在《双城记》中传递出科学技术是双刃剑的观点,爱因斯坦的发明也具备大善与大恶的两面性,适度利用科技造福人类是核心观念。“自然的设计”强调自然设计观念,蕴涵绿色、生态设计理念,以生态为中心取代以人类为中心的设计思想是发展的必然趋势,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两方面同样重要。   “自然的设计”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主义风格设计,是指在设计中关注自然元素,这是“自然的设计”的初级阶段,在形式服从功能的大环境下,机械生产的快速复制与高效满足了当时急需解决的住房等社会需求,而只能在人类设计的自然中加入自然元素,如初期的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中“向自然设计”实践。基玛德设计的法国地铁入口,表现出潜在的生态设计思想,被认为是自然的设计的启蒙运动。
  二是在设计过程中,以“自然而然”“和谐共生”为指导思想,顺其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综合考虑行为必要性、整体性。和谐共生在儒家学说里指万物各得其位的秩序关系,它是一种等级分明、盈缩有度的完美结构与功能态。老子“以天下观天下”整体观,为当今设计的过度行为提供反思支点。弗兰克赖特的自然主义、有机主义、中西部草原风格,非常注重自然与设计融合为有机的一體,流水别墅是非常有说服力的案例。富勒是典型的自由生态设计者,其目的是创造生态设计实验的综合方法,20世纪30年代为解决住房问题,他设计的“迪马克森房屋”具备成本低、调节气温、净化空气、节约用水、回收废物等特征,被视为理想的自给自足的住宅的典型案例。索特萨斯认为,设计是告诉人们一个故事,给予一定意义,为喜剧性的生活舞台提供隐喻和式样,设计师努力体现产品与人们内心深处愿望的联系,为一个没有时间做梦的世界提供梦想。他们在无障碍设计领域设计的供残疾人使用的面包刀、病人躺着喝水的杯子、楼梯的安全扶手等产品体现了自然健康的设计理念。
  环境恶化引起了各个层面的广泛关注,其从各个角度提出了担忧。1933年,莱尔博尔德在《大地伦理学》提出生态中心论伦理思想,使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变为其中的普通公民和成员,它蕴含着对他的同道成员的尊重,也包括对共同体的尊重,大地伦理反映了“生态良心”的存在,反映了个体对大地健康义务的努力。1948年,美国奥斯本《被掠夺的星球》反映了人类最粗暴和最具毁灭性的行为;20世纪60年代,美国巴巴纳克《为真实世界而设计》提出的设计伦理问题,关注能源问题和设计的社会责任,在当时并未引起多大反响,在能源危机爆发后才引起世人的关注;1963年,美国卡尔逊《寂静的春天》是第一部环境启蒙教材,对农药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进行揭示,是“片面解决问题的结果会引发一系列新问题”的纪实;20世纪70年代,美国米多斯为首的研究小组《增长的极限》描述地球的有限性,从而提出“零增长理论”,经济发展是必然,设计可以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为健康有序的发展提供解决思路。
  绿色设计是设计观念的变革,打破传统的功能满足需求,从设计的源头上解决由于人类消费而给环境增加的生态负荷,这种生态负荷包括:能量与资源消耗、排放性污染、流通和销售过程、消费终结时废旧物品与垃圾处理、资源减少导致生态失衡等方面,将人类设计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融相处,为自然生态平衡而设计。例如,网络购物已经成为拇指经济的主要模块,这导致了大量的运输、非必需性消费、快递包装和产品包装等问题,高校的垃圾桶中三分之一成分是废弃的快递包装材料,另一个三分之一是饮料瓶和塑料袋,一天消耗的饮料瓶、纸盒和塑料袋等垃圾堆积成山,其体量触目惊心。经济需要发展,产品需要更新换代,在这一粗放型的转变过程中,“自然”的设计理念应该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同等重要,人类社会的内部平衡、人与人之间的平衡问题也是生态设计的重要领域。在设计中有机结合本土化与全球化,并使之动态均衡,这是当今的一个有机设计理念,是生态设计中有关人文生态的那一部分,其中包含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主流文化与民间文化之间的相互认同、吸纳和融合。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设计是发扬传统风格的现代设计典范,中国2008年奥运会是践行“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有效论证。美国未来学家麦尔卡姆·威尔斯设计的隐蔽式生态建筑物,将建筑物作为植被的一部分,在建筑物顶部种植植被,使其真正成为自然的一部分,这是一种有益的尝试,解决了现在摩天大楼热岛效应、能源浪费等弊端,回归自然。巴西库里巴蒂市的交通与垃圾处理、德国跟踪阳光的太阳房屋、荷兰的两栖住宅等都是“共生思想”的有力尝试。
  三、结语
  从“设计的自然”到“自然的设计”是由量到质的优化,是从机械时代迈向生命时代的过程,重视自然、个人、地域性与创造性价值的后工业化社会,超越现代主义,克服二元论,确立生命原理的共生秩序。未来学家王小平在《第二次宣言》中指出,21世纪是给人以娱乐的时代,要给人‘快乐的设计’,认为‘未来多数产业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成功地带来快乐’。快乐是真实、健康和自然的表现,因此人们应该进行真实、健康和自然的设计,与自然和谐共生,从而实现现代设计观念的溯源式回归。
  (桂林理工大学)
  作者简介:于钦密(1982-),男,山东高密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品牌形象塑造。
其他文献
“白毛女”的故事和喜儿的形象在中国是妇孺皆知,人们根据当时革命战争的现实状况进行提炼和加工,创作了《白毛女》电影、歌剧、舞剧等。本文以1972年上海市舞蹈学校改编的芭蕾舞电影作为探讨对象,从电影的内容、形式、表演形态、音乐和舞蹈等方面做详细阐述。  一、从民间传说到电影“白毛女”  20世纪30年代末,晋察冀边区流传着“白毛仙姑”的故事。传说,在河北省平山县的一个山洞里,住着一个浑身长满白毛、法力
期刊
人们对柳永《雨霖铃》的传统教学理解和处理多是定位在词人浓重的离情别绪中,对于作者在离别情背后的思考不够,对文本解读不够到位。本文创新之处在于鲜明提出柳永表达的离别情里蕴有丰富的内涵——三重离别情。一是柳永表达对亲密恋人的伤心离别情,二是柳永表达对红颜知己的无奈离别情,三是表达对过去自己的痛楚离别情。通过三重离别情感的分析思考,本文旨在启发读者对《雨霖铃》有新的深度和高度解读。  柳永《雨霖铃》描写
期刊
在全球化的今天,文化发展形式不再是一个国家的单一传承与发展,而是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这樣就形成了多元文化。而音乐作为文化的一部分,自然具有多元化特征。多元音乐为我国传统器乐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也对我国传统器乐的发展构成挑战。目前,我国传统器乐在多元音乐的冲击下显得张皇失措,甚至是停滞不前(部分中国传统器乐的现状)。所以,有必要探讨新形式下我国传统器乐的传承发展之路。  一、对中国民族器
期刊
在辽朝长达209年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太后,她天资聪颖,又很好地接受了家庭教育。她在失去丈夫后能独当一面、笼络人心、治理国家,她身居高位却舍得放权。她的子女都很敬重她。她就是辽朝承天皇太后——萧绰(燕燕)。  作家蒋胜男曾说:“虽然辽国几乎所有的皇后太后都姓萧,但一般人说起萧太后就是指这位承天太后萧燕燕,这不能不引起我的兴趣来。”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她获得如此大的成功?她又与中国古代历史上其他拥有
期刊
新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人们逐渐开始注重精神文化建设,广场舞等各种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日益盛行。良好的群众文化活动既可以增加人们的情感体验,还能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本文以音乐类群众活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活动特征、开展现状以及解决对策,以期为实现“中国梦”贡献一份力量。  一、音乐类群众活动特征  音乐是传递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方
期刊
非洲传统音乐的乐器种类非常丰富,而打击乐器在非洲乐器中起着核心作用,其中,“非洲鼓”是非洲打击乐器的杰出代表。非洲鼓因其独特的音乐魅力,不仅在当地盛行,也在全世界广为流传。近年来,在全球化的推动下,同时伴随着中非友好关系的不断加深,非洲鼓大量传入中国。本文通过对资料的查找和收集,在介绍非洲鼓的基础上,探讨非洲鼓乐文化在我国的发展与传播,分析其在华流行的独特意义。同时,笔者反思了我国传统民族鼓乐的传
期刊
一部动画制作是否精良,就在于这部动画的剧情,而剧情的关键点在于剧本,正如人们常言:剧本剧本,一剧之本。动画亦是如此,剧本的好坏与选题、创作是密不可分的,其主要体现在:故事内容是否引人入胜,故事情节构思是否能够赢得观众的喜爱。因此,创作者是至关重要的,而一个剧本是汇集了作家、动画的编剧人、导演等人的心血创作而成的,它是动画作品的灵魂。  很多剧本的创作是源于作家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悟与凝练,再通过视听语
期刊
在动画视听语言中,要分析和认识视听语言中的元素,人们就要分析出动画电影与普通电影的区别。动画电影是一种特殊的表达方式,视听语言是动画电影中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而视听语言主要从动画的预设性与剪辑性两方面来展现。本文从视听语言的视角来探析《飞屋环游记》,主要阐述了动画视觉元素和视听语言对动画电影的影响。  动画从传统意义上来讲,就是一种讲故事的手法,通过将里面的元素进行拼接,最后组成一个整体。视听语言
期刊
剪纸艺术的发展,为现代新媒体技术提供了新平台,也为中国动漫产业提供了新的艺术风格。本文初步整理了山西传统剪纸艺术元素,对其平面化、装饰性的艺术构图,单一红色、简洁夸张的造型特点进行分析,把山西民间剪纸艺术与动画创作相结合,促进二者实现共同发展。  一、山西民间剪纸艺术的特征  山西剪纸艺术源远流长,是最悠久的民间艺术之一。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滋润着山西大地和人民。山西人具有“黄河魂”的气魄,粗
期刊
极简主义风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流行的艺术流派,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极简主义崇尚简约,但并不是某种意义上的简陋与简单。本文主要以日本的“无印良品”设计品牌为例,通过对极简主义的理解,结合“无印良品”这一设计理念来分析该品牌崇尚自然的绿色环保设计、简约的包装设计以及“无印无标签”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其目的是使消费者更清楚地了解“无印良品”简约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对生活品质的追求,简约而不简单,从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