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以科研促进本科教学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切实发挥高校科研对本科教学促进作用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科研;教学;促进作用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大支柱,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是高校区别于科研院所的重要特点。围绕本科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应当树立的科学理念。然而,随着高校连续几年扩招,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思想有所蔓延。如何将高校的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人才培养的推动器,保证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社会及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坚持科研促进教学方针的意义
1.重塑高校以救学为中心的共识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教学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科研是高校工作的中心”正成为部分高校领导和教师的真实看法。主要原因是现行高校体制,没有重视教学工作的驱动力。科研成果对教师个人乃至学校都有明显的利益回报,而教学成果往往是非显性的。科研成果容易测量,产出也立竿见影,而教学的好坏则难以评价,况且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真正到社会上发挥作用也不是短期内能显现出差异。从教师本身来讲,科研压力大,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对教学投入足够的热情和精力。因此,坚持科研促进教学方针,从社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领导和教授层,真正形成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共识,形成重视本科人才培养的舆论导向和思想支撑。
2.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科阶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科研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使命。本科教育必须扩大视野,适应这一变革的客观事实,立足科技前沿,构建“厚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教学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通过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和科研实践,拓宽知识面,能加速本科生科研素质成长和知识水平提高。教育部2007年以来实施的国家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及强化毕业设计等措施均是这一思路的体现。所以,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新技术及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
3.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教学过程就是对教学内容再消化、再思考的过程。当教师的学科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更多地取决于专业能力。有相关科研经验的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力强,可以将问题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并融会贯通,而不是“照本宣科”,则教学效果好。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课题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帮助学生寻找自己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兴趣点。所以,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不断追求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将科研成果转变成为公共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切实发挥科研对教学促进作用的几点建议
1.重视科研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随着高校扩张,在学科交叉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新开设了许多专业。,部分新开设的专业,存在学科发展滞后,师资知识结构与之不相适应等问题,往往出现专业课教师无相应科研背景,甚至多门专业方向课程由一位教师承担的局面,完全忽视科研服务教学的重要性。所以,要紧紧围绕着所属学科的教学需要开展科研,并在人才引进时,尽可能考虑学科发展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在在职教师的培养方向上,体现与其承担课程的一致性,要求经过专业导师的指导和学术环境的熏陶。最终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优化课程组结构,提高研究方向与所任课程的关联性,提升教学水平。
2.研究团队建设与教学工作相结合
为了将增强科研实力,提高科研攻关能力,高校普遍实施科研团队模式。有的科研团队多引进专业背景相近人才,或由本课题组的博士、硕士留校组成,团队研究方向明确但略显单一,不能满足本科专业课程全面发展,导致科研团队与教学工作分离。所以,在科研团队的建设中,根据科研方向与教学任务的相近性、同质性,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聚合性、统一性,将课题组与课程组有机结合,作为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结合的基本单元、连接点,将高水平的研究群体转化为培养本科专业人才的教学群体,充分发挥研究团队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3.教授群体真正介入本科教学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讲师是教学主力的现象,以至于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高校教授承担本科课程讲授。但由于教授们社会活动多,科研项目多,很难有足够时间在教学上下功夫,有的教授只是长期承担固定一门课程,而有的教授属于科研为主类型,教学实践也不丰满。所以,并非教授们走上讲台讲课才是发挥他们对教学工作的贡献,而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科研优势,通过组成课程小组,整合教授资源,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大纲制定等方面充分介入,对本科教学质量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真正做到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促进的效果和有效性,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途径。高等学校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摆正教学和科研的位置,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真正持久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走众化的教育质量观,合肥: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1,6:6-9
[2]王贺元,高校教学与科研融合机制研究[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2005-4-5
[3]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中国高等教育,12,10-13
[4]张宇,刘伟忠,研究型教学的深层次实施路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9,12:37-39
关键词:科研;教学;促进作用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学校的两大支柱,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是高校区别于科研院所的重要特点。围绕本科人才培养这一中心任务,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高校应当树立的科学理念。然而,随着高校连续几年扩招,高等教育开始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重科研、轻教学的错误思想有所蔓延。如何将高校的科研资源转化为本科人才培养的推动器,保证和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是社会及各高校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
坚持科研促进教学方针的意义
1.重塑高校以救学为中心的共识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教学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值得注意的是,“科研是高校工作的中心”正成为部分高校领导和教师的真实看法。主要原因是现行高校体制,没有重视教学工作的驱动力。科研成果对教师个人乃至学校都有明显的利益回报,而教学成果往往是非显性的。科研成果容易测量,产出也立竿见影,而教学的好坏则难以评价,况且人才的培养周期较长,真正到社会上发挥作用也不是短期内能显现出差异。从教师本身来讲,科研压力大,时间和精力有限,无法对教学投入足够的热情和精力。因此,坚持科研促进教学方针,从社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高校领导和教授层,真正形成高校以教学为中心的共识,形成重视本科人才培养的舆论导向和思想支撑。
2.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
本科阶段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阶段,科研是培养本科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使命。本科教育必须扩大视野,适应这一变革的客观事实,立足科技前沿,构建“厚基础、宽口径、模块化”的教学体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知识和人才的需要。本科生在大学四年学习过程中,通过高素质教师的培养和科研实践,拓宽知识面,能加速本科生科研素质成长和知识水平提高。教育部2007年以来实施的国家大学创新性实验计划,及强化毕业设计等措施均是这一思路的体现。所以,以科研促进教学: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高新技术及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
3.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教学过程就是对教学内容再消化、再思考的过程。当教师的学科知识达到一定水平后,在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方面,更多地取决于专业能力。有相关科研经验的教师,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力强,可以将问题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并融会贯通,而不是“照本宣科”,则教学效果好。另一方面,教师的科研课题能够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和发散性思维,有助于帮助学生寻找自己在本学科领域中的兴趣点。所以,高校教师通过科研活动,不断追求新知识,提高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将科研成果转变成为公共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切实发挥科研对教学促进作用的几点建议
1.重视科研与教学内容的关联性
随着高校扩张,在学科交叉理念的指导下,高校新开设了许多专业。,部分新开设的专业,存在学科发展滞后,师资知识结构与之不相适应等问题,往往出现专业课教师无相应科研背景,甚至多门专业方向课程由一位教师承担的局面,完全忽视科研服务教学的重要性。所以,要紧紧围绕着所属学科的教学需要开展科研,并在人才引进时,尽可能考虑学科发展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在在职教师的培养方向上,体现与其承担课程的一致性,要求经过专业导师的指导和学术环境的熏陶。最终体现在日常教学工作中,通过优化课程组结构,提高研究方向与所任课程的关联性,提升教学水平。
2.研究团队建设与教学工作相结合
为了将增强科研实力,提高科研攻关能力,高校普遍实施科研团队模式。有的科研团队多引进专业背景相近人才,或由本课题组的博士、硕士留校组成,团队研究方向明确但略显单一,不能满足本科专业课程全面发展,导致科研团队与教学工作分离。所以,在科研团队的建设中,根据科研方向与教学任务的相近性、同质性,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教学工作的聚合性、统一性,将课题组与课程组有机结合,作为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结合的基本单元、连接点,将高水平的研究群体转化为培养本科专业人才的教学群体,充分发挥研究团队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3.教授群体真正介入本科教学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讲师是教学主力的现象,以至于教育部出台文件要求高校教授承担本科课程讲授。但由于教授们社会活动多,科研项目多,很难有足够时间在教学上下功夫,有的教授只是长期承担固定一门课程,而有的教授属于科研为主类型,教学实践也不丰满。所以,并非教授们走上讲台讲课才是发挥他们对教学工作的贡献,而是要充分发挥他们的科研优势,通过组成课程小组,整合教授资源,在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大纲制定等方面充分介入,对本科教学质量有良好的推动作用。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真正做到以科研促进教学,提高促进的效果和有效性,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根本途径。高等学校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辩证关系,摆正教学和科研的位置,促进本科教育教学质量真正持久的提高,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潘懋元,高等教育走众化的教育质量观,合肥: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2001,6:6-9
[2]王贺元,高校教学与科研融合机制研究[EB/OL],中国高等教育网,2005-4-5
[3]刘献君,吴洪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内涵、制约与出路,中国高等教育,12,10-13
[4]张宇,刘伟忠,研究型教学的深层次实施路径思考,中国高等教育,2009,12: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