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春的阳光慵懒而又散漫,最易打开记忆的阀门。“点燃青春的火炬,开启智慧的宝藏……”晒着太阳,嘴边不禁哼起了许久未唱的河南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师大”)校歌。撩人的轻风把纪念册掀起,一页又一页,好似她能读懂这些照片,读懂我那段经得住流年的岁月。
那些年的我们是群奇特的孩子,明明青涩的遣词却说得老气横秋;那些年的我们是群稚气的成人,想着谋业手里还捧着《马小跳的故事》……依然记得刚踏入师大校门时自己的承诺:我将会用我的纪念册收藏下生活的点滴,使我四年以后记有所查,忆有所追。一道曾被认为是世界之谜的数学分析习题,一只折好了还未放飞的纸飞机,一次没有结果就睡着了的卧谈会……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在师大的独家记忆。
“快点,你这破相机还新买的呢,姿势都僵了,快门也按了咋还没好呀!”室友娜子兴奋地喊着。
“哪儿有,其实你那身军装早已在30秒前被收进了这个‘盒子’里,我嘛,在欣赏飒爽英姿的巾帼美女呢。”
军训是纪念册的扉页,也是我大学生活的“冈底斯山”,由它开始淌出这条“象牙塔”之流。
晨曦中的校训石
清晨的师大一片静谧,透过树木洒在校训石上的朝阳斑斑驳驳,弯弯曲曲的花园小径点缀着些许早起或疾走或读书的学子们。“咔嚓”,这张照片在后来的一次“青春激昂,师大起航”摄影展中被评为一等奖,评语就是:它是师大的精气所在。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是书于校训石上的母校校训。厚德以固师范根本,博学以成经世之道,它要求每个师大人要具有崇高的师德和广博的学问,精益求精以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我的师大位于卫水之滨,是太行宁静,黄河扬波的牧野古地,她没能与繁华的大都市为邻,也没能跻身大学排行榜中的榜眼探花,独处于小城的一野清幽中。清时梁启超曾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而我也要以一得之愚说上一句“明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师范”。往日三字经里的“教不严,师之惰”,一直是我们现在为学、未来为师的师范生所谨记的良言,师大也正是将育人放在教学首位。校园内也许也张了福布斯排行榜的海报,但言谈中准多了份尊师重教的拳拳深情;课堂上也许缺了份活跃的讨论氛围,但课下准多了些疾走于图书馆的身影。
一颗螺丝钉的故事
照片上只有一颗螺丝钉。
对,这确实是一颗螺丝钉,它来自我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当时我们正准备上课,进来的是位年近五旬的数学分析老师。他从衣兜里拿出一颗螺丝钉,只说:“每年我给大一新生上的第一节课都会带颗螺丝钉,因为我要提醒你们,数学如螺丝钉,是门看似无聊其实严谨的学科。”
当时在各个大学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考试期间有两棵“树”,上面挂了很多死鸟,其中一棵就叫高数。我很幸运,我不用学那本叫做《高等数学》的书,但我也很惨,因为我的专业就是数学,《数学分析》《实变函数》《拓扑学》……是这棵树上的旁枝。
话说回来,真的是有幸就读于数学院,这个号称大师元老云集的院系曾因院内就读学生数量多,被称为“亚洲第一系”。近百年的学院历史酝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陶冶了代代教师学子。“数学是理学中的一门哲学,它的深奥堪与普通哲学抗衡。”后来不经意间翻看数学经典之一《系辞》才明了其中的含义,书中记载天地之数的“河图”“洛书”与易经中的“大衍之数”如出一辙,这也正好道出了哲学与数学之间的渊源。
不过数学终究褪不下理学中至理的外衣,我们也难逃抽象的概念、大量习题的魔掌。学数学者怎一个苦字了得,个个都是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枯燥的语言,敢于直面苦涩的课本,整日左拥柯西,右抱泰勒而眠。记得那一年,曾有一学姐看数学分析课本看得笑出声,这该是何等出神入化的境界。不过数学院的集大成者,确把数学学成了一门艺术,有诗为证供广大数学学子共勉:
拉格朗日,傅里叶旁,我凝视你凹函数的脸庞,微分了忧伤,积分了希望,我要和你追逐黎曼最初的梦想。
感情已散,收敛难挡,没有你的极限,柯西抓狂。我求和我求导,我的心已变成自变量,函数因你波起波荡。
狄利克雷,勒贝格·杨,一同仰望莱布尼茨的肖像,拉贝,泰勒,无穷小量是长廊里麦克劳林的吟唱,打破了确界,你来我身旁,温柔抹去我阿贝尔的伤。
“阿炳”和老师
“阿炳”(全名叫田家炳教学楼)已日渐沧桑,百家争鸣的讲坛已略显苍老,不及现代化的高楼美苑,而这座梦工厂却培养出无数个精英,积淀下累累学术硕果。那张老师们在田家炳楼前的合影,让“阿炳”抹去瓷砖外的沧桑,让我亲爱的老师们壮年永驻。
“如果说数学是一座冰清玉洁的天山,那么数学史就是那朵美丽的天山雪莲,有着其滋生地所有的优秀,又散射着自己无尽的光彩。”如果是在师大校园内,讲这句话的一定是武锡环老师,他是我最敬佩的老师之一。他是数学院唯一一位研究并教授数学史的教授,著有《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一书,现已退休。他赋予数学人文的一面,他提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他说数学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融入语言之中。例如在教授欧氏几何和中国古代的时空观时他讲道:“初唐怪杰陈子昂有句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时间和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文学描述。”他,就是这样一位具有诗一样情怀的数学教授。现已花甲之年的前辈,仍不间断地出入图书馆,每次看到武老师稍有些佝偻的后背,便会再次想起师大校训“厚德博学,止于至善”,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都说石头有万年命,是有灵气的东西。多年未归,梦中多次走在熟悉的鹅卵石小路上,沧桑的校训石离我越来越近,好像我关于师大所有的记忆都会再度上演。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首《沉默的石头》:我无缘无故地走在一条无名的小路上,一块石头狠狠地咬了我一口,我抓起它,它紧闭着嘴,还瞪着双眼,一直逼凉我的灵魂,我突然感到它对我深深的爱。
就如我爱我的母校那般热情。
那些年的我们是群奇特的孩子,明明青涩的遣词却说得老气横秋;那些年的我们是群稚气的成人,想着谋业手里还捧着《马小跳的故事》……依然记得刚踏入师大校门时自己的承诺:我将会用我的纪念册收藏下生活的点滴,使我四年以后记有所查,忆有所追。一道曾被认为是世界之谜的数学分析习题,一只折好了还未放飞的纸飞机,一次没有结果就睡着了的卧谈会……一切的一切,都是我在师大的独家记忆。
“快点,你这破相机还新买的呢,姿势都僵了,快门也按了咋还没好呀!”室友娜子兴奋地喊着。
“哪儿有,其实你那身军装早已在30秒前被收进了这个‘盒子’里,我嘛,在欣赏飒爽英姿的巾帼美女呢。”
军训是纪念册的扉页,也是我大学生活的“冈底斯山”,由它开始淌出这条“象牙塔”之流。
晨曦中的校训石
清晨的师大一片静谧,透过树木洒在校训石上的朝阳斑斑驳驳,弯弯曲曲的花园小径点缀着些许早起或疾走或读书的学子们。“咔嚓”,这张照片在后来的一次“青春激昂,师大起航”摄影展中被评为一等奖,评语就是:它是师大的精气所在。
“厚德博学,止于至善”是书于校训石上的母校校训。厚德以固师范根本,博学以成经世之道,它要求每个师大人要具有崇高的师德和广博的学问,精益求精以达到最完美的境界。
我的师大位于卫水之滨,是太行宁静,黄河扬波的牧野古地,她没能与繁华的大都市为邻,也没能跻身大学排行榜中的榜眼探花,独处于小城的一野清幽中。清时梁启超曾言,“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而我也要以一得之愚说上一句“明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师范”。往日三字经里的“教不严,师之惰”,一直是我们现在为学、未来为师的师范生所谨记的良言,师大也正是将育人放在教学首位。校园内也许也张了福布斯排行榜的海报,但言谈中准多了份尊师重教的拳拳深情;课堂上也许缺了份活跃的讨论氛围,但课下准多了些疾走于图书馆的身影。
一颗螺丝钉的故事
照片上只有一颗螺丝钉。
对,这确实是一颗螺丝钉,它来自我进入大学后的第一节数学课。当时我们正准备上课,进来的是位年近五旬的数学分析老师。他从衣兜里拿出一颗螺丝钉,只说:“每年我给大一新生上的第一节课都会带颗螺丝钉,因为我要提醒你们,数学如螺丝钉,是门看似无聊其实严谨的学科。”
当时在各个大学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考试期间有两棵“树”,上面挂了很多死鸟,其中一棵就叫高数。我很幸运,我不用学那本叫做《高等数学》的书,但我也很惨,因为我的专业就是数学,《数学分析》《实变函数》《拓扑学》……是这棵树上的旁枝。
话说回来,真的是有幸就读于数学院,这个号称大师元老云集的院系曾因院内就读学生数量多,被称为“亚洲第一系”。近百年的学院历史酝酿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陶冶了代代教师学子。“数学是理学中的一门哲学,它的深奥堪与普通哲学抗衡。”后来不经意间翻看数学经典之一《系辞》才明了其中的含义,书中记载天地之数的“河图”“洛书”与易经中的“大衍之数”如出一辙,这也正好道出了哲学与数学之间的渊源。
不过数学终究褪不下理学中至理的外衣,我们也难逃抽象的概念、大量习题的魔掌。学数学者怎一个苦字了得,个个都是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枯燥的语言,敢于直面苦涩的课本,整日左拥柯西,右抱泰勒而眠。记得那一年,曾有一学姐看数学分析课本看得笑出声,这该是何等出神入化的境界。不过数学院的集大成者,确把数学学成了一门艺术,有诗为证供广大数学学子共勉:
拉格朗日,傅里叶旁,我凝视你凹函数的脸庞,微分了忧伤,积分了希望,我要和你追逐黎曼最初的梦想。
感情已散,收敛难挡,没有你的极限,柯西抓狂。我求和我求导,我的心已变成自变量,函数因你波起波荡。
狄利克雷,勒贝格·杨,一同仰望莱布尼茨的肖像,拉贝,泰勒,无穷小量是长廊里麦克劳林的吟唱,打破了确界,你来我身旁,温柔抹去我阿贝尔的伤。
“阿炳”和老师
“阿炳”(全名叫田家炳教学楼)已日渐沧桑,百家争鸣的讲坛已略显苍老,不及现代化的高楼美苑,而这座梦工厂却培养出无数个精英,积淀下累累学术硕果。那张老师们在田家炳楼前的合影,让“阿炳”抹去瓷砖外的沧桑,让我亲爱的老师们壮年永驻。
“如果说数学是一座冰清玉洁的天山,那么数学史就是那朵美丽的天山雪莲,有着其滋生地所有的优秀,又散射着自己无尽的光彩。”如果是在师大校园内,讲这句话的一定是武锡环老师,他是我最敬佩的老师之一。他是数学院唯一一位研究并教授数学史的教授,著有《数学史与数学教育》一书,现已退休。他赋予数学人文的一面,他提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外壳,他说数学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就是把数学融入语言之中。例如在教授欧氏几何和中国古代的时空观时他讲道:“初唐怪杰陈子昂有句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是时间和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文学描述。”他,就是这样一位具有诗一样情怀的数学教授。现已花甲之年的前辈,仍不间断地出入图书馆,每次看到武老师稍有些佝偻的后背,便会再次想起师大校训“厚德博学,止于至善”,激励自己更加努力。
都说石头有万年命,是有灵气的东西。多年未归,梦中多次走在熟悉的鹅卵石小路上,沧桑的校训石离我越来越近,好像我关于师大所有的记忆都会再度上演。这不禁让我想起了那首《沉默的石头》:我无缘无故地走在一条无名的小路上,一块石头狠狠地咬了我一口,我抓起它,它紧闭着嘴,还瞪着双眼,一直逼凉我的灵魂,我突然感到它对我深深的爱。
就如我爱我的母校那般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