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目标 以人为本 促进发展

来源 :开放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loria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复习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1—2年级)提出了具体的阶段目标,分别从识字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五个方面做了全面的阐述。复习时我们要把这些目标内化为可操作的内容,联系班级学生的实际,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针对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地复习。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课堂“质感”,是人们对课堂教学有效度的一种直觉感知。教师对课文的解读是否到位是影响课堂教学质感的一个本源性因素。语文教材不是由编者编写的知识说明性文本,而是由编者精选现成的文质兼美的作品。是语言作品中的经典和范式。教师若不下一番深入解读的功夫,便不能悟其行文之意趣和立意之精妙,也就无法去感动学生,使他们真正享受到言辞的魅力和张力,浴身于文意的熏陶和浸润。那么。教师应当如何解读教材、吃透教材呢?我们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考试评价的问题越来越突显:小学语文考试评价的目的是什么?究竟要考什么?怎么考?如何发挥考试评价积极的导向功能和作用?这些问题已成为影响小学语文课程改革的“瓶颈”问题。本文试图从考试评价与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关系的角度,提出考试评价改革的研究方向。    一、考试评价与语文课程    1 正确认识考试评价  考试评价是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课程行为及结果的一种价值判断。无论何种考试评
期刊
我执教的班级,所有的孩子均对写作文有一种纯朴、执著的热爱,写起来毫无畏难情绪。我搞不清楚。他们是爱作文还是爱我?近日读了《走近语文之门》一书。王尚文教授在书中提出这样的观点:教师和所执教的学科是水乳交融的。教师所教授的是他所有的,是内在于他的。从他心里流淌出来的,也就是他自己。猛然间我似乎找到答案:我即作文啊!     以我的精神感召孩子    每逢接班,我总喜欢向孩子们作自我介绍:老师已经坚持冬
期刊
期末复习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下,对本学期学习内容进行系统整理、形成知识网络的过程。复习时,一要把握复习重点。处理好梳理知识与补缺补漏以及适度拓展提高的关系;二要强化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议一议、理一理、练一练,达到梳理知识、温故知新、发展能力的目的。  本册教材内容包括图形的变换、因数与倍数、长方体和正方体、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减法、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教师可
期刊
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在参与学习活动中实现自我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就愈能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为学生创设活动天地,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一、有效引导学生填充“空白”,学有思考    为了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够主动、有创意地学习,我力求在课堂教学中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状态,经历知识的发现、问题
期刊
一、把握学情,突出教材重点难点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的重点是20以内的退位减法,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进一步学习数的运算中十分重要的基础内容,只有切实掌握好这些基础知识。才能为后续的学习作好铺垫。在100以内数的认识中,要重点复习对计数单位的理解,数的组成、顺序、大小比较。并鼓励学生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会简单的估计和交流,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把
期刊
一、在阅读教学中指导学习观察方法    课文是作者经历观察与思考之后。以一定的语言形式进行表达的作品。因而,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品读和感悟。学习作者观察、分析事物的方法,实现由语言形式感悟观察方法的逆向思维过程,使作者的观察、思维方法内化成为学生自身的能力。  如教学《鸬鹚》第一自然段。教师可先让学生充分阅读或想象文章中所描绘的宁静的画面,结合插图说说“本段中写了哪些景物,是按
期刊
去年下半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中小学生水平测试,尽管还处在调研、摸索阶段。但毕竟给终结性考试带来了希望的曙光。现以对学完三年级下期课程的小学生进行语文水平检测的《小学语文试卷A》为例,做一具体分析与思考。    一、整体透视    1 试卷结构。这份试卷共8页,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和“习作”三个部分组成。其中。“积累与运用”部分有五道题,分别考查学生对读音、汉字、词语理解与
期刊
一、启动——端午,放假是为了什么    再过些日子,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即将到来,那一天将会放假。国家为何把这传统节日调整为法定假期?我向全班同学抛出一个问题:原来“五一”假期缩短,而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将放假,有什么新的意义呢?学生的交头接耳表明学生只知道假期的调整,不懂其意义。于是,我决定让学生对“端午”进行一次课外搜集,促进课外阅读。同时,这还是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绝佳机会。为了突出学生的自
期刊
因为学校开展“教育叙事”研究的缘故,每个月总有几天,能够阅读着来自教学一线的几十份心情,每每总跟着开心,烦恼,困惑,反思……偶尔也用键盘敲出几行心灵的对话,或化解同事间的矛盾,或缓解工作中的压力。  前些天,在“叙事”中读到C老师的《做一个班主任,很幸福》:  喜欢听A老师聊班里的学生,有时是无奈地数落他们的小缺点,有时是批评他们做的错事,但更多的。是她扬着笑脸形容他们的可爱之处。我很羡慕她。虽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