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充分认识新教材特点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教育理念,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发挥新教材应有的教育功能,避免走入误区。
关键词: 新理念;新教材;使用方法;避免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115-01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了,新教材就是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着眼于未来发展而编制的崭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了按学科体系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框架,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科学探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教材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那么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显然正确认识新教材的特点,是驾驭好新教材的第一步。
一、化学新教材的显著特点
教学内容取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贯穿于上下册,这些内容既是完成基础教育阶段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基础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习初中化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材于社会发展现实中的教学内容,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增强化学教育的实践性,体现STS的理念,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都是极其重要的。
科学探究活动增多。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習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化学新教材体系的一大特色。
加强了实验教学。新教材通过实验来反映化学原理和事实,淡化了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的界限,提倡学生多做实验,把实验作为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之中。新教材改革了实验内容和方法,使实验简单化、微型化和生活化,并且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充分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这一特点。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素材。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以学生学习档案袋评价为主要手段的自我评价,以学生的纸笔测验为主要手段的认知评价。在教材各章节的练习与作业中,设计了不少社会调查和其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写出活动记录。这不仅是活动内容的一部分,也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二、在新教育理念下使用新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同时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使教学改革有实质性的、全方位的进展,必须树立起下列新教育理念,才能驾驭新教材,发挥新教材应有的教育功能。
化学教育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人惊叹。然而,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发现,科技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很低。资金、设备和人才可以引进,但国民的科学素质不能引进。因此,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的科学素养,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紧迫的课题。对此,基础化学教育义不容辞,任重而道远。
化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时至今日,为少数尖子学生的化学教育,在中国仍有很大的市场,导致了化学学习质量下降、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降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趋势的逐渐增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要求每一位公民都应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的本质和价值,积极参与有关科学技术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决策以及应用,也就是说每一位公民都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这意味着化学教育要从“为少数人的化学”向“为全体学生的化学”转变,意味着从“培养科学家的化学”向“培养公民的化学”转变。
重视STS教育。STS教育的两个基本点就是突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STS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能够积极参与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公民而进行的一种教育。在化学课程中引入跨学科科学知识、创设情境的目的,通过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生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实施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最关键的是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探索对科学是重要的。科学并不仅仅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与学,而忽视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或脱离科学知识的教与学,只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都是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化学。因此,化学课程非常强调科学知识与科学过程和方法之间应保持平衡。
三、使用新教材的误区
忌教师讲解知识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这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截然不同,需要课堂上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忌随意拔高教学难度。新教材编写时已经避免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随意拔高教学难度,耗时费力,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忌科学探究浮而不实。从科学探究设计的案例看,综合性的主题研究或课题研究,探究性较强。以科学知识或科学方法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探究学习,知识性较强,学生容易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真正自主探究的成分太少。如果教师给学生过多、过细和过于直接的提示,则会使学生探究流于形式。
新教材充分反映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所需学习的化学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化学实验和实践活动方面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广大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等多方面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无疑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全身心地投入新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关键词: 新理念;新教材;使用方法;避免误区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115-01
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化学新课程改革已经全面启动了,新教材就是站在历史发展的制高点,着眼于未来发展而编制的崭新的课程体系,打破了按学科体系组织化学教学内容的传统框架,立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科学探究,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新教材要求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那么教师在使用新教材时,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显然正确认识新教材的特点,是驾驭好新教材的第一步。
一、化学新教材的显著特点
教学内容取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发展的现实中。取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的教学内容贯穿于上下册,这些内容既是完成基础教育阶段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素材,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基础知识。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学习初中化学的重要载体,也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取材于社会发展现实中的教学内容,是体现化学教育价值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增强化学教育的实践性,体现STS的理念,培养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都是极其重要的。
科学探究活动增多。科学探究是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学習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是化学新教材体系的一大特色。
加强了实验教学。新教材通过实验来反映化学原理和事实,淡化了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的界限,提倡学生多做实验,把实验作为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贯穿于整个化学学习之中。新教材改革了实验内容和方法,使实验简单化、微型化和生活化,并且实验现象明显、说服力强,充分体现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这一特点。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素材。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主要包括以学生学习档案袋评价为主要手段的自我评价,以学生的纸笔测验为主要手段的认知评价。在教材各章节的练习与作业中,设计了不少社会调查和其他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写出活动记录。这不仅是活动内容的一部分,也为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提供了详实的素材。
二、在新教育理念下使用新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化学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一个很好的支撑点,同时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为使教学改革有实质性的、全方位的进展,必须树立起下列新教育理念,才能驾驭新教材,发挥新教材应有的教育功能。
化学教育要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令世人惊叹。然而,国内外的经济学家发现,科技对中国经济的贡献率很低。资金、设备和人才可以引进,但国民的科学素质不能引进。因此,提高我国公民整体的科学素养,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紧迫的课题。对此,基础化学教育义不容辞,任重而道远。
化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时至今日,为少数尖子学生的化学教育,在中国仍有很大的市场,导致了化学学习质量下降、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降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和社会的科学技术化趋势的逐渐增强,科学、技术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科学技术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因而,要求每一位公民都应具有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认识科学的本质和价值,积极参与有关科学技术的社会问题的讨论、决策以及应用,也就是说每一位公民都要具有一定的科学素养。这意味着化学教育要从“为少数人的化学”向“为全体学生的化学”转变,意味着从“培养科学家的化学”向“培养公民的化学”转变。
重视STS教育。STS教育的两个基本点就是突出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以及科学、技术和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STS教育就是为了培养了解科学技术及其成果、能够积极参与与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问题的决策、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公民而进行的一种教育。在化学课程中引入跨学科科学知识、创设情境的目的,通过学生主动参与问题的解决过程,认识科学技术对社会和生活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决策能力和合作精神,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实施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最关键的是要积极主动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探索对科学是重要的。科学并不仅仅包括科学知识,还包括探索科学知识的过程和方法,只重视科学知识的教与学,而忽视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或脱离科学知识的教与学,只强调对学生进行科学过程和科学方法的训练,都是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化学。因此,化学课程非常强调科学知识与科学过程和方法之间应保持平衡。
三、使用新教材的误区
忌教师讲解知识点。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有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这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截然不同,需要课堂上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忌随意拔高教学难度。新教材编写时已经避免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随意拔高教学难度,耗时费力,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忌科学探究浮而不实。从科学探究设计的案例看,综合性的主题研究或课题研究,探究性较强。以科学知识或科学方法学习为主要目标的探究学习,知识性较强,学生容易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真正自主探究的成分太少。如果教师给学生过多、过细和过于直接的提示,则会使学生探究流于形式。
新教材充分反映了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所需学习的化学技能,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化学实验和实践活动方面充分体现了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广大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能力、管理能力、研究能力等多方面创造了更多的机遇和挑战,无疑给教师提供更多的发挥创造性的机会。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学习,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努力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全身心地投入新的教学改革,才能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义务教育化学教科书(九年级)·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