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掌握多元阅读方法,通过丰富阅读提高思想认知,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但是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在阅读时出现走神等现象,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策略,希冀有效引导学生进行进行多元阅读,切实提高综合素养。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119-01
引言
阅读是学生获取丰富知识、开拓思维、开发智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与方法,通过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阶段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有效引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综合素养,所以教师应当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作用,有助于促使语文教学工作可持续延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与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属于个性化行为,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必须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以及阅读条件。阅读需要场所,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阅读场所,也能够促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阅读,例如教师可以每周阅读课时间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或阅览室,引导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也可以在班级内与走廊上构建图书角,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阅读图书,角内的书籍可以使,学生喜欢的书籍也可以是同学捐赠的书籍,鼓励学生将喜欢的书刊与藏书拿出来,暂时放在图书角与其他同学共同阅读,待学期结束后便取回换上新的书刊。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与父母共同设计布置图书角,使学生能够在家庭中也能随时随地的阅读。有了和谐愉悦的阅读场所,如果没有阅读时间,图书角的设置也只是空中楼阁,所以教师应当结合教学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可以选择早晨要求学生晨读十分钟,也可以是每周选出一节固定课,要求学生互换书籍展开阅读,也可以要求学生在家庭中睡前半个小时与家长共同阅读。通过规律性阅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
要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多元化阅读材料。由于儿童读物种类较多,小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差,所以学生自主选择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则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教师也应当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且有意义的书籍。当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后,会自主的选择书籍内容,但是小学生年龄特点有所限制,在选择时通常会束手无策,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判断,首先教师要先接触儿童书籍与报刊,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适合学生的书籍与报刊杂志带入教室,引导学生共同传阅并且列出出书目供学生多元选择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故事,或者是科学家故事、英雄故事等等,学生能够读到感兴趣的书籍,便自然而然的提高阅读兴趣。
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选用阅读方法
阅读是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也是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是阅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一些利用价值不高且浅显易懂的书籍,要求学生采用浏览法,在短时间内获取书籍的较多信息,对于枯燥乏味的书籍可以选用跳读法,对于优秀名文章或者是古典佳作,则采用精读法,认真感受作者的谋篇布局以及写作手法,充分感悟细节特色以及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反复品味文中的好词好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思想情感。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养成边读书边记笔记的习惯,对于感悟深刻或者是文章中精彩片段,可以用笔勾画,也可以摘抄写出读后感与阅读体会,并且丰富写作素材,积累词句,使學生感受课外阅独中的意境熏陶,自然而然的激发阅读兴趣。在记笔记过程中不仅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够丰富写作素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课外阅读。阅读能够滋润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思想认知,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爱上课外阅读,在课后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阅读,接受趣味熏陶与情感洗礼,逐步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 袁婧.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读与写,2015(20).
[2] 杜春发.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4).
[3] 刘显高.浅谈如何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1).
[4] 王志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J].阅读天地,2017(3).36-39.
关键词: 新课程标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236-1879(2018)14-0119-01
引言
阅读是学生获取丰富知识、开拓思维、开发智力、树立正确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与方法,通过课外阅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阶段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阶段,通过有效引导有助于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逐步提高综合素养,所以教师应当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与组织作用,有助于促使语文教学工作可持续延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与氛围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阅读属于个性化行为,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必须营造轻松愉悦的阅读环境以及阅读条件。阅读需要场所,教师应当为学生营造和谐温馨的阅读场所,也能够促使学生带着愉悦的心情阅读,例如教师可以每周阅读课时间带领学生进入图书馆或阅览室,引导学生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也可以在班级内与走廊上构建图书角,使学生能够随时随地的阅读图书,角内的书籍可以使,学生喜欢的书籍也可以是同学捐赠的书籍,鼓励学生将喜欢的书刊与藏书拿出来,暂时放在图书角与其他同学共同阅读,待学期结束后便取回换上新的书刊。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家庭中与父母共同设计布置图书角,使学生能够在家庭中也能随时随地的阅读。有了和谐愉悦的阅读场所,如果没有阅读时间,图书角的设置也只是空中楼阁,所以教师应当结合教学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阅读时间,可以选择早晨要求学生晨读十分钟,也可以是每周选出一节固定课,要求学生互换书籍展开阅读,也可以要求学生在家庭中睡前半个小时与家长共同阅读。通过规律性阅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
要想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多读书,读好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多元化阅读材料。由于儿童读物种类较多,小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差,所以学生自主选择会存在一定的难度,则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教师也应当教会学生如何选择合适且有意义的书籍。当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后,会自主的选择书籍内容,但是小学生年龄特点有所限制,在选择时通常会束手无策,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用简单的方法进行判断,首先教师要先接触儿童书籍与报刊,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将适合学生的书籍与报刊杂志带入教室,引导学生共同传阅并且列出出书目供学生多元选择也可以向学生推荐古今中外的名人名家故事,或者是科学家故事、英雄故事等等,学生能够读到感兴趣的书籍,便自然而然的提高阅读兴趣。
三、引导学生科学合理选用阅读方法
阅读是学生应当具备的重要能力,也是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审美能力的重要方法,但是阅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技能。对于小学生而言,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一些利用价值不高且浅显易懂的书籍,要求学生采用浏览法,在短时间内获取书籍的较多信息,对于枯燥乏味的书籍可以选用跳读法,对于优秀名文章或者是古典佳作,则采用精读法,认真感受作者的谋篇布局以及写作手法,充分感悟细节特色以及人物命运的跌宕起伏,反复品味文中的好词好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丰富学生思想情感。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养成边读书边记笔记的习惯,对于感悟深刻或者是文章中精彩片段,可以用笔勾画,也可以摘抄写出读后感与阅读体会,并且丰富写作素材,积累词句,使學生感受课外阅独中的意境熏陶,自然而然的激发阅读兴趣。在记笔记过程中不仅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能够丰富写作素材。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们能够看出基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教师应当正确认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课外阅读。阅读能够滋润学生心灵,启迪学生智慧,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思想认知,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爱上课外阅读,在课后也能够积极主动的进行自主阅读,接受趣味熏陶与情感洗礼,逐步丰富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素养。
参考文献
[1] 袁婧.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读与写,2015(20).
[2] 杜春发.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课堂内外·教师版,2016(4).
[3] 刘显高.浅谈如何培养小学语文阅读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21).
[4] 王志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方法[J].阅读天地,2017(3).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