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提示:皖三角已成为安徽赶超中部其他省份新的增长引擎
台商罗新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在苏州市场前线亲自督战,但产品供应仍将面临断货的风险。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再添加价值超过1亿元的200台设备,满足市场供应需求。”罗新发接受《支点》记者采访时表示。
去年底,罗新发投资的这家企业——安徽绿创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创精密”)落户安徽江南产业集中区,从洽谈到投产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江南产业集中区给了他开厂“直通车”式的服务。
一家企业投产之快,只是江南产业集中区招商引资的缩影。
2010年1月,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这是全国首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省将此政策化整为零,形成合肥滨湖新城、江南产业集中区和江北产业集中区三大战略支点。
由此,“皖三角”战略格局浮出水面。3年来,皖江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1万亿元,占安徽全省逾六成。“皖三角”已成为安徽赶超中部其他省份新的增长引擎。
一切从零开始
“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美最好的图画。”3年来,这句话屡屡被提起。在皖江示范区,“一张白纸”就是指的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其最大特色之一是:一切从零开始。
在2012年江南产业集中区一场大型招商推荐会上,台商罗新发有了来集中区创业的念头。“集中区政策优惠、发展空间大,园区发展速度很快,办事效率很高。”罗新发说,这是吸引他去那里投资的主要原因。
2012年12月,罗新发与集中区开始洽谈办厂一事。次年1月12日,他创办的绿创精密公司试投产。
罗新发坦言,公司团队对集中区进行考察后,仅45天,标准厂房交付使用,供排水、强弱电、供气、供热等配套工程建成,绿化同步完善。“从签约到开工生产前后不到60天。从开始着手准备到拿到正式文本前后不过10天,这种效率在外地可不多见。”他说。
在绿创精密生产车间,经过十几道操作工序后,一块块原本平凡无奇的铝块被裁剪成精致的3C产业成品。该公司首期建成的生产线正高效运转,生产出的手机零部件源源不断地发往各地。“苏浙一带是公司最主要的市场销售地,我们要加大设备投入,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罗新发称,自3月10日正式生产以来,销售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光代工费就进账上百万元。
江南产业集中区提供的资料显示,绿创精密投产后,每年给江南产业集中区至少要上交3000万元税收。更重要的是,以商招商。罗新发透露,目前他正计划将合作伙伴引入园区,完善手机零部件制造产业链。
罗新发“落子”江南产业集中区,只是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一季度,两个产业集中区合计签约项目投资规模已经超过800亿元。其中,江南集中区签约规模以上项目31个,总投资376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总投资175亿元;已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300亿元。而在3年前,这里还是长江南岸一片农田与丘陵交织的农地。
产城一体化
从合肥市区出发沿合芜高速南下,驱车50分钟,就来到了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江北产业集中区起步区。
虽然江南与江北两大产业集中区相距约170公里,但两地放眼望去的场景却如出一辙:塔吊林立,桩机轰鸣,一栋栋工厂与安置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大道穿城而过……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呼之欲出。
在皖江沿岸建设承接产业集中区,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这被政府决策层和区域经济专家认为是示范区《规划》最大亮点之一。《规划》批复5个月后的2010年6月,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拉开建设序幕,目标是按照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理念,打造成为高端产业密集区、生态滨江新城区、改革创新试验区。
要想引得金凤凰,必先栽下梧桐树。在江南产业集中区,这里正欲打造全国最大的标准化厂房招商示范园区,真正实现“产业转移要标房,一步到位在江南”的目标。
罗新发就是这项政策最早的受益者。“园区的这些配套设施,对一家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来说很重要。”罗新发坦言,“提包就可以来产业园区开工厂,这对企业而言免去诸多不便。”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在多个论坛上推荐“皖三角”战略,他看好“皖三角”的发展潜力。
“‘标房’对企业的吸引力并不大,企业投资关键还是看优势政策与配套能力。”叶青接受《支点》采访时称。不过,他认为,只有把“标房”当作一个卖点,建成集中区最大亮点,企业老板才会记得住它。
按照江南产业集中区的规划,今年年底前,园区将建成道路100公里以上、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保障房和安置房10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融资规模1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
正是植下了梧桐树,在北京的这场推荐会上,江南产业集中区“吸金”逾226亿元。
但是,产业发展只是集中区建设的一个方面。“产城一体”才是集中区发展的上上之选。
今年6月27日,在江南产业集中区于北京举办大型招商推介会前夕,池州市委常委、江南产业集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权发做客媒体畅谈他的“产城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构想。
“光有工业化,没有城镇化,你这个城市就是‘空架子’。如果光有城镇化没有工业化,这个城市就是一个‘空心城’,这两者必须要同步的。”他说,在江南产业集中区,产城一体化不仅是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工业化支撑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降级”风波
在叶青看来,安徽将国家政策“下放”,做活“皖三角”,形成了安徽省内相距约170公里左右的“金三角”。
从区域地理格局上看,芜湖与马鞍山同城化、跨江联动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安徽省向东发展的排头兵和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江南产业集中区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及武汉都市圈辐射的交集地带,地处池州、铜陵、安庆三市的黄金三角。 安徽学界深信,安徽谋划的“皖三角”战略,将是其缩小与其他中部省份差距的重要战略支点。
但直到去年2月,两个产业集中区由“省直管”变为地级市“代管”。集中区的“降级”令外界一度怀疑“皖三角”战略出现松动。
叶青也注意到两大产业集中区的“降级”。他认为,两大集中区改由地级市“代管”之后,地方政府利润“均沾”,这或将能提高地方的积极性,这样更容易把集中区做起来,比原来的体制好一些。
“原来是想‘省直管’,抛开当地的地级市,成为省政府的两块‘飞地’,现在看来比较困难,地方支持力度有限。”叶青进一步称,“降级”还给当地企业带来利好。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吕连生是参与皖江示范区规划编制的专家之一。他接受《支点》记者采访时指出,集中区实际上是安徽省政府从区域所在地市划出的一块“飞地”,厘清省市和集中区的关系成为开展工作的前提。一是集中区所跨地市之间的协调机制,其次是管委会的权威。
现在“降级”后,工作机制上可以显得更顺畅。“很多手续可以直接在池州当地办理,无需走省里办手续了。”罗新发表示,“降级”对企业而言是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在土地指标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两个集中区与所在地市之间的土地指标之争,已是公开的事实。虽然安徽省在升级层面上对土地指标进行了调控,但如何平衡芜湖市与江北产业集中区、池州市与江南产业集中区之间的土地利用,一直存在利益之争。
“现在全部由芜湖市、池州市管理,可以更好地协调解决土地利用的问题。”安徽省一位区域经济专家分析说。
跨区域合作难题待解
实际上,两大集中区在实现招商引资过程中已暴露出部分尴尬。
翻阅江南产业集中区的资料显示,每次在外举办大型招商推荐会,仅池州一市在大张旗鼓,而如何与安庆、铜陵两市形成跨区域协调联动,成为摆在两大产业集中区眼前的难题。
以江南产业集中区为例,其起步区37平方公里尽在池州市境内,隔江相望可见安庆,东边与铜陵市接壤。
池州一位当地市民伍晶晶表示,关起门来说,近年来池州市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由于地理原因,池州与铜陵一直走得近,铜陵是资源型城市,池州是生态型城市,两者有较强的互补性,加上江南产业集中区与九华山国际机场均建在两市之间,“池铜一体化”更易操作。
“池州获利最大,这是肯定的,至少就业量会增加。用的还是池州的地,池州的土地收入会增加,或者土地所占股份会使池州轻松一些。”叶青称。
叶青还看到的另一短板是,两大产业集中区均建立在“生地”上,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这使得外来企业生存发展存在一定问题。
“我们有的工业生产原料是从江苏昆山市购买的,当地还不能生产,”罗新发对“生地”上的新城颇有感触,称池州还应加大招商力度,完善园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
“至少要十年左右才会成为成熟的经济区,原因在于所依托的池州与芜湖的经济规模仍有限,其辐射能力不够强。”叶青分析说。
在采访中,本刊记者了解到,安徽省内对产业集中区的布局,一直存在争议。多位区域经济专家认为,产业集中区不应该布局在远离城市的“生地”上,而是邻近中心城市,一个依托合肥、一个依托芜湖。这样不仅有利于招商引资,还能借助中心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加快集中区发展。“现在变成以地级市管理为主,有一种回归到原来的感觉,是在‘回头’。”一位经济专家分析说。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张权发认为,从发展现状看,“一张白纸”从零开始,避免了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艰难,可以高水平地编制规划,高起点地定位产业发展方向,零障碍且大空间地促进区域发展。
皖江引擎
不可否认的是,“皖三角”战略已经成为安徽经济增长新引擎。
仅在2012年一年,皖江示范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8亿美元,占安徽省的70.4%。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3202个,实际到位资金3535.8亿元,占安徽省的67%。在2013年上半年,示范区实际到位资金2187.2亿元,占安徽省70.7%。
但皖江示范区的带动力,不仅仅体现在区域经济的拉动上。在安徽省的战略布局上,以合肥、芜湖为双核,北连蚌埠、宿州,南连宣城市,构成安徽省发展的“纵轴”,从马鞍山到安庆的沿江一线是“横轴”,两条轴线在江北产业集中区“十字交叉”。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皖江示范区规划》,在这个纵横轴相交的区域内,芜湖与马鞍山同城化发展,与江北集中区跨江联动,建设现代化组团式滨江大城市,将会构建一座拥江发展的千万人口特大城市。放在整个长江经济带来看,这座跨江联动的特大城市,将是继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之后,跨江发展的“长江第五城”。然后,再与合肥经济圈形成“双核并立”格局,共同牵动安徽发展。
从与国内其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比的角度来看,叶青认为,安徽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区,提高产业配套能力,能够尽快实现产出。两大产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存在差异化,有利于丰富安徽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安徽作为长三角腹地的发展。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辉做了一个对比分析后认为,近几年来,安徽的战略新兴产业呈爆发式增长趋势,其中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增长31.8%、81.5%,安徽的后发产业优势已成为中部其他省份的标兵。
叶青表示,湖北武汉、宜昌、襄阳是“鄂三角”,是拉动湖北发展的三大引擎。“武汉市获得的中央政策投入颇多,湖北省应该尽可能地参照中央给武汉的政策,给予宜昌、襄阳支持。这也是安徽支持江北、江南集中区的原因——有重点地建设经济示范区。”他说。
不过,吕连生认为,与中部湖北、湖南省份相比,安徽省还需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区位优势,自身的城市基础将发挥重要作用,这就是成都、重庆、武汉走在合肥前头的原因之一。”吕连生最后称。(支点杂志2013年9月刊)
台商罗新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在苏州市场前线亲自督战,但产品供应仍将面临断货的风险。
“今年下半年,我们将再添加价值超过1亿元的200台设备,满足市场供应需求。”罗新发接受《支点》记者采访时表示。
去年底,罗新发投资的这家企业——安徽绿创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绿创精密”)落户安徽江南产业集中区,从洽谈到投产用了不到两个月时间。江南产业集中区给了他开厂“直通车”式的服务。
一家企业投产之快,只是江南产业集中区招商引资的缩影。
2010年1月,安徽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这是全国首个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安徽省将此政策化整为零,形成合肥滨湖新城、江南产业集中区和江北产业集中区三大战略支点。
由此,“皖三角”战略格局浮出水面。3年来,皖江示范区地区生产总值达1.1万亿元,占安徽全省逾六成。“皖三角”已成为安徽赶超中部其他省份新的增长引擎。
一切从零开始
“在一张白纸上描绘最美最好的图画。”3年来,这句话屡屡被提起。在皖江示范区,“一张白纸”就是指的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其最大特色之一是:一切从零开始。
在2012年江南产业集中区一场大型招商推荐会上,台商罗新发有了来集中区创业的念头。“集中区政策优惠、发展空间大,园区发展速度很快,办事效率很高。”罗新发说,这是吸引他去那里投资的主要原因。
2012年12月,罗新发与集中区开始洽谈办厂一事。次年1月12日,他创办的绿创精密公司试投产。
罗新发坦言,公司团队对集中区进行考察后,仅45天,标准厂房交付使用,供排水、强弱电、供气、供热等配套工程建成,绿化同步完善。“从签约到开工生产前后不到60天。从开始着手准备到拿到正式文本前后不过10天,这种效率在外地可不多见。”他说。
在绿创精密生产车间,经过十几道操作工序后,一块块原本平凡无奇的铝块被裁剪成精致的3C产业成品。该公司首期建成的生产线正高效运转,生产出的手机零部件源源不断地发往各地。“苏浙一带是公司最主要的市场销售地,我们要加大设备投入,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罗新发称,自3月10日正式生产以来,销售市场一直供不应求,光代工费就进账上百万元。
江南产业集中区提供的资料显示,绿创精密投产后,每年给江南产业集中区至少要上交3000万元税收。更重要的是,以商招商。罗新发透露,目前他正计划将合作伙伴引入园区,完善手机零部件制造产业链。
罗新发“落子”江南产业集中区,只是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截至今年一季度,两个产业集中区合计签约项目投资规模已经超过800亿元。其中,江南集中区签约规模以上项目31个,总投资376亿元;10亿元以上项目14个,总投资175亿元;已开工项目21个,总投资300亿元。而在3年前,这里还是长江南岸一片农田与丘陵交织的农地。
产城一体化
从合肥市区出发沿合芜高速南下,驱车50分钟,就来到了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的江北产业集中区起步区。
虽然江南与江北两大产业集中区相距约170公里,但两地放眼望去的场景却如出一辙:塔吊林立,桩机轰鸣,一栋栋工厂与安置房拔地而起,一条条柏油大道穿城而过……一座现代化产业新城呼之欲出。
在皖江沿岸建设承接产业集中区,推进沿江城市跨江联动发展,这被政府决策层和区域经济专家认为是示范区《规划》最大亮点之一。《规划》批复5个月后的2010年6月,江北、江南产业集中区拉开建设序幕,目标是按照产城融合、产城一体的理念,打造成为高端产业密集区、生态滨江新城区、改革创新试验区。
要想引得金凤凰,必先栽下梧桐树。在江南产业集中区,这里正欲打造全国最大的标准化厂房招商示范园区,真正实现“产业转移要标房,一步到位在江南”的目标。
罗新发就是这项政策最早的受益者。“园区的这些配套设施,对一家处于创业阶段的企业来说很重要。”罗新发坦言,“提包就可以来产业园区开工厂,这对企业而言免去诸多不便。”
湖北省统计局副局长、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在多个论坛上推荐“皖三角”战略,他看好“皖三角”的发展潜力。
“‘标房’对企业的吸引力并不大,企业投资关键还是看优势政策与配套能力。”叶青接受《支点》采访时称。不过,他认为,只有把“标房”当作一个卖点,建成集中区最大亮点,企业老板才会记得住它。
按照江南产业集中区的规划,今年年底前,园区将建成道路100公里以上、标准化厂房100万平方米以上、保障房和安置房100万平方米以上,实现融资规模100亿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00亿元、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00亿元。
正是植下了梧桐树,在北京的这场推荐会上,江南产业集中区“吸金”逾226亿元。
但是,产业发展只是集中区建设的一个方面。“产城一体”才是集中区发展的上上之选。
今年6月27日,在江南产业集中区于北京举办大型招商推介会前夕,池州市委常委、江南产业集中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权发做客媒体畅谈他的“产城一体推进新型城镇化”构想。
“光有工业化,没有城镇化,你这个城市就是‘空架子’。如果光有城镇化没有工业化,这个城市就是一个‘空心城’,这两者必须要同步的。”他说,在江南产业集中区,产城一体化不仅是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工业化支撑和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
“降级”风波
在叶青看来,安徽将国家政策“下放”,做活“皖三角”,形成了安徽省内相距约170公里左右的“金三角”。
从区域地理格局上看,芜湖与马鞍山同城化、跨江联动江北产业集中区,是安徽省向东发展的排头兵和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江南产业集中区位于长三角、珠三角及武汉都市圈辐射的交集地带,地处池州、铜陵、安庆三市的黄金三角。 安徽学界深信,安徽谋划的“皖三角”战略,将是其缩小与其他中部省份差距的重要战略支点。
但直到去年2月,两个产业集中区由“省直管”变为地级市“代管”。集中区的“降级”令外界一度怀疑“皖三角”战略出现松动。
叶青也注意到两大产业集中区的“降级”。他认为,两大集中区改由地级市“代管”之后,地方政府利润“均沾”,这或将能提高地方的积极性,这样更容易把集中区做起来,比原来的体制好一些。
“原来是想‘省直管’,抛开当地的地级市,成为省政府的两块‘飞地’,现在看来比较困难,地方支持力度有限。”叶青进一步称,“降级”还给当地企业带来利好。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城乡经济研究所所长吕连生是参与皖江示范区规划编制的专家之一。他接受《支点》记者采访时指出,集中区实际上是安徽省政府从区域所在地市划出的一块“飞地”,厘清省市和集中区的关系成为开展工作的前提。一是集中区所跨地市之间的协调机制,其次是管委会的权威。
现在“降级”后,工作机制上可以显得更顺畅。“很多手续可以直接在池州当地办理,无需走省里办手续了。”罗新发表示,“降级”对企业而言是件好事。
更重要的是,在土地指标普遍紧张的情况下,两个集中区与所在地市之间的土地指标之争,已是公开的事实。虽然安徽省在升级层面上对土地指标进行了调控,但如何平衡芜湖市与江北产业集中区、池州市与江南产业集中区之间的土地利用,一直存在利益之争。
“现在全部由芜湖市、池州市管理,可以更好地协调解决土地利用的问题。”安徽省一位区域经济专家分析说。
跨区域合作难题待解
实际上,两大集中区在实现招商引资过程中已暴露出部分尴尬。
翻阅江南产业集中区的资料显示,每次在外举办大型招商推荐会,仅池州一市在大张旗鼓,而如何与安庆、铜陵两市形成跨区域协调联动,成为摆在两大产业集中区眼前的难题。
以江南产业集中区为例,其起步区37平方公里尽在池州市境内,隔江相望可见安庆,东边与铜陵市接壤。
池州一位当地市民伍晶晶表示,关起门来说,近年来池州市发展速度有目共睹。由于地理原因,池州与铜陵一直走得近,铜陵是资源型城市,池州是生态型城市,两者有较强的互补性,加上江南产业集中区与九华山国际机场均建在两市之间,“池铜一体化”更易操作。
“池州获利最大,这是肯定的,至少就业量会增加。用的还是池州的地,池州的土地收入会增加,或者土地所占股份会使池州轻松一些。”叶青称。
叶青还看到的另一短板是,两大产业集中区均建立在“生地”上,离城市有一定的距离,这使得外来企业生存发展存在一定问题。
“我们有的工业生产原料是从江苏昆山市购买的,当地还不能生产,”罗新发对“生地”上的新城颇有感触,称池州还应加大招商力度,完善园区工业生态产业链结构。
“至少要十年左右才会成为成熟的经济区,原因在于所依托的池州与芜湖的经济规模仍有限,其辐射能力不够强。”叶青分析说。
在采访中,本刊记者了解到,安徽省内对产业集中区的布局,一直存在争议。多位区域经济专家认为,产业集中区不应该布局在远离城市的“生地”上,而是邻近中心城市,一个依托合肥、一个依托芜湖。这样不仅有利于招商引资,还能借助中心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加快集中区发展。“现在变成以地级市管理为主,有一种回归到原来的感觉,是在‘回头’。”一位经济专家分析说。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张权发认为,从发展现状看,“一张白纸”从零开始,避免了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的艰难,可以高水平地编制规划,高起点地定位产业发展方向,零障碍且大空间地促进区域发展。
皖江引擎
不可否认的是,“皖三角”战略已经成为安徽经济增长新引擎。
仅在2012年一年,皖江示范区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8亿美元,占安徽省的70.4%。在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3202个,实际到位资金3535.8亿元,占安徽省的67%。在2013年上半年,示范区实际到位资金2187.2亿元,占安徽省70.7%。
但皖江示范区的带动力,不仅仅体现在区域经济的拉动上。在安徽省的战略布局上,以合肥、芜湖为双核,北连蚌埠、宿州,南连宣城市,构成安徽省发展的“纵轴”,从马鞍山到安庆的沿江一线是“横轴”,两条轴线在江北产业集中区“十字交叉”。
按照国务院批复的《皖江示范区规划》,在这个纵横轴相交的区域内,芜湖与马鞍山同城化发展,与江北集中区跨江联动,建设现代化组团式滨江大城市,将会构建一座拥江发展的千万人口特大城市。放在整个长江经济带来看,这座跨江联动的特大城市,将是继上海、南京、武汉、重庆之后,跨江发展的“长江第五城”。然后,再与合肥经济圈形成“双核并立”格局,共同牵动安徽发展。
从与国内其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相比的角度来看,叶青认为,安徽设立产业转移示范区,提高产业配套能力,能够尽快实现产出。两大产业集中区的产业发展存在差异化,有利于丰富安徽的产业结构,更有利于安徽作为长三角腹地的发展。
湖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陈辉做了一个对比分析后认为,近几年来,安徽的战略新兴产业呈爆发式增长趋势,其中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分别增长31.8%、81.5%,安徽的后发产业优势已成为中部其他省份的标兵。
叶青表示,湖北武汉、宜昌、襄阳是“鄂三角”,是拉动湖北发展的三大引擎。“武汉市获得的中央政策投入颇多,湖北省应该尽可能地参照中央给武汉的政策,给予宜昌、襄阳支持。这也是安徽支持江北、江南集中区的原因——有重点地建设经济示范区。”他说。
不过,吕连生认为,与中部湖北、湖南省份相比,安徽省还需加大承接产业转移力度。“一个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并不完全取决于其区位优势,自身的城市基础将发挥重要作用,这就是成都、重庆、武汉走在合肥前头的原因之一。”吕连生最后称。(支点杂志2013年9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