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合作学习因其能合理地利用竞争机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而成为了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方式之一。
眼下,在公开课的教学中,我们随处可见小组合作学习的身影。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了起来。但稍作注意就会发现,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不是很高。有的教师把合作学习看作一种点缀、一种想用就用、每堂必有的“调味佳品”,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只要4人一组或6人一组的讨论便能使课堂顿时热热闹闹,气氛活跃;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教师也缺乏组织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
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使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 “互补”, 达到共同提高。但如运用不当,轻则使活动流于形式,重则使学生的学习陷入混乱。
加强对合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显得迫在眉睫,而对合作教学的评价也是其中重要一环。
一、 明确评价的目标,不要视评价为畏途
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集体的探究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个人不同程度地汲取知识,提高技能,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分享。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小组合作的评价绝不是为了将学生分三六九等,而是为了大家的共同进步,要注意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努力在班级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没有个人英雄,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获得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小组的努力,是团体的成绩,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成功的快乐;而失败则表明小组合作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助要更加深入。反观我校的小组合作评价,其实也正在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不少教师动了很多脑筋,产生了很多好的做法,如:对组内成员按基础的不同在回答问题时赋予不同的分值,按周、月统计分数评比优胜小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等。但也有不少老师在为学生对分数的高低逐步丧失敏感性而苦恼,在为这越来越多的分数最后怎么处理并给学生以奖励而发愁,更多的教师在为好学生的讨论、合作的激情与兴趣如何保持与提升而忧心不已,更为后进生在合作学习中到底获得多少提高而愁眉不展。
二、明确评价的内容,避免随意性
合作学习评价的中心在于促进小组的成功, 形成“组内成员合作, 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让学生明白个人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小组的成功,明白自己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再是单枪匹马,孤军作战。恰当的评价能促进大部分学生取得成功, 尝到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评价前,让学生知道在合作学习中“我该怎么做”。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有着较为深入、系统的学习,有着明确的目标,而学生却浑然不觉,这中间如果脱节,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为此教师可以把自己对学生的期望行为提前告知学生,如:独立思考、尽量不依赖他人,认真倾听、积极发言、虚心求助、主动帮助同学、服从小组安排、为小组做出的贡献等,使学生逐步知道,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自己应该怎么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2)评价时、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但教师如果大包大揽,那样往往会事与愿违、吃力而不讨好,教师要学会自我减压,注重多元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重要一员,在自己获得解放的同时,更增进学生对小组合作要求的了解,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的润滑剂,何乐而不为呢?①生评:个人自评——教师可以把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列成表格,让学生对照行为指标“照镜子”,给自己评价打分,这可以每节课进行,每周可以汇总,通过表格评价的方式使他对小组合作应该达到的要求了然于胸,自觉寻找自己的不足,努力争取在小组中做出最大的贡献。而且,这种方法还有助于教师克服大班教学中不可能细致了解每个学生的缺陷,给教师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第一手资料,促进合作教学的深入开展。组内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对组内每个成员的学习情况互相评价,可在个人自评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从而对自身的合作行为、表现有更全面的认识,如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正确、有条理,表达是否简练,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当别人发言时, 他是怎样倾听的? 当自己发言时, 有没有一种小组集体意识,当与别人发生争议时, 他又是怎样说的……。在此基础上,组内可以评出最佳发言人、最佳资料员、最有创意奖、对小组贡献最大的人、从小组学习中收获最多的人等,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可能比一张空洞的表格、一堆枯燥的数字(得分)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因为他在群体中获得成功与认可比什么都重要。组内互评时可以让组员充分阐述各自的理由,为组员提供再学习的机会;组内互评也给不同的学生搭建了成功的平台,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发展,从而解决合作学习中由于不能兼顾到个体而产生的对个体评价难的问题。组际互评——由于组际评价时不了解小组合作的过程,可由被评价小组的组长“述职”,组员补充,接受其他小组评价,评价,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既评价这一组展示质量的高低,又从该组组长的“述职”中学到他们的合作方法,真正做到知识学习、方法改进的双丰收,在此基础上小组间评出最成功的合作小组而教师在“坐山观虎斗”中也能有不少启发。②师评。教师评价是大家平时用的最多的,这里不再赘述,但这当中也有很多禁忌与技巧,如果教师评价过于随意,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合作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地对整个小组的学习成绩作出鼓励性评价,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仅仅提高自己的成绩还不够,还必须尽力地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而基础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将压力变成动力, 使小组出现互动、互助、互进的局面,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A、 师评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不要用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能,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在小组中的表现做深入的了解,对于学生的表现,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宽容。对于性格比较外向并善于发言的学生,可以這样评价:你很爱动脑筋,你的观点很好。对爱钻牛角尖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你乐于思考的表现,你下课后可以单独和老师讨论。B、多用激励性语言。这里既要注意多鼓励、少批评,善于从不同视角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又要注意不要顾此失彼,因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少数学生的表扬是建立在对多数学生的否定之上的,在肯定先进的同时不能打击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老师给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但也要注意适当、适度,过多的不着边际的廉价表扬会让学生不以为然进而产生反感,教师那在渊博知识支撑下的、居高临下的、恰如其分的精彩点评才是学生真正希望和受用的,也才能在表扬一个学生或小组时对其他学生、小组产生好的影响,所以说表扬绝对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以深厚的基本功作为基础。合作教学评价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而且随学生、教师个体性格等的不同而变化,但是它的成功与否对合作教学的成功与深入绝对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眼下,在公开课的教学中,我们随处可见小组合作学习的身影。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了起来。但稍作注意就会发现, 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还不是很高。有的教师把合作学习看作一种点缀、一种想用就用、每堂必有的“调味佳品”,课堂气氛沉闷的时候,只要4人一组或6人一组的讨论便能使课堂顿时热热闹闹,气氛活跃;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教师也缺乏组织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
合作学习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 使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 “互补”, 达到共同提高。但如运用不当,轻则使活动流于形式,重则使学生的学习陷入混乱。
加强对合作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显得迫在眉睫,而对合作教学的评价也是其中重要一环。
一、 明确评价的目标,不要视评价为畏途
合作学习的意义在于通过集体的探究解决问题,从而使每个人不同程度地汲取知识,提高技能,学会与人交往,与人分享。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是合作学习取得成功的保障。小组合作的评价绝不是为了将学生分三六九等,而是为了大家的共同进步,要注意调动绝大多数同学的积极性。所以教师要努力在班级形成这样一种共识、营造这样一种氛围:没有个人英雄,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获得的成功应该归功于小组的努力,是团体的成绩,组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享受成功的快乐;而失败则表明小组合作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小组成员间的互助要更加深入。反观我校的小组合作评价,其实也正在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有到精的过程,不少教师动了很多脑筋,产生了很多好的做法,如:对组内成员按基础的不同在回答问题时赋予不同的分值,按周、月统计分数评比优胜小组,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等。但也有不少老师在为学生对分数的高低逐步丧失敏感性而苦恼,在为这越来越多的分数最后怎么处理并给学生以奖励而发愁,更多的教师在为好学生的讨论、合作的激情与兴趣如何保持与提升而忧心不已,更为后进生在合作学习中到底获得多少提高而愁眉不展。
二、明确评价的内容,避免随意性
合作学习评价的中心在于促进小组的成功, 形成“组内成员合作, 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让学生明白个人的成功很大一部分来自小组的成功,明白自己在奋斗的过程中,不再是单枪匹马,孤军作战。恰当的评价能促进大部分学生取得成功, 尝到学习的快乐,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为此,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评价前,让学生知道在合作学习中“我该怎么做”。组织合作学习时教师有着较为深入、系统的学习,有着明确的目标,而学生却浑然不觉,这中间如果脱节,则效果会大打折扣。
为此教师可以把自己对学生的期望行为提前告知学生,如:独立思考、尽量不依赖他人,认真倾听、积极发言、虚心求助、主动帮助同学、服从小组安排、为小组做出的贡献等,使学生逐步知道,在小组合作学习时自己应该怎么做,这样才能有的放矢。
(2)评价时、要注意评价主体的多样性。对学生合作学习进行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但教师如果大包大揽,那样往往会事与愿违、吃力而不讨好,教师要学会自我减压,注重多元评价,让学生成为评价主体中的重要一员,在自己获得解放的同时,更增进学生对小组合作要求的了解,让评价成为激励学生的润滑剂,何乐而不为呢?①生评:个人自评——教师可以把自己对学生的期望列成表格,让学生对照行为指标“照镜子”,给自己评价打分,这可以每节课进行,每周可以汇总,通过表格评价的方式使他对小组合作应该达到的要求了然于胸,自觉寻找自己的不足,努力争取在小组中做出最大的贡献。而且,这种方法还有助于教师克服大班教学中不可能细致了解每个学生的缺陷,给教师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第一手资料,促进合作教学的深入开展。组内评价——要以小组为单位,对组内每个成员的学习情况互相评价,可在个人自评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拓展,让学生接受更多的信息,从而对自身的合作行为、表现有更全面的认识,如对问题的分析是否正确、有条理,表达是否简练,操作是否正确、规范,当别人发言时, 他是怎样倾听的? 当自己发言时, 有没有一种小组集体意识,当与别人发生争议时, 他又是怎样说的……。在此基础上,组内可以评出最佳发言人、最佳资料员、最有创意奖、对小组贡献最大的人、从小组学习中收获最多的人等,以此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可能比一张空洞的表格、一堆枯燥的数字(得分)对学生的影响更大,因为他在群体中获得成功与认可比什么都重要。组内互评时可以让组员充分阐述各自的理由,为组员提供再学习的机会;组内互评也给不同的学生搭建了成功的平台,人人有机会,人人有发展,从而解决合作学习中由于不能兼顾到个体而产生的对个体评价难的问题。组际互评——由于组际评价时不了解小组合作的过程,可由被评价小组的组长“述职”,组员补充,接受其他小组评价,评价,每个学生都能畅所欲言,既评价这一组展示质量的高低,又从该组组长的“述职”中学到他们的合作方法,真正做到知识学习、方法改进的双丰收,在此基础上小组间评出最成功的合作小组而教师在“坐山观虎斗”中也能有不少启发。②师评。教师评价是大家平时用的最多的,这里不再赘述,但这当中也有很多禁忌与技巧,如果教师评价过于随意,往往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强化“合作学习小组”的集体荣誉感,同时教师还要及时地对整个小组的学习成绩作出鼓励性评价,让基础好的学生感到仅仅提高自己的成绩还不够,还必须尽力地帮助组内其他成员;而基础差的学生则认识到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每个成员的共同努力,认识到自己对于小组所承担的责任,将压力变成动力, 使小组出现互动、互助、互进的局面,达到教学评价的目的。
A、 师评要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不要用有色眼镜看学生。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潜能,都有要求进步的愿望。教师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在小组中的表现做深入的了解,对于学生的表现,要给予充分的谅解和宽容。对于性格比较外向并善于发言的学生,可以這样评价:你很爱动脑筋,你的观点很好。对爱钻牛角尖的学生可以这样评价:能有自己的想法,这是你乐于思考的表现,你下课后可以单独和老师讨论。B、多用激励性语言。这里既要注意多鼓励、少批评,善于从不同视角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又要注意不要顾此失彼,因为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少数学生的表扬是建立在对多数学生的否定之上的,在肯定先进的同时不能打击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总之,老师给学生的评价要以激励为主,要表达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帮助学生树立强烈的自信心,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但也要注意适当、适度,过多的不着边际的廉价表扬会让学生不以为然进而产生反感,教师那在渊博知识支撑下的、居高临下的、恰如其分的精彩点评才是学生真正希望和受用的,也才能在表扬一个学生或小组时对其他学生、小组产生好的影响,所以说表扬绝对是一门艺术,它需要以深厚的基本功作为基础。合作教学评价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而且随学生、教师个体性格等的不同而变化,但是它的成功与否对合作教学的成功与深入绝对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