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问题情境 促进有效教学

来源 :数理化学习·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na_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本文从六个方面: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游戏情境、创设实践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创设发现情境、创设动画情境,对优化问题情境促进有效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课堂;优化;情境;有效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创新性的人才,对于数学来说,首先要对数学感兴趣,那么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尤为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优化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从所熟悉的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例:在教学感受概率时,创设的情境:袋中装有红球白球共20个,估计袋中白球红球的数目。此问题有新意,具有吸引力,易激起学生研究的兴趣,因问题的思维空间大,应引导学生对此问题展开讨论,获得一定的方案。然后假设红球4个,白球16个按照下列要求展开相应的探索活动。
  1、一次摸1个球,结果是什么?(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红球)
  2、两人1小组实验10次,摸到红球的次数是多少?(每次摸到的球再把球放回袋中,并汇总全班各组实验结果)。
  在探索活动中,让学生回顾并再次认识当实验次数很大时,用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联系。
  
  二、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在教学分式时,设计这样游戏情境问题:用多媒体展示每人制作几张卡片,在卡片上写一个简单的整式或运算符号,如:“+、x、1-x、x2-1、-3、-、=”等。
  游戏一:将其中两张卡片分别放在分子、分母上,它们组成的式子是分式吗?如果是分式,它什么时候有意义?它的值能为0吗?
  游戏二:用卡片组成一个分式方程,并求出它的解。然后教者说出游戏规则,分小组进行抢答比赛。
  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设实践情境,体验学习乐趣
  
  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数学中做中学”,不断发展思维能力。
  例: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笔记本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又如在《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中,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生产常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包装纸盒,将所学知识变成“产品”,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让学生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等,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抓住学习要点,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辅导支持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网络作为学生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工具,学会收集大量的信息,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例,在教学“黄金分割”时,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世界艺术珍品故事,维纳斯雕像、雅典娜女神像、海姑娘——-阿曼达雕像等,他们之所以美丽、漂亮除了艺术外,还具有数学特点,即黄金点,同学们你们相信吗?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随即老师取出雕像与画,分小组去探讨有什么规律,同学们用事先准备好的卷尺进行测量,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回答,最后得出结论,他们身材的比例合乎黄金分割,尤其是肚脐之下的长度与身高之比都接近0.618。
  通过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发现情境,激励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设计这样的一组题型:
  x-2<2
  2x-1≥1
  -2x≥0
  4x+1>5
  {3x+2>-1
  1-x<3
  2x+1<0
  3-x>0
  引导学生分小组探索解题规律,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回答,但好多学生发现用画数轴方法,寻求不等式组的解比较简便,同学们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探索出不等式组的解题方法,同时发现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情况。
  
  六、创设动画情境,激发学习激情
  
  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景、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例:在教学统计图的选用时,设计问题:2008年某市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446元,其中食品占40.6﹪,衣着占12.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占7.0﹪,医疗保健占5.9﹪,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占12.7﹪,居住占8.6﹪,杂项商品占4.3﹪。请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用多媒体来画统计图形使学生倍感亲切。
  总之,在教学中,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宗旨,灵活创设课堂问题情境,为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现代社会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曾琦、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郭子平、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山东教育,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下的数学教学,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把每个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中学毕业生,从而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五步教学法”是在教学中运用“引、读、授、练、结”这五个教学环节,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才能运用好这五个环节,必须要弄清这五字的含义,然后便可灵活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
期刊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下,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的特点:(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3)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从小学数学过渡到初中数学,学习内容、研究方法,都是个转折,尤其是数学思想认识上要产生质的飞跃。然而刚刚步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很难迈过这个转折点,出现数学学习成绩很不理想的状况,尤其是在课改初期,由于教师的观念﹑教学行为的转变需要
期刊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人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思考过程上能灵活地变换,以适应变化的问题情境,从而取得突破。如果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强,他们就有应变能力。所以说,富于联想,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是培养学生思维灵活性的基础。    一、在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要训练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学会在思考中既能运用收敛思维,也能运用发散思维;既习惯于求同思维也习惯于求异
期刊
从古到今,数学课堂一直是教师耐心地讲,学生认真地听,这种封闭式的教学。而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实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因此,改进课堂教学环境才能真正把学生从被动的课堂活动中解放出来,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创设课堂情境,巧妙提出问题    数学课堂
期刊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新时期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精品”,因为它浓缩了先进的教育理念。研究性学习以及新教材中研究性课题的出现,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一种挑战。而实施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其关键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但是研究性学习的深入开展,我们越来越感到研究性学习不应只作为一门课程来开发,还应作为学习的方式渗透到学科教学当中。  关键词:重视;编题;高考  
期刊
摘要:“英特尔®未来教育”强调以学为主、以用为主、以互动的方式,使教师在课堂上能够有效应用所学的技术和知识,把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教和学的工具,有机地结合到授课、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等信息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合作精神、问题解决和研究能力。  关键词:英特尔®未来教育;信息技术;整合;物理教学    引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
期刊
注:本题解答有多种。  题2数轴上表示的四个点分别为A,B,C,D,一质点在A点,每次向左或向右跳一个长度单位,且此质点就在这四个点之间跳来跳去,跳m次至A,B,C,D的跳法各有多少种?  解答:设跳m次,不同跳法有f(m)种,跳至A,B,C,D的跳法种数分别为f1(m),f2(m),f3(m),f4(m)则f(m)=f1(m)+f2(m)+f3(m)+f4(m)。m=1,即质点跳一次,必至B点,
期刊
充要条件和必要条件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能够判断给定的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这是提高数学能力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掌握好充要条件判定的常用方法.    一、定义法    例1.(2007年全国高考题):f(x),g(x)是定义在R上的函数,h(x)=f(x)+g(x),则“f(x),  g(x)均为偶函数”是“h(x)为偶函数”的()  (A) 充要条件  (B)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必要而不充
期刊
个性化教学就是尊重学生个性的教学,它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为本质,以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的个别差异为教学出发点,以培养学生兴趣和激发学生学习内在需要为中心,以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展现为发展目标。从教学过程上看,个性化教学强调学习过程,强调学生的体验,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学习收获。个性化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形成一种牵挂,一种关怀,并以宽广的胸怀容忍学生的不合适宜,把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个细节
期刊
“听”是课堂上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但不难发现,在课堂上,大部分学生的听是单一的,一维的,机械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黑板擦了,再让他们做,就很少有学生能正确完成,有的含糊其辞,有的“东一头、西一头”,不知所云。  笔者认为:学生的大脑不应该是一个被机械的填的窗口,而应该是一个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是点燃火把,让它燃烧。老师不应该做学生思维的保姆,而是让知识成为学生自己思考的果实。新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