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的思维过程始于问题情境,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其求知欲与好奇心。本文从六个方面:创设生活情境、创设游戏情境、创设实践情境、创设故事情境、创设发现情境、创设动画情境,对优化问题情境促进有效教学进行研究。
关键词:课堂;优化;情境;有效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创新性的人才,对于数学来说,首先要对数学感兴趣,那么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尤为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优化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从所熟悉的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例:在教学感受概率时,创设的情境:袋中装有红球白球共20个,估计袋中白球红球的数目。此问题有新意,具有吸引力,易激起学生研究的兴趣,因问题的思维空间大,应引导学生对此问题展开讨论,获得一定的方案。然后假设红球4个,白球16个按照下列要求展开相应的探索活动。
1、一次摸1个球,结果是什么?(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红球)
2、两人1小组实验10次,摸到红球的次数是多少?(每次摸到的球再把球放回袋中,并汇总全班各组实验结果)。
在探索活动中,让学生回顾并再次认识当实验次数很大时,用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联系。
二、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在教学分式时,设计这样游戏情境问题:用多媒体展示每人制作几张卡片,在卡片上写一个简单的整式或运算符号,如:“+、x、1-x、x2-1、-3、-、=”等。
游戏一:将其中两张卡片分别放在分子、分母上,它们组成的式子是分式吗?如果是分式,它什么时候有意义?它的值能为0吗?
游戏二:用卡片组成一个分式方程,并求出它的解。然后教者说出游戏规则,分小组进行抢答比赛。
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设实践情境,体验学习乐趣
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数学中做中学”,不断发展思维能力。
例: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笔记本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又如在《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中,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生产常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包装纸盒,将所学知识变成“产品”,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让学生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等,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抓住学习要点,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辅导支持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网络作为学生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工具,学会收集大量的信息,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例,在教学“黄金分割”时,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世界艺术珍品故事,维纳斯雕像、雅典娜女神像、海姑娘——-阿曼达雕像等,他们之所以美丽、漂亮除了艺术外,还具有数学特点,即黄金点,同学们你们相信吗?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随即老师取出雕像与画,分小组去探讨有什么规律,同学们用事先准备好的卷尺进行测量,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回答,最后得出结论,他们身材的比例合乎黄金分割,尤其是肚脐之下的长度与身高之比都接近0.618。
通过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发现情境,激励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设计这样的一组题型:
x-2<2
2x-1≥1
-2x≥0
4x+1>5
{3x+2>-1
1-x<3
2x+1<0
3-x>0
引导学生分小组探索解题规律,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回答,但好多学生发现用画数轴方法,寻求不等式组的解比较简便,同学们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探索出不等式组的解题方法,同时发现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情况。
六、创设动画情境,激发学习激情
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景、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例:在教学统计图的选用时,设计问题:2008年某市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446元,其中食品占40.6﹪,衣着占12.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占7.0﹪,医疗保健占5.9﹪,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占12.7﹪,居住占8.6﹪,杂项商品占4.3﹪。请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用多媒体来画统计图形使学生倍感亲切。
总之,在教学中,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宗旨,灵活创设课堂问题情境,为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现代社会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曾琦、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郭子平、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山东教育,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关键词:课堂;优化;情境;有效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适应现代创新性的人才,对于数学来说,首先要对数学感兴趣,那么创设课堂问题情境尤为重要。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优化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让学生亲近数学。下面结合笔者多年教学实践经验谈一点粗浅认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引发学习兴趣
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境,让学生从所熟悉的情景中,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从而达到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例:在教学感受概率时,创设的情境:袋中装有红球白球共20个,估计袋中白球红球的数目。此问题有新意,具有吸引力,易激起学生研究的兴趣,因问题的思维空间大,应引导学生对此问题展开讨论,获得一定的方案。然后假设红球4个,白球16个按照下列要求展开相应的探索活动。
1、一次摸1个球,结果是什么?(可能是白球,也可能是红球)
2、两人1小组实验10次,摸到红球的次数是多少?(每次摸到的球再把球放回袋中,并汇总全班各组实验结果)。
在探索活动中,让学生回顾并再次认识当实验次数很大时,用一个事件发生的概率来估计这一事件发生的概率,进一步理解频率与概率的联系。
二、创设游戏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学生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稳定性差,教师可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进行学习,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及增强学习效果。学生在游戏中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精神高度集中,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不少有用的知识,并受到正确的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有力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在教学分式时,设计这样游戏情境问题:用多媒体展示每人制作几张卡片,在卡片上写一个简单的整式或运算符号,如:“+、x、1-x、x2-1、-3、-、=”等。
游戏一:将其中两张卡片分别放在分子、分母上,它们组成的式子是分式吗?如果是分式,它什么时候有意义?它的值能为0吗?
游戏二:用卡片组成一个分式方程,并求出它的解。然后教者说出游戏规则,分小组进行抢答比赛。
通过游戏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在游戏中得到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习兴趣。
三、创设实践情境,体验学习乐趣
现代教学论也认为:要让学生动手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的确,思维往往是从人的动作开始的,切断了活动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而动手实践则最易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十分关注学生的直接经验,让学生在一系列的亲身体验中发现新知识、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让学生如同“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一样,“在数学中做中学”,不断发展思维能力。
例: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笔记本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又如在《包装盒的分类、设计和制作》中,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生产常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包装纸盒,将所学知识变成“产品”,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让学生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等,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抓住学习要点,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辅导支持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网络作为学生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工具,学会收集大量的信息,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操作,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力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我们认为这正是教学的本质所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给学生营造一个故事情境,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会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
例,在教学“黄金分割”时,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世界艺术珍品故事,维纳斯雕像、雅典娜女神像、海姑娘——-阿曼达雕像等,他们之所以美丽、漂亮除了艺术外,还具有数学特点,即黄金点,同学们你们相信吗?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随即老师取出雕像与画,分小组去探讨有什么规律,同学们用事先准备好的卷尺进行测量,然后每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回答,最后得出结论,他们身材的比例合乎黄金分割,尤其是肚脐之下的长度与身高之比都接近0.618。
通过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五、创设发现情境,激励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并不是都让学生去发明创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去独立思考去发现,这种发现本身就是创造。
例如:在教学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时,设计这样的一组题型:
x-2<2
2x-1≥1
-2x≥0
4x+1>5
{3x+2>-1
1-x<3
2x+1<0
3-x>0
引导学生分小组探索解题规律,然后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回答,但好多学生发现用画数轴方法,寻求不等式组的解比较简便,同学们在充分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探索出不等式组的解题方法,同时发现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情况。
六、创设动画情境,激发学习激情
学生对于形象的动画卡片、投景、实物或生动的语言描述非常感兴趣,他们的思维也就容易被启迪、开发、激活。对创设的问题情境产生可持续的动机,这种直观是一种催化剂,给学生的学习活动带来一定的生活色彩。不仅对创设情境产生表象,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策略意识的培养,必将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例:在教学统计图的选用时,设计问题:2008年某市平均每人每月消费性支出446元,其中食品占40.6﹪,衣着占12.2﹪,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占7.0﹪,医疗保健占5.9﹪,娱乐、教育、文化服务占12.7﹪,居住占8.6﹪,杂项商品占4.3﹪。请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用多媒体来画统计图形使学生倍感亲切。
总之,在教学中,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为宗旨,灵活创设课堂问题情境,为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现代社会有用人才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曾琦、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变、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教育部、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郭子平、要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山东教育,2003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