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趣方法在初中名著导读课中的运用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初中名著阅读的权重越来越大。如何在名著导读课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教学中的热点问题,培养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关键途径就是开展名著导读活动。
  【关键词】名著导读课;激趣方法;初中语文
  名著导读的教学是学生走进名著阅读大门的敲门砖。《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重视培养学生广泛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為了更好地研究课题《初中名著阅读激趣方法的实践研究》,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数据,给课题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笔者通过对学校七年级学生阅读名著文学作品现状的问卷调查,探究原因,进行反思,以便探寻科学有效地激发学生进行名著阅读的方法。
  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初中生名著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学生中,读畅销书的多,读经典名著的少;对网络、游戏、漫画等兴趣浓于“建议阅读篇目”;很多学生不能按教材要求完成对相关书籍的阅读,课外阅读量甚少制约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的阅读还是停留在小学阶段,对于名著阅读还没“入门”。歌德说:“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因此,重视起名著阅读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合适阅读的篇目,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已成为眼下名著导读课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统编教材主编温儒敏先生指出,在语文课中最基本的内容目标是培养读书的兴趣和习惯,培养读书兴趣的是语文教学的“牛鼻子”。
  针对名著阅读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分享课这三种课型,名著阅读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激发阅读兴趣,那么正确的读前激趣方法有哪些呢?
  一、“不妨让学生乱翻书”来激趣
  在《水浒传》导读中,因其篇幅较长,如果让学生直接阅读,有不少学生是读不进去的。通过在课堂上播放名著改编的影视片段,然后让学生阅读相应的章节,找出原著与影视的不同小组之间比赛速度和准确性。辅以小组竞赛游戏的激励,大部分学生很自然地投入了阅读,对阅读原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一节课下来,不知不觉地翻阅了名著的几章,很自然的掌握了阅读名著的方法,学生在阅读该名著时都饶有兴致。
  二、确定阅读任务策略来激趣
  例如,《西游记》专题探究的自主设计,可激发学生兴趣。贴近学生心理的专题探究有:孙悟空的专心速探究,为取经路上遇到的妖精设计造型,谁是取经路上的最佳队友,经典片段的影视改编研究,取经路上的磨难为什么要定为“九九八十一次”等。通过像这样有趣味的阅读任务,能够让学生对阅读兴趣盎然。
  三、巧设开卷游戏环节来激趣
  如《西游记》读书活动前,通过开卷游戏、跳读、抢答、“寻宝”等游戏活动,把文中的人物形象及对应的人物性格通过抢答题呈现出来,让学生愉快地进入书本,在浏览与跳读中,亲近经典,初步体验经典之趣。
  如抢答设计:
  1.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其他文献
【摘要】在高中英语教育中阅读理解是英语教学的重点,也是高考的重要题目。阅读比重日益增大,阅读理解内容也变得更加深刻。持续默读方法和阅读圈的建立符合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和英语教材特点,遵循阅读教学原则,通过更加适合的方法来提高英语阅读能力。本文就如何利用持续默读和阅读圈提高高中英语阅读能力方面,从构建方法、阅读技巧等方面详细讲述提高途径。  【关键词】持续默读;阅读圈;高中英语;阅读能力;阅读方法  
【摘要】绿色化的数学教学是以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导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数学学习充满生命力,体现出一种自然、亲切的数学美,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真实乐趣,从中体味数学的精彩。它不仅让数学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更让数学与生活实际达到了融合。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引下,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只有全身心地去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研究教材,才能够让学生真正得到绿色化教学的恩惠。因此,我们广大数学教师一定要努力认真地对待
【摘要】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是小学语文课程践履中的关键节点,抓住这个节点,可以帮助学生在多元的阅读活动中掌握灵动的学习模式,即“课前预习——课中讨论——复习迁移”。当学生学会预习、质疑、对话,并实现知识与能力迁移时,就能养成在书海中“涵咏”的良好阅读习惯,拥有“活泼泼”的眼光、思想与语言。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三策略  在小学语文课程实践中,阅读教学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环节,而
【摘要】感恩教育是一个持续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本文结合笔者本校的教育实践,从教师思想站位的高度、教育推动的力度、教育宣传的热度和育人环境的温度这四个“度”浅谈对小学生感恩教育的做法与理解。  【关键词】感恩教育;思想站位;推动;育人环境  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中国以“礼仪之邦”屹立于世界之林,感恩教育源远流长。自古儒家就有“知恩不报非君子”的古训、“鸦有反哺之义
【摘要】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数学活动的展开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以生为本”,建立生本课堂,才能实现真正的有效教学。本文基于“以生为本”的视角,以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认识时间》为例,进行实践论证。  【关键词】以生为本;认识时间;有效教学  新课标倡导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灵活处理教材、组织教学。《认识时间》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认读整时和钟表的有关知
【摘要】深化文本教学的英语阅读教学,要求教师深入解读文本,挖掘文本育人的价值与意义。在此基础上,精心设计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探索文本的内容与意义,并连接文本与学生经验,使其形成新的经验和认识。此外,还要超越文本,引导学生迁移与创新,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  【关键词】文本教学;英语阅读;路径  语篇文本是英语阅读的载体。教师如何解读文本,设计任务和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文本,极大影响了英语阅读教学
【摘要】生活中处处需要数学,而计算是数学的基础。计算课在小学数学课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但实际数学课堂上出现的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等现象,说明教师的教学不能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数学计算课的学习体验感较差。由此,探寻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就十分重要。本文就低年级的小学数学计算课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希望能够给小学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小學数学;计算课
【摘要】学困生,指的是学习成绩暂时不够理想的学生。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上课喜欢说话,纪律散漫,学习成绩不理想。这样的学困生在每一个班都存在一定的比例,所以,转化学困生是每一个教师都要面临且要解决的问题。教师如果想要成功转化学困生,就要认真分析学困生的成因。教师在转化学困生的工作中,要用爱心来感化学困生,用细心去帮助学困生,用耐心去转化学困生。只有“三心”相连,才能共筑学困生的美好明天。本文结合
部编版教材的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还需不断探索。现以部编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牧场之国》为例,谈谈语文要素在教学中的落实。  一、在单元编排中学习单篇课文,明确单元主题和要素  《牧场之国》是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第七单元的主题是:足下万里,移步换景,寰宇纷呈万花筒,对学生提出了“走出去,开阔视野”的要求。语文要素是体会静态描写和动
本报综合消息 5月11日上午,广东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2020-2021年度东莞立项课题报告及课题輔导会在东莞翰林实验学校召开。广东省教育厅教师继续教育指导中心副主任张喆亲临会场并讲话。广东教育学会教师继续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院长付道明主持,并从项目申报要求、东莞项目详细情况、课题管理与成果鉴定三个方面做了专题辅导报告。  张喆表示,这次全省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