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似绢绢,乐若长风

来源 :音乐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200605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一兵,这个名气听起来像个战士,更让人想起了《我是一个兵》这首歌曲,铿锵有力,意志如钢,充满着坚定的气质。其实,王一兵是一位温柔质朴的女性,一位对音乐事业矢志不渝、终身奋斗、硕果累累的女作曲家。
  很多人依照惯例设想,女作曲家写出的音乐都是“温馨小调”,其特点似涓涓流水,窃窃私语。然王一兵却不同,她的音乐具有广义特征,谈到抒情,笔下旋律温情脉脉,细腻如纱;讲到豪气,谱面尽现“宽壑棱角”,粗大线条。所以说,王一兵是一位“淑女”加“女汉子”型的作曲家,她的音乐美丽与刚毅兼之,抒情与戏剧融会,颇具“绢绢”之情与“长风”之气。
  2015年8月7日,“长风之夜”王一兵交响乐作品音乐会在山西大剧院隆重举行。至此,这位为音乐事业奋斗了数十年的女作曲家,终于在自己的家乡完成了一个长久的夙愿。
  年过五旬的王一兵,幼年即热爱音乐并学习小提琴,曾在专业文工团中担任了十余年小提琴演奏员。任职期间,她逐渐显露出作曲才能,经常创作一些声器乐作品和室内乐作品。1979年,王一兵在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张文刚、黄祖禧、李吉提等老师学习。随后,她开始了三十余年的创作生涯,总共作有声乐作品三千余首,管弦乐作品十余部,包括交响叙事曲《天仙配》、交响诗《一九四五》《圆梦圆舞曲》《山西民歌六首》等。
  王一兵孜孜不倦,刻苦追求,在音乐创作之路上艰难行进,取得了不小的成绩。2010年11月6日和2011年4月9日,总政歌舞团先后在北京音乐厅和太原市青年宫演艺中心举办了她的专场音乐会“晋韵”。她创作的歌曲《海这边,海那边》《你是一面鲜红的旗》《故乡酒》等先后获得山西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王一兵信奉实干,多年来默默无闻,潜心创作。进入山西广播电视台工作后,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仍不忘创作,笔下乐思不断,作品频出。现在的王一兵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山西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曲。无疑,她已成为山西省音乐界的“排头兵”。
  当晚的音乐会共演奏了王一兵的三部交响乐作品(返场还演奏了《摘南瓜》),它们都是王一兵近年来的佳作,但各自的风格有很大的差异,内容则包括爱情题材、抗战题材和民俗题材。
  音乐会上半场是《天仙配》。这是一首小提琴、大提琴与交响乐团演奏的交响叙事曲,作品近似于二重协奏曲,又不同于一般的协奏曲,音乐有着自由抒情化和自由叙事化的特点。《天仙配》是以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为基础而创作的,乐曲采用自由回旋曲式,音乐上借鉴了黄梅戏的传统音调,并以调性的不断转换及声部交织达到了音乐色彩上的鲜明变化。
  在这部作品中,独奏小提琴代表七仙女,独奏大提琴代表董永,两个主要音乐“角色”穿插进行,不断展开了故事的叙述和情感的表现。王一兵曾经是小提琴家,因而对小提琴的技术表现手法十分熟悉。《天仙配》中的独奏小提琴声部写得很顺畅,很小提琴化,各种技术(包括双音、琶音、快速经过句等)均展现得合理自然,旋律的进行和主题的变化亦显得十分“松弛”和流畅。独奏大提琴部分虽稍次要,但音乐的效果却很显著,董永的形象在大提琴深沉厚重的音色中十分得体而准确地呈现出来,它所体现出的叙述性和咏叹成分给整部作品带来了情感上的铺垫与对比。
  管弦乐队部分写得很奇特,除了具有协奏曲的协奏功能外,还有着相对独立而有特色的个别段落。这些段落富有鲜明的民族性,其中黄梅戏音调及江南民歌的风格非常突出,而舞蹈场面的音乐则带有戏曲板腔体的特征,听起来轻松、愉悦、幽默,将七仙女与董永的幸福生活表现得十分鲜活。铜管乐的不协和音加之中国民族打击乐的急促伴奏,表现出玉皇大帝专制的作派和蛮横的态度,为全曲的结局蒙上了悲剧性的不祥色彩。
  《天仙配》是一部浪漫、抒情、幻想的作品,其细腻的音乐“讲述”耐人寻味,甜美的音乐主题动人心魄。在现今中国的交响乐作品中,这样的作品并不多见,因而它更加具有听赏意义。
  下半场第一首作品是交响诗《一九四五》。这是王一兵特意为抗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而创作的。它以单主题贯穿发展的自由回旋曲式为结构,以叙事性和描绘性手法为特点,生动地表现出战争的惨烈场面。
  在这首作品中,王一兵运用了较之《天仙配》更为现代的手法,以多调性的叠置和交叉丰富效果,以肖斯塔科维奇式的“幽默”为借鉴,勾画出了敌我不同的音乐个性和战争场面。
  交响诗的配器很有特点,一开始,铜管模仿敌机轰炸的声音富有逼真效果,令我想起了奥涅格的“具体音乐”。接下来短笛(本该由口哨吹奏)演奏的“随意小调”代表着敌人的骄狂与淫荡,流气的作派十分形象。而后我军的主题坚定豪迈,音乐势如破竹,表现出了八路军英勇顽强、浴血奋战的抗敌场面。
  乐曲的后半部敌我主题交织并置,高潮逐渐被推向了顶峰,在一片刀光剑影、杀声震天的气氛中,我军将敌人全部歼灭。交响诗的结束部旋律优美,委婉的主题像是对这场英勇战争的回忆,亦像是对战争中牺牲的战友的悼念。作曲家在这里调动了全部抒情因素,对我军伟大的胜利进行了赞美与讴歌。


王一兵交响乐作品音乐会现场

  下半场第二首作品是《山西民歌六首》,它是民族精神的音乐化身。作品集中了《黄河水长流》《卖元宵》《送情郎》《建立民兵队》《绣荷包》和《交城山》六首民歌,其中既有河曲民歌、晋中秧歌、二人台,又有左权民歌、晋北民歌、交城民歌。全部六首民歌运用交响乐发展手法衔接和进行,富有特色的配器和转调令乐曲欢愉亲切,“晋”味十足,真正体现出民间、民俗的韵味与真谛。
  抒情而不“缠绵”,大气而不“粗鲁”,这就是王一兵作品给人们带来的印象。
  本场音乐会由山西交响乐团演奏(以下简称“山交”),这个乐团是近年来进步较快的地方乐团。尽管他们的生存和发展困难重重,但在演艺集团董事长贾新田和交响乐团团长朱建安的领导下,乐团在业务建设和艺术发展上始终不停前进。举例来说,在没有任何经济赞助和拨款的情况下,“山交”已经连续三年举行了正规的音乐季演出,所涉作品从交响乐到歌剧,从协奏曲到清唱剧,范围很广泛,难度亦很高,这在全国的交响乐团中实属首例。2014年,该团以音乐会形式演出了法国作曲家比才的歌剧《卡门》,还在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演出了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德意志安魂曲》,2015年新音乐季开幕,乐团又演出了德国作曲家奥尔夫的康塔塔《布兰诗歌》。为此,我们要为“山交”欢呼,为“山交”喝彩。   当晚的音乐会,德国指挥家埃拉胡·冯·艾伦巴赫表现不俗。他很有激情,把控乐队的能力也很强,几首作品都指挥得规整自如,有板有眼。两位青年独奏家亦给人们带来了不错的印象,尤其是小提琴家冯巍玮,她是临时顶替别人出场的“救火者”,仅用了三天就学完了作品。王一兵《天仙配》中小提琴声部技巧难,分量大,这对于冯巍玮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演出中,冯巍玮的技术表现和音乐处理都不错,更何况又是“临危受命”,其精神十分可嘉。
  大提琴家史可镜生于山西,留学于德国,他近年来进步很明显。当晚他的独奏部分演奏得很干净,音色的厚重和音乐的处理令人印象深刻。他把音乐中的董永塑造得很到位,其哀怨、孤独、压抑的情感表现得很突出。
  “山交”当晚发挥得很不错,尤其是管乐应该表扬,木管中长笛、双簧管突出,铜管中小号、圆号都很精彩。弦乐很细腻,只是数量太少,难以形成群感。打击乐很丰富,效果精炼而富有韵味,听后觉得有趣而不“吵闹”。


德国指挥家埃拉胡·冯·艾伦巴赫指挥演出

  音乐需要完美,而完美则需要磨合、实践和改造。王一兵是一位能够给人们带来音乐美感的作曲家,她的创作也能够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感悟和启发。然而,完美对她来说是迫切的,改造对她来说是必需的。她应该仔细聆听专家和听众的意见,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下大力气修改,这样才能使美玉雕琢成器,将作品转化为精品。
  鉴于此,我根据我的心身感受提几点修改意见。
  先说《天仙配》。这首乐曲最大的问题在于结构失衡,说是交响叙事曲,实际更像是一首小提琴协奏曲,小提琴部分比例太重,而大提琴声部则显分量过轻,独奏者静止时尴尬,进入时突兀,演奏时平淡。乐队部分则“流动性”不够,其中“块状”的痕迹较为明显。
  我曾建议作曲家不如干脆将作品改为小提琴协奏曲,独奏大提琴再减轻些分量,演出时由乐团首席演奏即可。后觉这样做改动较大,恐影响到作品的整体构思,遂建议作者借鉴双协奏曲的体裁,将大提琴声部加强,与小提琴多多融合,做一些问答、衬托、叠进式的重奏处理,使作品显得层次清晰,结构丰满。我希望作曲家从莫扎特《小提琴与中提琴交响协奏曲》、贝多芬《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特别是勃拉姆斯《小提琴、大提琴二重协奏曲》中获得灵感。
  交响诗《一九四五》很形象,但音乐的发展不够“积极”,正如作曲家崔炳元先生提出的,作品的“流动性”受到了一定制约,内声部的处理过于“停滞”。我认为,全曲的想象空间虽然很大,但具体到展开段落时,音乐则显得不够鲜活,不够自然,一些“游离”般的衔接技术掌握得不够熟练。《山西民歌六首》是“有血有肉”的作品,但交响化的处理还嫌简单了一些,个别段落在配器上不够精炼,缺乏旋律动机的“花样”变奏,而有的民歌则在选择和应用上值得商榷。
  关于独奏者,冯巍玮是一位细腻的小提琴家,但她的演奏较为局限。第一,她左手略好而右手稍差,演奏时声音飘而不实,音量不够且缺乏穿透力。第二,她的音乐表现幅度过窄,缺乏独奏家的“气魄”和力度,旋律的展开和音乐的大起大落都做得较为拘谨,当晚仅这两项她就吃亏不少。大提琴家史可镜拉琴很干净,就是缺乏激情,与冯巍玮一样,他的演奏也没有宽大的演奏幅度,显得表现力欠缺,没有动人心魄的激动感。例如曲中那段华彩,他本该尽情豪放地大胆演奏,将情感推向顶峰,哪怕出现噪音也在所不惜,可他却拉得斯斯文文,谨小慎微。
  指挥艾伦巴赫很“积极”,掌控作品和乐队的能力也不错,但他显然不熟悉这些中国音乐的内涵,亦对其风格不够了解,故而在指挥时略显生硬呆板。演奏《天仙配》时,他对乐队的力度控制不够,致使独奏部分在演奏中受到了很大压制。
  “山交”在这场音乐会中表现出一定的能力,从整体来看,这个乐团管乐进步较大,长笛、大管的独奏乐句很有水平,铜管声部也有提高。然而,“山交”毕竟基础薄弱,能力有限,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在演奏方面创造奇迹。当晚乐团的弦乐声音缺乏群感(小提琴数量太少,仅十六人),尽管技术完成得不错,但音色不够“挺拔”。管声部则“和谐”度欠佳,铜管声部的音色亦显粗糙。
  “山交”在全国交响乐团中是一个弱势群体,它所存在的问题并不是马上能够解决的。人们已经感觉到,加强自上而下的深刻认识,尽快实施具体的扶植措施,是“山交”发展与前进的根本依仗。有朝一日“山交”真正走上正轨,从根本上改革了建团机制,现在的许多问题便可迎刃而解了。
  王一兵交响乐作品音乐会,是山西省近年来少有的专业艺术创意。为一位本地作曲家举办专场音乐会,这样的举措非常令人称赞。当晚音乐会结束时,王一兵激动不已,她在台上说不出任何话,只是一个劲地对所有人致谢。她谢了一次又一次,眼中饱含着深情的泪花。此刻,我明白她的内心有多么的复杂,酸甜苦辣集于一起,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其他文献
2015年10月15日,森海塞尔上海音乐厅座无虚席,由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组建的“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举行了建团十周年庆典音乐会。音乐会在乐团“回忆”与“创新”中,在观众的掌声中顺利落下了帷幕。  短短两个小时的音乐会,让观众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民乐的魅力。耳目一新的创作和改编,将传统元素、观众审美与时代精神进行了巧妙的结合。这是一次民乐演奏多元化的视听盛宴,也是一部实现民乐梦的时代进行曲。  经典
期刊
世纪之交,历经五十载辉煌岁月的“飞利浦”唱片品牌退出了历史舞台。这个曾以不一般的魄力推出《莫扎特作品集》(含一百八十张CD)和《二十世纪伟大钢琴家》(含两百张CD)等多套录音史上鸿篇巨制的著名品牌,从那时起成为停留在乐迷脑海中的一份美好记忆。幸而飞利浦过往大量录音中的经典之作并未随该品牌一起淡出公众视线,而由同属“环球唱片”旗下的“迪卡”接手,继续发行。  2012年底,飞利浦在各时期最具代表性的
期刊
音乐演出团队职业化后在面临市场的抉择时做法不一,所透射出的艺术旨趣、学术追求与文化品位也不同。普遍或常见的做法是,适应市场之需而创演一些大众喜闻乐见的通俗易懂之作,走亲民之路,送戏下乡,送乐惠民,也不失为良策,甚至还能搭上和谐社区构建的顺风车。但陕西爱乐乐团在其2014-2015音乐季却出其不意地以学术性较高的创演内容让同行及乐迷为之侧目,这是它第二个演出季的系列十二套音乐会的特色之处。也许正如作
期刊
国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他在学时主修的是西班牙语,工作是主持流行音乐类节目,是国际台号称王牌直播的《开车现场秀》当家主持,曾获全国十佳最受欢迎的电台节目主持人称号,年轻粉丝如云。  就是这样一位时尚主持人,一旦喜爱上了古老的中国乐器——古琴,便一发不可收了。他竟耗时十余年,访遍国内各地数十位老琴家或其家属及弟子,收集了老一辈已故琴家散佚录音与录像资料近万首,时间跨度近百年。现今,他从庋藏
期刊
2015年盛夏,我正在德国拜罗伊特看瓦格纳,收到李章同志的短信,要寄我一本《书信里的辛丰年》。当我刚从德国回到家,《书信里的辛丰年》已经出现在我的书桌上。  忙完手头一系列的活,方才定下心来拜读李章的书。这一读,心头大热,引发多少往事,千言万语,一时竟不知如何说。  我幼时练书法,年轻时转好文学,古典音乐长期以来仅是我读书写作时的背景音乐。直到有一天,犹如释迦牟尼面壁十年,一朝开悟——古典音乐突然
期刊
海弗格尔·布莱恩(Havergal Brian)的交响曲《哥特式》(Gothic)完成于1927年,这部作品长达两小时。仅仅一年之后的1928年,安东·韦伯恩(Anton Webern)的单乐章交响曲问世,长度仅十分钟。马勒的《第三交响曲》有六个乐章,而西贝柳斯的《第七交响曲》仅有一个乐章。单单这些数据,就足以表明,以作品长度以及乐章数量对一种长达三百年历史的音乐体裁进行划分并非明智之举。  那么
期刊
2015年11月29日,奥籍华裔钢琴家林秋孜在维也纳金包大厅的勃拉姆斯厅举行了一场获得满场维也纳观众支持的精彩独奏会,主题是“邂逅:两世代音乐灵魂的美丽交会。有别于一般的独奏会,此次奥地利国宝级钢琴大师巴杜拉一斯科达(Paul Badura-Skoda)特地前来捧场,于简短的开场致词中向维也纳的观众介绍林秋孜的长年奥地利背景,全场观众屏气凝神,专注倾听他们昕敬仰的大师所昕言。  音乐会在纯净的莫扎
期刊
隶属于哈佛大学的公益性剧团——美国轮演剧团(American Repertory Theatre)最近几年在艺术总监戴安·普鲁丝(Diane Paulus)的带领下,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的音乐剧作品。从复排音乐剧《波吉与贝丝》《彼平正传》,到原创音乐剧《寻找梦幻岛》,每一部都在百老汇及各地引发强烈反响。最近,历时数年打造的最新音乐剧《烘培小姐》也于2015年8月初在其五百四十座的自有剧场洛艾博戏剧中
期刊
他真是个有福的人,这十年来,他生命的火炬一直如愿地熊熊燃烧着,那明亮的火焰映照出他老而弥坚、努力“向着标杆迅跑”的身影。这生命的奇迹真是很值得人们关注、解读。    首先令人羡慕的是他很健康很硬朗,他的生活起居从容自理,每天把自己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出门穿戴得体,手拄一根藤制“斯的克”,教授派头十足。他在家坚持每天锻炼身体,做一套他自己发明的适合他自己操练的动作,效果还真好。你看他如今百岁的人,爬走
期刊
在上海馨忆民族室内乐团里,有着这样一群青年演奏家,他们有着专业的演奏技巧、优秀的艺术修养和丰富的演奏经验,还有着一颗因民乐而激昂、为民乐而澎湃的心。其中,中阮青年演奏家沈贝怡,就是不得不提的一位。  2015年10月,沈贝怡参加了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的比赛。这是由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设立的、全国唯一常设的音乐综合性大奖。本届金钟奖民乐比赛首次将柳琴、中阮、三弦纳入比赛范畴,这无疑给沈贝怡提供了一次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