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体育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和行为的综合表现。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适应当前激烈的竞争必须具备的个人品质积淀。本文论述了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的基本方法。
关键词:体育文化;素养;意义;培育;方法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与行为的综合表现。它是通过体育知识的深浅、体育技能的优劣、体育技术的好坏、体育意识的强弱、体育个性的突出与否来表现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要通过体育教学,构建体育文化的认知体系
体育文化素养一词是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而焕发出蓬勃生命力的新词汇。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体育历史、体育现状、体育未来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体育文化认知体系。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的起源、体育的发展、体育基础知识,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体育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变革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我国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这一发展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豪感;可以告诉学生体育不仅仅是与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升学、达标问题,而且在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可以进一步告诫学生,体育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娱乐的需求,还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挑战人体极限的不可缺少的载体,以此帮助学生增强信心,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勇敢地向困难挑战。当然,建立体育文化认识体系,还包括诸如健康保健知识、运动心理知识、科学锻炼知识等方面。这种由“点”到“线”形成“面”的认知体系的构建,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宣传专栏等辅助手段来加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实际的教学进程有计划有目的地、全面地、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知识,使学生的体育文化认知体系全面稳定。
二、强化体育意识,激发参与体育的原动力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能动的心理活动,采取个人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并获得了知识技能。目前,就学生整体而言,体育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体育兴趣,培养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男生大多好表现、喜欢竞赛性强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女生则大多喜欢姿态优美、韵律感强、柔韧、运动量不大的学习内容,如艺术体操、垫上运动、羽毛球等。因此,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以课标为准绳,因地制宜,适当地安排这些教学内容,培养兴趣,使他们逐步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2、加强体育教学,挖掘运动潜力。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激发学生的潜在的运动能力。
3、利用竞赛方式,鼓励主动参与。体育竞赛是强化和提高学生体育意识最具活力的手段,也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更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观念。如在冬季体育教学中,进行组与组、班与班之间的拔河比赛教学,吸引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参与和观看比赛过程中,调动其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运动技能
提高体育文化、培养体育意识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投入到各项体育运动中来,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练就一定的运动技能,强身健体,并形成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顽强意志品质。
运动技能是技能的一种形式,它是由通过相应的神经所支配的骨骼肌运动来实现的一系列外显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所构成的一定动作方式,当学生按照运动技能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某种动作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时,即标志其某种运动技能的形成。应加强基础教学和基础训练的力度。比如篮球,它是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首先加强基本技术的教学,强调控球技术练习,步法的训练,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同时,结合基本战术的教学比赛,使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篮球的基本运动技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四、发掘个性潜能,注意扬长避短
体育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依赖于体育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注意对体育个性的发掘是体育教学追求和探索目标之一。在具体教学中,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的先天条件造成了被教个体的各种差异。譬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根据其活泼好动的生理、心理特点,应以培养兴趣为主,施于广泛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发现学生的个体特质,在教学中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区别对待,加以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各自的身体优势;对由于先天的素质造成的个性差异,应注意培养其特长,挖掘其潜能,弥补其不足,使之向特长鲜明、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
五、培育优秀品质,坚持“道德”第一
体育道德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道德规范。优良的体育道德将极大地促进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而恶劣的体育道德作风将极大地伤害着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如足球、篮球有意识地恶意报复性伤害等,这些都极大地困扰着体育运动,危害着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虽然这些恶劣的行为对于蓬勃发展的体育运动来说是个别现象,但他们所造成的危害绝不能低估。如每学期的运动会或小型竞赛,学生们都表现为极强的集体荣誉感,但也不乏少数同学为了取得成绩做出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在肯定其集体荣誉感的同时,指出其错误的行为只会给集体带来耻辱,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这不仅是体育运动能健康有序地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道德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总之,体育文化素养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我们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
关键词:体育文化;素养;意义;培育;方法
体育文化素养是人们通过对体育知识的学习而形成的各种体育能力与行为的综合表现。它是通过体育知识的深浅、体育技能的优劣、体育技术的好坏、体育意识的强弱、体育个性的突出与否来表现的。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仅就怎样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要通过体育教学,构建体育文化的认知体系
体育文化素养一词是适应现代素质教育的需要而焕发出蓬勃生命力的新词汇。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体育历史、体育现状、体育未来等方面引导学生建立体育文化认知体系。可以让学生了解体育的起源、体育的发展、体育基础知识,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以及体育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的变革和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我国从东亚病夫到体育强国这一发展过程,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自豪感;可以告诉学生体育不仅仅是与自己有切身关系的升学、达标问题,而且在社会活动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可以进一步告诫学生,体育不仅能满足人们对健康、娱乐的需求,还是人类挑战自我、挑战自然、挑战人体极限的不可缺少的载体,以此帮助学生增强信心,进一步挖掘自身潜力,勇敢地向困难挑战。当然,建立体育文化认识体系,还包括诸如健康保健知识、运动心理知识、科学锻炼知识等方面。这种由“点”到“线”形成“面”的认知体系的构建,还可以通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宣传专栏等辅助手段来加以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根据实际的教学进程有计划有目的地、全面地、循序渐进地向学生传授各种体育知识,使学生的体育文化认知体系全面稳定。
二、强化体育意识,激发参与体育的原动力
体育意识是指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自觉认识体育意义与作用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能动的心理活动,采取个人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并获得了知识技能。目前,就学生整体而言,体育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针对这种现象在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激发体育兴趣,培养参与体育锻炼的自觉性。中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男生大多好表现、喜欢竞赛性强的项目,如足球、篮球等。女生则大多喜欢姿态优美、韵律感强、柔韧、运动量不大的学习内容,如艺术体操、垫上运动、羽毛球等。因此,针对这些特点,在教学中以课标为准绳,因地制宜,适当地安排这些教学内容,培养兴趣,使他们逐步养成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
2、加强体育教学,挖掘运动潜力。教学中采取各种措施,改进教学方法,运用丰富多彩、新颖多样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的合理要求,激发学生的潜在的运动能力。
3、利用竞赛方式,鼓励主动参与。体育竞赛是强化和提高学生体育意识最具活力的手段,也是体育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它不但能增强学生的好胜心和表现欲,更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思想观念。如在冬季体育教学中,进行组与组、班与班之间的拔河比赛教学,吸引大多数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在参与和观看比赛过程中,调动其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三、加强基础训练,提高运动技能
提高体育文化、培养体育意识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投入到各项体育运动中来,使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练就一定的运动技能,强身健体,并形成百折不挠、勇于拼搏的顽强意志品质。
运动技能是技能的一种形式,它是由通过相应的神经所支配的骨骼肌运动来实现的一系列外显动作,以合理、完善的程序所构成的一定动作方式,当学生按照运动技能的要求通过反复练习,掌握了某种动作方式,形成动作系统,并能充分利用自己的体力去完成时,即标志其某种运动技能的形成。应加强基础教学和基础训练的力度。比如篮球,它是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在教学中,首先加强基本技术的教学,强调控球技术练习,步法的训练,身体协调性的训练,同时,结合基本战术的教学比赛,使学生通过一定的练习,掌握篮球的基本运动技能,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达到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四、发掘个性潜能,注意扬长避短
体育文化素养的普遍提高依赖于体育个体的体育文化素养的提高。注意对体育个性的发掘是体育教学追求和探索目标之一。在具体教学中,要因人制宜,因材施教。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的先天条件造成了被教个体的各种差异。譬如,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根据其活泼好动的生理、心理特点,应以培养兴趣为主,施于广泛的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发现学生的个体特质,在教学中要根据他们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点,区别对待,加以引导,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各自的身体优势;对由于先天的素质造成的个性差异,应注意培养其特长,挖掘其潜能,弥补其不足,使之向特长鲜明、全面发展的方向努力。
五、培育优秀品质,坚持“道德”第一
体育道德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所依据的思想道德规范。优良的体育道德将极大地促进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而恶劣的体育道德作风将极大地伤害着体育运动的正常进行。如足球、篮球有意识地恶意报复性伤害等,这些都极大地困扰着体育运动,危害着体育活动的健康发展。虽然这些恶劣的行为对于蓬勃发展的体育运动来说是个别现象,但他们所造成的危害绝不能低估。如每学期的运动会或小型竞赛,学生们都表现为极强的集体荣誉感,但也不乏少数同学为了取得成绩做出不文明的行为,我们应在肯定其集体荣誉感的同时,指出其错误的行为只会给集体带来耻辱,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道德风尚。这不仅是体育运动能健康有序地发展的需要,也是我们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道德要求,更是实施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
总之,体育文化素养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有机整体。要切实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我们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