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的疾速开展,使互联网与大家生活的联系愈加亲近,而因为计算机网络开放性也带来了许多安全问题。因而,有线电视网络中心关于网络安全运行与消防日益变成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消防;运行安全
1、前端机房与消防
1.1机房的装修须符合A级机房的规范
吊顶采用A级不燃材料,耐火时限1.0h;墙面材料采用B1级难燃材料,耐火时限2.0h;地面采用B1级难燃材料,为防静电不发火地板。
机房设备的布置采用多排式,排间距不小于1.2m;横排与墙间距不小于1.5m;横排长不大于10m,超过部分均等分割设置,中间过道间距不小于1.5m。机柜采用标准设计的机柜,高度不超47U,机柜顶与吊顶的间距不超房间净高的10%,机柜采用8mm螺栓紧固安装于基座上。
机房功能区域划分分明,设备区、电池间、大屏幕监视系统需隔离设置。特别是电池间与发电机房需采用耐火极限为3.0h的防火墙与其他区域分割,防火墙上不允许开有窗口等,确需观察的,采用耐火极限为3.0h的常闭防火窗。柴油发电机房采用闪点高于60的燃料,燃料储备量不大于一昼夜所需量,并有存储全部泄漏燃料的设施。
1.2机房的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
机房防火分区的设立与所在楼栋的防火相结合。根据消防规范,A级机房最大防火分区为1500m2,一般前端机房均小于此面积,故可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但须特别注意的是,电池间及发电机房须单独设置防火分区。各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分割,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3.0h,设置防火墙困难的,可采用耐火极限为3.0h的防火卷帘替代。
防烟分区的设立要与防火分区相结合,面积不超500m2,且不能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划分主要依靠挡烟垂壁,挡烟垂壁高度自顶而下不小于500mm,建筑中高度超500mm的横梁等也可作为防烟分区的界限。防烟分区内应设置机械排烟装置。
1.3机房的供电安全
省市级前端机房采用一级负荷用电安全标准,必须保证两个以上独立的电源点供电,采用两条专用干线引进,两路独立电源在末端互投,建立不停电系统,而且要保证供电的质量。机房用电系统要求提供的电源额定容量一般以两种方式给出:(1)确定机房用电系统的总功率大小或机房用电系统的总电流。这是选取电力设备、总断路器、供电电缆、机房的总发热量以及精密空调时必须考虑的问题,通常供电总功率应留有不少于25%的余量。(2)确定各机柜、分机、设备等所要求的工作电流。这對设计计算机房的配电柜、选取合适的传输导线和分路开关也是必需的。针对电气设备额定电流,在整定总断路器和分路开关时要注意电气设备的启动电流值。
机房的电缆要强弱电分离,各种线缆采用标准化综合布线,线槽采用线缆分配系统,厚度不低于1.5mm,桥架扣板采用双边外扣方式,桥架选型必须考虑不同跨度下运行荷载变形量,同时考虑人可能站立于桥架上的负荷。
各电缆原则上不允许穿越不同的防火分区,因场地限制确需穿越防火分区的,需做好穿越孔的封堵,采用A级防火封堵材料密封。
1.4机房的防雷和接地
前端机房的防雷主要指卫星天线部分,而接地主要指机房设备部分。
卫星天线一般架设在建筑物的楼顶上,相对周围环境而言,目标比较突出,从而导致雷击概率增大,一旦遭受雷击,将导致通讯设备损坏,甚至击穿机房设备导致火灾。雷击的危害主要有4个方面:直击雷、雷电波侵入、感应过电、地电位反击。
机房内各设备及配套设备均应作保护接地,各设备的保护接地均应汇接到同一个总接地排,同机房设备的保护地应在同一个机房保护接地排上汇接。设备的保护地(PGND)就近短接至由使用方提供的保护接地铜排上,短接导线应选用25mm2以上的黄绿双色相间的塑料绝缘铜芯导线,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1.5机房的灭火设备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属A类信息机房,需采用洁净气体灭火系统,一般采用七氟丙烷为灭火材料,具有洁净、安全、环保、经济及系统成熟性,能够结合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高效快速地扑灭火灾,且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损害,能使火灾损失降到最低。另外,机房配置的小型灭火器也应采用七氟丙烷为介质的推车式或手提式灭火器,可扑灭初期火灾。
2、野外设备与消防
有线电视网络的野外设备与消防的关系严格来说并不大,主要是做好接地,并根据周围环境调节,与可燃物保持适当的防火间距。但与机房系统相比,野外设备具有分散、数量多、环境复杂、周边环境不可控的特点,周围环境变化多,维护工作量大。
野外设备的接地主要做好以下2个方面:外漏导电部分的接地,如光机、放大器、交接箱、电源等的外壳需做好接地,使其处于地电位,一旦设备带电部分的绝缘被损害,可以减轻或消除电击危害,电阻不大于10Ω。防雷接地,为了消除或减轻雷电危害而将雷电电流导入大地,接地电阻不大于20Ω。
3、局端设备与消防
随着“光进铜退”,有线电视系统逐渐向光纤入户方式推进,光纤入户需在小区内设置OLT局端设备。一般来说,小区内设备的消防工作应由小区负责,但前期的机房选址、设备安放及电缆架设也需考虑与消防工作紧密结合。小区OLT机房需选取独立房间,一般选取地下室,满足耐火极限不小于2.0h的隔墙及耐火极限1.5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相分割。做好防潮防水,电缆在穿越房间隔墙处需采用不燃材料封堵,局端设备与楼房公共接地体相连接。
4、建立消防巡检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市级以上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单位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需做好以下工作:
(1)确定安全消防责任人
根据消防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下设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落实逐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2)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消防档案管理应当遵循客观、科学、完整、安全、有效利用的原则,按分类和归档内容组卷,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并及时更新档案资料,保证档案的真实、完整、有效和安全。消防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登记、各级人员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志愿(专职)消防队名单、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记录、建筑消防设施年度检测报告、辖区公安消防机构下发的检查记录和法律文书、本单位火灾情况记录等,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火、防盗、防光、防潮、防尘、防鼠、防高温等工作。
(3)建立防火巡查制度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填写防火巡查记录表。每日防火巡查内容: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通道、门窗上是否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情况;其他消防安全情况。每日防火巡查应当作出书面记录并报单位主管安全负责人签字确认,对防火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按照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处理。
(4)做好消防应急预案与消防演练工作
根据有线电视网络运营特点,做好本单位的消防应急预案,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应急演练工作。应急预案须包括组织机构、接警程序、应急疏散、采取措施、通讯联络、后勤保障等内容,演练过程全程记录,根据记录结果做好总结,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5、结束语
总之,有线电视网络的安全运营与消防工作密不可分,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做好消防工作,防消结合,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姜延辉.有线电视网络中心的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164.
[2]左美懿.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控技术[J].信息通信,2014,01:156.
[3]叶秋华,林宣科.有线电视网络的故障分析及其维护[J].中国科技信息,2014,Z1:135-136
关键词:有线电视网络;消防;运行安全
1、前端机房与消防
1.1机房的装修须符合A级机房的规范
吊顶采用A级不燃材料,耐火时限1.0h;墙面材料采用B1级难燃材料,耐火时限2.0h;地面采用B1级难燃材料,为防静电不发火地板。
机房设备的布置采用多排式,排间距不小于1.2m;横排与墙间距不小于1.5m;横排长不大于10m,超过部分均等分割设置,中间过道间距不小于1.5m。机柜采用标准设计的机柜,高度不超47U,机柜顶与吊顶的间距不超房间净高的10%,机柜采用8mm螺栓紧固安装于基座上。
机房功能区域划分分明,设备区、电池间、大屏幕监视系统需隔离设置。特别是电池间与发电机房需采用耐火极限为3.0h的防火墙与其他区域分割,防火墙上不允许开有窗口等,确需观察的,采用耐火极限为3.0h的常闭防火窗。柴油发电机房采用闪点高于60的燃料,燃料储备量不大于一昼夜所需量,并有存储全部泄漏燃料的设施。
1.2机房的防火分区与防烟分区
机房防火分区的设立与所在楼栋的防火相结合。根据消防规范,A级机房最大防火分区为1500m2,一般前端机房均小于此面积,故可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但须特别注意的是,电池间及发电机房须单独设置防火分区。各防火分区采用防火墙分割,防火墙耐火极限不低于3.0h,设置防火墙困难的,可采用耐火极限为3.0h的防火卷帘替代。
防烟分区的设立要与防火分区相结合,面积不超500m2,且不能跨越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划分主要依靠挡烟垂壁,挡烟垂壁高度自顶而下不小于500mm,建筑中高度超500mm的横梁等也可作为防烟分区的界限。防烟分区内应设置机械排烟装置。
1.3机房的供电安全
省市级前端机房采用一级负荷用电安全标准,必须保证两个以上独立的电源点供电,采用两条专用干线引进,两路独立电源在末端互投,建立不停电系统,而且要保证供电的质量。机房用电系统要求提供的电源额定容量一般以两种方式给出:(1)确定机房用电系统的总功率大小或机房用电系统的总电流。这是选取电力设备、总断路器、供电电缆、机房的总发热量以及精密空调时必须考虑的问题,通常供电总功率应留有不少于25%的余量。(2)确定各机柜、分机、设备等所要求的工作电流。这對设计计算机房的配电柜、选取合适的传输导线和分路开关也是必需的。针对电气设备额定电流,在整定总断路器和分路开关时要注意电气设备的启动电流值。
机房的电缆要强弱电分离,各种线缆采用标准化综合布线,线槽采用线缆分配系统,厚度不低于1.5mm,桥架扣板采用双边外扣方式,桥架选型必须考虑不同跨度下运行荷载变形量,同时考虑人可能站立于桥架上的负荷。
各电缆原则上不允许穿越不同的防火分区,因场地限制确需穿越防火分区的,需做好穿越孔的封堵,采用A级防火封堵材料密封。
1.4机房的防雷和接地
前端机房的防雷主要指卫星天线部分,而接地主要指机房设备部分。
卫星天线一般架设在建筑物的楼顶上,相对周围环境而言,目标比较突出,从而导致雷击概率增大,一旦遭受雷击,将导致通讯设备损坏,甚至击穿机房设备导致火灾。雷击的危害主要有4个方面:直击雷、雷电波侵入、感应过电、地电位反击。
机房内各设备及配套设备均应作保护接地,各设备的保护接地均应汇接到同一个总接地排,同机房设备的保护地应在同一个机房保护接地排上汇接。设备的保护地(PGND)就近短接至由使用方提供的保护接地铜排上,短接导线应选用25mm2以上的黄绿双色相间的塑料绝缘铜芯导线,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Ω。
1.5机房的灭火设备
有线电视前端机房属A类信息机房,需采用洁净气体灭火系统,一般采用七氟丙烷为灭火材料,具有洁净、安全、环保、经济及系统成熟性,能够结合物理作用和化学反应,高效快速地扑灭火灾,且不会对其他设备造成损害,能使火灾损失降到最低。另外,机房配置的小型灭火器也应采用七氟丙烷为介质的推车式或手提式灭火器,可扑灭初期火灾。
2、野外设备与消防
有线电视网络的野外设备与消防的关系严格来说并不大,主要是做好接地,并根据周围环境调节,与可燃物保持适当的防火间距。但与机房系统相比,野外设备具有分散、数量多、环境复杂、周边环境不可控的特点,周围环境变化多,维护工作量大。
野外设备的接地主要做好以下2个方面:外漏导电部分的接地,如光机、放大器、交接箱、电源等的外壳需做好接地,使其处于地电位,一旦设备带电部分的绝缘被损害,可以减轻或消除电击危害,电阻不大于10Ω。防雷接地,为了消除或减轻雷电危害而将雷电电流导入大地,接地电阻不大于20Ω。
3、局端设备与消防
随着“光进铜退”,有线电视系统逐渐向光纤入户方式推进,光纤入户需在小区内设置OLT局端设备。一般来说,小区内设备的消防工作应由小区负责,但前期的机房选址、设备安放及电缆架设也需考虑与消防工作紧密结合。小区OLT机房需选取独立房间,一般选取地下室,满足耐火极限不小于2.0h的隔墙及耐火极限1.5h的楼板与其他区域相分割。做好防潮防水,电缆在穿越房间隔墙处需采用不燃材料封堵,局端设备与楼房公共接地体相连接。
4、建立消防巡检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市级以上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单位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需做好以下工作:
(1)确定安全消防责任人
根据消防法规定,单位负责人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下设消防安全管理部门,落实逐级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
(2)建立消防安全管理档案
消防档案管理应当遵循客观、科学、完整、安全、有效利用的原则,按分类和归档内容组卷,由档案管理人员统一管理并及时更新档案资料,保证档案的真实、完整、有效和安全。消防档案的内容应包括单位基本情况、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登记、各级人员消防安全职责、消防安全操作规程、灭火应急疏散预案、志愿(专职)消防队名单、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及其记录、建筑消防设施年度检测报告、辖区公安消防机构下发的检查记录和法律文书、本单位火灾情况记录等,档案管理要做好防火、防盗、防光、防潮、防尘、防鼠、防高温等工作。
(3)建立防火巡查制度
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进行每日防火巡查,并填写防火巡查记录表。每日防火巡查内容:用火、用电、用油、用气有无违章;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人员密集场所疏散通道、门窗上是否有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等情况;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重点部位员工在岗在位情况;其他消防安全情况。每日防火巡查应当作出书面记录并报单位主管安全负责人签字确认,对防火检查中发现的隐患,按照火灾隐患整改制度处理。
(4)做好消防应急预案与消防演练工作
根据有线电视网络运营特点,做好本单位的消防应急预案,作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每半年组织一次消防应急演练工作。应急预案须包括组织机构、接警程序、应急疏散、采取措施、通讯联络、后勤保障等内容,演练过程全程记录,根据记录结果做好总结,对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5、结束语
总之,有线电视网络的安全运营与消防工作密不可分,在日常的工作中,必须做好消防工作,防消结合,常抓不懈。
参考文献:
[1]姜延辉.有线电视网络中心的安全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5:164.
[2]左美懿.广播电视网络安全监控技术[J].信息通信,2014,01:156.
[3]叶秋华,林宣科.有线电视网络的故障分析及其维护[J].中国科技信息,2014,Z1: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