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审“美”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ta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京西有一院落,北临法华寺,南傍万寿寺,昆玉河绕墙而过,紫竹桥飞架近旁。院内精英汇聚,察天下大事是其职责,究世界走向是其使命。院内有屋名“知客咖啡”,其内有室曰“思谋空间”,星星点点的思想火花常常在议论风生之际从此处迸发。从本期起,火花汇成了这个专栏。———编者
  
  不久前笔者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参访团赴美考察,十天行程紧凑、高效,给人提供了重新审“美”的机会。
  美国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是个老问题。是宗教多于世俗,还是世俗多于宗教,或者干脆是宗教世俗化国家,向来看法不一。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美国基本上是个宗教国家。不过美国宗教色彩日益浓厚并为我们所认识,还是近些年来,特别是小布什担任总统之后的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Jack Citrin就此评论道,布什这次竞选连任获胜,是因为他及他的班子成功制造并控制了一个重要话题,即将竞选本身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转化成为人与上帝之间的对话。在这方面民主党显然不是对手。
  近十年来,美国因经济扩张带动大批新城镇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新城镇的发展也就是教堂延伸之地,换而言之,这些新城镇必然会成为布什的支持基地。其中包括美国中西部各州那些被称为“红脖子”(Red Neck)的群体,他们笃信宗教、在农场和太阳下干活,关注社区发展远甚于外部世界,布什的“牛仔”作派与风格令他们很受用。此外,近年来美国对外用兵不断,军队里的宗教气氛也越发明显。
  客观地讲,美国政治制度的设计迟早会对极端主义政策“纠编”。虽然人们看到美国政治因选举因素表现出强弱、分化态势,但选后已经出现平衡迹象。笔者感到需要关注的是美国宗教组织对赴美留学生影响日益加大。多年来,美国以自身经济、科技、制度等优势吸引了全球最优秀的人才,同时又通过宗教笼络其心、留住其心、拴住其人。单这一点,任何其它国家都难以做到。
  布什总统的个性始终是关注焦点。围绕大选在美国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布什观”:一方推崇有加,一方嗤之以鼻;一方认为他代表了美国的方向,一方嘲笑他根本不会独立思考。在与科罗拉多州丹佛大学校长Marc Holtzman的交谈中,我们切实感受到亲布什人马的立场。校长与布什家族关系密切,在布什第一任内曾获邀担任商务部副部长一职,不过他谢绝了。大选前,布什曾到丹佛市造势并与其私下交谈。总统问他:“迈克,最近怎么样?”答曰:“我感到很孤独。”“为什么?”校长说:“我是全美支持你的仅有的三个大学校长之一。”布什则故做惊讶:“这么多呀。那么,请告诉我另外两人是谁?”布什式的幽默与机智从中可见一斑。
  值得一提的是,布什只在大丹佛地区的格兰代尔市呆了一天,吃了一顿晚餐,他选择的是中国餐馆,而且是一个人独自去的。其他高级官员包括赖斯则选择了五星级酒店。多年来,人门所说的布什的“中国情结”仿佛又增加了些许分量。丹佛大学是美国新科国务卿赖斯的母校,提到赖斯,顺便也对中美关系说两句。赖斯上任表明国务院系统有了更大的发言权,而国务院是美职业外交家聚集的地方。多年来,美国对中国全面围堵有心无力,对中国积极友善又有力无心。未来四年中美两国关系“外松内紧”与“外紧内松”可能交替呈现。不过,也要始终警惕美国式的带有宗教色彩的“发狂”。
  时下关于美国经济也是人言人殊。亚洲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金融家同时更像哲学家的索罗斯最近断言,美国经济已经进入“走走停停”阶段。当前美国经济正面临一个新的爬坡或下坡,如何应对并向好的方向转变正处于关键时刻,美国政府已经认识到这点。一个突出问题是美国资源分配“僧多粥少”迹象正在加剧,诸如减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反恐与安全成本增高等等使财政支出入不敷出。在美国发现一个有趣现象,即有许多大学社科研究领域的教授抱怨经费分配不公,但这只是表面。仔细打听知道,美国正在进行“国土安全研究计划”。其中大部分拨款(95%)流向自然科学领域。我个人认为,这种研究计划的意义绝非仅限安全领域,一旦实施,势将打下美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基础,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未来影响不可低估。
  亚里士多德说过,如果一个东西太过庞大就很难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把握。美国作为一超大国就是这样的一个对象,因此上述访美观感也只是一些“盲人摸象”式的理解,提出来以便大家共同思考。
其他文献
今天的世界,尽管经济因素在国际政治中的影响渐居主导优势,但欧盟外交仍体现着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特别是人权问题,仍像一处关隘,限制着外界与欧盟的交往。  土耳其、利比亚与缅甸是三个分居世界不同地区、由不同民族构成、实行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但三国目前与欧盟的关系均不顺畅。究其原因,有一个共同的因素,就是欧盟与这三国在人权领域都存有纠葛。而根据该问题解决的程度不同,三国与欧盟关系冷暖也有一定的差别。以土
期刊
由于布什的连任,美国对朝政策得以延续。美朝首脑不太可能进行面对面接触,美国不会轻易让步,但受全局牵制,在军事打击问题上将有所保留。  旧总统的四年新任期内,美国对朝核问题的态度究竟是“新瓶装旧酒”还是“旧貌换新颜”,一切似乎仍是雾一般的谜!    布什连任 老对手继续交锋    朝鲜外交的重点是美国,解决朝核问题的关键也在于朝美两家,美国大选的结果自然对朝美关系的未来走向和朝核问题的解决产生至关重
期刊
俞邃教授是大家熟悉的一位苏联—俄罗斯问题和国际问题专家,也是本刊的老作者、老朋友。最近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了近60万字的《俞邃文集》,收编了他多年来、主要是苏联东欧剧变之后撰写的一批文稿,包括苏联演变教训与世界社会主义、俄罗斯转轨历程与内外政策、世界战略形势与大国关系、国际关系理论与认识论方法论、中国国际战略与外交政策等方面,还有若干篇回忆录、书函和述评。其中一些文稿曾发表在《世界知识》上。这里特摘
期刊
胡锦涛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    三月是两会的“季节”。  3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时强调: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同时绝不容忍“台独”,绝不允许“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胡锦涛并就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提出了
期刊
军又上演了这样一幕“电影情节”。1964年从韩国前线出走、在朝鲜定居了40年的美军军士詹金斯在美军座间基地“归队”。64岁的詹金斯军士身穿西服,走下一辆中巴车,颤抖着关上车门。他缓步走到驻日美国陆军宪兵队长尼古拉中校面前,立正敬礼,“长官,詹金斯军士向您报到!”尼古拉中校回敬军礼说:“詹金斯军士,欢迎归队,从现在起你将重新回到美国陆军中。你将在这里受到有尊严的对待。”随后,詹金斯像所有第一天来到部
期刊
继鲍威尔辞职后,拉姆斯菲尔德能否在布什新内阁中留任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来,媒体对这一话题毫无兴趣,对此前布什明确宣布拉氏留任的消息反应平淡,好像美国人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听到确认的消息,只是轻叹一声,是啊,不是他,又能是谁呢?然而,这种平静很快就被军人与军人家属的“愤怒”所打破。拉姆斯菲尔德先是在科威特犒军时遭到小兵们的质询,狼狈不说,其让士兵们满足于现实、不要幻想更好的装备的“失言”也令士
期刊
李东生跻身美国《时代》周刊全球商界领袖榜  12月17日,美国《时代》周刊和全美有线新闻网(CNN)评选出2004年全球最具影响力的25名商界领袖,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李东生作为惟一的中国企业家入选。   两家媒体把当选的25名商界领袖分为六大类:创新家、整顿家、拓展家、投资家、变革家以及盈利家。鉴于积极推动公司的全球化进程,李东生是作为拓展家入选全球商界领袖榜的。   《时代》周刊和CNN认为
期刊
期刊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台湾问题是50多年来困扰着中国的首要问题,它阻碍了国家统一,制约了中国经济、政治的发展。特别是李、陈上台后种种欲“台独”迹象,加之特定国际气候,使之雪上加霜。  近年来,台湾的军费开支逐渐增加。据《参考消息》转载,台湾未来几年军费开支将达6000亿美元,相当于台湾一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台北当局2004年从美国采购了新型战机、潜艇以及“爱国者”系列导弹,再加上近几年来的采购,台
期刊
胡锦涛:“一国两制”是一项开创性事业  2004年12月19日至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出席庆祝澳门回归祖国五周年大会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届政府就职典礼。这是胡锦涛主席首次来到澳门特别行政区。在澳门特别行政区第二届政府宣誓就职典礼上,胡锦涛说:“一国两制”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两个特别行政区政府,以及广大香港同胞、澳门同胞,都需要在贯彻“一国两制”的实践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