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继鲍威尔辞职后,拉姆斯菲尔德能否在布什新内阁中留任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本来,媒体对这一话题毫无兴趣,对此前布什明确宣布拉氏留任的消息反应平淡,好像美国人早就知道了这个结果,听到确认的消息,只是轻叹一声,是啊,不是他,又能是谁呢?然而,这种平静很快就被军人与军人家属的“愤怒”所打破。拉姆斯菲尔德先是在科威特犒军时遭到小兵们的质询,狼狈不说,其让士兵们满足于现实、不要幻想更好的装备的“失言”也令士兵们大为不满。近日,拉氏没有在国防部寄给伊战阵亡军人家属的慰问信上亲笔签名的“失误”更引起普遍的不满。就连共和党的一些权威人物都出面谴责,并对他继续领导美国国防部的能力表示质疑。
不过,虽有风浪,布什还是力挺这个好惹麻烦的“老”部下。因为,美军现在在伊拉克的任务还很艰巨,形势远说不上稳定,圣诞节之前还不得不增兵。在这吃紧的时候,布什不想临阵换将。再有,拉姆斯菲尔德自己也没有走人的意思,虽然过去四年中里里外外出了不少的事,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有好多批评指责的话都是冲着他来的,但对于国防部长这个工作岗位,从来没听他说过抱怨和撂挑子的话。而且他还一心惦记着自己的“军事改革”计划。看得出,虽然已经72岁高龄了,可他确实还是挺在乎这份工作,挺想再多干些日子的。
“跋扈”但有风度
据说拉姆斯菲尔德为人太过跋扈,对同僚和手下都比较不尽人情,所以“群众关系”搞得不好,名声要比鲍威尔差很多。他曾经因为要在布什的办公室里与总统谈话,而将在场的白宫工作人员轰出门外,实在让人脸上挂不住。在政府里,他的行事风格也很“独”,能自己揽着的,绝不让别人插手。鲍威尔掌管的国务院里能安插进博尔顿这样的“鹰派人物”,可拉姆斯菲尔德领导的五角大楼,却是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独立王国”,清一色自己的人马。在布什发动的两场战争中,拉姆斯菲尔德也一直想把其他部门的人排除在军事决策之外。本来,根据布什曾经发布的总统令,退休将军、国家安全委员会的韦恩·唐宁是布什在反恐方面的首席顾问,也是美国反恐事务的总负责人。9.11后,唐宁到处兜售自己的对伊拉克作战计划,希望能在反恐决策中谋个不错的位置。这引起了拉姆斯菲尔德的强烈不满,他给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写了一份秘密备忘录,声称只有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才是总统和国家安全委员会惟一的军事顾问,除了总统、国防部长和军方的高级将领,任何人都不能参与军事计划的制定和执行。受到严重排挤的唐宁不得不在2002年6月辞职而去。
拉姆斯菲尔德虽然跋扈,但并不粗暴,相反,从他在公开场合的表现看,他是很细致谨慎,很有原则,很注意把握分寸的。
鲍威尔曾经有过被以拉姆斯菲尔德为首的强硬派逼得动粗口的经历,这种事发生在他这样一位风度翩翩、彬彬有礼的美国首席外交官身上,确实很让人关注。我们无从知道拉姆斯菲尔德和他的拥趸们在私底下到底是怎么把鲍威尔气成了那样,但在公开场合,拉姆斯菲尔德自己却从来没有失态。尽管他和鲍威尔的矛盾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但他从不当着媒体贬低对手,相反,倒总是很得体地说一些弥合裂痕、甚至褒奖对方的话。鲍威尔辞职之后,拉姆斯菲尔德又说,四年是很长的时间,我们一起经历了很多。话听来倒蛮有些留恋老朋友的意思。其实,拉、鲍二人的分歧“地球人都知道”,而且这种分歧不仅是在政策上,个人风格的差异也会引起他们之间的不快。比如,两个人在对待媒体的态度上就不一样。鲍威尔在记者面前就更能敞开心扉,拉姆斯菲尔德对记者则从来都只谈原则性问题,决不涉及细节,不谈人际关系。对于鲍威尔的做法他非常反感,也许在他看来,对外界说那么多闲话,是内心不够坚强的表现。
很酷的忠诚
拉姆斯菲尔德对上级是尊重的。在他为人所熟知的诸多名言当中,有一句就是:“不要责怪你的老板,他的麻烦已经不少了。”对于布什,他一直在尽着下属的本分,从没有公开流露过什么不满情绪。据说布什挑选新内阁成员的一个主要标准就是要对自己忠诚,能让拉姆斯菲尔德留任,可见总统是信任他的。其实要是往远扯扯,他们两人之间还是有一点小芥蒂的。这事跟布什的父亲老布什有关。当年拉姆斯菲尔德与老布什曾一起效力于尼克松和福特政府,那时还都属于共和党“接班一代”的这二位相互不太对付。老布什后来当了中情局局长,据说拉姆斯菲尔德在其中起了不小的作用。他当时的如意算盘是,那个特务头子的位置虽然显赫,但也基本上就把一个人未来的前途给终结了,从那个位置上下来的老布什,在政治上不会再有什么奔头了。可是人算不如天算,后来老布什居然当了总统。但是虽说有这么一段往事,如今的事实却证明,这并没影响到拉姆斯菲尔德与现任总统的关系。总统宽宏大量,国防部长鞠躬尽瘁,都是有原则的人,一码归一码。
按说布什和拉姆斯菲尔德两个人的工作关系确实不错,政策主张上肯定也有很多相同的地方。但是仔细辨别一下,他们俩还真不是一种人。虽然都称得上“铁汉”,可是布什这位铁汉的身上,柔情的成分显然要多一些。相比之下,拉姆斯菲尔德是一位更酷或者更冷酷的铁汉。布什对上帝信仰之虔诚是人所共知的,但拉姆斯菲尔德似乎并没有在这方面有特别突出的表现。从他们话语的比较中也能看得出来,拉姆斯菲尔德是用更现实更实用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的。他总结的那些“行为准则”,都是教人如何处理与周遭其他人的关系,与布什的座右铭比起来,缺少哲学和神圣的意味。
由于有很酷的一面,拉姆斯菲尔德有时候是很让人喜欢的。因为在特定的情况下,他这样的人能够给人带来很大的满足。阿富汗战争的时候,他在媒体上的曝光非常频繁,不仅把有关作战的情况该说的都说得很明白,而且也把那些刺儿头的记者摆得平平的。更重要的,他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了对敌人真实的仇恨和蔑视。那段时间,他让美国人领教了他语言的风格和力量。电视转播的记者招待会,收视率超过了全美最著名的脱口秀节目,美国媒体的文章还把他描绘成许多女观众心中的偶像,因为他太酷了。9.11之后美国人需要用对敌人的报复来安抚受伤的心灵,拉姆斯菲尔德能在一定程度上带给他们这种快意。但拉姆斯菲尔德能给别人这种感受的时候可能不多,因为和他相处应该不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即使是对自己的亲信,他也是很严厉的,所以想讨讨他的好实在太难了。他曾经是一个不错的摔跤手,在他的观念里,人跟人的关系中,斗争如果不是全部,那肯定也是第一位的。
“冷”“静”对中国
拉姆斯菲尔德没太说过中国的坏话,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对华政策上根本就不太说话。但是从他2001年以来为数不多的关于中国的言论中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是不友好的。2001年初他刚执掌五角大楼后不久,就对中美间的军事交流进行了严格的限制,2001年4月撞机事件后,他索性把这种交流完全中断了。可当年7月他在澳大利亚参加美澳安全会议时,曾对记者表示从来没有用“战略竞争对手”一词来形容中美关系,因为这一关系是“多方面的”,对此他与对华温和务实的国务卿鲍威尔之间不存在分歧。而此时距他接受右翼的《华盛顿时报》采访、声称“美国应该在亚太地区保持强大的军事力量,以遏制中国的威胁”,仅有几天之隔。这应该不是他记忆减退,或者政策立场还没搞清楚,他只是恪守着自己该说什么就说什么的原则,况且跟记者说话,没必要太当真,没必要让他们知道那么多。
9.11之后,拉姆斯菲尔德的工作重心转移了,对中国的关注理所当然地在降低,不过他还是说过中国曾向“基地”组织提供大量武器之类的话。最近两年,在对华政策上则似乎完全听不到他的声音。可是细心的人应当注意到,美国国防部出的《四年防务评估》、《核态势报告》和年度《中国军事力量》报告中都还是把中国当成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潜在威胁,按常理,这些东西如果违反了国防部长的思想是不可能发表的。反恐战争确实改变了一些美国人对中国的看法,可是要说年逾七旬的拉姆斯菲尔德也在这个行列里,好像不大可信。
关于拉姆斯菲尔德的传记不知道有没有,但可以非常有把握地预言,他退休后是不会写回忆录了。一是岁月不饶人,可能写不动了,更重要的一点,则是他对这个世界确实没有什么需要真情告白的。该说的话他会摆在桌面上的,没必要说的话,什么时候也不需要说。他是有原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