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教学理念得以更新,语文课堂教学面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课堂充满了生机,焕发出活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在美丽的课改背后课堂“创新”其实隐藏着许多虚假。
一、创新的背后是语文味的缺失
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意在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面目。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这些做法完全忽视了语文是一门什么学科。语文学习无非是读书、写字、写文章和语言交际。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知道,对照未来社会的要求,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学生写不好字。这与训练不足和指导不到位有关。二是学生不会写文章,怕写文章,一写作文就错字病句连篇,初中毕业了还有不少学生达不到作文能力的基本要求。三是学生不愿读书,不会读书。有的学生考上大学还没有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有的学生做习题还可以,但是给一篇文章却往往总结不出要点,更说不出自己的亲身感受。我们不禁要问:应该让学生读书、写作的时间都哪里去了?
有不少教师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因此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而几乎不提及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基础知识教学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于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必要的独到分析和见解。没有必要的训练,缺少必要的积累,少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即使学生文学感悟力再强,语文还是学不好。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如果不让学生品味语言,不让学生朗读课文,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把语文课上得像音乐欣赏课,像美术鉴赏课,像小品表演课,像思想政治课……就失去了语文的味道。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决不能以削弱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文道结合”,既重视语文的基础训练,又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才能真正做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课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学要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于是教师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教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地胡言乱语还受到表扬说有创新。教师淡化出场,面带微笑充当看客,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学生主体”得到了尊重,“合作学习”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教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仍旧是肤浅而模糊的。教师引导孩子积极表达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自然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误解而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这样做表面上使学生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如同放飞风筝,线总是要攥在自己手中。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需要接受哪些知识,怎样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学习活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发问的兴趣和热情,而不是无目的、无效果地进行教学。
三、提倡合作学习,但不能 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 合作的时有思维火花碰撞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如果走极端,收效不会高。我们应该看到初中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的结果与学生所得也是肤浅、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可能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有点作秀。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其实,许多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重要,学语文“沉静”有时比活跃更重要,让学生在“沉静”中用心去悟,去贴近、融合、揣摩、感悟文本,“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只有在这种静读中,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放飞,个性解读才能产生。我们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的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洋思中学倡导的“先学后教”,也就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
四、无原则的表扬是对学生的放任
表扬、鼓励符合课改精神,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活跃课堂,但是不能过滥。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教师不能认为只说好不说差才是激励。无原则的赏识和肯定还容易模糊学生的认知。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恰当的评价,那么片面、随意的激励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使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导致学生盲目乐观,自高自大。
五、让文本解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主题
课程改革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大大丰富。但我们也看到,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把迁移拓展当成课改的一个招牌,拓展了很多所谓鲜活的内容,制作开发了不少语文课件,使学生一堂课下来都不知道课文讲了什么。
课件是课堂“要”件,但这个“要”并不是指主要、必要,而是重要。我们不否认课件在课堂的某些环节与知识点学习上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课件,并不是课堂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课件。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它起不到服务的作用,就是画蛇添足,就是喧宾夺主,运用就是失败的。因此,课件制作要结合教学实际,以课为本,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这样制作的课件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哗众取宠,要上得实实在在,这需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备课时或者课后反思时多问问自己:我对我在教什么有自觉的意识吗?我所教的是语文内容吗?我的课堂教学有没有提高教学的实效?
新课程的理念是先进的,但我们很多教师理解得太肤浅,在实践中有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长此以往,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语文教学的质量,削弱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导致学生语文素养低下。
语文课改要回归课堂教学的“自然”属性——返璞归真,只有归真的课改课才最有价值。对那些“虚假主义”“表演主义”的“美丽”语文课,我们要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小男孩那样勇敢地喊出来:天啊,他其实什么都没有穿!
一、创新的背后是语文味的缺失
新课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突出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意在充分展示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面目。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值得反思,这些做法完全忽视了语文是一门什么学科。语文学习无非是读书、写字、写文章和语言交际。实际上,几乎所有的语文教师都知道,对照未来社会的要求,从学生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一是学生写不好字。这与训练不足和指导不到位有关。二是学生不会写文章,怕写文章,一写作文就错字病句连篇,初中毕业了还有不少学生达不到作文能力的基本要求。三是学生不愿读书,不会读书。有的学生考上大学还没有读过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有的学生做习题还可以,但是给一篇文章却往往总结不出要点,更说不出自己的亲身感受。我们不禁要问:应该让学生读书、写作的时间都哪里去了?
有不少教师认为,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因此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而几乎不提及字词句等基础知识教学。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基础知识教学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于是,我们的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可就是听不到朗朗读书声,看不到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品味,欣赏不到对优美精彩文段必要的独到分析和见解。没有必要的训练,缺少必要的积累,少了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即使学生文学感悟力再强,语文还是学不好。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如果不让学生品味语言,不让学生朗读课文,不去培养学生的语感,把语文课上得像音乐欣赏课,像美术鉴赏课,像小品表演课,像思想政治课……就失去了语文的味道。
因此,我们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决不能以削弱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同时,扎扎实实抓好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和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文道结合”,既重视语文的基础训练,又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才能真正做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把提升人文素养渗透于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之中,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实现。
二、强调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课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学要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增加灵活度。于是教师把主要的时间让给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出现了一种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现象:教师讲授少了,课堂上乱烘烘的讨论看似热烈却没有主题,学生海阔天空地胡言乱语还受到表扬说有创新。教师淡化出场,面带微笑充当看客,一切让学生自己说了算,“学生主体”得到了尊重,“合作学习”得以充分体现,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交流读书感受,整堂课学生跑野马,想说啥就说啥,课上完了还弄不明白教师想在这节课上完成什么任务,达到什么目标,而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仍旧是肤浅而模糊的。教师引导孩子积极表达想法是好的,然而语文教学长期的“多样性”“模糊性”“独特性”会给学生什么样的影响?长期“无根据地说”“任意地说”“编造着说”“不负责任地说”,自然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误解而无所适从,无从下手。这样做表面上使学生获得了自由,实际上却是“放羊式”的放任自流。
要使课堂高效,学生的“自主”一定要与教师的“主导”有机结合,如同放飞风筝,线总是要攥在自己手中。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需要接受哪些知识,怎样让学生兴致勃勃地参加学习活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主动探究、发问的兴趣和热情,而不是无目的、无效果地进行教学。
三、提倡合作学习,但不能 忽视独立思考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被教师们广泛采用。那种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 合作的时有思维火花碰撞的课堂确实能给人以享受与启迪,但如果走极端,收效不会高。我们应该看到初中生对课文的理解还不深入,认识也不很深刻,小组合作的结果与学生所得也是肤浅、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可能为个别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合作学习,但没有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这种流于形式的做法有点作秀。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其实,许多语文教师都知道,语文课“心动”比“形动”更重要,学语文“沉静”有时比活跃更重要,让学生在“沉静”中用心去悟,去贴近、融合、揣摩、感悟文本,“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只有在这种静读中,学生的思维才能自由放飞,个性解读才能产生。我们倡导在自学、自悟基础上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通过学生的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培养其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只有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因此,教师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每个学生都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技能,教给合作的方法,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洋思中学倡导的“先学后教”,也就是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涵泳。
四、无原则的表扬是对学生的放任
表扬、鼓励符合课改精神,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活跃课堂,但是不能过滥。激励不在于对学生一味表扬,教师不能认为只说好不说差才是激励。无原则的赏识和肯定还容易模糊学生的认知。如果没有明确的评价目标、准确的观察、恰当的评价,那么片面、随意的激励无法对学生起到促进作用,还有可能对学生产生消极影响,使学生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认识不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导致学生盲目乐观,自高自大。
五、让文本解读成为语文教学的主题
课程改革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我们在课堂上可以大胆延伸,不断拓展,自觉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课堂教学的信息含量大大丰富。但我们也看到,不少教师机械片面地理解开发利用课程资源,把迁移拓展当成课改的一个招牌,拓展了很多所谓鲜活的内容,制作开发了不少语文课件,使学生一堂课下来都不知道课文讲了什么。
课件是课堂“要”件,但这个“要”并不是指主要、必要,而是重要。我们不否认课件在课堂的某些环节与知识点学习上的重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需要课件,并不是课堂的所有环节都离不开课件。课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如果它起不到服务的作用,就是画蛇添足,就是喧宾夺主,运用就是失败的。因此,课件制作要结合教学实际,以课为本,要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突破重点难点,而不是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这样制作的课件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们的课堂教学不是哗众取宠,要上得实实在在,这需要我们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备课时或者课后反思时多问问自己:我对我在教什么有自觉的意识吗?我所教的是语文内容吗?我的课堂教学有没有提高教学的实效?
新课程的理念是先进的,但我们很多教师理解得太肤浅,在实践中有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长此以往,将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语文教学的质量,削弱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导致学生语文素养低下。
语文课改要回归课堂教学的“自然”属性——返璞归真,只有归真的课改课才最有价值。对那些“虚假主义”“表演主义”的“美丽”语文课,我们要像《皇帝的新装》中的小男孩那样勇敢地喊出来:天啊,他其实什么都没有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