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质疑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十分重要,但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却听不到学生质疑的声音。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本文做了如下探讨:一、教师要转变观念,这是根本。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三、引导质疑的方向,教给质疑的方法。四、释疑解惑,激发持续质疑的兴趣。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释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标》也提出阅读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可见,质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可是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老师不愿或不敢让学生质疑。课堂上,听不到学生质疑的声音。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不想也不会质疑了。这是对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忽视,也有悖于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呢?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体会和看法。
首先,需要老师改变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没有质疑的意识,有没有质疑的时间,其根本在于教师。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老师设计好了一个个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课堂上几乎或者没有预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即便是一些优质课、示范课,也很少聽到学生质疑的声音。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1、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都是这样的,大家已经习惯了,脑海中早已没有让学生质疑的意识。2、不敢让学生质疑。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老师往往无法掌控,问题如在老师预设之内或在老师知识范围内,老师能够解决,课堂效果也许会很精彩;如问题在意料之外,学生或老师都解决不了,难免会有下不来台的尴尬。所以,不质疑也罢。尤其在公开课上,做课的老师这方面的顾虑会更多。
针对上述原因,我觉得,1、要想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应意识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2、教师也不必有太多的思想顾虑,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应该是我们为师者能够解决的。不能解决时,坦然面对,告诉学生:这个问题老师也不会,课下咱们再查资料、想办法共同解决,好吗?当师生共同努力,解疑释惑,那一定也是很欣慰的。
其次,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上了初中,学生往往就变得不太爱发言,怕说错,同学笑话,老师批评等。那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当学生意识到老师真的希望并喜欢学生提问题时,学生质疑的主动性会更强,也定会有精彩的问题提出,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我在上朱自清先生的《绿》这一课时,鼓励学生质疑,有一个学生提出:“课文写的是梅雨潭的绿,但题目却只有一个字《绿》,为什么不是‘梅雨潭的绿’?能换成‘梅雨潭的绿’吗?”这个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提的非常好,在同学们讨论交流后,一位学生说:“用‘绿’做题目,更简洁,也更能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更有兴趣看课文。”另一位学生说:“作者非常喜欢梅雨潭,当作者站在潭边,心中满满的都是那醉人的绿,也许他已忘却身在何处,对他来说,地点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满铺着的奇异的绿。从这个角度说,用‘绿’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还有一位学生说:“文章着重表现的是梅雨潭水的绿,绿代表着生机和活力,作者是想借梅雨潭水的绿来表达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所以,用‘绿’做题目更合适。”你看,学生的解读多么精彩,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营造了学习中的又一个高潮。
第三,引导学生质疑的方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当学生自信地抬起头,张开口,敢于质疑的时候,教师就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质疑时,给学生一个方向,使学生明白从哪个方面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发现问题的几率会更高,又可以较好的规避学生质疑的随意性,提出的问题会更有价值。我平时的做法是这样的。
1、根据一节课的学习重点,提出问题。对语文教学来说,一节课一般解决一到两个重点问题,如小说单元分析人物形象是重点,就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多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如何看待小说中的人物等,像学习《空城计》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大家都说司马懿是老谋深算,教材解读中也这样说,这是在贬低司马懿吧,但我觉得司马懿也不坏呀?”这个问题马上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明白了小说创作中,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它不是历史,不必太多的考虑客观公正,即便是史书,也是带有作者或编者的感情倾向的。
2、依据课题提出问题。经典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有一定的作用或含义,从题目入手,破“窗”而入,可以窥视文章的内容、条理,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质疑。如前文所提到的《绿》这一课,学生关于文章题目提出了问题,经过讨论交流,很好的解决了问题,还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课文思想的理解。
3、于不同寻常处提出问题。如果一篇文章在某个方面与其它文章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那这不同寻常之处一定是有意而为的,就可以在这不同之处多问几个问什么。如《孔乙己》中,结尾作者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在表意上,是互相矛盾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放在一起使用的。那么,作者在这里却同时用上了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词语,有何深意呢?如果学生能在此处质疑并理解了,那么文章的主旨也就把握了。
最后,引导学生释疑,激发持续质疑的热情。
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释疑的过程和质疑同样重要。所以,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释疑,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一步,更重要的是,问题得到了解决,满足感会激发学生不断质疑。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体研讨,交流解决。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表态,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点拨讲解。对一些较大的综合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它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层层剥笋,各个击破,由浅入深地揭开谜底。
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免会在老师的预设之外、或在知识范围之外,想要让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决,这就需要老师多研究教材,精心备课,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需要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满足学生知识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多想办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与和谐的气氛。坚持下去,学生定会乐于质疑,善于质疑,其质疑的能力定会不断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质疑;释疑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新课标》也提出阅读要求:“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可见,质疑能力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性。可是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却因为种种原因,老师不愿或不敢让学生质疑。课堂上,听不到学生质疑的声音。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不想也不会质疑了。这是对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忽视,也有悖于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课堂上敢于质疑、乐于质疑呢?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体会和看法。
首先,需要老师改变观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语文教学中,学生有没有质疑的意识,有没有质疑的时间,其根本在于教师。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老师设计好了一个个问题,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课堂上几乎或者没有预留学生提问题的时间,即便是一些优质课、示范课,也很少聽到学生质疑的声音。出现这种情况,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两点:1、长期以来,课堂教学都是这样的,大家已经习惯了,脑海中早已没有让学生质疑的意识。2、不敢让学生质疑。学生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老师往往无法掌控,问题如在老师预设之内或在老师知识范围内,老师能够解决,课堂效果也许会很精彩;如问题在意料之外,学生或老师都解决不了,难免会有下不来台的尴尬。所以,不质疑也罢。尤其在公开课上,做课的老师这方面的顾虑会更多。
针对上述原因,我觉得,1、要想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老师必须转变观念,应意识到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重要性、必要性。2、教师也不必有太多的思想顾虑,学生提出的问题大多数应该是我们为师者能够解决的。不能解决时,坦然面对,告诉学生:这个问题老师也不会,课下咱们再查资料、想办法共同解决,好吗?当师生共同努力,解疑释惑,那一定也是很欣慰的。
其次,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从学生的年龄特点来看,上了初中,学生往往就变得不太爱发言,怕说错,同学笑话,老师批评等。那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当学生意识到老师真的希望并喜欢学生提问题时,学生质疑的主动性会更强,也定会有精彩的问题提出,给课堂注入新的活力。例如,我在上朱自清先生的《绿》这一课时,鼓励学生质疑,有一个学生提出:“课文写的是梅雨潭的绿,但题目却只有一个字《绿》,为什么不是‘梅雨潭的绿’?能换成‘梅雨潭的绿’吗?”这个问题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但提的非常好,在同学们讨论交流后,一位学生说:“用‘绿’做题目,更简洁,也更能让人产生美好的遐想,更有兴趣看课文。”另一位学生说:“作者非常喜欢梅雨潭,当作者站在潭边,心中满满的都是那醉人的绿,也许他已忘却身在何处,对他来说,地点已不重要,重要的是那满铺着的奇异的绿。从这个角度说,用‘绿’做题目,更能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还有一位学生说:“文章着重表现的是梅雨潭水的绿,绿代表着生机和活力,作者是想借梅雨潭水的绿来表达对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而不是为写景而写景。所以,用‘绿’做题目更合适。”你看,学生的解读多么精彩,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营造了学习中的又一个高潮。
第三,引导学生质疑的方向,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
当学生自信地抬起头,张开口,敢于质疑的时候,教师就要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在学生质疑时,给学生一个方向,使学生明白从哪个方面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这样学生发现问题的几率会更高,又可以较好的规避学生质疑的随意性,提出的问题会更有价值。我平时的做法是这样的。
1、根据一节课的学习重点,提出问题。对语文教学来说,一节课一般解决一到两个重点问题,如小说单元分析人物形象是重点,就可以引导学生在预习时多想一想,课文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如何看待小说中的人物等,像学习《空城计》这一课时,有学生提出“大家都说司马懿是老谋深算,教材解读中也这样说,这是在贬低司马懿吧,但我觉得司马懿也不坏呀?”这个问题马上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同学们明白了小说创作中,作者的感情倾向是比较明显的,它不是历史,不必太多的考虑客观公正,即便是史书,也是带有作者或编者的感情倾向的。
2、依据课题提出问题。经典课文的题目,一般都有一定的作用或含义,从题目入手,破“窗”而入,可以窥视文章的内容、条理,所以可以引导学生从题目中质疑。如前文所提到的《绿》这一课,学生关于文章题目提出了问题,经过讨论交流,很好的解决了问题,还进一步加深了对课文内容、课文思想的理解。
3、于不同寻常处提出问题。如果一篇文章在某个方面与其它文章有明显的不同之处,那这不同寻常之处一定是有意而为的,就可以在这不同之处多问几个问什么。如《孔乙己》中,结尾作者说:“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大约”和“的确”在表意上,是互相矛盾的,一般情况下,是不会放在一起使用的。那么,作者在这里却同时用上了这一对看似矛盾的词语,有何深意呢?如果学生能在此处质疑并理解了,那么文章的主旨也就把握了。
最后,引导学生释疑,激发持续质疑的热情。
宋代学者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可见释疑的过程和质疑同样重要。所以,学生提出了问题,教师就要帮助学生解决问题,通过释疑,学生对文章的理解会更加深一步,更重要的是,问题得到了解决,满足感会激发学生不断质疑。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浅显的问题个别点悟,普通的问题组织学生集体研讨,交流解决。有争议的问题,教师也不要急于表态,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再点拨讲解。对一些较大的综合性的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它分解成几个小问题,层层剥笋,各个击破,由浅入深地揭开谜底。
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免会在老师的预设之外、或在知识范围之外,想要让每一个问题都得到圆满的解决,这就需要老师多研究教材,精心备课,还需要教师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总之,质疑问难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金钥匙,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开拓创新能力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应引起重视。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一方面需要我们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满足学生知识上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多想办法,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质疑的条件与和谐的气氛。坚持下去,学生定会乐于质疑,善于质疑,其质疑的能力定会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