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为本,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eamagai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著名语言学家吕淑湘先生说过:“学习语言不是学一套知识,而是学一种技能。”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自然是教给学生技能的,阅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达到此目的就必须指导学生多读,多读也是我国优良的文化传统,其重要性在古文语句中充分体现出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万遍,其义自见”等。因此,笔者提倡“以读为本”,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以读为本;朗读;诵读;教学相长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整个阶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有很多精要篇章和典范作品,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读几遍,做到熟而成诵,此时作品中的语言才能真正化为读者的语言,才能吸收其中有用的东西。同时,前人的经验还告诉我们:读书既要精专又要博览。多读光靠课本上的篇目和课堂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扩大读书的范围,重视课外阅读,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只有读的遍数多、篇数多,才能达到由“量变”到“质变”,才能促进学生灵活地掌握知识,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应当“以读为本”。
  一、以读为本,解决现实问题
  在基础教育新课程风生水起、如火如荼的改革浪潮中,广大一线教师们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及时更新知识,转变教学观念,大胆践行新课标精神,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绩,涌现出一大批课改名校和一线名师。虽然取得的成绩是值得肯定的,但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虽然很多课改名校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真正做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教堂教学卓越高效,但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有的农村小学根本没有践行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改精神,小学语文课堂仍是以讲解分析为主,教师还是在“填鸭式”喋喋不休地串讲,分析文章以及字词句的理解意思,让小学生学得被动、枯燥、呆板,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更累,教学效率非常低下。
  2、有的农村小学高度重视教学质量,但只局限于片面追求考试分数,让学生一味的死记硬背,机械式的应试记忆理解,至今尚未解除“应试教育”的束缚,不能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理解力和分析力,学生的考分可能高,但能力并不一定强。
  3、有的农村小学根本不注重学生发展,只是应付了事地把课文内容讲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均得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提升,这样教出来的学生不善于阅读,不善于表达,更害怕作文写作,根本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应用和发展。
  要解决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可以把“以读为本”作为一个有效的突破口。因为“以读为本”不仅可以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有利于学生自觉投入学习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非常符合新课程理念和精神。而且“以读为本”可以让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以提高,想象力更为丰富,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发展,真正实现与素质教育的接轨。
  二、以读为本,重视朗读
  之所以在全面实施课改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上述问题,这是因为教师在思想上仍然着重于听、说、写的训练,忽视了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大量的提问、思考挤掉了学生宝贵的朗读时间,致使学生在语文理解和朗读上存在着局限性和停滞性。因此,以读为本首先是要重视朗读,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朗读的指导。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就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为出发点,以落实双基,提高语文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朗读中提高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和语感。而且,朗读的最终目的不是大家都读得多一致,而是每个人在朗读中都能读出自己的理解。所以教师应该注重个性化的朗读指导,放手让学生自由读,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读出自己的思想和智慧。
  教学中如果没有自己的见解,课文的朗读就会显得单一、乏味、没有感情。如果只是让全班读对、读完、读好,就成了走过场。只有学生对课文都有一个自己的理解,才能读准语音、节奏和语调,读出语言气势,把握朗读的速度,从而达到声情并茂的效果。这样,学生才能进入语境,体验文章的语言美和情感美。在观摩窦桂梅老师课堂实录《秋天的怀念》一课中,在学生对课文不同理解的朗读上,窦老师的评价非常的精彩,既诠释了朗读课文的核心,又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自然而然就高了。
  三、以读为本,重视诵读
  基础教育语文新课标在“教学标准”部分明确了这样一条:“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以此贯穿四个学段。此外,四个学段还各有具体要求。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第四学段(初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由此可见,诵读是有别于朗读的另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技能。
  以读为本、注重诵读,自古以来就是代代相传的好方法。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更是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篇佳作,只有让学生进行诵读,美妙的语句进行记忆,方能领略到其妙处。正所谓三分文章七分阅读。记忆性文章需要读,领略性文章需要读,鉴赏性文章需要读,写作性文章也需要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其道理不言而语。以读为本、注重诵读,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视背诵。因为背诵核心语句,积累精华语言,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乃至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都大有裨益。
  四、以读为本,教学相长
  如何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朗读和诵读方法,不断提高读的水平呢?最关键的一条,乃是语文教师要苦练诵读的“内功”,深谙个中滋味,达到较高的水准。如此,则必定能够引领学生走向语文的教学高地。语文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有赖于两方面条件发生变化:一是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二是自身提高语文能力、发展语文素养;二者实现,便能演化为良好的专业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能力是其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越厚实,其教学能力则越强大;反之便会虚弱乏力。这样,认识到苦练“内功”的重要性,才能自发地多读,进一步产生自觉训练诵读机能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效果。
  “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发挥他们的个性,形成开放性思维、积累语言知识等都有很大作用。反过来,“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也可以使教师从刻板、僵化的教学模式中挣脱出来,接触到更多、更新的教学观念,能够创造性地组织和规划教学任务,有了更多发挥展示能力的机会,顺应了新时代发展的要求,达到以读促教、教学相长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研究者采取了行动研究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以经历的幼儿绘画心理的三个阶段的实例为基础,分析了如何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采取相对应的绘画教学策略。得出了教师只有采取符合幼儿绘画心理特点的教学策略,才能充分培养幼儿绘画能力,给予适时、适当的有效指导这一结论。  【关键词】幼儿;绘画心理特点;年龄阶段;教学策略  一、前言  研究者曾在少年宫的一个美术兴趣班中担任美术教师,这个机会使研究者可以接触到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呈现出碎片化、可视化、简单化、多样化等特点,“微课”“慕课”“翻转课堂”成为教学改革的流行语,引发了大量关注和深入探讨,本文对于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之中更加有效的使用微课辅助教学进行探讨与分析。  【关键词】微课;初中英语课堂;应用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正走入一个新时代---微时代:微博、微信、微小说…
期刊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是老师们永恒的追求。本文作者以一个教师的视角,探讨如何以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身份深入地与文本对话,以期达到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读者;教师;学生;文本;对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凭借,因此教师要多角度深刻解读文本,深入理解教材的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的多元性能够激发初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的丰富性则能够拓宽初中学生的知识面,还能有效提升初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影响,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初中;多媒体;数学  以往的教学模式较为落后,主要是为了满足应试考试,上课时只需要有一根粉笔、一本课本、一块黑板就可以了。这种教学模式简单乏味,无法形象生动的把教学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学习过程
期刊
【摘要】激发学生主体作用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根本途径。当前,小学生课堂学习中,主体作用的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课堂学习往往被动参与,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存在以偏盖全的问题甚至变成形式主义。促进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培养健康的师生情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增强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主体作用;激发  进入21 世纪后,随着国际竞争和社会的飞速发展的新要求,“确立学生主体
期刊
小学数学活动课,必须以小学生的个性要素得到发展为宗旨,设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小学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阶段性质和任务而设计的国家要求,也就是国家关于知识和能力的质量标准;另一方面是为体现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个性发展要求。落实到小学数学课,国家质量标准就是要求小学生具有初步的运算技能、逻辑 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期刊
【摘要】后进生转化问题一直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关心的课题。因为它不但影响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给社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只有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才能真正将面向“优等生”的应试教育转变成“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本文分析了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并阐述了转化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后进生;形成原因;转化策略  笔者在十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所执教的班级都有这样的学生:智力正常,身心健康,但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本文与广大同行分享了笔者对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理论;实践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教学思
期刊
【摘要】改革的时代需要创新的精神,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是时代赋予教育的使命。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精心设计问题,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激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导学生善问,安排拓展质疑,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是培养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新课程理念下的重要教学目标之一。创新思维是决定学生看待问题、解决
期刊
【摘要】随着经济和科技进一步发展,中学计算机教育日益受到重视,而培养中学生的相关的信息素养就是其根本目的,在计算机教育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也是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因此,为了提高计算机教学的实效性和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积极努力地研究和构建科学、合理的计算机教育教学的平台是目前计算机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采取分层次教学,即多层次计算机教育教学,对于提高目前我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