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发展的过程,随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情况发生。下面以教学片段为例,谈谈如何運用“跟进”策略,盘活课堂教学中动态生成的宝贵资源,使语文课堂时刻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一、抓“模糊”跟进
我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时,由于“发愤”和“发奋”意思相近,不少学生认为“发愤”就是“发奋”。我没有简单地进行纠正,而是抓住学生这一“模糊”想法,引导他们剖析作者为什么用“发愤”而不用“发奋”?学生通过查工具书、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和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了“发愤”和“发奋”之间的细微差别,谈出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生1:我认为这“发愤”中有“悲愤”的意思。这“悲”主要来自于他志同道合的亲人——父亲的去世。他是在忍受着失去父亲这样沉重的打击后,为了实现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和自己的理想写作《史记》的。
生2:我认为这“发愤”中的“愤”跟司马迁遭受宫刑有关。他在《报任安书》中写的一段话最让我感动:“奴隶婢妾还能去自杀,何况我这种处于不得已境地的人呢!我之所以要克制忍耐、苟且偷生,囚禁在污秽的监狱之中也在所不辞,是以心中还有末了之事为恨,以身死之后文章不能留传后世为耻呀!”用“发愤”,更能体现司马迁为了写作,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
生3:课文中说,“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我想,司马迁所受的耻辱和痛苦,难道说“埋”就能“埋”了吗?其实这些耻辱和痛苦会经常地跳出来折磨他。应该说司马迁在竹简上写下每一个隶字时,他的心是痛的,手是抖的,眼眶里是饱含着泪的。他写作这部《史记》需要有多么巨大的毅力呀!用“发愤”,更能体现他的矢志不渝的精神。
生4:从刚才的发言中,我真切的感受到这个“愤”用得是那么的贴切与传神。尽管痛苦和耻辱时刻像刀割一样折磨着司马迁,但他还是选择这样一种比死更难看、难堪的“生”。因为父亲的嘱托没有完成,自己一生的抱负没有完成。他必须“生”,必须在耻辱中“生”。这就是司马迁写史书的“发愤”之“愤”,这可能就是作者为什么要用“发愤”而不用“发奋”的原因。
上述教学片段中,面对学生的“模糊”理解,笔者如果直接将正确的解释硬塞给他们,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不一定能真正体会到其丰富的内涵。通过灵活跟进,导而勿牵,使学生在剖析原因的过程中,逐步走进文本内核,走进作者的心灵,真切地感受到司马迁矢志不渝的精神,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寻“异议”跟进
教学《推敲》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理解用“敲”的三点好处后,本打算通过介绍“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故事,启发学生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要养成推敲的习惯。可突然有学生提出在原诗中还是用“推”好。面对不同的声音,我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顺水推舟,巧妙跟进,抓住这一新的观点,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推敲”,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
生1:既然贾岛和李凝是老朋友,所以贾岛去拜访他,根本不需要敲门,推门更能说明他们的关系很亲密。
生2:既然是幽居,那么这地方肯定很偏僻,也很少有人来。那么大门就不必要紧闭,应该一直是虚掩着的。所以贾岛不需要敲,轻轻一推就可以进去了。
生3:(迫不及待地补充)我从课外资料上曾经看到,李凝是个与世无争的不爱财的人,既然与世无争又不爱财,那么他应该没有什么钱财的,所以的确不需要紧闭大门的。
生4:夜晚,周围万籁俱寂,鸟儿们正宿池边树,贾岛是不愿意影响这些鸟儿休息的。用“推”更能体现出和尚的慈悲为怀。
生5:诗的意境是静谧的,用“敲”字会破坏诗的意境。用“推” 字,更能突出幽居的寂寞荒凉。韩愈曾经说过,“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嘛!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节外生枝”的教学资源,顺势调整教学方向,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安排,既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及时引导学生实践“有源之水”的推敲,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传统、挑战名家的批判精神,使课堂走向了精彩的生成。
三、捕“错误” 跟进
教学《爱如茉莉》一课,学生在初读时,将第八自然段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一句中的“奔(bèn)”读成了“奔(bēn)”,我没有简单地纠正了事,而是抓住这一错误进行巧妙设疑:“在这里究竟读‘bèn’还是读‘bēn’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了“奔”两种读音之间意思的细微差别;通过与文本的心灵对话,明确了在这句中读“bèn”和“bēn”,意思都讲得通,但读“bèn”更好,更能反映爸爸想见妈妈的迫切心情,更能体现爸爸对妈妈的那份真爱。
上述片段中,学生的错误很小,让人意想不到。但我没有轻易放过,而是紧扣错误,适时跟进,巧妙设疑,引导探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谈出了自己的体会。个性化的生成将学生头脑中的迷雾拨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步走向深入。
总之,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并适时引导学生在疑问中探寻,在辨析中体会,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挖掘错误的“亮点”,就能盘活这一“不期”的可贵资源,成就课堂的精彩。
一、抓“模糊”跟进
我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一课,在引导学生理解课题时,由于“发愤”和“发奋”意思相近,不少学生认为“发愤”就是“发奋”。我没有简单地进行纠正,而是抓住学生这一“模糊”想法,引导他们剖析作者为什么用“发愤”而不用“发奋”?学生通过查工具书、与文本进行心灵对话和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了“发愤”和“发奋”之间的细微差别,谈出了自己个性化的理解——
生1:我认为这“发愤”中有“悲愤”的意思。这“悲”主要来自于他志同道合的亲人——父亲的去世。他是在忍受着失去父亲这样沉重的打击后,为了实现父亲临终时的嘱托和自己的理想写作《史记》的。
生2:我认为这“发愤”中的“愤”跟司马迁遭受宫刑有关。他在《报任安书》中写的一段话最让我感动:“奴隶婢妾还能去自杀,何况我这种处于不得已境地的人呢!我之所以要克制忍耐、苟且偷生,囚禁在污秽的监狱之中也在所不辞,是以心中还有末了之事为恨,以身死之后文章不能留传后世为耻呀!”用“发愤”,更能体现司马迁为了写作,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重重困难。
生3:课文中说,“他尽力克制自己,把个人的耻辱、痛苦全都埋在心底,重又摊开光洁平滑的竹简,在上面写下一行行工整的隶字。”我想,司马迁所受的耻辱和痛苦,难道说“埋”就能“埋”了吗?其实这些耻辱和痛苦会经常地跳出来折磨他。应该说司马迁在竹简上写下每一个隶字时,他的心是痛的,手是抖的,眼眶里是饱含着泪的。他写作这部《史记》需要有多么巨大的毅力呀!用“发愤”,更能体现他的矢志不渝的精神。
生4:从刚才的发言中,我真切的感受到这个“愤”用得是那么的贴切与传神。尽管痛苦和耻辱时刻像刀割一样折磨着司马迁,但他还是选择这样一种比死更难看、难堪的“生”。因为父亲的嘱托没有完成,自己一生的抱负没有完成。他必须“生”,必须在耻辱中“生”。这就是司马迁写史书的“发愤”之“愤”,这可能就是作者为什么要用“发愤”而不用“发奋”的原因。
上述教学片段中,面对学生的“模糊”理解,笔者如果直接将正确的解释硬塞给他们,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不一定能真正体会到其丰富的内涵。通过灵活跟进,导而勿牵,使学生在剖析原因的过程中,逐步走进文本内核,走进作者的心灵,真切地感受到司马迁矢志不渝的精神,从而深化了主题。
二、寻“异议”跟进
教学《推敲》一课时,我在引导学生理解用“敲”的三点好处后,本打算通过介绍“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等故事,启发学生在今后的语言实践中要养成推敲的习惯。可突然有学生提出在原诗中还是用“推”好。面对不同的声音,我没有简单地否定,而是顺水推舟,巧妙跟进,抓住这一新的观点,引导学生再次进行“推敲”,学生的回答精彩纷呈——
生1:既然贾岛和李凝是老朋友,所以贾岛去拜访他,根本不需要敲门,推门更能说明他们的关系很亲密。
生2:既然是幽居,那么这地方肯定很偏僻,也很少有人来。那么大门就不必要紧闭,应该一直是虚掩着的。所以贾岛不需要敲,轻轻一推就可以进去了。
生3:(迫不及待地补充)我从课外资料上曾经看到,李凝是个与世无争的不爱财的人,既然与世无争又不爱财,那么他应该没有什么钱财的,所以的确不需要紧闭大门的。
生4:夜晚,周围万籁俱寂,鸟儿们正宿池边树,贾岛是不愿意影响这些鸟儿休息的。用“推”更能体现出和尚的慈悲为怀。
生5:诗的意境是静谧的,用“敲”字会破坏诗的意境。用“推” 字,更能突出幽居的寂寞荒凉。韩愈曾经说过,“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嘛!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笔者充分利用“节外生枝”的教学资源,顺势调整教学方向,重新设计和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安排,既充分利用了教材资源及时引导学生实践“有源之水”的推敲,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敢于质疑传统、挑战名家的批判精神,使课堂走向了精彩的生成。
三、捕“错误” 跟进
教学《爱如茉莉》一课,学生在初读时,将第八自然段的“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一句中的“奔(bèn)”读成了“奔(bēn)”,我没有简单地纠正了事,而是抓住这一错误进行巧妙设疑:“在这里究竟读‘bèn’还是读‘bēn’呢?”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生通过查字典,知道了“奔”两种读音之间意思的细微差别;通过与文本的心灵对话,明确了在这句中读“bèn”和“bēn”,意思都讲得通,但读“bèn”更好,更能反映爸爸想见妈妈的迫切心情,更能体现爸爸对妈妈的那份真爱。
上述片段中,学生的错误很小,让人意想不到。但我没有轻易放过,而是紧扣错误,适时跟进,巧妙设疑,引导探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谈出了自己的体会。个性化的生成将学生头脑中的迷雾拨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逐步走向深入。
总之,学生在课堂中出现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能及时捕捉,并适时引导学生在疑问中探寻,在辨析中体会,充分展示思维过程,挖掘错误的“亮点”,就能盘活这一“不期”的可贵资源,成就课堂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