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创设情境
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朗读指导中,要使学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必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文章有所感悟,在情感的作用下,主动投入阅读,才能读出形象,读出意蕴,读出情趣。
1.语言诱发,以情激读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力争鲜明而具有启发性、简洁而富有艺术性,激发学生的朗读水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比如,教学《我的空中楼阁》中有关环境的描写,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学生的朗读情趣油然而生,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朗读欲望阅读文章,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入情的范读,即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声情并茂的语言,使学生耳濡目染,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学生进入情境。对写景抒情的文章,教师范读时借助优美柔和的语言描写,用平和、悠闲的语调加以朗读;对描写人物英勇、刚强的文章,范读时以赞叹的语气和情态;对描写人物悲剧的课文,教师宜用怜悯、悲痛,或同情、或憎恨的语气来朗读……在范读中,教师恰当体会文章的情感,选择恰当的范读语气,以此来激发学生入情入境,从而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另外,在范读中使用非语言行为,即眼神、表情、动作等至关重要。信息论观点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在范读中,要把教材的情感融化在表情、眼神、动作之中,在更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朗读的主动性。
2.板画结合,以美引读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审美教育的过程。把绘画艺术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的参与,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形象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引导学生朗读入境的过程中,结合板画(即简笔画)以美引读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朗读训练中,运用简笔画把文中生动的景物、景色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活的审美形象,不仅能加深内容的感知理解,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3.音乐渲染,以声促读
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的形象,可以把人带入特有的情境,并从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震撼。如果把音乐的语言与文学语言恰当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把音乐引入课堂,使有声语言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由合适的音高、音韵、音色与节奏和教材的内容、思想、内涵和谐共振,融汇而成新的听觉形象,从而进入情境激发起朗读的激情。一位教师在教学《琵琶行》时,在琵琶乐曲当中朗读诗歌,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管是把简笔画、音乐引入课堂,还是老师直接用语言来激发引导,其目的在于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读书先入境,入境始有情”。在朗读的指导中,以情激读、以美引读和以声促读都不是孤立的一种方法,往往是相互结合,综合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参与,在教师语言的辅助下,使学生进入听其言、见其物、闻其声的情境,激发起朗读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朗读的训练,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深化理解,使学生“于不知不觉而被陶冶,从而收到潜移默化之效”。
二、 自读自悟
在这个阶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或朗读、或默读、或边读边想,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悟新知的过程,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并能够读写,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在这个阶段以巡视为主,随时指导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情况、学习疑难等,在充分自读自悟之后,反馈词语的掌握情况和简单的初读感受,为深入构建奠定基础。
三、 商讨学习
此阶段的学习体现合作二字,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思想主题,由此回归到语言文字,研究语言表现方法、形式、结构、规律等。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文章,通过自己思考、发现,然后与同小组协作商讨学习,以深化自悟的水平,提高自己的领悟层次,最后进行师生间协作交流,从中领悟到语言的精妙、语言的内涵、语言的规律与形式。这一阶段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合作交流意识,形成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教学互动形式。商讨学习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情”“意”结合法
小说重在“事”和“人”,散文则重在“情”和“意”。阅读散文,第一要旨是努力进入作者提供的境界,体会作者在此时此地的喜怒哀乐。读《荷塘月色》,运用想象,让自己随着朱自清笔下的煤屑小路,静静地步向那片荷塘,目睹月色下的荷叶荷花,身沐如流水的月光……这时候,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是宁静,还是放松?读《记念刘和珍君》,追踪鲁迅的那种既“无话可说”,又“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的矛盾心理,并体会隐藏在这矛盾心理背后的那种深沉的悲愤之情。散文的“情”和“意”是紧密相连的。你读出《荷塘月色》中作者那种宁静、放松之情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思考,为何作者面对这荷塘、这月色,会产生如此之情?这是读出散文“意”的基础。前面说的“心里颇不宁静”,面对荷塘、月色,又感到宁静、放松,作者的隐含之意渐渐清晰;同样,读出《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的悲愤之情,又要设问,鲁迅悲的是什么,恨的是什么?这样,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意”也渐渐凸出。
2.“文眼”为纲法
散文的“文眼”亦如其“眼睛”,抓住了“文眼”,等于把住了作者的情感脉络,找到了解开文章主旨的钥匙。古人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散文的“文眼”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或在文首,或在文中,或在文末,不管在何处,都应前后照应它,使之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看不见的红线。《荷塘月色》的“文眼”是文首那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为全文定下了一个基调,下文写荷塘的宁静,正是与心绪的不宁静相对照。《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眼”是“想写一点东西”又“无话可说”,它也为全文那种悲愤之情定下了基调。
3.理清线索法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叙事时,它多为生活片段,且跳跃较大,无明晰的情节;写人时,它也不求形象丰满,往往点到即止。杂文更以行文恣肆为特点,思之所至,文亦随之。因此,阅读散文时,理清散文的线索,对理解全文主旨至关重要。散文的线索在某种意义上即作者的思路。抒情散文显然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线索,叙事散文多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为线索。但这种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与小说不尽相同,往往随作者的情感而跳跃。所以,要理解这类散文的线索,仍离不开作者的思路。还有一类散文的线索,只是某一句话、某一心态、某一行动、某一细节……作者以此串起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材料,这其实也与作者的思路有关。
四、 悟读积累
这一阶段教师让学生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悟其读法,感受语言文学,具体地说,是在体会感悟语言内涵的基础上,用读表现出来,“委婉处还它委婉,激扬处还它个激扬”,以读来深化感悟,丰富积累。
1.读出散文的言下之意
散文讲究含蓄美,不少地方点到即止。如果一目十行,往往忽略过去了。如《荷塘月色》中:“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却什么也没有。”如果匆匆读过,忽略了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却什么也没有”,我们往往只能读出作者是在竭力描写月色下荷塘之美。最后一个“但”,文意一转,含蓄地点出了作者在此时的愁思之深,是那种无法排谴、挥去又来的愁思。
2.读出散文(杂文)的讽刺之意
杂文往往“喜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拿来主义》中指出,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除了后面列举的三个学艺上的例子,其他的“送去”更多了),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不知后事如何,正是“知后事如何”:那些古董全被盗卖了)。括号内的句子都具有强烈的讽刺之味。
3.读出语言之美
《荷塘月色》的语言典雅清丽,文中运用了近30个各种类型的迭词,这些迭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气氛,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描写荷花荷叶,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词,准确而传神地描写出作者为之欣喜的美境。因此,教师应十分注重指导点拨这一环节的读书,努力让学生在读中情境再现,读出感觉,读出意蕴,读出味道来。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表现性的读不宜用教师的思想、意见来阻碍或左右学生的读法,努力让学生自己品味,按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尊重学生,关键让学生说出朗读的依据和方法。
五、 质疑领悟
通过朗读全文,发现问题,进行讨论,解决问题,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和感悟。创设情境——自读自悟——商讨学习——悟读学习——质疑领悟,这五个环节是散文教学中最常见的“自读自悟”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并非一成不变,也可以运用其他变式,比如教学《我的空中楼阁》可以设计为:创设情境美——初读感受美——细读深化美——精读表现美,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把握,灵活运用,正确处理好文与情的关系、读与写的关系、导和悟的关系,才能正确地对散文进行有意义的“自读自悟”教学设计。
(责任编辑关燕云)
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朗读指导中,要使学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就必须恰当地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媒体,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文章有所感悟,在情感的作用下,主动投入阅读,才能读出形象,读出意蕴,读出情趣。
1.语言诱发,以情激读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语言,力争鲜明而具有启发性、简洁而富有艺术性,激发学生的朗读水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比如,教学《我的空中楼阁》中有关环境的描写,形象的语言描述,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学生的朗读情趣油然而生,使学生带着强烈的朗读欲望阅读文章,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朗读训练中,教师入情的范读,即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声情并茂的语言,使学生耳濡目染,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调动学生进入情境。对写景抒情的文章,教师范读时借助优美柔和的语言描写,用平和、悠闲的语调加以朗读;对描写人物英勇、刚强的文章,范读时以赞叹的语气和情态;对描写人物悲剧的课文,教师宜用怜悯、悲痛,或同情、或憎恨的语气来朗读……在范读中,教师恰当体会文章的情感,选择恰当的范读语气,以此来激发学生入情入境,从而产生极大的感召力。另外,在范读中使用非语言行为,即眼神、表情、动作等至关重要。信息论观点认为,信息的总效果=7%文字+38%音调+55%面部表情。可见,教师在范读中,要把教材的情感融化在表情、眼神、动作之中,在更大程度上激发起学生朗读的主动性。
2.板画结合,以美引读
语文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也是一个审美教育的过程。把绘画艺术渗透到语文教学过程中去,来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感官的参与,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知形象美,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引导学生朗读入境的过程中,结合板画(即简笔画)以美引读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在朗读训练中,运用简笔画把文中生动的景物、景色具体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获得生动鲜活的审美形象,不仅能加深内容的感知理解,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
3.音乐渲染,以声促读
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艺术的形象,可以把人带入特有的情境,并从中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心灵上的震撼。如果把音乐的语言与文学语言恰当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朗读训练过程中,把音乐引入课堂,使有声语言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由合适的音高、音韵、音色与节奏和教材的内容、思想、内涵和谐共振,融汇而成新的听觉形象,从而进入情境激发起朗读的激情。一位教师在教学《琵琶行》时,在琵琶乐曲当中朗读诗歌,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不管是把简笔画、音乐引入课堂,还是老师直接用语言来激发引导,其目的在于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读书先入境,入境始有情”。在朗读的指导中,以情激读、以美引读和以声促读都不是孤立的一种方法,往往是相互结合,综合运用,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的参与,在教师语言的辅助下,使学生进入听其言、见其物、闻其声的情境,激发起朗读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朗读的训练,并在朗读的过程中启发学生的思维,深化理解,使学生“于不知不觉而被陶冶,从而收到潜移默化之效”。
二、 自读自悟
在这个阶段,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或朗读、或默读、或边读边想,这是学生自主学习、自悟新知的过程,自学课文的生字新词,并能够读写,思考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在这个阶段以巡视为主,随时指导和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情况、学习疑难等,在充分自读自悟之后,反馈词语的掌握情况和简单的初读感受,为深入构建奠定基础。
三、 商讨学习
此阶段的学习体现合作二字,让学生在读中感受到思想主题,由此回归到语言文字,研究语言表现方法、形式、结构、规律等。首先让学生自读自悟文章,通过自己思考、发现,然后与同小组协作商讨学习,以深化自悟的水平,提高自己的领悟层次,最后进行师生间协作交流,从中领悟到语言的精妙、语言的内涵、语言的规律与形式。这一阶段的意义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参与和合作交流意识,形成相互合作、共同提高的教学互动形式。商讨学习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情”“意”结合法
小说重在“事”和“人”,散文则重在“情”和“意”。阅读散文,第一要旨是努力进入作者提供的境界,体会作者在此时此地的喜怒哀乐。读《荷塘月色》,运用想象,让自己随着朱自清笔下的煤屑小路,静静地步向那片荷塘,目睹月色下的荷叶荷花,身沐如流水的月光……这时候,你会是一种怎样的心境?是宁静,还是放松?读《记念刘和珍君》,追踪鲁迅的那种既“无话可说”,又“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的矛盾心理,并体会隐藏在这矛盾心理背后的那种深沉的悲愤之情。散文的“情”和“意”是紧密相连的。你读出《荷塘月色》中作者那种宁静、放松之情还不够,还要进一步思考,为何作者面对这荷塘、这月色,会产生如此之情?这是读出散文“意”的基础。前面说的“心里颇不宁静”,面对荷塘、月色,又感到宁静、放松,作者的隐含之意渐渐清晰;同样,读出《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的悲愤之情,又要设问,鲁迅悲的是什么,恨的是什么?这样,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意”也渐渐凸出。
2.“文眼”为纲法
散文的“文眼”亦如其“眼睛”,抓住了“文眼”,等于把住了作者的情感脉络,找到了解开文章主旨的钥匙。古人说:“揭全文之旨,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前必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顾注,抑所谓文眼者也。”这段话的意思是,散文的“文眼”是文章的点睛之笔。它或在文首,或在文中,或在文末,不管在何处,都应前后照应它,使之成为贯穿全文的一条看不见的红线。《荷塘月色》的“文眼”是文首那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为全文定下了一个基调,下文写荷塘的宁静,正是与心绪的不宁静相对照。《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眼”是“想写一点东西”又“无话可说”,它也为全文那种悲愤之情定下了基调。
3.理清线索法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叙事时,它多为生活片段,且跳跃较大,无明晰的情节;写人时,它也不求形象丰满,往往点到即止。杂文更以行文恣肆为特点,思之所至,文亦随之。因此,阅读散文时,理清散文的线索,对理解全文主旨至关重要。散文的线索在某种意义上即作者的思路。抒情散文显然以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线索,叙事散文多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为线索。但这种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与小说不尽相同,往往随作者的情感而跳跃。所以,要理解这类散文的线索,仍离不开作者的思路。还有一类散文的线索,只是某一句话、某一心态、某一行动、某一细节……作者以此串起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材料,这其实也与作者的思路有关。
四、 悟读积累
这一阶段教师让学生在自读体会的基础上,悟其读法,感受语言文学,具体地说,是在体会感悟语言内涵的基础上,用读表现出来,“委婉处还它委婉,激扬处还它个激扬”,以读来深化感悟,丰富积累。
1.读出散文的言下之意
散文讲究含蓄美,不少地方点到即止。如果一目十行,往往忽略过去了。如《荷塘月色》中:“荷塘的四周,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瞌睡人的眼。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却什么也没有。”如果匆匆读过,忽略了最后一句:“但热闹是他们的,我却什么也没有”,我们往往只能读出作者是在竭力描写月色下荷塘之美。最后一个“但”,文意一转,含蓄地点出了作者在此时的愁思之深,是那种无法排谴、挥去又来的愁思。
2.读出散文(杂文)的讽刺之意
杂文往往“喜笑怒骂皆成文章”。鲁迅《拿来主义》中指出,中国一向是所谓“闭关主义”,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自从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碰了一串钉子,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别的且不说罢(除了后面列举的三个学艺上的例子,其他的“送去”更多了),单是学艺上的东西,近来就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但终“不知后事如何”(不知后事如何,正是“知后事如何”:那些古董全被盗卖了)。括号内的句子都具有强烈的讽刺之味。
3.读出语言之美
《荷塘月色》的语言典雅清丽,文中运用了近30个各种类型的迭词,这些迭词渲染出一种雅而不俗的语言气氛,产生了独特的表情达意的效果。如描写荷花荷叶,运用了“曲曲折折”、“田田”、“亭亭”、“层层”、“一粒粒”、“缕缕”、“密密”、“脉脉”等词,准确而传神地描写出作者为之欣喜的美境。因此,教师应十分注重指导点拨这一环节的读书,努力让学生在读中情境再现,读出感觉,读出意蕴,读出味道来。值得一提的是,此时表现性的读不宜用教师的思想、意见来阻碍或左右学生的读法,努力让学生自己品味,按自己的理解朗读课文,尊重学生,关键让学生说出朗读的依据和方法。
五、 质疑领悟
通过朗读全文,发现问题,进行讨论,解决问题,达到对课文的深层理解和感悟。创设情境——自读自悟——商讨学习——悟读学习——质疑领悟,这五个环节是散文教学中最常见的“自读自悟”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并非一成不变,也可以运用其他变式,比如教学《我的空中楼阁》可以设计为:创设情境美——初读感受美——细读深化美——精读表现美,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把握,灵活运用,正确处理好文与情的关系、读与写的关系、导和悟的关系,才能正确地对散文进行有意义的“自读自悟”教学设计。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