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进入临床之前必须在学校内进行高质量的动手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教学可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护理技术操作,为实现对患者的整体护理奠定基础。但我校中职生大多是中考或高考落榜生,具有基础薄弱,年龄小,综合素质低,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我定位不准,出现对前途迷茫,学习得过且过,品行不良等问题。如何提高中职生护理实训,据本人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但是,有些患者,甚至一些医务人员往往对护理在治病和防病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了病要请医生看,要吃药打针,这是理所当然,毫无疑义的。但必须指出,正确的护理有助于病情的减轻,身体的恢复以至痊愈。而护理不当,则可使病情加重,使治愈前功尽弃。作为未来的护理人员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从心底热爱护理专业,才能用心学好这门技术。对此,我校每年“5.12”国际护士节举行护士授帽仪式及宣誓,传承和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二、充实实验设备,更新实验手段
第一,得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学校先后投资百余万元充实实验设备,更新实验手段,扩大了基础护理实验室,增加了模拟病房,投影设备等各类仪器设备,使教学过程和医院的日常工作更加接近,使学生提早进入了工作角色,从而促进了学生责任心的增强.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应用,更提高了基础护理实验课的开设和教学双重质量。
第二,制定实验室工作规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实验室天天开放,保证实验物品的完好,加强学生的责任心。
三、开展护理”大练兵、大比武” 活动
为了巩固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开展了“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先由教师指定比赛项目,学生利用课余和晚自习时间到实验室进行练习,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到现场指导,实验室全天开放,在普遍练习的基础上,先以班为单位进行分组赛,选出优胜者。后所有班级的优胜者公开比赛,每一项目有评分标准(同实践考核标准),评判教师现场打分,同时指出不足, 优胜者于以奖励。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第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示教和练习相结合,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师傅带徒弟。有些实验过程较复杂, 示教时学生看不清楚,电化教学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投影、录像、VCD教学片可以分解实验过程,放大操作细微处,可以反复地播放难点和要点。
第二,课余练习,叫学生用手机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录下来和教学片进行对比,找出不足,及时纠正。促进了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五、改革实验教学方式
1.操作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2.课堂实施
观看录像或老师示教,由学生回示,学生回示和演练就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面镜子,教师可以从中看到教学上长短优缺,及时针对缺漏采取措施加以补救。示教、回示、评价、演练、矫正,教师能得到积极的反馈,使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3.试验总结
让学生对照老师操作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不违反操纵原则的前提下,提出最简便的操作步骤。在操作中注重掌握原则性问题,而不是死记操作步骤。
4.课后练习
每个班选2-4名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担任课代表,负责课余指导全班同学的技能及反馈学生练习的情况,起到老师与学生的“桥梁”作用同时成为“小老师”。
5.技能考核。采用护士素质(包含个性品德及态度)、用物准备、操作技能(包含交往技能)与提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考核。即在操作考试过程中设置特定的病情进行提问,让学生针对具体情况思考应该做什么以及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以此考核学生技能知识、技能操作、个性品德、态度及交往技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成绩平时表现占20%,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50%。促使其上课认真练习,课后自觉练习,营造互帮互练的良好学习氛围。
【讨论】护理实训课要在护理教学与实训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下,使学生在跨入工作岗位之前,建立起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和信心,培养良好的业务素质,以高起点、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尽快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时代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适应性、实用性强的护理人才,服务于社会。实践证明,强化护理实践性教学,不仅提高了护生的操作技能,而且也培养了护生的综合能力。现代化护理教育注重护生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护生与操作对象的沟通和交流;注重对护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将对学生的成长和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思想引导,实验室设备及管理,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应用及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等保证教学质量,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大改善了以往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跟不上进度的情况。同时使我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热爱护理专业,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崇高理想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但是,有些患者,甚至一些医务人员往往对护理在治病和防病上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有了病要请医生看,要吃药打针,这是理所当然,毫无疑义的。但必须指出,正确的护理有助于病情的减轻,身体的恢复以至痊愈。而护理不当,则可使病情加重,使治愈前功尽弃。作为未来的护理人员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从心底热爱护理专业,才能用心学好这门技术。对此,我校每年“5.12”国际护士节举行护士授帽仪式及宣誓,传承和弘扬南丁格尔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荣誉感。
二、充实实验设备,更新实验手段
第一,得益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学校先后投资百余万元充实实验设备,更新实验手段,扩大了基础护理实验室,增加了模拟病房,投影设备等各类仪器设备,使教学过程和医院的日常工作更加接近,使学生提早进入了工作角色,从而促进了学生责任心的增强.现代化仪器设备的应用,更提高了基础护理实验课的开设和教学双重质量。
第二,制定实验室工作规定,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实验室天天开放,保证实验物品的完好,加强学生的责任心。
三、开展护理”大练兵、大比武” 活动
为了巩固教学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开展了“大练兵、大比武”活动,先由教师指定比赛项目,学生利用课余和晚自习时间到实验室进行练习,教师和实验指导教师到现场指导,实验室全天开放,在普遍练习的基础上,先以班为单位进行分组赛,选出优胜者。后所有班级的优胜者公开比赛,每一项目有评分标准(同实践考核标准),评判教师现场打分,同时指出不足, 优胜者于以奖励。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第一,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示教和练习相结合,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师傅带徒弟。有些实验过程较复杂, 示教时学生看不清楚,电化教学帮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投影、录像、VCD教学片可以分解实验过程,放大操作细微处,可以反复地播放难点和要点。
第二,课余练习,叫学生用手机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录下来和教学片进行对比,找出不足,及时纠正。促进了实验操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同时也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
五、改革实验教学方式
1.操作前准备
学生预习教材中的有关内容,操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应如何解决。
2.课堂实施
观看录像或老师示教,由学生回示,学生回示和演练就是教师教学质量的一面镜子,教师可以从中看到教学上长短优缺,及时针对缺漏采取措施加以补救。示教、回示、评价、演练、矫正,教师能得到积极的反馈,使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
3.试验总结
让学生对照老师操作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在不违反操纵原则的前提下,提出最简便的操作步骤。在操作中注重掌握原则性问题,而不是死记操作步骤。
4.课后练习
每个班选2-4名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担任课代表,负责课余指导全班同学的技能及反馈学生练习的情况,起到老师与学生的“桥梁”作用同时成为“小老师”。
5.技能考核。采用护士素质(包含个性品德及态度)、用物准备、操作技能(包含交往技能)与提问相结合的模式进行考核。即在操作考试过程中设置特定的病情进行提问,让学生针对具体情况思考应该做什么以及操作中应注意哪些问题,以此考核学生技能知识、技能操作、个性品德、态度及交往技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验成绩平时表现占20%,平时考核30%,期末考核50%。促使其上课认真练习,课后自觉练习,营造互帮互练的良好学习氛围。
【讨论】护理实训课要在护理教学与实训方法的不断完善和改进下,使学生在跨入工作岗位之前,建立起对护理专业的认知和信心,培养良好的业务素质,以高起点、高标准来要求自己,尽快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时代的发展,从而培养出适应性、实用性强的护理人才,服务于社会。实践证明,强化护理实践性教学,不仅提高了护生的操作技能,而且也培养了护生的综合能力。现代化护理教育注重护生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强调护生与操作对象的沟通和交流;注重对护生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这将对学生的成长和适应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通过思想引导,实验室设备及管理,现代化教学手段合理应用及实验教学方法改革等保证教学质量,有力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大大改善了以往实践操作在教学过程中跟不上进度的情况。同时使我们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