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safe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一轮语文课改对阅读教学明确规定:“小学生要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閱读兴趣的培养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关键
  学习最好的老师是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有了兴趣,学习主动性将被极大地调动起来,也就产生了永久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就能够超常表现出来。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很多方法,都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够明确阅读目的,但小学生的自制力相对较差这才是主要问题。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时,可能会出现忽“热”忽 “冷”现象,这时教师要注意及时调动学生思维的,使学生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教师要经常性地通过多种多样的形式活动,如开展读书活动、演讲比赛、课本剧表演、讲故事比赛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阅读目的教育,或结合教材,提醒学生,不能使他们懈怠。这样,才能达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效果。
  二、教师范读是培养学生阅读的基本方法
  文章表达的主题、人物的情操、有趣的故事情节被教师用抑扬顿挫、优美和谐的语调,以及准确的情感处理,声情并茂地给学生范读出来,能够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教师用平和的语气朗读课文的叙述部分,但关键处要有所变化如:但是,在外国租界里,谁又敢怎样呢?只能劝劝那个不幸的妇女。反问句要读出愤怒但又束手无策的感觉,后一句读出无奈与可怜之感。通过语气变化体现当时中国人与洋人不同的地位,所以周恩来悟出了要拯救贫苦人民必须先使国家强大这一真理。再如第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朗读时要坚定有力,一字一板的大声读,教师要读出周恩来的胸怀博大、志向远大。再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有志者当效周生啊!”此时教师朗读时要读出肯定、佩服的语气,让学生体会到魏校长被周恩来的话感染,产生的感叹之情。教师时而平和、时而愤怒、时而激昂的范读,使学生犹如被带入当时情景中,深受感染。教师的范读不仅使学生获得了初步的情感体验,而且会让学生情不自禁地模仿朗读,潜移默化中学生学会了阅读的基本方法。
  三、培养学生掌握良好的读书方法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措施
  第一,先扶后放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经历从低到高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家长教给他们基本的阅读方法,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进入阅读的“大门”。训练阅读能力的目标最终是使其成为独立的高效率读者,但这并不能一挥而就。在训练开始之际,教师和家长应当通过示范、提醒、启发等方式“扶”他们一把;随着学生对基本方法的掌握及阅读水平的提高,则应该减少帮助与干预,慢慢放手。
  第二,先易后难 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材料,有易到难是极重要的。一般而言,阅读材料中生字词不超过字词总数的5%。在题材上,学龄前的儿童以童话故事、短小的诗词为主,小学生阅读材料应以记叙文为主,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为辅,意义明了、朗朗上口的短诗、儿童诗也可以。在文体上,童话、传奇、民间小故事也是为小学生喜欢的。另外也以让孩子看报纸上的短新闻。
  第三,先单篇短章,后读成本书 有时教师和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读课外书没有恒心,一本书读了个开头就搁下。其实,让小学生硬着头皮攻读“大部头”原本就是不恰当的。“大部头”中信息量大,其中关系错综复杂,要求读者有较好的记忆力、连贯能力,否则读到后头忘了前头,始终一团乱麻。而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刚刚发展,即便坚持读完”大部头“,也免不了糊里糊涂,不知所云。所以,应让小学生读单篇短章,再视具体情况指导小学生读简本巨著或“大部头”某些章节。
  第四,先精读后略读 精读侧重于阅读理解、领悟与分析;略读侧重于快速地捕捉某些信息。精读与略读都是最终应掌握的阅读方式。不过,由于小学生阅读能力有待发展,而且其任务侧重于获得坚实基础,所以精读的训练在先。精读训练基本过关,才可以进行略读训练。
  第五,多多益善 “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确实需要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完成。相当一部分教师倾向于小学生读好课本,读好老师发的阅读材料就行了,反对学生读小说、杂志等“闲书”,认为这是不务正业。殊不知,许多“闲书”并不“闲”,而是开阔学生视野,锻炼了学生思维,提高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很好“课文”。
  四、总结
  总之,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言概之,在语文教学中,就始终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第一位,要摒弃大量讲解阅读教材的教学法。有道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应要求学生多阅读,不仅精读而且要泛读,教师应指导学生阅读方法,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长此以往,学生的词汇量大增,语感形成,并能体会语言美,有意识地去创造美的语言,那么语文功底自会加深,语文能力自会提高。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师在设计课堂作业时,要把握课堂作业设计的缘起,分析学生的认知缘起、学生思维度、学生能力等情况,明确课堂作业的设计指向,从而提高课堂作业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作业 目标  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在了解学生的学情、 知识掌握、 语言表达等维度上有重要的意义,好的课堂作业设计能够有效、真实的反映教师教的效果、学生学的情况。 在教学中,把握好学生学习的几个关节,合理设计课堂作业会起到良
期刊
【摘 要】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更加注重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独立的阅读能力,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多种有效的阅读方法,去理解和鉴赏各种优秀的文学作品,这就需要广大教师努力促进语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的优化整合,使学生进行课外延伸阅读,扩充知识面。本文根据多年来的教学经验,重点论述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整合的课堂教学策略,以供参考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外阅读 整合 课堂教学 策略 
期刊
【摘 要】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核心教学内容,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思维能力和逻辑能力的有效措施。随着新课程改革进程的逐渐深入,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计算教学更为重视,特别是对小学生来说,开展有效的计算教学,能够给学生初步建立起相应的计算意识,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地运用计算,为自身的生活服务,也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新课标教学理念要求对学生个性人格的塑造,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通
期刊
对儿童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课标指出:“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人教版教材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了
期刊
人类已进入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整合已成为一条通往教学创新的必经之路。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更新教育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适当采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恰当采用信息技术全面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  语文教学改革,从本质上讲,就是为了探索出一条既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又能适应未来教育发展需要的语文教学新路。改革是手段,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便要求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教师要学会在语文教育中渗入德育教育,从而达到在授课中实现育人子弟的效果,“文以载道,道在其中。”我认为只要充分的解读教材,学会方法,利用好每个细节去潜移
期刊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什么?阅读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每个民族的文化传承相当大一部分必须是靠阅读来完成的,民族的精神、文化、智慧很多时候是在阅读中熏陶、浸染中习得的。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
期刊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理解是这一学科中的重点与难点,检验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阅读理解的题型有多样化、复杂化的特点,学生解答起来并不容易,做到完全理解更是比较困难,是多数学生小学语文学科的短板。因此,怎样提升学生语文阅读理解能力和找到解题技巧是众多小学语文教师和相关工作者的研究重心,学生只有掌握了这部分能力才能做到在阅读理解部分多得分,在整体上提升语文学习能力。本文基于小学语文阅读理解及解题
期刊
小学语文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直接最现实的方法和途径,它是由少到多、由低到高的循序漸进的过程。没有阅读量的积累,难有阅读质的飞跃。因此,我们要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一方面要设法和家长们配合,做好家庭阅读的组织工作,另一方面是利用学生在校时间,组织实实在在的课内阅读,逐渐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学中必须优化课堂结构,加大积累性阅读。  一、抓住重点,赢得课内阅读的时间  没有时间的保证,课内
期刊
【摘 要】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稳步提高。但是在看到我们国家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问题,那就是一种不平衡的出现。这种不平衡就是人民物质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之间的不平衡。如今这个社会,每个人在生活条件上相比于过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思想素质水平上却没有多大的变化,我国社会整体的个人素质水平还是比较低下的。这就对我们建设和谐社会主义社会造成了阻碍,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