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便要求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教师要学会在语文教育中渗入德育教育,从而达到在授课中实现育人子弟的效果,“文以载道,道在其中。”我认为只要充分的解读教材,学会方法,利用好每个细节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就能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德育教育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的不断增长,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不断增长,人们纷纷开始学起了语文。语文在高考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可见语文已然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又是语文学习的起点,更是尤为重要,但教师在教授语文时,也应注重德育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学会怎样做人。那么,下面我就结合我自身的经验,简单介绍一下该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入德育教育。
一、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有人曾统计过,在小学阶段,学生平均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那么,教师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可以识字结合美学原则,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而如今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生字,尤其是低年级。加之现在多媒体技术逐渐发展,智能手机与电脑在生活学习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许多人都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大多学生出现懒惰的心理,便常常觉得写不写汉字无所谓,并且学生的字迹也越来越变的潦草。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那么在写字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飞向月球》中“膏”这个字时,我故意把“膏”字上半部写高大些,而将下半部的“月”写扁小些,看上去给人一种“月”身上背负了“高”大之物,有不堪重负之感。再让学生跟写得规范的“膏”相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哪种写法好看。通过一番比较学生便能得出:上下结构的字,为了紧凑,写时要尽量“上紧下松”些。首先对学生的观察所得加以肯定,并及时加以点拨:字也有高矮强弱之分,它们也要创建和谐社会,两个字组成一个新字,它们不争不吵,互相谦让,互相协作,为了适应新环境,其中某些笔画还主动发生了变化。由于它们识大体,顾大局,很顺利地就组建成一个和谐而美好的新家庭。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然后联想同做人处事之间的联系,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识字,同时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谦逊有礼、团结有爱等方面的教育。
二、在阐明课题中渗透德育
文章题目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时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抓住主题,揭示课题的内在的含义,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不仅如此,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例如:在《丰碑》一课教学时,刚出示课题后我问学生,“碑”是什么?“石碑”学生回答。“是用来干什么的?”“纪念去世的人”“这篇文章是纪念谁的?”“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文章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这时,学生便可以带着问题快速地阅读着课文,寻找着答案,几分钟后,我便对他们进行提问,他们便争先恐后地回答“军需处长在严寒的冬天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其他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为战士心中永久的纪念”,“他为革命战争所做出的丰功伟绩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由此可见,当我们从课题出发,层层深入,逐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不知不觉间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品味重点词句中渗透德育
在一篇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一般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并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便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句子或段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悟点”。不仅如此,在深入挖掘每篇课文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础上,我们不仅要把握课文的总体,而且要把握课文的局部,即对每个关键性词语、句子、段落的内容均有所理解和领悟。例如在我们学习一篇文章时,我们便可以先划出重点字词句,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阅读课文,然后做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再对此进行评价分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其中渗透的价值观念与德育教育。从而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受到教育,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和领悟中。
四、在创设情景中渗入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色彩也十分绚丽。大量的插图、挂图,还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电教配套设施直观新颖,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观察特点,也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便会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激发出学生深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接受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教师应摒弃以往老旧的语文教学模式,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一定要学会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并结合自身条件与学生的现实状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杨聪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86-87.
[2]李秀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
[3]高曉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才智,2013,(05):126.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 德育教育
随着中国在国际上地位的的不断增长,语文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不断增长,人们纷纷开始学起了语文。语文在高考中的比重也在不断增加,可见语文已然变得越来越重要。小学语文又是语文学习的起点,更是尤为重要,但教师在教授语文时,也应注重德育的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学会怎样做人。那么,下面我就结合我自身的经验,简单介绍一下该如何在语文教育中渗入德育教育。
一、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
识字写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有人曾统计过,在小学阶段,学生平均要认识2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那么,教师在教学生识字的过程中,可以识字结合美学原则,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而如今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后教材中出现了大量的生字,尤其是低年级。加之现在多媒体技术逐渐发展,智能手机与电脑在生活学习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大,许多人都出现“提笔忘字”的现象,大多学生出现懒惰的心理,便常常觉得写不写汉字无所谓,并且学生的字迹也越来越变的潦草。新课标要求我们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的情感。那么在写字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例如在教学《飞向月球》中“膏”这个字时,我故意把“膏”字上半部写高大些,而将下半部的“月”写扁小些,看上去给人一种“月”身上背负了“高”大之物,有不堪重负之感。再让学生跟写得规范的“膏”相比较,看两种写法有什么不同,哪种写法好看。通过一番比较学生便能得出:上下结构的字,为了紧凑,写时要尽量“上紧下松”些。首先对学生的观察所得加以肯定,并及时加以点拨:字也有高矮强弱之分,它们也要创建和谐社会,两个字组成一个新字,它们不争不吵,互相谦让,互相协作,为了适应新环境,其中某些笔画还主动发生了变化。由于它们识大体,顾大局,很顺利地就组建成一个和谐而美好的新家庭。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字型,然后联想同做人处事之间的联系,将识字、写字教学同育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识字,同时明白做人的道理,受到谦逊有礼、团结有爱等方面的教育。
二、在阐明课题中渗透德育
文章题目是整篇文章的灵魂,时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是文章的眼睛。因此,抓住主题,揭示课题的内在的含义,既有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学文悟“道”的目的,不仅如此,还能激发学生学习文章的兴趣。例如:在《丰碑》一课教学时,刚出示课题后我问学生,“碑”是什么?“石碑”学生回答。“是用来干什么的?”“纪念去世的人”“这篇文章是纪念谁的?”“我们为什么要纪念他?”“文章为什么要以丰碑为题?”这时,学生便可以带着问题快速地阅读着课文,寻找着答案,几分钟后,我便对他们进行提问,他们便争先恐后地回答“军需处长在严寒的冬天把自己的棉衣让给其他战士,自己被活活冻死了”,“军需处长舍己为人的精神成为战士心中永久的纪念”,“他为革命战争所做出的丰功伟绩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心中”。由此可见,当我们从课题出发,层层深入,逐渐引导学生,理解课文,让学生在革命先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中,不知不觉间自觉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在品味重点词句中渗透德育
在一篇文章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一般总是隐含在词句之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剖析和品味课文的词句,并借以挖掘其中蕴含的思想内容,便可以较好地渗透品德教育。揭示课文思想内容的关键性词语、句子或段落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最佳“悟点”。不仅如此,在深入挖掘每篇课文内在的思想教育因素的基础上,我们不仅要把握课文的总体,而且要把握课文的局部,即对每个关键性词语、句子、段落的内容均有所理解和领悟。例如在我们学习一篇文章时,我们便可以先划出重点字词句,然后让学生带着这些阅读课文,然后做出自己的理解。教师再对此进行评价分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其中渗透的价值观念与德育教育。从而深入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受到教育,把德育渗透到语言文字的讲析和领悟中。
四、在创设情景中渗入德育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十分丰富,色彩也十分绚丽。大量的插图、挂图,还有先进的多媒体设备和电教配套设施直观新颖,不仅符合小学生的观察特点,也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插图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会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内容连同渲染的课堂气氛便会作用于学生的心理,激发出学生深厚的情感,从而使学生获得更真实深刻的体会,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效果。
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一个人接受德育教育的最佳时期。教师应摒弃以往老旧的语文教学模式,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新课改的要求下,教师一定要学会在语文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并结合自身条件与学生的现实状况,制定合适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杨聪丽.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5):86-87.
[2]李秀娟.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
[3]高曉梅.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 才智,2013,(0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