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次看到聂峻这个名字是偶然翻阅他的自傳性漫画《找海》,随意翻了几页,便一发不可收拾,他的作品独树一帜,《红蛊》、《我街》、《丢丢侠》、《寻找布列松》、《不想长大》……充满了童话的奇思妙想,又饱含青春的浓烈迷惘,最宝贵的是其中的爱与真诚,纯粹干净不夹杂商业的炒作。近日有幸约见“鬼才”聂氏本人,近1米9的大高个,但却如他作品一样的安静、敏感、寂寞,让你迫切地想要窥探他的内心世界……
梦·童年的冒险与忧伤
“每个人都有一种温暖而怀旧的情绪藏在心里。当我还是个流着鼻涕的脏小孩时,我就喜欢把头埋得很低在桌子上涂涂画画,我的母亲总要埋怨我,因为那姿势很邋遢,和我现在画漫画的样子是一样的。”
在聂峻的漫画世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个性鲜明、妙趣横生的童话人物,有囚爱成狂的机器人铁胎;有独占欲极强的小魔女仙碧菲;有花样百出的小狗布列松……他们和聂峻本人或多或少有些相似,有着充沛的精力,爱浪漫爱幻想,试图拯救世界,有时候喜欢耍酷,有时候爱玩忧郁,关键时刻又容易犯糊涂。他说他的创作是对自己尘封往事、青春印记的回顾,尽管有些旧作现在看来略显青涩、不够精致,但就像他所经历的过往一样,所有的一切都让他心怀感念。
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聂峻的父母是知青,十四岁以前,他一直生活在青海的西宁。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的同学多为回族、藏族、维吾尔族,他们都长得又高又壮,虽然聂峻个子很高,但相对而言,则显得瘦弱多了。生性敏感的他在同学间很内向,不爱说话。从小学到初中聂峻都喜欢一直宅在“面包”一样的房子里,很少出门。“这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总是喜欢躲起来做自己的事情。那时候我的消遣就是看有很多画的书,小时候看《三毛流浪记》,然后,无聊的时候也会学着‘拷贝’下来,但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创作这个叫‘漫画’的东西,只是喜欢趴在桌上涂鸦而已。”
虽然从没有立志要成为漫画家,但是童年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了日后创作的绝佳素材。回忆童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暑假,他帮一个同学写完所有的暑假作业,用一个星期的劳动获得了一只风筝作为报酬,那只风筝十分精美,让枯燥的生活多了斑斓的色彩,于是他满怀欣喜地放飞它,遗憾的是不到两个小时,风筝断了线。这种感伤一直藏在聂峻敏感的心底,让他明白人生有很多努力追来的美好会在转眼间变成遗憾随风而逝。
后来稍大点,聂峻认识了一个叫小六的朋友,他是从兰州搬来的转校生,可能都是外地人的缘故,他俩成了好朋友。他们常常爬上屋顶,俯视周围的棚户区,在屋顶上蹦来蹦去,幻想外面的世界。可以说,屋顶是聂峻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一个人的时候他会安静地仰望天空,编织自己的梦想。在西宁的生活很单调,于是小六要带着聂峻一起闯荡江湖。“每次我想起小六就觉得有些伤感,囚为后来他转学走了,我只能一个人爬上屋顶,一个人偷偷爬墙去看电影。”
对于聂峻波澜不惊的童年来说,风筝、屋顶、泡泡糖、电影……这些最鲜活的记忆代表了他少年时期对外界的向往,对未来的渴望,他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好去外面的世界经历一次冒险与刺激。
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去往一个完全不同于西宁的城市。于是,童年所有的记忆都被尘封在了那个广阔的大西部。在聂峻的《找海》中,他记录了这一段如梦的往事。
寻找·成长的残酷与愉悦
“我身体里有颗种子,需要光合作用……我注定漂泊,寻找海,寻找甜糖,迎着温暖的风流泪。等待阳光下身体里的种子长出来,残酷而愉悦。”
十四岁那年,聂峻终于等到家人把他的户口迁到青岛,这里是妈妈的故乡。小时候就听家人说,青岛是有海的城市,他一次次地想象自己站在大海边张开双臂让湿润的海风吹拂自己头发的样子……
那天妈妈给他买好了去往青岛的火车票,聂峻独自一人,背着大大的行囊,坐了三天三夜的硬座。“我感觉我整个的人生是有些被动的,感觉被命运安排的,不得不去一个地方,同时,这也让我对‘故乡’这个概念很飘摇,不明确,我不知道我的故乡到底应该是哪里,缺乏一种归属感,可能这就是我经常感到孤独的原因吧。”
尽管这样,青岛给聂峻带来很大的震撼。在火车进站之前,聂峻看到了一片蔚蓝色的海,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大海,引导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世界。对于一个刚走出闭塞的小城,来到外面世界的年轻人来说,血液中充斥的兴奋与激动很快取代了之前的陌生与孤独。“外面的世界新鲜、多彩,和我小时候在屋顶看到的那片棚户区是不一样的,我心向往,希望自己的视野被开拓,阅历能增加,这种冲击让我宁可背井离乡,宁可忍受那种孤独与飘摇。”
高中的时候,聂峻真正开始接触了漫画,看《圣斗士》、《阿拉蕾》:“我一开始的画风很像《阿拉蕾》,那时候也没有想要做那种很专业的漫画,也就是想自己能画出一个小人来,像‘变形金刚’什么的,也就如此而已。”仅仅是觉着好玩,聂峻开始自己编故事,模仿着作画,凭着丰富的想象力,他的处女作《兔侠士》将兔子、大力水手、武松结合在一起,兔侠士上山打老虎,住在老虎家里,发生了一系列好玩的故事。画完后,聂峻把漫画投了出去,让他意外的是居然得到了漫画杂志《卡通王》的赏识,还得到了不菲的稿酬:“《兔侠士》的发表让我感到幸运,当时我对这个行业完全没有概念,只是觉得我喜欢画的东西还能赚钱,这很好,可以说是漫画这个行业选择了我,而非我选择了漫画。” 从学校毕业后,凭着这一腔热血,聂峻决定放弃青岛的“铁饭碗”,加入北京“科普画王工作室”开始他的漫画创作生涯。“对于这个决定,家长肯定是有意见的,当时‘漫画家’对于大众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没人知道漫画家是做什么的。但是我总感觉我的生活不能停滞,我要往前,我骨子里渴望安稳,但是自己却很想去漂泊。”
在北漂的那段时间里,画漫画几乎成了聂峻生活的全部,每天要在工作室里画12个甚至15个小时,画累了就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再继续画。而面对北京这样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大文化圈,聂峻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浅薄:“高强度长时间的作画,有时候会厌烦会疲惫,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迷惘,我曾想过放弃,只是不愿回到普通的生活,不愿放弃自己的最爱,所以一直忍耐着。”
在这段时间聂峻通过不间断的创作练手,接触了漫画圈,从一开始无意识的作画提升到认识漫画的意义与价值的阶段,创作思路完全展开。《红蛊》、《甲壳虫》和《丢丢侠》都是这段黄金时期的杰作。“这些作品现在回头看,无论是故事还是画面,都有幼稚的地方。以前是凭着非理性的那种狂热在进行创作。总体上看,都有一种迷惘的感觉,可能那是我当时的一种流浪心境的写照。”
守望·把未来交给远方
“我想起很久以前,曾有一个孩子 蒙着眼睛伏在树边倒数着时间:“5,4,3,2……”当他睁开眼睛回过头时,街上寂静无人,他开始寻找那些藏起来的孩子。长大以后,我依然在这个游戏里。这个世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就像那些藏起来的孩子,我一个一个的去寻找他们,越走越远。”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漫画业还未兴起,也没有学校开设这样的专业,所以聂峻只能依托北京的漫画圈自己摸索。但是随着自己思想的成熟,创作的进步,渐渐地聂峻忍受不了自己缺乏专业知识的背景,他需要学习,很想回到校园去感受校园生活,让自己活得单纯些,更充实些。于是,他考进中国美术学院,学习艺术设计。
杭州对他而言,又是一个崭新的城市,这里让他感觉很舒适、秀美、安静。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生活比他想象的更精彩了。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最受读者欢迎的《我街》。《我街》以一种传统的故事套故事的手法,上演一出很现代的很前卫的心理剧,聂氏的漫画风格独特,人物造型有着明显区别于日本流行漫画的特点,很摇滚很酷,糅入了欧美时尚元素,以最接近漫画本质的表达方式梳理出青年人对世界的特殊感受。作品中融入了诸多元素,无奈的流浪、梦想的追逐、孤独与无助、迷惘与幻灭,让这一代在成长中迷惘、在迷惘中长大的年轻人感同身受。而最难能可贵的是《我街》中融入了聂峻本人对生命、生活、情感的探索,它所表达的那种为了自由、为了梦想、为了爱,在沮丧中依然坚强着不断奔跑不断找寻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正是这部作品的成功让聂峻开始小有名气,在法国的公开发行让他成为第一位在安古兰国际漫画节举办签售会的中国漫画家,也正是这一部作品他得到日本漫画界的青睐,聂峻作为第一位以访问学者身份受邀的中国漫画家到京都精华大学漫画学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
“我觉得自己可能每隔两三年,就需要所谓的‘精神洗澡’。把自己的心灵洗一下,把它洗干净——每次都是这样。去考大学就是我的心里长毛了,需要校园生活让自己纯净一点,让自己思想能有进步,这样才能继续画出很纯净的东西。我不喜欢安于现状,变成一条在玻璃杯里的鱼。后来去日本学习交流也是,我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不希望等时光像水一样慢慢流光了才挣扎,可能我一直在寻找心中的那片大海吧。”
经过这样的沉淀,留学归来的聂氏风格越来越成熟,大家都认识了这个安静有想法的年轻漫画家。北京奥运期间,他还受邀担任了奥运吉祥物的设计工作。现在聂峻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且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任教。他常常以自己的感悟告诉学生:“画漫画是一件异常艰苦却又非常快乐的事情,有时候它让人很孤独,需要有耐心才能抵抗社会的浮躁。所以不能用很功利的方式对待漫画,只有尊重内心的想法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现在的聂峻一年可能也只有一两个作品,但他对漫画的热爱和专注没有变,依然可以在作品中看到他的想法和真诚。就像目前在创作的系列漫画,讲一个木偶,他的心是空的,如果你在他心里放一朵花,他便拥有了花的灵魂,他的一生就是花的一生。其中,第一個故事是《樱花少年》,故事发生在日本京都,樱花在心中长大,少年爱上了一个女孩,愿意为了爱情牺牲自己,第二个故事是《向日葵少年》,发生在普罗旺斯,第三个故事将讲述发生在杭州的故事。他的创作始终充满了童话的唯美,充满爱和真诚而绝不会为了单纯迎合市场而沾染一丝的商业气息。
这不禁让人想起麦田守望者,聂峻就是这样,在不断地找寻中,始终坚守自己最初的梦想、童年的纯真、青春的热烈,回首自己一路流浪的踪迹,他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了远方,在孤独中坚定地成长、执着地追寻属于自己的广阔大海……
(编辑·姚磊)
梦·童年的冒险与忧伤
“每个人都有一种温暖而怀旧的情绪藏在心里。当我还是个流着鼻涕的脏小孩时,我就喜欢把头埋得很低在桌子上涂涂画画,我的母亲总要埋怨我,因为那姿势很邋遢,和我现在画漫画的样子是一样的。”
在聂峻的漫画世界里生活着许许多多个性鲜明、妙趣横生的童话人物,有囚爱成狂的机器人铁胎;有独占欲极强的小魔女仙碧菲;有花样百出的小狗布列松……他们和聂峻本人或多或少有些相似,有着充沛的精力,爱浪漫爱幻想,试图拯救世界,有时候喜欢耍酷,有时候爱玩忧郁,关键时刻又容易犯糊涂。他说他的创作是对自己尘封往事、青春印记的回顾,尽管有些旧作现在看来略显青涩、不够精致,但就像他所经历的过往一样,所有的一切都让他心怀感念。
和大多数人不一样的是,聂峻的父母是知青,十四岁以前,他一直生活在青海的西宁。这里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学校的同学多为回族、藏族、维吾尔族,他们都长得又高又壮,虽然聂峻个子很高,但相对而言,则显得瘦弱多了。生性敏感的他在同学间很内向,不爱说话。从小学到初中聂峻都喜欢一直宅在“面包”一样的房子里,很少出门。“这让我养成了一个习惯,总是喜欢躲起来做自己的事情。那时候我的消遣就是看有很多画的书,小时候看《三毛流浪记》,然后,无聊的时候也会学着‘拷贝’下来,但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自己将来会创作这个叫‘漫画’的东西,只是喜欢趴在桌上涂鸦而已。”
虽然从没有立志要成为漫画家,但是童年所经历的一切都成了日后创作的绝佳素材。回忆童年,让他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暑假,他帮一个同学写完所有的暑假作业,用一个星期的劳动获得了一只风筝作为报酬,那只风筝十分精美,让枯燥的生活多了斑斓的色彩,于是他满怀欣喜地放飞它,遗憾的是不到两个小时,风筝断了线。这种感伤一直藏在聂峻敏感的心底,让他明白人生有很多努力追来的美好会在转眼间变成遗憾随风而逝。
后来稍大点,聂峻认识了一个叫小六的朋友,他是从兰州搬来的转校生,可能都是外地人的缘故,他俩成了好朋友。他们常常爬上屋顶,俯视周围的棚户区,在屋顶上蹦来蹦去,幻想外面的世界。可以说,屋顶是聂峻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一个人的时候他会安静地仰望天空,编织自己的梦想。在西宁的生活很单调,于是小六要带着聂峻一起闯荡江湖。“每次我想起小六就觉得有些伤感,囚为后来他转学走了,我只能一个人爬上屋顶,一个人偷偷爬墙去看电影。”
对于聂峻波澜不惊的童年来说,风筝、屋顶、泡泡糖、电影……这些最鲜活的记忆代表了他少年时期对外界的向往,对未来的渴望,他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快点长大,好去外面的世界经历一次冒险与刺激。
后来他终于如愿以偿地去往一个完全不同于西宁的城市。于是,童年所有的记忆都被尘封在了那个广阔的大西部。在聂峻的《找海》中,他记录了这一段如梦的往事。
寻找·成长的残酷与愉悦
“我身体里有颗种子,需要光合作用……我注定漂泊,寻找海,寻找甜糖,迎着温暖的风流泪。等待阳光下身体里的种子长出来,残酷而愉悦。”
十四岁那年,聂峻终于等到家人把他的户口迁到青岛,这里是妈妈的故乡。小时候就听家人说,青岛是有海的城市,他一次次地想象自己站在大海边张开双臂让湿润的海风吹拂自己头发的样子……
那天妈妈给他买好了去往青岛的火车票,聂峻独自一人,背着大大的行囊,坐了三天三夜的硬座。“我感觉我整个的人生是有些被动的,感觉被命运安排的,不得不去一个地方,同时,这也让我对‘故乡’这个概念很飘摇,不明确,我不知道我的故乡到底应该是哪里,缺乏一种归属感,可能这就是我经常感到孤独的原因吧。”
尽管这样,青岛给聂峻带来很大的震撼。在火车进站之前,聂峻看到了一片蔚蓝色的海,那是他第一次看到大海,引导他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世界。对于一个刚走出闭塞的小城,来到外面世界的年轻人来说,血液中充斥的兴奋与激动很快取代了之前的陌生与孤独。“外面的世界新鲜、多彩,和我小时候在屋顶看到的那片棚户区是不一样的,我心向往,希望自己的视野被开拓,阅历能增加,这种冲击让我宁可背井离乡,宁可忍受那种孤独与飘摇。”
高中的时候,聂峻真正开始接触了漫画,看《圣斗士》、《阿拉蕾》:“我一开始的画风很像《阿拉蕾》,那时候也没有想要做那种很专业的漫画,也就是想自己能画出一个小人来,像‘变形金刚’什么的,也就如此而已。”仅仅是觉着好玩,聂峻开始自己编故事,模仿着作画,凭着丰富的想象力,他的处女作《兔侠士》将兔子、大力水手、武松结合在一起,兔侠士上山打老虎,住在老虎家里,发生了一系列好玩的故事。画完后,聂峻把漫画投了出去,让他意外的是居然得到了漫画杂志《卡通王》的赏识,还得到了不菲的稿酬:“《兔侠士》的发表让我感到幸运,当时我对这个行业完全没有概念,只是觉得我喜欢画的东西还能赚钱,这很好,可以说是漫画这个行业选择了我,而非我选择了漫画。” 从学校毕业后,凭着这一腔热血,聂峻决定放弃青岛的“铁饭碗”,加入北京“科普画王工作室”开始他的漫画创作生涯。“对于这个决定,家长肯定是有意见的,当时‘漫画家’对于大众来说还是一个很陌生的名词,没人知道漫画家是做什么的。但是我总感觉我的生活不能停滞,我要往前,我骨子里渴望安稳,但是自己却很想去漂泊。”
在北漂的那段时间里,画漫画几乎成了聂峻生活的全部,每天要在工作室里画12个甚至15个小时,画累了就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再继续画。而面对北京这样一个具有深厚底蕴的大文化圈,聂峻感觉到自己的渺小与浅薄:“高强度长时间的作画,有时候会厌烦会疲惫,更多的时候是一种迷惘,我曾想过放弃,只是不愿回到普通的生活,不愿放弃自己的最爱,所以一直忍耐着。”
在这段时间聂峻通过不间断的创作练手,接触了漫画圈,从一开始无意识的作画提升到认识漫画的意义与价值的阶段,创作思路完全展开。《红蛊》、《甲壳虫》和《丢丢侠》都是这段黄金时期的杰作。“这些作品现在回头看,无论是故事还是画面,都有幼稚的地方。以前是凭着非理性的那种狂热在进行创作。总体上看,都有一种迷惘的感觉,可能那是我当时的一种流浪心境的写照。”
守望·把未来交给远方
“我想起很久以前,曾有一个孩子 蒙着眼睛伏在树边倒数着时间:“5,4,3,2……”当他睁开眼睛回过头时,街上寂静无人,他开始寻找那些藏起来的孩子。长大以后,我依然在这个游戏里。这个世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就像那些藏起来的孩子,我一个一个的去寻找他们,越走越远。”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中国的漫画业还未兴起,也没有学校开设这样的专业,所以聂峻只能依托北京的漫画圈自己摸索。但是随着自己思想的成熟,创作的进步,渐渐地聂峻忍受不了自己缺乏专业知识的背景,他需要学习,很想回到校园去感受校园生活,让自己活得单纯些,更充实些。于是,他考进中国美术学院,学习艺术设计。
杭州对他而言,又是一个崭新的城市,这里让他感觉很舒适、秀美、安静。他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生活比他想象的更精彩了。在这段时间,他创作了最受读者欢迎的《我街》。《我街》以一种传统的故事套故事的手法,上演一出很现代的很前卫的心理剧,聂氏的漫画风格独特,人物造型有着明显区别于日本流行漫画的特点,很摇滚很酷,糅入了欧美时尚元素,以最接近漫画本质的表达方式梳理出青年人对世界的特殊感受。作品中融入了诸多元素,无奈的流浪、梦想的追逐、孤独与无助、迷惘与幻灭,让这一代在成长中迷惘、在迷惘中长大的年轻人感同身受。而最难能可贵的是《我街》中融入了聂峻本人对生命、生活、情感的探索,它所表达的那种为了自由、为了梦想、为了爱,在沮丧中依然坚强着不断奔跑不断找寻的人生态度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正是这部作品的成功让聂峻开始小有名气,在法国的公开发行让他成为第一位在安古兰国际漫画节举办签售会的中国漫画家,也正是这一部作品他得到日本漫画界的青睐,聂峻作为第一位以访问学者身份受邀的中国漫画家到京都精华大学漫画学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学术交流。
“我觉得自己可能每隔两三年,就需要所谓的‘精神洗澡’。把自己的心灵洗一下,把它洗干净——每次都是这样。去考大学就是我的心里长毛了,需要校园生活让自己纯净一点,让自己思想能有进步,这样才能继续画出很纯净的东西。我不喜欢安于现状,变成一条在玻璃杯里的鱼。后来去日本学习交流也是,我需要不断充实自己,不希望等时光像水一样慢慢流光了才挣扎,可能我一直在寻找心中的那片大海吧。”
经过这样的沉淀,留学归来的聂氏风格越来越成熟,大家都认识了这个安静有想法的年轻漫画家。北京奥运期间,他还受邀担任了奥运吉祥物的设计工作。现在聂峻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并且在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任教。他常常以自己的感悟告诉学生:“画漫画是一件异常艰苦却又非常快乐的事情,有时候它让人很孤独,需要有耐心才能抵抗社会的浮躁。所以不能用很功利的方式对待漫画,只有尊重内心的想法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现在的聂峻一年可能也只有一两个作品,但他对漫画的热爱和专注没有变,依然可以在作品中看到他的想法和真诚。就像目前在创作的系列漫画,讲一个木偶,他的心是空的,如果你在他心里放一朵花,他便拥有了花的灵魂,他的一生就是花的一生。其中,第一個故事是《樱花少年》,故事发生在日本京都,樱花在心中长大,少年爱上了一个女孩,愿意为了爱情牺牲自己,第二个故事是《向日葵少年》,发生在普罗旺斯,第三个故事将讲述发生在杭州的故事。他的创作始终充满了童话的唯美,充满爱和真诚而绝不会为了单纯迎合市场而沾染一丝的商业气息。
这不禁让人想起麦田守望者,聂峻就是这样,在不断地找寻中,始终坚守自己最初的梦想、童年的纯真、青春的热烈,回首自己一路流浪的踪迹,他把自己的未来交给了远方,在孤独中坚定地成长、执着地追寻属于自己的广阔大海……
(编辑·姚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