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道路路面一旦出現病害威胁,维护时不但费时和费力,而且会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所以,对于公路路面发生的各种病害,应该以预防为主,为了有效的预防病害的发生,必须深入研究各种病害的形成机理,以及预防措施和相应的处治方法,尽可能的消除病害隐患,提供理论支持是对高边坡病害的认识也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把握自然客观规律的实践过程,只有充分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才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正确的治理病害,降低人为的失误影响。
【关键词】沥青路面;防范措施;原因;病害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道桥事业建设的突飞猛进,其施工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施工完毕并开始运营后,公路所发生的损害较为严重,尤其是沥青铺设的路面。沥青路面和其他路面类型相比较,具有平整的表面、没有接缝、振动较小、噪音较低、行车平稳且舒适和维修简便等优势,成为公路施工建设中,长久使用的一种原材料。由于沥青材料本身差异和设计与施工水平双方的影响制约,沥青路面经常会出现坑槽、泛油、开裂和松散等现象,其被损坏的形式以及特征是多重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些病害的频繁发生,影响了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加剧了车辆的磨损程度,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影响了道路投资的效益回收。本文将对沥青路面的各类病害进行诊断及分析,并提出相关补救措施。
1 病害出现的原因诊断
1.1 路面混凝土沥青的质量问题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施工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有限。因此,施工企业和个人在道路结构层厚度的设计、施工原材料的使用上,本着便宜适用为原则,对交通量值和使用年限没有重点研究。例如,高等级的沥青路面,在我国的一些省市级采用的上面层使用的是进口的沥青,中面层和地面层却是使用国产的沥青,而我国国产沥青厂家可以达到标准的企业很少,无法满足国内施工建设的需要。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较差
不同种类的沥青混合料都有各自的压实系数,摊铺以后,表面虽被搂平,但是由于底层高低不平,使得虚铺厚度有薄厚的差别。在碾压过后,薄处的沉降量少,则路面较高,而厚处的沉降较多,则路面较低,进而会导致表面的平整度差。另一个原因是摊铺方法使用不正确,在相同厚度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使用铁锹高抛,或者是在运输卸料时的力将使沥青混合料砸实导致平整度差。
1.3 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的控制
沥青的搅拌对出场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有的施工单位因为设备或人员素质原因,使得沥青的搅拌温度很难精确的控制把握,温度时高时低,非常不稳定。当温度高时,可能会导致沥青材料变质,没有黏性,致使混合料松散;当温度低时,沥青混和料由于拌合得不匀,会影响级配等。这些都是会促使沥青路面发生局部松散等危害的原因。
1.4 养护不及时是病害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病害形成阶段及时维护,是防止路面病害发展的根本措施。通过沥青修补车热料热补、切割热料冷补,及时性封堵灌缝和扫除路面积水等养护手段可防止病害的发展。对先天性的病害要预防性养护,对功能性损坏要及时修补,确保路面完好、通畅。
1.4 其他影响路面松散的因素
正常温度下,由于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时间较长,没有进行保温,到达工地以后的放置时间又较长,很容易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凝固失效。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施工,由于运输保温条件较差,致使温度低于摊铺和碾压的温度,找补的沥青混合料粘结不牢。而且,沥青混合料因为炒制过火,致使沥青结合料失去原有的粘结力。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受潮或是含泥量过大,或冒雨摊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沥青的粘结力下降,从而造成路面的松散现象发生。
2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相应补救对策
2.1 合理选择技术标准和线路
选用先进的道路施工技术,加强对路线在平面—纵面—横断面三个断面的综合比较选择。开始从沿线自然概况以及地质情况两个主要的大方面入手,研究地质选定线路的合理性,进而最优化路线的位置,改变单纯的观念,提升为“综合”设计思想。特别是针对控制点、控制线应采用工程地质横断面定线,才可保证不出现高堑坡病害发生。确保选定路线的合理性,是避免大量高边坡病害发生的首要对策。特别是对于在高山峡谷区修建的高等级公路工程而言,从对工程安全制定设计标准阶段开始,就应充分考虑高边坡病害的影响。
2.2 严把招投标管理大关
江苏省沥青路面存在一些差异性,跟承包商的施工水平参差不齐有密切相关。建议在以后招投标时,在江苏省施工且其路面保持2~3年完好无损的单位,给予一定的支持,并对质量控制主要人员建档。选择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和责任心的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理,并对主要路面监理人员实行考核上岗。
2.3 合理施工的对策
处理高边坡病害问题,需要有一个相应合理的施工对策,还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地质条件,预计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堑坡应力的变化情况,以及水文地质方面的变化,相应的提出符合当地情况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应该注意的事项,写到配套的设计文件中去,从而杜绝由于施工不当引起的病害,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季节和施工方法。当出现与原地质资料不一致的情况,或是出现一些病害现象时,要能尽早的反映情况,以便能够及时的变更措施和设计。坚决的杜绝个别企业为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而罔顾国家的利益。相关的监理部门和责任单位,要严格把好施工工艺关,实行边防护、边绿化养护、边开挖和边观测的原则。
2.4 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监测
病害治理工程是自然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对重点工程,我国现行规范要求对边坡变形和工程作用效果进行长期观测,观测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一旦灾害发生,轻者会造成塌方断道后阻塞交通,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重者则会危及过往的车辆和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较大。对于大量已治理的病害,由于地下水发育的增强,在软弱岩土地段中,由于变形破坏所经历的时间较为短暂,边坡的病害和前期治理进行的不彻底,可能会在运营期间,发生突发性或持续性的变形破坏问题,如果不进行必要相应的监测,就无法及时的采取预防性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对象的不同,适时、适量的选用传统及高科技的监测措施对路面进行检测。例如,地表位移倾斜监测系统,深层变形监测系统,TDR或GPS监测仪等。
3 结语
作为一种道路建筑施工用的原材料,沥青混凝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控制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沥青路面存在的早期病害现象、成因、危害等方诸多面进行分析总结,并且结合实际的工程问题提出了预防病害的防治相应措施以及合理的治理办法。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严格控制沥青路面材料的质量,不断提高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水平,限制超载,发展新型防治方法,保证沥青路面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秀凤.浅谈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J].青海交通科技,2005,(6):58-60.
[2]吴长添,方精思.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养护防治分析[J].公路与汽运,2006,(1):39-41.
[3]曾田,张岩,逯继明.浅谈沥青路面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6):38.
[4]李力科,张海霞.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96.
[5]毛应生,高中俊.旧桥结构的可靠性评价[J].中国市政工程,1993,(3):30-35。
【关键词】沥青路面;防范措施;原因;病害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道桥事业建设的突飞猛进,其施工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施工完毕并开始运营后,公路所发生的损害较为严重,尤其是沥青铺设的路面。沥青路面和其他路面类型相比较,具有平整的表面、没有接缝、振动较小、噪音较低、行车平稳且舒适和维修简便等优势,成为公路施工建设中,长久使用的一种原材料。由于沥青材料本身差异和设计与施工水平双方的影响制约,沥青路面经常会出现坑槽、泛油、开裂和松散等现象,其被损坏的形式以及特征是多重的,产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这些病害的频繁发生,影响了行车的速度和安全,加剧了车辆的磨损程度,缩短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严重的影响了道路投资的效益回收。本文将对沥青路面的各类病害进行诊断及分析,并提出相关补救措施。
1 病害出现的原因诊断
1.1 路面混凝土沥青的质量问题
近年来,我国许多大城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很多基础设施建设和道路施工建设项目的建设资金有限。因此,施工企业和个人在道路结构层厚度的设计、施工原材料的使用上,本着便宜适用为原则,对交通量值和使用年限没有重点研究。例如,高等级的沥青路面,在我国的一些省市级采用的上面层使用的是进口的沥青,中面层和地面层却是使用国产的沥青,而我国国产沥青厂家可以达到标准的企业很少,无法满足国内施工建设的需要。
1.2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较差
不同种类的沥青混合料都有各自的压实系数,摊铺以后,表面虽被搂平,但是由于底层高低不平,使得虚铺厚度有薄厚的差别。在碾压过后,薄处的沉降量少,则路面较高,而厚处的沉降较多,则路面较低,进而会导致表面的平整度差。另一个原因是摊铺方法使用不正确,在相同厚度的虚铺层中,由于摊铺时使用铁锹高抛,或者是在运输卸料时的力将使沥青混合料砸实导致平整度差。
1.3 沥青混凝土拌合温度的控制
沥青的搅拌对出场温度有一定的要求。但是,有的施工单位因为设备或人员素质原因,使得沥青的搅拌温度很难精确的控制把握,温度时高时低,非常不稳定。当温度高时,可能会导致沥青材料变质,没有黏性,致使混合料松散;当温度低时,沥青混和料由于拌合得不匀,会影响级配等。这些都是会促使沥青路面发生局部松散等危害的原因。
1.4 养护不及时是病害发展的重要原因
在病害形成阶段及时维护,是防止路面病害发展的根本措施。通过沥青修补车热料热补、切割热料冷补,及时性封堵灌缝和扫除路面积水等养护手段可防止病害的发展。对先天性的病害要预防性养护,对功能性损坏要及时修补,确保路面完好、通畅。
1.4 其他影响路面松散的因素
正常温度下,由于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时间较长,没有进行保温,到达工地以后的放置时间又较长,很容易导致沥青混合料的凝固失效。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施工,由于运输保温条件较差,致使温度低于摊铺和碾压的温度,找补的沥青混合料粘结不牢。而且,沥青混合料因为炒制过火,致使沥青结合料失去原有的粘结力。沥青混合料的集料受潮或是含泥量过大,或冒雨摊铺,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导致沥青的粘结力下降,从而造成路面的松散现象发生。
2 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相应补救对策
2.1 合理选择技术标准和线路
选用先进的道路施工技术,加强对路线在平面—纵面—横断面三个断面的综合比较选择。开始从沿线自然概况以及地质情况两个主要的大方面入手,研究地质选定线路的合理性,进而最优化路线的位置,改变单纯的观念,提升为“综合”设计思想。特别是针对控制点、控制线应采用工程地质横断面定线,才可保证不出现高堑坡病害发生。确保选定路线的合理性,是避免大量高边坡病害发生的首要对策。特别是对于在高山峡谷区修建的高等级公路工程而言,从对工程安全制定设计标准阶段开始,就应充分考虑高边坡病害的影响。
2.2 严把招投标管理大关
江苏省沥青路面存在一些差异性,跟承包商的施工水平参差不齐有密切相关。建议在以后招投标时,在江苏省施工且其路面保持2~3年完好无损的单位,给予一定的支持,并对质量控制主要人员建档。选择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和责任心的监理单位对工程进行监理,并对主要路面监理人员实行考核上岗。
2.3 合理施工的对策
处理高边坡病害问题,需要有一个相应合理的施工对策,还需要各部门的协调和配合。要根据具体的施工地质条件,预计开挖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堑坡应力的变化情况,以及水文地质方面的变化,相应的提出符合当地情况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应该注意的事项,写到配套的设计文件中去,从而杜绝由于施工不当引起的病害,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季节和施工方法。当出现与原地质资料不一致的情况,或是出现一些病害现象时,要能尽早的反映情况,以便能够及时的变更措施和设计。坚决的杜绝个别企业为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而罔顾国家的利益。相关的监理部门和责任单位,要严格把好施工工艺关,实行边防护、边绿化养护、边开挖和边观测的原则。
2.4 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监测
病害治理工程是自然地质灾害的防治工程,对重点工程,我国现行规范要求对边坡变形和工程作用效果进行长期观测,观测期限一般在一年以上。一旦灾害发生,轻者会造成塌方断道后阻塞交通,造成巨大的经济财产损失;重者则会危及过往的车辆和生命财产安全,社会影响较大。对于大量已治理的病害,由于地下水发育的增强,在软弱岩土地段中,由于变形破坏所经历的时间较为短暂,边坡的病害和前期治理进行的不彻底,可能会在运营期间,发生突发性或持续性的变形破坏问题,如果不进行必要相应的监测,就无法及时的采取预防性措施。根据具体情况和具体对象的不同,适时、适量的选用传统及高科技的监测措施对路面进行检测。例如,地表位移倾斜监测系统,深层变形监测系统,TDR或GPS监测仪等。
3 结语
作为一种道路建筑施工用的原材料,沥青混凝土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极其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的早期病害控制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对于沥青路面存在的早期病害现象、成因、危害等方诸多面进行分析总结,并且结合实际的工程问题提出了预防病害的防治相应措施以及合理的治理办法。对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的防治必须从各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进行防治。严格控制沥青路面材料的质量,不断提高沥青路面的设计和施工水平,限制超载,发展新型防治方法,保证沥青路面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王秀凤.浅谈沥青路面的病害与防治[J].青海交通科技,2005,(6):58-60.
[2]吴长添,方精思.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养护防治分析[J].公路与汽运,2006,(1):39-41.
[3]曾田,张岩,逯继明.浅谈沥青路面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6):38.
[4]李力科,张海霞.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成因及其防治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96.
[5]毛应生,高中俊.旧桥结构的可靠性评价[J].中国市政工程,1993,(3):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