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时期职业教育德育工作要着力落实“德育为先”,把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放到职业技术教育的首位。通过分析新时期中职德育工作现状和问题,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从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确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增强社会德育效果,建设的职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三结合”德育工作模式。形成多元德育工作网络,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
关键词:德育工作方法;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6-036-0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技能且有责任心、能吃苦、品学兼优的职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其中不仅有社会和家庭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着一些误区。通过分析新时期中职德育工作现状和问题,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从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确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增强社会德育效果,建设“三结合”德育工作模式。形成多元德育工作网络,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本人结合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粗浅地谈谈对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的看法。
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的现状
1.1 德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开够,不少中职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德育机构,德育教学研究薄弱,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德育课与普通文化课同属一个部门管理。结果德育管理目标不明确、德育方法单一、德育管理水平不高。我校虽已建立德育教研室,但教研室人员匮乏,并身兼数职。对德育课指导与学生德育工作未发挥明显作用。
1.2 德育目标不符合学生实际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应全面深刻地和体现社会实际需要,应符合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和自我发展的和谐性。但不少中职学校包括我校在内德育目标定位上过分强调方向性、政治性,缺乏层次性与基础性,不了解学生的状况和内在需求,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不了解的主体需要,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这种过高的德育目标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1.3 德育方法呆板陈旧
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和完成德育任务,所采取运用的各种教育方法、手段和活动形式的总和。目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我校在内德育方法呆板陈旧,学校的德育工作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注重课堂教学,轻视社会实践,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互动、平等对话、反馈;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而不是让学生亲身感悟与实际体验。传统的德育方法,脱离了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要,因此难以实现理想的目标。
1.4 德育内容针对性较差
通过我校的教师和学生反馈,德育内容上来看,不少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滞后于德育对象的变化,课程内容针对性较差。课程设置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互“脱节”;课程内容陈旧,针对性较差,忽视了学生思想水平的层次性,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以传统思想观念要求学生,德育教学随意性大。尽管教育部颁布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但是不少学校没有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课,课程开设不齐,学时不足。可见,传统的德育内容已不能满足德育教学需求。
1.5 德育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没有建立一体化的有机联系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职责分明”,缺乏一体化的有机联系,就我校来说德育教师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参加学生管理工作也不多;学生管理机构的教师则以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主,整天忙于事务,缺乏对问题学生进行德育上的系统引導和教育,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
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对中职德育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新一轮教学改革对中职德育工作也提了新要求。《教育部关于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等一系列文,明确提出要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之本、德育工之首,为中职学校提高认识、强化德育指明了方向,教学大纲规定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因此,贯彻落实育部启动的新一轮教学改革要求,积极探索新时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是当务之急。中职学校的德育内容应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既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急于求成。要进一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的全过程。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中职学生的时代特点,及时更新内容,创新载体形式,并确保德育课教学时间要求。
3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对策创新
为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就中职德育工作的特点看,开展“三结合”德育,即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建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增强社会德育效果。开辟德育新途径。 3.1 改进学校德育德育工作方法
3.1.1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将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要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和相关专题教育。时事政策教育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生动活泼,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各学科渗透德育,是各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平常,最稳定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德育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校,要求各科教师要发挥师表作用,主导作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寄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老师们开展每节课“十分钟德育”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2 校内其它各种途径。
学校方面,由于学校是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肩上的“担子”也是最重的,因此,我校建立了多种德育工作机构和队伍主要包括班主任、共青团、活动课与课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等途径。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有计划的开展德育活动;组织建设好班级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要协调本班、本年级各科教师的德育工作。密切联系家长,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
共青团、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团委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的挥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组织引到自己周围,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通过举办业余团校、党校、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培养提高学生中的优秀分子。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形成整体性德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要合理设计,科学布局,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管理,使之达到绿化、净化、美化、香化、富有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和影响。我校充分发挥校歌、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认真抓好黑板报、壁报、橱窗、广播、图书室、荣誉室、德育活动室、文体艺术等多种专用场所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心理咨询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职业指导是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一直认真搞好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升学、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最后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大力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尽量避免和减弱网络信息可能产生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和侵害。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开办校园"网吧",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
3.2 建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
学校在与学生家庭方面的沟通工作,主要是通过“家访”。 这是我校德育工作最为突出的一个特色。为什么还会出现像小学生时期的管理模式呢?个中缘由就是因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历来是学校的主业,与家庭社会紧密相连,从来没有脱离家庭与社会而孤立存在的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场所——家庭,在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连接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就是家访。我校领导认为,学校虽是职业学校,但在重视学生的成才的同时,从某种角度上说,中职学生成长中的挫折要多于他的同龄人。在教育中,我们更关注他们的人格培养,不仅重视他们在校的表现,更要追根溯源地关注他们成长的轨迹。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家访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真心的关爱和他们自身得到的重视,树立自信。家访活动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架起这座桥,学校与家长之间能极大地增进了解,解决日常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家长更加了解学校,信任学校,依靠和支持学校,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有的放矢地为学生谋划未来。但是,由于我们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有部分同学是来自外省的,因此,让老师到每个家庭里面去家访是显得不太现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领导经过反复的研究,最终得出了“电话家访”这样一个方法,要求每个班主任在一定的时期内,例如期中考试后等等,要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都打去电话,进行一个电话家访,向家长汇报一下其子女在校时的表现,以及向其家长了解学生性格上的某些特点,通过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让家长和老师都对自己的子女和学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家访也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多样的形式才有利于交流。我校特色家长会就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一种特殊的“家访”。在学生专业技能、才艺展示中让家长全面了解,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同时了解学校的教学成果。这样也会拉近家长与孩子、与学校的距离,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对家访也比较认可。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受人重视已经习以为常,混个毕业证的想法也见怪不怪。最初不理解,职业学校的学生怎么还有家访,又不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最怕老师告状,所以强烈反对。但没有想到老师的家访,没有单独批评,还有表扬和鼓励。还有那次才艺展示的家长会,让父母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风采,他们感动得流泪了,自己也第一次相信自己也可以是个有才能的人,家访还使别的好多同学有了较多变化。家庭贫困的某同学,通过家访得到学校的资助,他安心地学习了;那不讲道理,爱顶撞老师的同学,变得对老师恭恭敬敬了;那个不爱劳动的同学,能积极地完成扫除任务了;那个不爱学习的同学,也能动手操作了;不为别的,只為下次家长会给家长一个惊喜。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已降到最低程度,没想到学校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视。他们说,家访很好,使我们这些经常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了解了孩子在学校里的种种行为和表现。学校管理这样严格,又这样认真负责,真是我们家长的荣幸,与班主任老师的交流,共同商定的教育方法,让我们对教育孩子树立起了信心,对学校教学情况和各项政策的了解,让我们心中有了较明确的对孩子未来的希望和设想。
3.3 增强社会德育效果
学校在与社会联系的德育教育方面工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活动来体现。一是聘任法制副校长及召开法纪教育大会,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目的;二是邀请专家来我校做心理健康讲座,指导学生面对压力时应如果作出正确的心理调适;三是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和职业规划教育;四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公益活动,如参加供销社组织的植树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惜自然的意识;五是学校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在学生第三年在外顶岗实习的时候,还不忘要求企业在培训学生的工作实操能力以外,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正是由于学校构建了这一较为健全的德育工作网络,才使我校学生的素质与以往相比,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学生旷课、缺课的情况越来越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加之密切,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一个“学生听教,学校有序,家长满意,社会好评”的和谐局面, 通过构建“三结合”这一德育网络,还让我们作为中职德育教育者积累到了更多新的经验。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职业教育一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以往一些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面对这些新的问题,仅仅依靠学校一方的德育教育已经显得十分单薄,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而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参与。我校正是抓住了这些原因,率先构建起了一个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为更好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
关键词:德育工作方法;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社会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2-2485(2013)06-036-004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具有一定技能且有责任心、能吃苦、品学兼优的职校毕业生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青睐。可以说,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影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学校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这其中不仅有社会和家庭的因素,更主要的是中等职业教育本身存在着一些误区。通过分析新时期中职德育工作现状和问题,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从改进中职学校德育工作方法,确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增强社会德育效果,建设“三结合”德育工作模式。形成多元德育工作网络,探索德育工作新途径。本人结合从事中等职业教育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粗浅地谈谈对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的看法。
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的现状
1.1 德育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不少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管理机制不够健全。一方面,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够,德育课在许多中职学校并没有开够,不少中职学校没有成立专门的德育机构,德育教学研究薄弱,德育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经验,德育课与普通文化课同属一个部门管理。结果德育管理目标不明确、德育方法单一、德育管理水平不高。我校虽已建立德育教研室,但教研室人员匮乏,并身兼数职。对德育课指导与学生德育工作未发挥明显作用。
1.2 德育目标不符合学生实际
德育目标是德育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中职学校德育目标应全面深刻地和体现社会实际需要,应符合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创造性和自我发展的和谐性。但不少中职学校包括我校在内德育目标定位上过分强调方向性、政治性,缺乏层次性与基础性,不了解学生的状况和内在需求,只重视远大理想的树立,不了解的主体需要,脱离社会生活实际。这种过高的德育目标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
1.3 德育方法呆板陈旧
德育方法是为实现德育目标和完成德育任务,所采取运用的各种教育方法、手段和活动形式的总和。目前,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我校在内德育方法呆板陈旧,学校的德育工作基本上是用一个统一的模式去塑造所有的学生,而不是关注每个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注重课堂教学,轻视社会实践,单向的而不是双向的互动、平等对话、反馈;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而不是让学生亲身感悟与实际体验。传统的德育方法,脱离了中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需要,因此难以实现理想的目标。
1.4 德育内容针对性较差
通过我校的教师和学生反馈,德育内容上来看,不少中职学校德育课程内容的改革滞后于社会发展,滞后于德育对象的变化,课程内容针对性较差。课程设置安排、理论教学与实践教育相互“脱节”;课程内容陈旧,针对性较差,忽视了学生思想水平的层次性,脱离了现实生活和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以传统思想观念要求学生,德育教学随意性大。尽管教育部颁布有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但是不少学校没有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开课,课程开设不齐,学时不足。可见,传统的德育内容已不能满足德育教学需求。
1.5 德育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没有建立一体化的有机联系
在德育工作中,教师教学队伍与学生管理队伍“职责分明”,缺乏一体化的有机联系,就我校来说德育教师往往以课堂教学为主,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了解不多,参加学生管理工作也不多;学生管理机构的教师则以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为主,整天忙于事务,缺乏对问题学生进行德育上的系统引導和教育,无法形成强大的合力。
2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新要求
根据构建和谐社会对中职德育提出的新要求,教育部新一轮教学改革对中职德育工作也提了新要求。《教育部关于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等一系列文,明确提出要把育人放在学校工作之本、德育工之首,为中职学校提高认识、强化德育指明了方向,教学大纲规定了对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学生德育的基本要求,是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基本规范,是教育行政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实行科学管理督导评估的基本标准,也是社会和家庭紧密配合校对学生进行教育的基本依据。因此,贯彻落实育部启动的新一轮教学改革要求,积极探索新时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是当务之急。中职学校的德育内容应遵循中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既不能脱离实际,也不能急于求成。要进一步体现职业教育的特点,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增强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职业教育人才培的全过程。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和中职学生的时代特点,及时更新内容,创新载体形式,并确保德育课教学时间要求。
3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和对策创新
为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实施德育内容,必须经过一定途径和渠道。德育途径是客观的,也是多种多样的,德育工作者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不同特点,选择有效的途径,选择效果优良的途径。就中职德育工作的特点看,开展“三结合”德育,即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方法,建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增强社会德育效果。开辟德育新途径。 3.1 改进学校德育德育工作方法
3.1.1 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
将德育寓于各学科教学之中。要加强时事政策教育、国情教育和相关专题教育。时事政策教育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生动活泼,坚持正面引导原则。各学科渗透德育,是各科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德育的最平常,最稳定的途径,对提高学生的思想德育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我校,要求各科教师要发挥师表作用,主导作用,认真落实本学科的德育任务要求,结合各学科特点,寄寓德育于各科教学内容和教育过程之中。老师们开展每节课“十分钟德育”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2 校内其它各种途径。
学校方面,由于学校是负责学生德育工作的主要承担者,其肩上的“担子”也是最重的,因此,我校建立了多种德育工作机构和队伍主要包括班主任、共青团、活动课与课外活动,校园环境建设,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等途径。班级是学校进行德育的基层单位,班主任工作是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和指导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班主任应结合本班学生实际,有计划的开展德育活动;组织建设好班级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加强班级管理,形成良好的班风。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要协调本班、本年级各科教师的德育工作。密切联系家长,积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配合。
共青团、学生会是学生自我教育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学校德育工作中一支最有生气的力量。团委学生会应根据各自任务和工作特点,充分的挥组织作用,通过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活动,把广大青少年组织引到自己周围,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良好的道德风尚,继承革命传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要通过举办业余团校、党校、马列主义理论学习小组活动,培养提高学生中的优秀分子。
校园环境文化建设,是形成整体性德育氛围不可缺少的条件。学校要合理设计,科学布局,积极进行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加强校园文化环境管理,使之达到绿化、净化、美化、香化、富有教育意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熏陶和影响。我校充分发挥校歌、校训和校风、教风、学风对学生的激励和约束作用,认真抓好黑板报、壁报、橱窗、广播、图书室、荣誉室、德育活动室、文体艺术等多种专用场所的建设,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心理咨询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有效途径;职业指导是发展学生个性,进行理想教育的有效途径。我校一直认真搞好心理咨询和职业指导,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好学习、生活、升学、择业、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最后要重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大力占领网络教育阵地,尽量避免和减弱网络信息可能产生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和侵害。有条件的学校要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开办校园"网吧",提高学生通过网络获取知识的能力,加强对学生进行网络法规和网络道德教育。
3.2 建立科学的家庭德育目标
学校在与学生家庭方面的沟通工作,主要是通过“家访”。 这是我校德育工作最为突出的一个特色。为什么还会出现像小学生时期的管理模式呢?个中缘由就是因为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历来是学校的主业,与家庭社会紧密相连,从来没有脱离家庭与社会而孤立存在的教育。作为启蒙教育场所——家庭,在教育工作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连接学校与家庭的重要纽带就是家访。我校领导认为,学校虽是职业学校,但在重视学生的成才的同时,从某种角度上说,中职学生成长中的挫折要多于他的同龄人。在教育中,我们更关注他们的人格培养,不仅重视他们在校的表现,更要追根溯源地关注他们成长的轨迹。通过开展多种方式的家访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真心的关爱和他们自身得到的重视,树立自信。家访活动是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桥梁,架起这座桥,学校与家长之间能极大地增进了解,解决日常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家长更加了解学校,信任学校,依靠和支持学校,达到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有的放矢地为学生谋划未来。但是,由于我们学校是面向全国招生的,有部分同学是来自外省的,因此,让老师到每个家庭里面去家访是显得不太现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校领导经过反复的研究,最终得出了“电话家访”这样一个方法,要求每个班主任在一定的时期内,例如期中考试后等等,要给每个学生的家长都打去电话,进行一个电话家访,向家长汇报一下其子女在校时的表现,以及向其家长了解学生性格上的某些特点,通过这样一个互动的过程,让家长和老师都对自己的子女和学生,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家访也不拘泥于形式,灵活多样的形式才有利于交流。我校特色家长会就是让人耳目一新的一种特殊的“家访”。在学生专业技能、才艺展示中让家长全面了解,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同时了解学校的教学成果。这样也会拉近家长与孩子、与学校的距离,促进学生学习。
学生对家访也比较认可。作为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不受人重视已经习以为常,混个毕业证的想法也见怪不怪。最初不理解,职业学校的学生怎么还有家访,又不是重点高中的学生,最怕老师告状,所以强烈反对。但没有想到老师的家访,没有单独批评,还有表扬和鼓励。还有那次才艺展示的家长会,让父母第一次看到了自己的风采,他们感动得流泪了,自己也第一次相信自己也可以是个有才能的人,家访还使别的好多同学有了较多变化。家庭贫困的某同学,通过家访得到学校的资助,他安心地学习了;那不讲道理,爱顶撞老师的同学,变得对老师恭恭敬敬了;那个不爱劳动的同学,能积极地完成扫除任务了;那个不爱学习的同学,也能动手操作了;不为别的,只為下次家长会给家长一个惊喜。 作为职业学校的学生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已降到最低程度,没想到学校对学生是如此的重视。他们说,家访很好,使我们这些经常不在孩子身边的父母了解了孩子在学校里的种种行为和表现。学校管理这样严格,又这样认真负责,真是我们家长的荣幸,与班主任老师的交流,共同商定的教育方法,让我们对教育孩子树立起了信心,对学校教学情况和各项政策的了解,让我们心中有了较明确的对孩子未来的希望和设想。
3.3 增强社会德育效果
学校在与社会联系的德育教育方面工作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活动来体现。一是聘任法制副校长及召开法纪教育大会,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目的;二是邀请专家来我校做心理健康讲座,指导学生面对压力时应如果作出正确的心理调适;三是邀请杰出校友回校作报告,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和职业规划教育;四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公益活动,如参加供销社组织的植树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惜自然的意识;五是学校积极联系社会企业,在学生第三年在外顶岗实习的时候,还不忘要求企业在培训学生的工作实操能力以外,更要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都能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正是由于学校构建了这一较为健全的德育工作网络,才使我校学生的素质与以往相比,有了一个比较明显的提升,学生旷课、缺课的情况越来越少,学校与家长之间的联系更加之密切,家长对学校的信任度也越来越高,最终形成了一个“学生听教,学校有序,家长满意,社会好评”的和谐局面, 通过构建“三结合”这一德育网络,还让我们作为中职德育教育者积累到了更多新的经验。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呈现多元化,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和职业教育一样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现象,以往一些贯用的德育工作方法与途径,已明显不适应新形式发展的要求面对这些新的问题,仅仅依靠学校一方的德育教育已经显得十分单薄,需要家庭和社会的配合与支持,而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的建设本来就是一个系统工程,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参与。我校正是抓住了这些原因,率先构建起了一个由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紧密结合的德育工作网络,为更好地抓好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培养,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