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怎么做才能让人放心

来源 :世界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ida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月,春暖花开。朝鲜半岛局势再度呈现出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场景。
  金正恩甫任朝鲜最高领导人,主动打出一张对美外交牌,让世人对其执政能力和朝鲜未来前途多了些许期待。奥巴马着眼下届连任,顺水推舟呼应了朝方的人道主义要求,在近年来乏善可陈的外交领域多少增加了些亮点。不过,与此同时,美韩年度例行军演雷打不动地高调上演,招来了朝方猛烈抨击,打出了“对话与军演”不可得兼的强硬警告。
  外界的评论和观察也同样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东北亚安全的“风暴眼”——朝美关系突然加温,令冰封已久的朝鲜半岛暖流涌动。忧的是朝韩关系仍在低谷徘徊,在新一任韩国总统执政之前,也不太可能有变化。
  朝鲜半岛犹如一个舞台,矛盾冲突的制造,悬念的设制,场面的调度,道具的使用,政治人物性格与关系的纠结,舞台上下的互动,等等,无不带有强烈的戏剧元素。人们看惯了山穷水尽,也习惯了等待峰回路转。问题何在?症结几何?各方其实早已了然于心。加之不可测不可抗的戏剧感持续太久,令参演者和旁观者不免产生了疲倦感。
  让东北亚和平与合作的良好态势保持并固定下来,在此基础上实现本地区的合作与发展,已是众望所归。为东北亚未来计,官、民、学、媒各界人士曾提出了不少大思路大手笔。很可惜,呼吁了很久的东北亚合作机制至今仍未成型,许多合作也只是停留在讨论阶段。
  迄今为止,东北亚和平给外界的印象是不确定的、随时会被打破的。甚至一见和平机会闪现,人们反而会更加提心吊胆,担心动荡与冲突再次降临。虽然东北亚各国经过了冷战和后冷战时代的冲突与纠葛,早已清醒地认识到维护东北亚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但是囿于冷战思维的影响以及实力对比,各方对于和平稳定的认识与认知仍有极大落差,常常会出现一方认为自己是高举维护和平之旗,另一方却会评其为破坏和平之举。因此,对于本地区各方来说,和平不仅应该是一种恒定状态,更应该是一种心态。常怀和平之心,维护本地区稳定,这一点再强调也不为过。
  从国际政治学角度分析,东北亚安全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安全问题,既包括了如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军事、军备和军控裁军等传统安全领域,也包括了经济安全、生态安全、社会信息安全、文化安全等非传统领域的所有主要内容。现在有一个相当大的误区,一提东北亚安全,就会直奔朝核问题而去。但是,朝核问题并不是东北亚惟一的安全问题,因此,解决了朝核问题并不等于解决了东北亚所有的安全问题。再者,如果没有一个适用的东北亚安全机制或平台,朝核问题也是无法根本解决的。因为东北亚安全所涵盖的不仅包括朝核问题,还包括解决冷战遗产、历史悬而未决问题、政治安全军事互信等诸多内容。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综合性的治理机制。当务之急是,在大和平的目标之下,运用战略的视角,综合审视考虑东北亚安全的各项要素。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很多事现在就可以做起来。边设计,边实践,边调整,才能逐渐建立起具有东北亚特色的综合安全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国的基本国家利益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国际舞台得以实现、维护和发展。而东北亚恰恰缺少了这么一个共有的舞台,难以给区域内国家提供更多的合作机遇。另一方面,国家安全与国力之间已经形成了既相互保障、又相互制约的内在联系。如果一个国家自身发展实力不够,无法寓自已的发展于区域发展之中,那么,对外部的威胁感就会更加强烈。朝鲜就是典型的例子。
  东北亚地区发展始终是不平衡的。首先是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朝蒙明显落后于中日韩俄。其次是区域经济合作的不平衡,中日韩三方合作已实现机制化,中俄同为上海合作组织和金砖国家成员国,相比之下,朝蒙尚未加入任何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最后是合作领域的不平衡,东北亚各国在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上逐渐增多,安全合作方面却几无实质性进展。以上三个不平衡,使得东北亚区域合作被东盟为主导的东亚合作远远抛在身后。“落后的”东北亚合作亟待奋起直追。
  从现实来看,东北亚的和平、发展和合作三者之间已经构成了相辅相成的三角关系,任何一边的短缺,都会影响到另外两边的均衡。只有打破定式,综合治理,和平发展合作三管齐下,才是东北亚实现长治久安的最佳方法。
其他文献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网站,首页十分简洁,因此页面上傅莹的笑脸就显得格外醒目。点击鼠标,这是一篇大使致辞,署名的正是傅莹。致辞的内容称得上别具一格,甫一开篇便说:“在当今世界,不同国家间的人们互相学习、增进彼此的了解和友谊变得愈发重要。”在文中,傅莹把网站定位为“英国民众了解中国的一扇窗”。  这位大使,果然格外重视不同国家间的了解与沟通。    危机大使的媒体公关    傅莹的幽默与机智,让人难以拒绝
奥巴马的解禁令以行政的方式终结了科学证据与道德价值观之间的“两难选择”,但它对美国的正统价值与道德观念提出了最严峻的挑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人类胚胎是否是人。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3月9日签署行政命令,宣布解除对用联邦政府资金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的限制,这意味着长期制约美国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最后一个壁垒被打破,而此前,小布什政府一直禁止政府资金用于该项研究,奥巴马的这一决定表明在此问题上他
欧洲的联合之路  20年前——1991年12月10日,欧共体在马斯特里赫特召开欧洲一体化的标志性会议,会议通过了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简称《马约》)。1992年2月各国正式签署,1993年11月1日正式生效,欧洲联盟接替欧共体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未来的欧洲联合之路夯实了最坚实的制度基础。  1999年1月1日,欧盟开始实行单一货币欧元,并在实行欧元的国家实施统一货币
美国两党终于就提高债务上限达成协议,美债危机似乎应得以化解,然而标普却给美国国债降了级,继而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自1917年主权信用评级制度推出以来,美国国债信用首次从顶级跌落,低于英、法、德等国。透视美债危机,我们可以看到些什么?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老二”,究竟是该挑战“老大”还是该辅佐“老大”?美债危机与欧债危机有何不同?欧洲的出路又在哪儿……看看本刊采访的专家们怎么说。    市场反应
一日五炸耸听闻    对巴基斯坦来说,10月15日绝对是血腥的一天。这一天,一共发生了五起恐怖袭击事件,袭击中丧生者至少在40人以上,受伤的人更是不计其数,巴基斯坦的大地上弥漫着一股骇人的血雨腥风。  毋庸置疑,这是残忍和血腥的一天。然而谁也不敢打保票,这就是最为血腥的一天,因为从眼下恐怖袭击在巴基斯坦全国各地频频发生的态势看,没准儿哪一天,这个处子反恐战斗前沿和漩涡的伊斯兰国家,又会发生更大规模
用英语表达中国成语“同舟共济”,意境是否一样?    有“官瘾”的优秀生    比尔·克林顿曾说:“我生来就是16岁,而且总觉得自己16岁,而希拉里出生时就40岁了。”希拉里的少年老成,和她的家庭不无关系。  1947年希拉里出生在芝加哥一个生意人家。她的父亲性情急躁,头脑灵活,在孩子们眼中,“父亲是世界上最棒的销售员,没有他谈不成的生意”。希拉里的母亲则是一个传统的相夫教子的家庭妇女。在教育问题
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中国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方向。在全会公报中有一句引人注目的话,叫做“以开放促改革”。这句话背后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经验的总结,具有深刻的理论内涵。  30年来,改革与开放是中国历史的主题,犹如一对孪生姐妹,缔造了中国发展的奇迹。一般来说,人们往往把“开放”放在“改革”之后。但从时间顺序上来说,中国的巨大变迁实际上是从“开放”开始的。1978年,安徽小岗村
一个时期以来,南海争端再一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随着越南、菲律宾等国的蚕食动作趋于增多,以及美、日等国介入的增强,南海局势越来越趋向复杂。其中暗潮涌动、波云诡谲,许多势力都对南海地区的主权、资源虎视眈眈,蠢蠢欲动。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与整个国际局势的迅速变化密不可分。  南海争端的突出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在当前错综复杂的局势下,要解决其中的问题绝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审时度势,用长远的眼光制
虽然现在生活还是很艰苦,很多人都出走他乡,但这已经是最好的时代了。“最重要的是,一切都太平了,孩子们也可以上学了”    在高加索这个险象环生的动荡之地玩政治,软弱的人必遭淘汰出局。俄罗斯车臣共和国总统小卡德罗夫深谙这个残酷的丛林法则。不过他在向世人展示肌肉的同时,也努力发展经济、施展个人魅力,以拉近与车臣老百姓的距离。更重要的是,他明白,只有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才能保持一种平衡,从而真正站稳
在美国、欧洲等国家的推动下,G20国家一致同意,将对拒不合作的“避税天堂”,进行制裁。  早在1995年,联合国贸发会议就曾做出估计,认为中国吸引的外商投资中,约有20%属于国内客商的“返程投资”。而国内学者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我国每年实际利用的外资中,约1/3是国内资本“留学”后形成的假外资。  5月4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和财长盖特纳共同表示要采取一系列新举措。打击美国企业利用“避税天堂”偷逃税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