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美的土壤盛开的花朵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1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年教育教学经验和结合实际的实践,我发现: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不仅能能够愉快地接受作文教学,而且在身心轻松的状态中,开始真正做到“学语文用语文”。沃美的土壤,丰富的生活源头之水。浇开了作文教学之花。
  
   一、风乍起吹皱一池清水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凡是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学起来会精神愉快、乐此不疲。作业也是如此,若设置得当,学生就会在兴味盎然中完成,在心情愉悦地学习语文、用语文,由于学生童心未泯,对游戏等活动情有独钟,“猜字谜”、“魔术解秘”、“小小广告家”、“过回音乐瘾”、“探险故事大家说”等就常成为学生的语文作业,这些作业往往都是抓住机会在学生兴趣正浓时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涟漪。一天早晨,天降春雨,学生们都趴在窗前观雨,教室内热闹非凡。看到这种情景。我们立刻意识到这正是引导学生感受生活的好时机。于是,我们让学生以《春雨贵如油》为题做诗。谁想好了谁就写在黑板上,四个小组开展竞争。游戏的方式一下子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室里人声鼎沸,不到十分钟,黑板上就已满满的了。有“春雨贵如油,小草露出头,鸟儿停树梢,农民乐悠悠”;有“春雨贵如油,农民不用愁。庄稼绿幽幽,丰收在前头”;有“春雨贵如油,行人遍地走,牵着哈巴狗,来回走一走”;有“春雨贵如油,夏雨遍地流。秋雨凉嗖嗖,冬雪飘悠悠”等。在学生兴趣正浓之时。我们不失时机地告诉学生,生活中的新鲜事最应记录一下,作为资料保存起来,以便今后随用随调。学生心领神会,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了这次作诗的见闻感受。且有许多学生意犹未尽,又搜集了许多描述春雨的诗句、文段推荐给大家共赏。没想到,“游戏”这粒小石子竟然激起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小小浪潮。
  
  二、敞开心扉沐浴春阳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课改之后,课堂上更多地体现了人文关怀。《羚羊木雕》《走一步,再走一步》《散步》等课文都是人文性很强的文章,课堂上,我们除了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之外,还巧妙地设计了一系列作业把人文还原于生活中:学了《羚羊木雕》之后,我们请学生回家询问父母:“自己若把贵重的东西送给了朋友,你们知道后会怎么办?”;“把《塞翁失马》的故事讲给家人,听听家人有什么看法?”等等,这些作业都是在诱发学生进入特定情境后,让他们的心灵在不设防的情况下自然流淌出真情。让学生自然而为之。一次在推荐学生阅读赏析了《认识父亲》后,学生被文中深情打动,心中涌动的对父亲的感激与赞美之情,急于诉说。这时推荐给学生的作业便是:一句朴实的话语、一个真诚的祝福、一首感情至深的诗、一段情深意长的歌、一篇真情实感的文章都可以给父亲带来莫大的慰籍,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其一,用文字的形式赠给自己伟大而又坚强的父亲。学生此时心扉完全敞开,在不设防的状态中,认真地做了这项作业。不少同学还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送给父亲的礼物。有的写:“爸爸。为了这个家,您不分白天黑夜的劳作,您辛苦了!”有的写:“爸爸,祝您永远快乐、健康。”写诗的更多:“如果父亲是山。我就是山中的一棵树,山树通合,树了解山,山了解树,山保护着树,树则万分感激山。”“父爱如石,擦亮我的心灵之镜;父爱如火,照亮我的夜行之路。”这类作业让学生学会了感恩,学会了与家人亲朋的交流,同时,更注重了学生对材料的多元反应,而这些收获都是在学生心灵不设防的情况下得到的。
  
   三、走一步看三步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学习就有多广阔。”放松学生紧绷的神经,让他们步入社会。走进大自然,自由地去寻找、去感受,他们会收获语文学习方面更多更鲜活的东西。“周末了,放下你手中的书和笔,走上街头。看看琳琅满目的商店名称,摘选几个,看哪些店名好,为什么?”“难得下一场雪,何不雪中漫步,感觉冬的诗意。”等等。这类作业似乎看上去不像作业,但学生喜欢,收获也颇多,因此我们戏称为“放长线钓大鱼”。2009年的春天似乎来的特别迟,学生特别期盼春天的到来,其实他们不知春天在不知不觉中已来到了人们的身边。为了给学生补上这观察感受的一课,周末,我们就让学生去寻找春天,他们走入田野、走入果园,走在乡间小路上,无时无刻不感受到春的气息,于是学生不由自主的写道:“我找到了春天,春天在偷偷钻出泥土的小草上:春天在淡绿柔软的枝条上:春天在哗哗流淌的河水中;春天在新翻泥土的清香里”:“放羊的伯伯乐了,整天赶着羊羔满处跑,任由它们嚼出一嘴的新绿。那些放风筝的孩子,大呼小叫的拉着线飞跑,整个田间都洋溢着春的气息”:“我们不仅从人们的铁锨上、锄头上、大粪车上找到了春天,而且从他们灿烂的笑容、欢快的语调、轻盈的脚步、美滋滋的心里,也找到了春天呢!”“无心插柳柳成荫”,学生笔下流淌出来的这些文字不正是《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提倡的“重视学生对生活、对自然的独特感悟”吗?
  
   四、欲擒故纵巧布置
  
   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课改之后,我们把死板生硬的读读、背背、抄抄、写写稍作改变,以新颖的形式出现,让学生进行自我和相互挑战。“改编课本剧”、“为课文配图画”、“今天我推荐”、“走进诗王国”等都是教师设置的善意的“陷阱”。布置时故意不以作业的形式出现,而通过新颖的形式诱导学生在不知晓的情况下完成老师预定的作业。学习《木兰诗》一文时,背诵是重点,但是单纯让学生背,他们会感到枯燥乏味,于是,先出示了概括诸葛亮一生功绩的对联:“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简单介绍对联特点后,布置学生也为木兰题一幅对联,男女开展对抗赛,看巾帼与须眉孰胜孰败。求胜心切的学生,一遍一遍的读课文,读顺了,读透了,对联自然也出来了,有“好木兰,替父从军战沙场:奇女子,屡建功勋回故乡。”有“穿战袍,上沙场,一心只为替爷征;驰千里,回故乡,爷娘姐弟喜若狂。”有“织布女,有所思,家中无兄替爷征;帝召见,封尚书,明堂辞官还故乡。”等等。这种作业,让学生更多地接触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形式。且进一步沉淀、精炼了语言,此时他们已将课文背的滚瓜烂熟,却不知这正是老师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巧妙设局,欲擒故纵,形式的改变带来的是效果的显现。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应用与生活中的创作》张海苹海洋出版社2006年11月
  [2]《维娜丝画论与语言美》倪言,浙美教育出版社2003年2月
其他文献
【摘 要】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对地理学科来说,它包主要括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能力和论证、探讨地理问题能力等。课堂教学应该多注重它们与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  【关键词】信息技术 地理学习能力    高中地理兼具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特性,理论和实践内容多,学生普遍感到难学。新课程地理教材的设计也明显突出了教材的多媒体化、教学的个性化与自主化、情景的虚拟化。这二者就决定
案例描述:  在今天的社会,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他们成了家里的掌上明珠,受到长辈们的百般疼爱和照顾,依赖心理很强,只知索取、撒娇、任性,从来不知回报。尤其是妈妈们,除了自己的工作、琐碎的家务外,还要把孩子伺候得那么细致周到,疲惫和烦累那是可想而知的,可是很多孩子并不能了解、不能体谅妈妈的辛苦。从这样的实际情况出发,我设计了这节德育课,把多种资源进行整合,并从孩子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生活中
学好数学就是处理好“鱼——渔——渔场”之间的关系。“鱼”是基础知识, “渔”是解题方法,“渔场”就是演练解题方法的精选习题集。作为老师,不仅要授人以鱼,还要授人以渔,更要授人以渔场。做为学生,不仅要爱之以鱼,也要受之以渔,更要用好渔场。  一、预习  预习是上课前对即将要上的数学内容进行阅读,了解其梗概,做到心中有数,以便掌握听课的主动权。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连贯性,新知识往往是建立在旧知识
【摘要】本文通过对陶渊明是做中表现出来的思想矛盾的探寻,从而更好的解读这位被称为出岫之云,倦飞之鸟的诗人在他的田园诗里所体现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陶渊明;田园诗;思想矛盾;形成原因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影响极为深远的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特别是他的田园诗,巧妙地将情、景、理三者结合起来描述农村风光和田园生活,风格清新、自然,描写细腻,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为中国古典诗歌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在中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途中跑在短跑技术环节中的重要作用和技术特点。  2、技能目标:①95%以上学生初步掌握途中跑的动作技术并在50米、100米、200米及游戏中应用。②发展学生的快速奔跑能力。③锻炼肌肉强度。(显性目标)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团队意识,体验个人成功和集体胜利关系。(隐形目标)  4、负荷目标:运动量适宜,练习密度预计40—50%的学生,平均心率135
【摘 要】按照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本文从语文教师思维方式和教学立场的转变、课堂中的分组合作阅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等方面来阐述了新课改中问题设置的重要性和实施办法,意在探讨新课改下语文教学的授课技巧。  【关键词】语文教学 问题设置 重要性 方法    经过一年的语文新课改教学的研究与实践,我发现,在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讲课过程模式化、学生思维固定化、教师点拨简单化、教学效果夸大化的
摘要:在高中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是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探索,它有利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因此,近年来研究性学习备受政治教师的关注,纷纷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但在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本文试从这一角度谈谈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应如何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当今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教育,学生是否具有这种能力也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成功的标准。以小学数学为例,数学思维与创新教育的探究,既是一门重要的学习方式,又是数学教学的一门重要内容,它始终贯穿于整个的小学教学全过程。我觉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必须利用好学科特点有效的整合学科资源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好奇心是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闪光点  今日的小学生视野宽,接受的信
语文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和工具学科,中职学生语文素质的高低不仅影响着其他学科的学习,而且会对他们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产生影响。但是,从现实来看,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无论是在教学管理、教材、质量评估上,还是教学方法都存在诸多的问题, 严重制约了中职语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如何適应职业教育以能力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教学目标,成为每个语文教师认真思考、努力探就的课题。  一、确立教
摘要:江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已认识到了素质教育的实质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在小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下面谈谈我在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新意识培养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几大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突出了教师的“引”,教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