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是转变学困生的催化剂

来源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师爱是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进步的力量。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将自己对学生的爱全部融入到教育教学中,点燃学困生自信的火花,让学生获得自尊的满足和人格的尊重,帮助学生克服消极情绪,扫除心理障碍,体验成功喜悦。
  关键词 师爱 学困生 自信 尊重 健康
  
  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麻烦事:学困生不遵守纪律,不爱学习。特别是对我们这样的普通学校来说,生源比较差,我们面多的教育对象大多是学困生。这就容易出现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重新审视自己,改变方法,要有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要树立转变一个学困生和培养一个尖子生价值同等重要的观念。作为任课教师的我,经过几十年的系列教育实践活动,我发现学困生缺少的不是“管”,而是“爱”。通过与学生的交往、攀谈了解得知,学生渴望得到老师的爱,而这种爱不是空洞的,是发自内心的。爱得真诚、深刻,爱得无微不至。在实践中,我将自己对学生的爱全部融入教育教学中,我真正感到师爱是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催化剂,是促进学生进步的力量。
  
  一、师爱提升学困生自信的风帆
  
  通常情况下,学困生不能正确评价和对待自己。他们共有的特点是,对自己没有信心,对未来不抱任何期望,没有理想,没有目标,总认为自己在老师心目中没有地位。再加上有的教师和学生对他们也存有不正确的看法,特别是在学习活动中和集体活动中,他们往往不能勇敢表达自己,似乎自己在各个方面都不行,久而久之也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学生一旦没有了信心,也就会放纵自己,任其发展。
  
  二、师爱让学困生获得人格的尊重
  
  尊重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两个方面。如果尊重的需要得到满足就可以激发人的情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首先需要的就是对他的尊重。而学生的自尊意识不是单靠学生自己的力量就能觉醒的。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优点,甚至在学生的自卑心理中发掘、寻找自尊的因素,精心求索,孜孜不倦地、满怀信心地唤醒他们的自尊意识。在教师和同学们的尊重和爱护下,渐渐地确立他们的自尊心;一旦这种自尊心得到大家的承认,人格化倾向逐渐稳固,它将是学生走向成功的动力源。这时候,契机就会出现,我们会惊喜地发现学生变了,学习不再令他愁眉不展,往日的桀骜不驯也没有了,他们变得坦然、乐观,充满积极向匕的勃勃生气。
  
  三、师爱能帮助学困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由于学困生收到的批评多,责怪多,其心理蒙上一层自卑、自弃、失望、悲观的阴影。这种思想阻碍了他们的进步。作为教师要积极主动去揭开这层阴影,不惜气力,不怕反复,耐心引导,寻找各种机会正面疏导,随时体察他们情绪的变化,帮助他们克服消极情绪。“失败乃成功之母”这是我们都熟悉的一句格言,然而对于学困生而言,失败往往会把他们推向更大的失败。实践证明,对于学困生而言,不能一直让其处于失败者的心态中,不能让学困生在成功的门槛前由于意志软弱而功亏一篑。我们要用自己的心——经受过失败挫折并尝试过失败体验的心,去跟学生的心相比,从而帮助学生走出失败的陷坑,去体验成功的喜悦。
  师爱是促使学生进步的力量,而这种爱又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肯定和积极向上的力量。师爱还是保证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条件。用师爱转化学困生,激发他们的自信心、自尊心和上进心,使学困生取得可喜的进步。但作为教师要有坚强的意志,要持之以恒,还要做到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 宽容。当缺乏坚强意志的学困生重犯错误时,教师要做到宽容,又要坚持原则不丧失信心,始终立足于鼓励、期待的基础上,帮助学困生分析犯错误的根源,指明努力方向,使学困生内心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爱之心,从而震动其心灵,清除其逆反心理,增强其改正错误的信心。
  2 爱不等于放纵。给学生以温暖关爱的同时,严格要求也是爱学生的一个方面。在学习上,我们制定了一些具体可行的目标,目标由小到大,并严格检查帮助落实,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遵守纪律上,从考勤上,以及课上、课下纪律都提出量化要求,每天记录,前后对照,经常分析总结,通过这样的严格训练,学困生会逐渐认清自己是在不断地战胜自己的过程中获得进步。从而更加激励自己自觉地、不断地用新的标准来衡量学习、生活中的言行。持之以恒就会出现可喜的现象。
  崇高的师爱,有神奇的教育力量。师爱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具有其他教育不可替代的感情功能、激励功能。它是教育转化学困生的催化剂,它能促进教育教学的良性循环,从而提高教学的整体效益。有一句这样的话:“当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学生最需要爱的时候。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有开始,实质上就已经结束了。”学生好比种子,需要教师、家庭、社会提供给他们充足的土壤、水分、肥料、空气和阳光。作为教师,更应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学困生,为学困生的进步提供良好的环境,让每一位学困生步入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其他文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
人们总是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把学生比作祖国的花朵。那么,学困生就是被风吹雨打过的鲜花,我们只要倍加爱护,就一定能使每朵花恢复生机,散发清香。在这十多年的教学工作中,
摘要 语文教学“绿色评价”充分尊重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用赏识的方法激励学生,用期待的方法鼓励学生,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绿色评价注重个性,注重多元,关注过程,并走向开放。  关键词 绿色评价 个性 技巧 多元 过程 开放    语文教学“绿色评价”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从多角度、通过多种方式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进行鼓励、引导、启发的评价方式。它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用发展的目光评
1.征稿栏目及要求《小学时代》教师版,是交流学术思想的阵地,传播科研成果的舞台,更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构建精神文化的家园,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主要分为理论、课改
通讯员队伍是本刊延伸在各地盆景赏石事业路程上的生力军,是一线宣传的窗口和基层信息的传递者,担负着联络各地协会、报道业界资讯、发掘新闻资源和反馈读者心声等重 Corres
期刊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
爱国主义影片犹如一部教科书,把一个个活生生的英雄人物形象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理解英雄人物的过程是受教育的过程.作为教师,我们有义务引导学生在观看影片中深刻理解英雄人
生命是智慧、力量和一切美好情感的载体.但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几乎未曾涉及生命教育这个领域,这不能不令人担优.语文作为重要的文化载体,承载着人类文化各方面的思想,其人文
题记:一个因灰心差点就意冷的心,见到晴空之后,想到了彩虹,原来晴空也是需要有彩虹的衬托才是美丽的,所以心又开始了它另一条求索之路,心中的彩虹就像雨后挂在天空。在这遥远
英语教师要做一个有心人,对学生循循善诱,努力营造一个温馨、和谐的环境。尊重学生,和他们达成心灵与心灵之间的默契;耐心地解惑,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兴趣为基点,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