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品课如何进行学生评价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70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指出思想品德教育的任务,是引领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显然,其目的是培养良好品德。而品德的好坏是绝不能仅凭一个分数来评判的。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指出:“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即评价功能应重视学生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
  传统思想品德课的学生评价多年来一直采取单一笔试的方法来判定高低。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要点的记忆和重现能力,不能体现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更不能检验出学生心理是否健康,有没有责任意识,是否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真正实现思想品德课的课程目标,改变学生评价体系已刻不容缓。因此根据多年的思想品德教学经验,本人进行了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的初步探索。
  1. 评价主体多元化,促使评价客观公正 长期以来,对学生评价都是教师说了算,在这种机制下,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和受压抑的状态之下,既不利于学生良好品格形成,也不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更谈不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让评价主体多元化,就显得尤为必要。《课标》中规定学生要能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客观地评价自己,培养健全人格和良好个性品质。由此可见,让学生自我评价,强调被评价者的主体性,使其具有积极参与的意识,这不仅能使评价产生更加积极的效果,也可促使评价主体认真反省,不断上进。《课标》中还指出学生要从“同学心目中的我”“老师心目中的我”和“父母心目中的我”等不同角度,给自己画像,分析评价的差异,找出前进的方向。因此在学生自评的同时,还要发动同学互评,班主任、其他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有关人士都来参与评价,对学生的发展状况建立共识,形成合力,共同来关心、促进学生的成长和进步。而来自多方面的评价比单一评价更加客观公正。
  2. 评价内容多元化,挖掘学生无限潜能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力都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音乐智能等七种智能构成的,但由于受遗传及各种不同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存在着,这就是智能的差异性。世界上并不存在聪明与否的问题,只是某一方面是否突出的问题。因此,教师应对每一位学生都抱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来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这正是新课程对学生评价所倡导的改革方向。过去过分注重甄别和选拔的评价功能使得“学业成绩”曾经是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这种评价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而这恰恰是思想品德课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多元的评价内容体系,可以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求,激励其健康发展,也能真正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
  3. 评价形式多元化,考查学生全面素养 “惟成绩”作为重要评价指标的评价导致了以传统的纸笔测验为主的评价方法的单一化。这种单纯以量化的方式评定,过分僵化、简单、片面,使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被抽象成一组组僵硬的数字,学生在各个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也被简化为可能的几个数量。因此,为了考察学生全面素养,应在量化评价的同时采用一些质性的评价方法,关注质的分析和把握,对学生多一些过程性评价。在实践中我主要采用了行为观察法、写操行评语、学生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与学生谈话、建立成长记录袋等方法。
  总之,学生的发展是根本,这是学生评价体系多元化的立足之本,也是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工作的落脚点。评价体系多元化的提出与实施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终结点。思想品德教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建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积极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
其他文献
【摘要】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80年代提出了多元智能的理论(The Theory Multiple Intelligences)。这一理论在当前国内外教学界里备受教育者的欢迎。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语文教育的特点是:“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是多元的。”新课程改革之风上演的愈演愈烈,在实践的基础上证实我们需要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小学语文的教育改革与探
期刊
“语言这东西,不是随便可以学好的”,学本族语如此,学习英语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学得法,便可事 半功倍。要取得这样的好效果,趣味教学可以说是一种好方法。  中学生这个年龄的特点是:爱说爱动,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教学中忽视这些特点,单纯沿 用传统教学模式,使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机械地讲解,把他们纯粹当成知识的容纳器,填鸭式地问他们灌输在 他们眼中枯燥无味,冷冰冰的语法、词汇,他们便不感兴趣,
期刊
学校德育功利化倾向,是当今学校德育缺乏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拟就这一问题的表现、成因、和解 决思路等方面进行探讨。  1. 学校德育的功利化倾向的表现及后果  1.1 学校德育的理性思考。学校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发展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其价 值就在于“提高、扩展人的价值,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创造才能,就在于使人活得更有意义,更有人的尊严 ,人格更高尚,意识到自我存在的意义。”(
期刊
【摘要】成功的美术教育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长期形成的传统美术教育、教学,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发展,限制了学生创造力的发挥,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改变旧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功能,注重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独创见解,用自己个性的心灵去表现形象,从而成就创造人才。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美术教育;创造;培养  创造性思维就是在创造性活动中所具有的思维方式。中学美
期刊
【摘要】荷兰著名数学家和教育家费赖登塔尔教授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使现实世界数学化。”数学的能力,分为两种水平:一种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习数学的能力;一种是独立创造具有社会价值的数学新成果的能力。中学阶段,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数学能力呢?无疑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才能创新。因为中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毕竟是将来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基础,不论是数学的运用,还是数学创
期刊
【摘要】语文教学在人格塑造方面有着无以伦比的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就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谈几点方法。  【关键词】语文;塑造 ;途径  语文课能够融知识教育、能力训练、道德培养、情操陶冶于一体,采取理论灌输、耐心疏导、情感感染、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方法,使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培养了能力,又受到情与理的潜移默化,从而陶冶情操、净化感情,塑造健康人格。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塑造健康人格呢?具体
期刊
【摘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语感是指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语感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以读为本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
期刊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学生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适应社会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的基本需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作为数学教师,应依据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行动上精心安排,认真落实优化应用题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数学;应用题教学;优化策略  应用题反映了周围环境中常见的数量关系,需要用不同的数学知识把实际生
期刊
现行的生物教材与老教材相比,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无论从教材的内容编排,知识结构,新旧知识的衔接来看,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提高和创新。新编教材的每章均以插图引出,课文中穿插了“想一想”、“课外读”、“小资料”等栏目。这些内容一般不作为教学要求,只供学生课外参考,相对于教材的正文,暂且将这部分内容称为“客体性内容”。然而仔细审视这些“客体性内容”,我们可从中发现它们有如下一些潜在功能。  1. 承
期刊
【摘要】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高效课堂,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关键。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 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