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激情 渲染情感 用朗读 体会感情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jun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教材分析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这篇课文是人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组课文以“人间真情”为专题,把朋友这间真挚的爱、乡亲们纯朴的爱,通过不同的课文呈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纯真的爱,《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用动情的语调,讲述了这样的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在同时间海峡两岸不同场景:第一场景是在杭州一家医院的病床上,躺着生命垂危的小钱,他在静静地期待着那来自于海峡彼岸的救命的骨髓;第二场景是在台湾花莲的慈济医院里李博士正在余震的危险中抽取台湾青年的骨髓。由于海峡两地的人民的不懈努力,用爱心挽救小钱的生命,架起了一座无形的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教材处理
  2.1 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程总目标和第二学段的关于阅读的目标,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字词等基础知识的教学,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想象能力;依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感受人间的真情”,依据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想象力丰富,喜欢读故事等,特从课程目标的三维变“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确定本课目标如下:
  ①认识8个。正确书写生字。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良方中体会李博士和台湾青
  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血脉亲情。
  ③读懂课文,理解“跨越海峡的生命桥”的含义。
  2.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台湾青年和李博士等医护人员在余震中抽取骨髓的危险,以及两岸医护人员的奔波劳累。
  难点:体会李博士和青年一心为他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感受海峡两岸人民血脉亲情。
  3.教法、学法
  3.1 教法的选择。
  本课我将主要采用“以读为本”的教学方法并辅助以“情境教学法,指导发现法等”。《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和熏陶。”本课故事性教,只有通过朗读,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的理解结合搜集的课程资源,给予学生的学法指导,才能达到实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2 学法的思考。
  为了突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真正学语文,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既要学生对语言材料有所感悟,产生情感的共鸣受到情感的熏陶,又要加强语言的实践。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本课将引导学生采用朗读感悟,合作交流等方法来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
  4.教学流程
  4.1 整体感知,初知情感 。
  提出問题:初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通过用这样的问题引起学生以对课文内容的回忆和对人物情感形象的再现。通过学生的相互交流,让存留在学生头脑中的表象更加清晰、明了,为深入研读课文,体会人物情感作好了铺垫。
  4.2 精读探究,感悟情感。
  在这个环节中,同样提出:“在这个故事中谁让你最受感动。”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都会作出自己的独特判断。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思考。作为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想法。还要鼓励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和发现。因此,我顺应学生的想法,让学生按照学习要求,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课文中找到最能体会人物品质的词语或句子。然后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台湾青年,李博士舍已为人的高尚品质,激发学生对他们的敬佩之情。
  4.3 适度拓展,升华情感。
  在学生理解大陆人民和台湾有着相同的血脉,大家互相关心、相互帮助,世代友好的情感后。我设计了“写一写,说一说”一个实践性较强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想像,让个性化的体验从心灵迸发,或由衷地感谢,或相拥而泣,或诉说两岸一家的真情。紧接着我用插放了许多反映人间真情的图片,让学生感到我们这个世界上到处充满爱,只要我们用爱心,用真诚就能将爱的世界洒满阳光。
  5.说训练设计
  “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这“三为”原理告诉我们在课堂中加强训练,也只有训练,才能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教学训练包括朗读,合作交流,写话、说话练习等,其中朗读是本课的基本训练,它贯穿整个课堂,提高了课堂的灵气。让学生学会抓住重点的词句的理解,并有感情地朗读,是理解课文,体会文章思想感情基本方法,学会合作,学会交流,让学生的朗读能力、理解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想像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收稿日期:2010-11-02
其他文献
创新性思维能力是指一个人的心理、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具有开拓性、独创性和新颖性,能够开创出前所未有的新理论、新方法、新设想的思维方式,而当今时代需要的就是有这种创新能力的智能型、开拓性人才。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材的改革,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越来越重要。  1.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培养
期刊
【摘要】“2321生动课堂”的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發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小组之间的合作。  【关键词】“2321生动课堂”的教学模式;自主学习    Under the teaching mode of "2321 vivid classrooms"s of student independe
期刊
暑假里,我得以静下心来好好总结一学期的班务工作,分析班级现状,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回顾孩子们一学期的表现,我发现,浮躁和不踏实是他们存在的主要问题,比如:工作上只图快不求好,学习上“半壶水响叮当”。我深深地知道,浮躁和不踏实是学习的大敌,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因此,我把新学期的品德教育内容确定为“守纪、认真、踏实、勤奋”,目标是营造认真学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树立良好的班风。  令我始
期刊
【摘要】聋哑学校的课堂教学在突出其自身特殊性的同时,还必须认真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思想,积极创造适合聋哑学生的教育氛围,充分认识和了解每个教育对象的发展潜能和个性差异,努力提高聋哑学生的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提高聋哑学生的生活质量和学习质量创造必备的条件。  【关键词】聋哑学校;课堂教学;体会    Shallow talk deaf and d
期刊
【摘要】丰富的感情是作文的基础,有“爱心”的学生更能激发丰富的情感和写作的灵感,这样写出作文才饱含真情,感动读者;一个感情非常平淡,缺乏“爱心”的学生是很难写出好作文来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心”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作文;爱心;教学;培养    "Benevolence" and primary school composition teaching  Zhou Fu-tian
期刊
【摘要】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作为一种积淀性文化,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民族精神。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就是为了让广大的青少年学生能够广泛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辉煌成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深厚的大中华文化底蕴,并激励他们去创造更大的辉煌。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传承    The resear
期刊
我曾看到过一次关于学生学习数学的问卷调查的报告,很多学生写道:“一到考数学,我紧张得直作呕。如果高考不考数学,也许我能够考上理想的大学。能够学好数学的人,一定是很聪明的人。”由此可见,数学在很多人的脑海里是一件多么令人恐怖的事情,但今天上午的数学课大部分学生大声回答问题,大胆动手操作,积极参与思考,完全令我们耳目一新,为什么呢?  1.数学经验化  数学源于生活,教师把数学问题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期刊
数学课堂教学中最大的有效性是数学教师最大的追求,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真正有所提高的保证。下面是我在数学教学中对有效性探索上的两点感悟。  1. 明确教学目标,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1.1 明确教学目标,上课时教师明白这堂课要掌握些什么知识和技能,要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有所变化,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都应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进行。  1.2 围绕目标的教学必须是有效性的教学,为了增强效果,教
期刊
汪芳,小学特高级教师,江西省骨干教师,景德镇市十六中附小语文教师。获全国优秀论文一、二等奖,江西省教师基本功大赛二等奖,景德镇市现场优质课大赛一等奖。  记者:近几年,您一直在研究小学语文朗读评价这一课题,请您谈一谈这种研究的积极意义?  汪芳:在朗读评价过程中,教师如果注重评价的语言艺术,能充分发挥评价语言特有的魅力,更有效地促进朗读教学,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记者:您认为一般的朗读评价方式
期刊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犹如一股新鲜的血液融化了僵硬的、传统的教育思想,它使师生交往在更加融洽的氛围中互动,打开学生的心窗,走进学生的心扉,感悟学生的真情,使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近几年来我的教育生活就犹如丁香般悄悄绽放。  1.学生的心是细腻的  我们班的王同学是一个胆儿小,又有些口吃的孩子。今天的语文课上,该轮到他演讲了,只见他红涨着小脸,低着脑袋磨磨蹭蹭地走上讲台,结结巴巴的声音蚊子一般大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