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小学一到六年级学生有关水基本性质概念的学习内容,文章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展开研究,结果显示,低中年段学生水基本性质概念的获得以感知为主;中高年段学生可以通过间接经验获得水基本性质的概念。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学生对水基本性质概念的认知状态,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建构正确的水的基本性质的概念。
关键词:进阶视域;水的基本性质;认知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小 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引进“学习进阶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分学段呈现, 水概念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定的18个主要概念之一。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水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接触最多。调查各年段学生对水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认知状态,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分年段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所选的小学生年龄在6—12岁,分别在广州市白云区4所小学随机抽取了一年级164人,二年级157人,三年级155人,四年级131人,五年级108人,六年级86人,共计801人。
研究的内容包括:水的基本性质——颜色、形状、味道、透明度。
研究工具:采用自制结构式的调查表。
研究方法:采用调查法,辅以访谈法、看图的方式进行。
三、进阶视域下小学生“水的基本性质”概念认知发展情况分析
(一)对“水的颜色”的认知发展情况分析
研究发现,一年级有9.15%、二年级有8.28%、三年级级有7.10%,四年级有6.87%,五年级有5.56%,六年级有3.49%的学生认为水是有颜色的,在这部分学生眼中,从影像资料或者见过大海的说水有蓝色;有的说绿色,有的说白色;还有的学生说褐色等,说明这部分的学生获取水的颜色是从视觉体验而来。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为水是无色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由于日常学习生活获得更多的经验,五六年级95%以上的学生已经建立起“水无色”的概念。
(二)对“水的形状”的认知发展情况分析
研究者提供了三个不同的容器,分别是烧杯,锥形瓶,上大下小的喝水普通杯子,装了不同高度的水,问:“这三个容器里的水,它们的形状一样吗?”
研究发现,一年级有91.46%、二年级有92.36%、三年级级有93.55%,四年级有96.18%,五年级有96.30%,六年级有96.37%的学生认为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认为这三个杯子的水的形状跟容器的形状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数据表明这部分学生已经建构起“液体没有固定形状,随着容器的形状改变而改变”的概念。
(三)对“水的味道”的认知发展情况分析
研究发现,一年级有35.37%的学生认为水是有味道的,用访谈法了解到,这部分学生中大部分认为水的味道是甜的、小部分认为水是咸的、还有个别学生说水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说明一年级学生受味觉影响比较大,学生获取水的味道是从直接感知而来,跟他们平时生活的饮用水有很大关系。家里喝自来水的认为水是咸的,喝过滤水或桶装水认为水是甜的。这部分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水无味”的正确概念。
一年级学生有64.63%的学生已经建构起“水无味”的正确概念,经过一年级下册科学《观察一瓶水》的学习,到了二年级有87.26%,三年级有87.74%,四年级有87.79%,五年级有89.81%,六年级有91.86%的学生认为水是没有味道的,从二年级到六年级,认为水没有味道的学生比例增加不明显,与学生在往后没有再学习“水无味”的概念有关。
(四)对“水的透明度”的认知发展情况分析
学生对“水的透明度”的认知达到100%,学生获取水的透明度是从视觉体验而来。
四、进阶视域下小学生水的基本性质概念的转变教学策略
(一)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主
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充分运用感觉知觉的体验来建构水的基本性质的正确概念。
低年段学生对水的基本性质概念的获得以直接感知为主,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从感觉特别是触觉、视觉、味觉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低年段学生对水的基本性质概念的建构和认知发展,让学生充分感知水是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透明的。使用动画、故事、科普类影片也能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概念的形成。
中高年段的学生对水基本性质概念获得来源于间接经验,教师可运用抽象化的教学方式,如科普故事,科普短文,甚至理性的说教也能建构正确的水基本性质的概念,但教师提供相关实物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的正确率会更高。
(二)教学前要了解学生对水基本性质的认知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正确建构水的基本性质概念的学生数量在增加。
对于“水的基本性质”的认知,低年段的学生还处于事实水平,只看到水的表面特征,这部分学生以“体验感觉”方式进行判断,在视觉和味觉上感知尤为重要。所以有的学生认为水是有颜色的,水是有味道的。
对于“水的基本性质”的认知,中年段的大多数学生处于理解水平,能够回答“水没有固定形状”的理由。
高年级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达到理论水平,这部分学生对水基本性质概念的解释已经提升到普遍规律的认识,如能直接表述“水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透明的”。高年段的学生还能直接表述“温度变化导致水的三种状态相互转化”“水的用途广”等。
(三)教学时要引发学生对水基本性质的认知冲突,适当采用接受式教学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水确实是有味道,这跟每个学生的感觉体验不同有关,这就跟“水无味”的概念发生认知冲突,这时候概念的建构无法用感知觉去建构时,适宜采用接受式教学,如直接告诉学生:“水无味,水无色”。著名教育心理家奥苏贝尔曾经倡导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也是有意义学习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2]周建秋.促進科学探究核心概念建构的“学习进阶”.现代中小学教育[J].2016(6)
[3]周克楠.浅谈小学科学学习模型中概念转化的策略与方法.《天津教育》.2016(2)
[4]王璟泓.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现代课堂中的应用.计算机与教育[J].2016
关键词:进阶视域;水的基本性质;认知发展
一、问题的提出
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修订后的《义务教育小 学科学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引进“学习进阶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分学段呈现, 水概念是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定的18个主要概念之一。在不同学段有不同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水在人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接触最多。调查各年段学生对水基本性质的理解和认知状态,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分年段设计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适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与发展。
二、研究方法与内容
本研究所选的小学生年龄在6—12岁,分别在广州市白云区4所小学随机抽取了一年级164人,二年级157人,三年级155人,四年级131人,五年级108人,六年级86人,共计801人。
研究的内容包括:水的基本性质——颜色、形状、味道、透明度。
研究工具:采用自制结构式的调查表。
研究方法:采用调查法,辅以访谈法、看图的方式进行。
三、进阶视域下小学生“水的基本性质”概念认知发展情况分析
(一)对“水的颜色”的认知发展情况分析
研究发现,一年级有9.15%、二年级有8.28%、三年级级有7.10%,四年级有6.87%,五年级有5.56%,六年级有3.49%的学生认为水是有颜色的,在这部分学生眼中,从影像资料或者见过大海的说水有蓝色;有的说绿色,有的说白色;还有的学生说褐色等,说明这部分的学生获取水的颜色是从视觉体验而来。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为水是无色的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由于日常学习生活获得更多的经验,五六年级95%以上的学生已经建立起“水无色”的概念。
(二)对“水的形状”的认知发展情况分析
研究者提供了三个不同的容器,分别是烧杯,锥形瓶,上大下小的喝水普通杯子,装了不同高度的水,问:“这三个容器里的水,它们的形状一样吗?”
研究发现,一年级有91.46%、二年级有92.36%、三年级级有93.55%,四年级有96.18%,五年级有96.30%,六年级有96.37%的学生认为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认为这三个杯子的水的形状跟容器的形状有关,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多的学生认识到水是没有固定形状的,数据表明这部分学生已经建构起“液体没有固定形状,随着容器的形状改变而改变”的概念。
(三)对“水的味道”的认知发展情况分析
研究发现,一年级有35.37%的学生认为水是有味道的,用访谈法了解到,这部分学生中大部分认为水的味道是甜的、小部分认为水是咸的、还有个别学生说水有“一股说不上来的味道”,说明一年级学生受味觉影响比较大,学生获取水的味道是从直接感知而来,跟他们平时生活的饮用水有很大关系。家里喝自来水的认为水是咸的,喝过滤水或桶装水认为水是甜的。这部分学生还没有建立起“水无味”的正确概念。
一年级学生有64.63%的学生已经建构起“水无味”的正确概念,经过一年级下册科学《观察一瓶水》的学习,到了二年级有87.26%,三年级有87.74%,四年级有87.79%,五年级有89.81%,六年级有91.86%的学生认为水是没有味道的,从二年级到六年级,认为水没有味道的学生比例增加不明显,与学生在往后没有再学习“水无味”的概念有关。
(四)对“水的透明度”的认知发展情况分析
学生对“水的透明度”的认知达到100%,学生获取水的透明度是从视觉体验而来。
四、进阶视域下小学生水的基本性质概念的转变教学策略
(一)教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探究活动为主
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让学生充分运用感觉知觉的体验来建构水的基本性质的正确概念。
低年段学生对水的基本性质概念的获得以直接感知为主,教师提供有结构的材料从感觉特别是触觉、视觉、味觉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可以更好地促进低年段学生对水的基本性质概念的建构和认知发展,让学生充分感知水是无色、无味、没有固定形状、透明的。使用动画、故事、科普类影片也能促进学生正确的科学概念的形成。
中高年段的学生对水基本性质概念获得来源于间接经验,教师可运用抽象化的教学方式,如科普故事,科普短文,甚至理性的说教也能建构正确的水基本性质的概念,但教师提供相关实物进行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建构概念的正确率会更高。
(二)教学前要了解学生对水基本性质的认知状态
研究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正确建构水的基本性质概念的学生数量在增加。
对于“水的基本性质”的认知,低年段的学生还处于事实水平,只看到水的表面特征,这部分学生以“体验感觉”方式进行判断,在视觉和味觉上感知尤为重要。所以有的学生认为水是有颜色的,水是有味道的。
对于“水的基本性质”的认知,中年段的大多数学生处于理解水平,能够回答“水没有固定形状”的理由。
高年级大多数学生的认知达到理论水平,这部分学生对水基本性质概念的解释已经提升到普遍规律的认识,如能直接表述“水是无色无味无固定形状透明的”。高年段的学生还能直接表述“温度变化导致水的三种状态相互转化”“水的用途广”等。
(三)教学时要引发学生对水基本性质的认知冲突,适当采用接受式教学
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现水确实是有味道,这跟每个学生的感觉体验不同有关,这就跟“水无味”的概念发生认知冲突,这时候概念的建构无法用感知觉去建构时,适宜采用接受式教学,如直接告诉学生:“水无味,水无色”。著名教育心理家奥苏贝尔曾经倡导采用直接告知的方式也是有意义学习的一种方法。
参考文献
[1]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3
[2]周建秋.促進科学探究核心概念建构的“学习进阶”.现代中小学教育[J].2016(6)
[3]周克楠.浅谈小学科学学习模型中概念转化的策略与方法.《天津教育》.2016(2)
[4]王璟泓.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现代课堂中的应用.计算机与教育[J].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