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姓名:曾国华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74年9月 籍贯:广东南雄 民族:汉族 学历:大学本科 职称:英语中学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高效课堂。
摘要: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挖掘新课程德育因素,加强英语课堂德育渗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特殊的作用。结合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教学体验,本文围绕树立远大理想、讲究文明礼仪、谨记安全法制、增强环保意识等四方面,就如何挖掘新课程德育因素,加强英语课堂德育渗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程改革 英语课堂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31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①”因此,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那么,如何挖掘新课程德育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呢?下面,结合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教学体验,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学习古今中外的圣贤,树立远大理想。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容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理想是一簇火种,能点燃拼搏进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生奋斗的历程。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根本保证③。周恩来同志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深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作为英语教师,笔者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向古今中外的圣贤学习,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如在学习初一英语(外研社)下册Module 11 National heroes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学习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铁路之父”之称的詹天佑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理工科思维的精神;在学习初三英語(外研社)上册Module 2 Great books 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向课文里涉及到的孔子、老舍、莎士比亚、马克·吐温等学习;在学习初三英语(外研社)上册 Module 3 Sporting life时,笔者利用学生追逐体育明星的心理,引导学生学习姚明、刘翔等在体育方面努力拼搏、刻苦耐劳的精神。
当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时代赋予了当代学生崇高而又神圣的使命。只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向古今中外圣贤学习,学习他们为人类谋福利的高尚思想行为;学习他们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一定会以圣贤为榜样,刻苦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二、学习中西文化的差异,讲究文明礼仪。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有着崇高文明礼仪的民族,一直是许多民族学习的榜样。而今,在民族融合、科技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中方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逐步显现④。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设计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些不文明的行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在学习与对外交流中,英语成了中国人学习外语的第一选择。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刻不容缓!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如在教学初一英语上册(外研社)的“Goodbye”时,笔者叫学生在表演时配上手势动作,学生们都表演得很好,但当笔者质疑学生是否告别时,都用挥手表示再见时,原来持肯定意见的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意大利人不是,他们用右手掌心向上,不停地一张一合以示告别并带依恋之意;笔者因利势导,提出另一个问题:当表示赞赏时,美国人往往是用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圈,并伸出另外三指,这就是“OK”意思,但是,当日本人做出这种手势,则是什么意思呢?在拉美呢?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下,都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另外,通过对西方文明的学习与理解,让学生懂得,不能随意询问西方人关于对方年龄、薪水等敏感的私人问题,并学会常说: Excuse me. I’m sorry.Thanks a lot. May I do ...? What can I do for you ? Would you mind ...? It doesn’t matter. Glad to help. It’s very kind of you. 等交际用语(即礼貌用语)。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代表民族未来的学生,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有很多。英语教师要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三、学习西方的冒险精神,谨记安全法制。
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学生无所适从,不良社会环境的污染严重。由于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辨别能力相对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或为追求享受,或出于讲义气,或受到他人的唆摆或者好奇心的驱使,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危害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交通事故和溺水事故是影响学生安全的两大杀手。因此,英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法制的教育,如在学习初三英语(外研社)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有关游览the Grand Canyon (美国大峡谷)和Module 2 Great books 中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及Module 7 Australia中的Water sports and swimming 时,笔者除了教育学生学习西方人敢于冒险的精神外,更注重引导学生谨记安全法制,不要乐极生悲。因为,如果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何谈幸福?又如在学习JEFC Book2 Unit25 “The Traffic Accident”时,笔者就引导学生提高交通安全警惕。使笔者高兴的是,09年9月1日,新学期第一天,安全教育成为全国中小学最为关注的话题。亿万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一同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节目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教授学生面对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成功实现避险、自救和救助他人。作为英语老师,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在英语课堂上继续渗透安全法制教育。 四、学习先进的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随着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力度不断加大,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讲提高环境意识,支持“禁塑”环保行动,但有的人还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毫无疑问,环境意识是真正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最根本的前提,而环境教育是提高环境意識的最有效的方法。
孩子是地球未来的主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环保理念,教育学生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使他们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从而使他们形成关心环境、爱护环境、关心自然的习惯,成长为真正具有环保意识的公民。如在讲授初三上册(外研社)module 6 save our world 时,笔者围绕recycle(循环,再生 )\reuse(重新利用)\reduce(减少)三个词对学生进行环保方面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并学习先进的环保理念,学生们受到了深刻的环境教育,环保意识得到加强,对爱护校园卫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挖掘新课程德育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英语教师的责任,它必将对学生良好人格、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将德育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使英语教学更完美,更全面,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受到教育,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宗旨之一,作为人民教师就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面是极其宽广的,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只要广大英语老师善于挖掘,积极探索,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就会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培根论理想人生》作者:向阳 刘晓建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4) 《中西文化之鉴》作者:Davis Linell 著 出版社: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 《素质教育新教案》 西苑出版社
摘要: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挖掘新课程德育因素,加强英语课堂德育渗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特殊的作用。结合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教学体验,本文围绕树立远大理想、讲究文明礼仪、谨记安全法制、增强环保意识等四方面,就如何挖掘新课程德育因素,加强英语课堂德育渗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课程改革 英语课堂 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3.31
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学中如果没有进行德育渗透,那它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德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手段的目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明确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①”因此,进行德育渗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在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素质教育对英语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②。英语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有着特殊的作用,因为英语不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门语言,是信息的载体。那么,如何挖掘新课程德育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呢?下面,结合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教学体验,谈谈笔者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学习古今中外的圣贤,树立远大理想。
“志之所趋,无远勿届,容山距海不能限也。志之所向,锐兵精甲不能御也。” 理想是一簇火种,能点燃拼搏进取的火焰;理想是一盏明灯,能照亮人生奋斗的历程。牢固树立远大理想,是学生成长和成才的根本保证③。周恩来同志的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深深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学子。作为英语教师,笔者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向古今中外的圣贤学习,加强对学生进行理想前途教育。如在学习初一英语(外研社)下册Module 11 National heroes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学习航天英雄杨利伟、“中国铁路之父”之称的詹天佑的伟大的民族精神和理工科思维的精神;在学习初三英語(外研社)上册Module 2 Great books 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向课文里涉及到的孔子、老舍、莎士比亚、马克·吐温等学习;在学习初三英语(外研社)上册 Module 3 Sporting life时,笔者利用学生追逐体育明星的心理,引导学生学习姚明、刘翔等在体育方面努力拼搏、刻苦耐劳的精神。
当前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时代赋予了当代学生崇高而又神圣的使命。只要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引导学生向古今中外圣贤学习,学习他们为人类谋福利的高尚思想行为;学习他们刻苦钻研,顽强拼搏的精神。长期坚持下去,学生一定会以圣贤为榜样,刻苦学习,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并为之努力奋斗。
二、学习中西文化的差异,讲究文明礼仪。
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一个有着崇高文明礼仪的民族,一直是许多民族学习的榜样。而今,在民族融合、科技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中方和西方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也逐步显现④。新加坡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各种标语大多用英语书写,但其中的一些设计文明礼貌的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为什么呢?人家回答,因为有些不文明的行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在学习与对外交流中,英语成了中国人学习外语的第一选择。由此可见,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刻不容缓!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英语教师有责任在教学中深刻挖掘文章的思想内容,进行必要的德育渗透。如在教学初一英语上册(外研社)的“Goodbye”时,笔者叫学生在表演时配上手势动作,学生们都表演得很好,但当笔者质疑学生是否告别时,都用挥手表示再见时,原来持肯定意见的一位同学站起来说,意大利人不是,他们用右手掌心向上,不停地一张一合以示告别并带依恋之意;笔者因利势导,提出另一个问题:当表示赞赏时,美国人往往是用拇指和食指合成一个圈,并伸出另外三指,这就是“OK”意思,但是,当日本人做出这种手势,则是什么意思呢?在拉美呢?在教师的引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下,都找到了满意的答案。另外,通过对西方文明的学习与理解,让学生懂得,不能随意询问西方人关于对方年龄、薪水等敏感的私人问题,并学会常说: Excuse me. I’m sorry.Thanks a lot. May I do ...? What can I do for you ? Would you mind ...? It doesn’t matter. Glad to help. It’s very kind of you. 等交际用语(即礼貌用语)。通过语言美的教育,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他们的心灵,增加交往的信心和勇气,自觉摒弃日常生活中不文明的语言,使他们的日常用语趋向规范和得体。
代表民族未来的学生,需要学习继承的东西有很多。英语教师要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学生。
三、学习西方的冒险精神,谨记安全法制。
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使学生无所适从,不良社会环境的污染严重。由于青少年法制意识淡薄,辨别能力相对较差,但模仿能力强,或为追求享受,或出于讲义气,或受到他人的唆摆或者好奇心的驱使,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危害到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另外,交通事故和溺水事故是影响学生安全的两大杀手。因此,英语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安全法制的教育,如在学习初三英语(外研社)上册Module 1 Wonders of the world 有关游览the Grand Canyon (美国大峡谷)和Module 2 Great books 中的《汤姆·索亚历险记》以及Module 7 Australia中的Water sports and swimming 时,笔者除了教育学生学习西方人敢于冒险的精神外,更注重引导学生谨记安全法制,不要乐极生悲。因为,如果生命不保,何谈教育,何谈发展,何谈幸福?又如在学习JEFC Book2 Unit25 “The Traffic Accident”时,笔者就引导学生提高交通安全警惕。使笔者高兴的是,09年9月1日,新学期第一天,安全教育成为全国中小学最为关注的话题。亿万中小学师生和家长一同收看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节目通过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教授学生面对地震、海啸、台风等自然灾害时,如何运用所学知识成功实现避险、自救和救助他人。作为英语老师,要抓住这个有利契机,在英语课堂上继续渗透安全法制教育。 四、学习先进的环保理念,增强环保意识。
随着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力度不断加大,导致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讲提高环境意识,支持“禁塑”环保行动,但有的人还是在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毫无疑问,环境意识是真正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的最根本的前提,而环境教育是提高环境意識的最有效的方法。
孩子是地球未来的主人,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加强环保知识宣传力度,普及环保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先进的环保理念,教育学生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人与气温、气候、空气、谷物增产、水土流失、森林砍伐及环境保护等都存在着密切关系,使他们了解保护环境的重要,从而使他们形成关心环境、爱护环境、关心自然的习惯,成长为真正具有环保意识的公民。如在讲授初三上册(外研社)module 6 save our world 时,笔者围绕recycle(循环,再生 )\reuse(重新利用)\reduce(减少)三个词对学生进行环保方面的调查,然后,根据调查的结果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并学习先进的环保理念,学生们受到了深刻的环境教育,环保意识得到加强,对爱护校园卫生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之,挖掘新课程德育因素,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历史赋予英语教师的责任,它必将对学生良好人格、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树立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将德育渗透在英语教学中,使英语教学更完美,更全面,使学生在任何时候都能受到教育,因为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是教育的宗旨之一,作为人民教师就应自觉掌握和提高德育知识,把德育渗透贯穿到英语教学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德育的渗透面是极其宽广的,具有无限的生命力。只要广大英语老师善于挖掘,积极探索,加强修养,提高自身素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工作就会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⑤。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
(2)《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培根论理想人生》作者:向阳 刘晓建 出版社: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4) 《中西文化之鉴》作者:Davis Linell 著 出版社:北京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5) 《素质教育新教案》 西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