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ppkqp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和发展的活动。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当今时代,创新人才的多寡,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和决定性因素。
  创新并不神秘。创新是人类自身的本质属性,人人皆有;创新是可以被某种因素激发或教育培训引发的一种潜在的心理品质,而且潜力巨大。所以每位教师都应该有意识地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但是,创新能力的形成决不仅仅孤立地依靠思维能力,它还需要良好的前提环境,需要创新者具备必要的心理素质和知识经验,下面,我就对这几方面粗浅地谈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些体会。
  1环境
  创设宽松、理解、自由的授课环境。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杰斯说:“成功的教育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的安全的课堂气氛。”师生之间建立亲密融洽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产生创造的勇气和信心。走进教室前,教师应准备好亲切和蔼的表情、热情饱满的情绪;教学中,教师的语言应友好和悦,最好再加些幽默风趣,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反对权威、发表自己的见解;另外,教师本身也应带有强烈的求知欲,具有与学生共同学习的态度。这些都会给学生带来良好的心境,进而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2心理
  2.1不过分追求“成功”。较高的分数、较好的排名、较多的表扬和奖励以及在同学心中的小有威信等等,都是学生心中的成功。如果仅以这些作为学习的动力,是很难提高创新水平的。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这一点,引导他们寻求自身对探究问题的兴趣,抛开外在的“正确评价”和“称赞喝彩”,从自己内心出发,积极思索,勇敢表达,不急功近利,不压抑思想。
  2.2克服紧张。创造力高的人,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时,情绪表现出异常的冷静和平稳。那么我们可以在课堂提问时、测验考试时,教育学生增强自信心,给自己积极的自我暗示,从而克服紧张情绪。
  3知识
  必须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创造不是凭空想象,创造实际是知识在深层次上的重新组合。不过,知识的获取方式至关重要。比如在历史教学中,应该向学生展示历史学科的系统性,在师生互动中构建知识结构体系,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以利于知识的迁移。另外,也要采用灵活的方式引导学生巩固知识,没有知识的巩固就没有知识的积累,就无法进行复杂的创造性思维。历史学科更是如此,连时代、过程都不了解,何以提出一家之言?
  4思维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形成的核心和关键。它是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的辩证统一,是思维过程的质变和飞跃。
  4.1问答。课堂上的问答活动包括“师问生答”和“生问师答”。“师问生答”的主动权在教师一方,所以教师必须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在思考中形成知识的系统性、思维的系连续性。我经常将一个大知识点分成若干连续的小问题,生形成一个问题链,比如,讲十年探索时,我在学生看过指定部分的课本内容后,问:(1)三年困难时期指什么时间?(2)出现的原因是什么?(3)面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采取了哪些措施?(4)通过这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举例说明。这样,每个问题成为学生思维上升的阶梯,学生在明确知识内在联系的基础上获得知识,思维得到很大提高。“生问师答”的主动权在学生一方,但这个主动权要教师给予,教师授课不要求全求细,要给学生思考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机会,培养学生学而思、思而惑、惑求解的能力。
  4.2讨论。讨论是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非常好的方法。因为历史是客观的,历史书所知识又是做了结论的,所以只有在讨论中,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不同寻常的、求新求异的发散式思维方式。例如,讲为完《戊戌变法》后,我问学生:“光绪是一个资产阶级皇帝吗?”同学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面对同样的问题,学生中出现各种各样的思维角度,有的甚至是出乎意料的,而通过生生互动,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个性。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我们历史主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创新能力是一种多方面的素质,对其培养也是多方面的,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始,让探索。
其他文献
国家教委已经正式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试行)》。这一文 件,是由国家制定的指导小学思想品德课和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编写、教学实施、学习测量和考核、检查评 估的法定依据。课程标准的颁发,既是思想品德课和思想政治课改革的重要成果,又是进一步改革的新起点。 本文就学习《课程标准》中的初中一年级(五四学制初中二年级)部分,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1进行心理品质修养教
期刊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它植根于我国悠久的历史之中,以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为基础,是中华各民族之间坚强由凝合剂,是推动整人民族前进的动力。人类已进入21世纪,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合作与竞争日益激烈,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要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振兴中华,实现民族复兴,促进祖国统一,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一件大事。  1爱国主义教育的必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对课外阅读作出了大量的规定。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其中小学阶段为145万字。这一明确而又具体的要求向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关键。我要求学生把家中的书写上名字拿
期刊
“信”有“诚实”和“可靠”的意思,“任”有“担当”和“约束”的意思。信任总是让人温暖、感动、让人感受安全感;信任也给人以勇气,让人行动起来更加自信、果敢、一往无前。信任是一种坚实的依靠,犹如暗夜中为自己亮起的一盏明灯;有了信任,可以让处在迷茫、困惑和精神恍惚之人得到安慰,得到安全感。信任他人的目的就是要获得进一步的信任,释放自己感受到的真或者自己的善意得到回报的心灵感受;被人信任可以净化心灵、升华
期刊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的事做起来不知疲倦,锲而不舍。感兴趣的书读起来废寝忘食,印象深刻。没有兴趣,则会“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在物理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点燃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内在动力,扬起他们信心的风帆,为他们学好初中物理,奠定良好基础。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要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其学习兴趣的培养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1经典的导入激发
期刊
常听一些老师抱怨:“现在的学生硬是不想读书,教起真没劲。”“现在的学生真是一代不如一代,讲了几遍他还是一问三不知。”“没法!这些学生根本不想学!”如此等等。更有一件令人难以置信的事:“非典”猖獗时,一个学生说:“我宁肯得‘非典’,也不想读书。”马上就有几个学生附和,教室里一片哗然。这也许是一句戏词,也许是个别学生的一时想法,但不能不引起人们深思:风华正茂的学生,何以如此讨厌学习,不求上进?我多次听
期刊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基础课,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课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职业生涯和职业理想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法律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能力形成。德育课教学应遵循“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
期刊
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是数学的运用,要想学好数学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修养,然而,决定一个学生数学修养的高低,最为重要的标志是看他如何看待数学,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定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树立正确的数学教育价值观,找到数学与生活的结合点。因为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数学应该是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然而现在学生天天与数学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数学熟视无睹,对数学缺少兴趣,缺
期刊
打篮球是中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对于中学生而言,打得一手好篮球,在球场上飞舞,流汗时的沸腾,激情的澎湃,无疑于给他们增添了信心;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身体,为更好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外部条件。用力学知识来指导篮球运动,学生对物理知识会有更深的理解,对篮球运动会更加热爱。  当然对于强体力的对抗运动,不科学的使用技术,合理的运用身体,在力的相互作用下,必将对身体造成意想不到的伤害,甚至是无法挽回的结局。那
期刊
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学校体育的理念不断得到更新,特别是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的新理念,其传播之快、影响之大是前所未有的。  我们的学校是广元市首批进行课改实验区的一所完小,近三年来,在学校领导和体育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不断深化学校体育改革,从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从场地器材建设到师资队伍建设,从体育法规建设到课程教材建设,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新课改给我这个任教三十多年的老教师带来了那么多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