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娱乐是大众生活不可去掉的一部分,电视节目提供娱乐是必要的,但如果娱乐的范围过广,强度过大,甚至达到无序无度的程度时,必然对观众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树立产生负面影响。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狂欢”理论、“守门人”理论、“人文精神”的探究,并希望由此使得娱乐回归正常的轨道。
关键词:泛娱乐化;“狂欢”理论;“守門人”理论;人文精神
娱乐是大众生活不可去掉的一部分,电视节目提供娱乐是必要的,但如果娱乐的范围过广,强度过大,甚至达到无序无度的程度时,必然对观众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树立产生负面影响。
一、“狂欢”理论对泛娱乐化节目的启示
“狂欢”是随着巴赫金的文学理论被引入中国后而逐渐为人所知的一个批评术语。巴赫金对流行于欧洲民间的狂欢节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狂欢节是官方世界下的法治外假期,在狂欢节期间所有的民间力量都尽情地进行情感宣泄,形成一种以“感官愉悦”为主要诉求的文化奇观。由此而来,他将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礼仪、形式总称为“狂欢式”,赋予其独特的、复杂的象征意义。
然而,这种狂欢化的电视文化在给老百姓带来愉悦和自由的同时,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巴赫金看来,狂欢为人们提供了一次暂时拒绝官方世界的机会,社会等级、财产、职业、家庭、性别以及年龄差异的障碍被暂时逾越,而提出了一种让人们平等、富足和自由生活的乌托邦式的承诺。狂欢式的电视节目为人们提供的正是这种具有普泛性的大众情绪的宣泄场域和想象空间。然而,既然一切都是暂时的,那么所有的狂欢注定只能是一个空泛的美梦。这样的狂欢结束后,给人们留下的是什么呢?在狂欢中,关注的是感官的愉悦、视觉的快感,而理性思考和关怀精神的缺席是毋庸置疑的。
在全球化的广阔视野下,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时期。来自西方的消费文化观强烈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艺观,同时随着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娱乐性、平民性的大众文化逐渐成为了社会审美心理趋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目前的中国电视既经历着从国家文化向市场文化的过渡,又面临着国家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共存。只有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与大众文化的“狂欢”心态融合起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电视文化的主体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
二、“守门人”理论对泛娱乐化节目的把关作用
“守门人”一词,最先见于库尔特.勒温(K.Lewin)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文章考察和研究了家庭主妇如何决定购买食物以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勒温发现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者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者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就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同時,勒温还对大众传播中新闻活动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作了比较研究。
所谓守门人,显然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作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守门人,他实际是一个三重角色。首先,他是一位接受者。作为报刊编辑来说,他是新闻稿件或一般文章的第一位读者;对影视导演来说,他是影视剧本的首批读者;对广播电视台的导播来说,他又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第一位受众。这时,他完全可以用普通受众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和审视这些未正式进入传播渠道的消息资料。其次,他是一位守门者。他对接收到的信息认真审视,反复比较,再三权衡,决定增删,确定形式,选择渠道,瞄准对象。同时,他又是一位传播者。
三、“人文精神”对泛娱乐化节目品位的提升效应
电视是一种文化载体,是当代文化的晴雨表,文化的擅变必然要对电视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人文精神”为中国电视文化的核心理念,在电视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力弘扬电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成为当代中国电视文化传播不可回避的责任和义务。
“人文精神”这个词起源于西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人文精神”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上的“人文精神”则是指由西方哲学所培育的精神文化传统,它的主要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起源于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为了对抗愚昧、迷信的经院哲学与神学,借助于希腊哲学与艺术等古典知识,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高扬人性光辉的大旗。
在电视节目中弘扬人文精神,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在创作与传播理念上注重人文关怀,体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真实社会生活的关注,对真实社会心理的关注。按这一理念创作的电视节目,就可以做到把镜头对准百姓的生存空间,讲述民众关心的事。人文关怀的创作理念决定了报道方式也不停留在浮光掠影、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而是对人们的生活状态、生存方式、生存体验进行叩问。通过这种人文关怀让人们科学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成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产生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与积极的导向作用。
娱乐之路并不平坦,需要更多的人在理性思考中将偏离轨道的泛娱乐化状态回归正常,并最终引领人们在劳逸结合的生活中感受世界的美好与人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陈犀禾:当代美国电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3]祁林:电视文化的观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5]张熹:浅析电视新闻娱乐化[J],新闻传播,2009(8):34-37。
[6]时统宇:媒体泛娱乐化现象批评[J],新闻实践,2006:6-29。
[7]陈晓辉:泛娱乐化现象浅析[J],新闻传播,2005(10):60-62。
程娜(1988-),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学,研究方向为中外艺术史论。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
关键词:泛娱乐化;“狂欢”理论;“守門人”理论;人文精神
娱乐是大众生活不可去掉的一部分,电视节目提供娱乐是必要的,但如果娱乐的范围过广,强度过大,甚至达到无序无度的程度时,必然对观众的价值观以及世界观的树立产生负面影响。
一、“狂欢”理论对泛娱乐化节目的启示
“狂欢”是随着巴赫金的文学理论被引入中国后而逐渐为人所知的一个批评术语。巴赫金对流行于欧洲民间的狂欢节进行了研究,他认为狂欢节是官方世界下的法治外假期,在狂欢节期间所有的民间力量都尽情地进行情感宣泄,形成一种以“感官愉悦”为主要诉求的文化奇观。由此而来,他将一切狂欢节式的庆贺、礼仪、形式总称为“狂欢式”,赋予其独特的、复杂的象征意义。
然而,这种狂欢化的电视文化在给老百姓带来愉悦和自由的同时,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在巴赫金看来,狂欢为人们提供了一次暂时拒绝官方世界的机会,社会等级、财产、职业、家庭、性别以及年龄差异的障碍被暂时逾越,而提出了一种让人们平等、富足和自由生活的乌托邦式的承诺。狂欢式的电视节目为人们提供的正是这种具有普泛性的大众情绪的宣泄场域和想象空间。然而,既然一切都是暂时的,那么所有的狂欢注定只能是一个空泛的美梦。这样的狂欢结束后,给人们留下的是什么呢?在狂欢中,关注的是感官的愉悦、视觉的快感,而理性思考和关怀精神的缺席是毋庸置疑的。
在全球化的广阔视野下,中国已经进入了一个全面开放的时期。来自西方的消费文化观强烈地冲击着中国传统的“文以载道”的文艺观,同时随着中国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娱乐性、平民性的大众文化逐渐成为了社会审美心理趋势,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目前的中国电视既经历着从国家文化向市场文化的过渡,又面临着国家文化与市场文化的共存。只有把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功能与大众文化的“狂欢”心态融合起来,才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电视文化的主体价值,为社会的发展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在世界范围内为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
二、“守门人”理论对泛娱乐化节目的把关作用
“守门人”一词,最先见于库尔特.勒温(K.Lewin)的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文章考察和研究了家庭主妇如何决定购买食物以及向家庭成员推荐食物的过程。勒温发现信息总是沿着包含有“关卡”的某些渠道流动,在那里,或者根据公正无私的规定,或者根据“守门人”的个人意见,就信息或商品是否被允许进入渠道或继续在渠道里流动作出决定。同時,勒温还对大众传播中新闻活动的“守门行为”和“守门人”作了比较研究。
所谓守门人,显然是指在大众传媒中可以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作为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守门人,他实际是一个三重角色。首先,他是一位接受者。作为报刊编辑来说,他是新闻稿件或一般文章的第一位读者;对影视导演来说,他是影视剧本的首批读者;对广播电视台的导播来说,他又是广播电视新闻的第一位受众。这时,他完全可以用普通受众的心态和眼光来看待和审视这些未正式进入传播渠道的消息资料。其次,他是一位守门者。他对接收到的信息认真审视,反复比较,再三权衡,决定增删,确定形式,选择渠道,瞄准对象。同时,他又是一位传播者。
三、“人文精神”对泛娱乐化节目品位的提升效应
电视是一种文化载体,是当代文化的晴雨表,文化的擅变必然要对电视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带来深刻的影响。“人文精神”为中国电视文化的核心理念,在电视文化的发展进程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大力弘扬电视文化中的人文精神,成为当代中国电视文化传播不可回避的责任和义务。
“人文精神”这个词起源于西方,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上的“人文精神”指的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潮;广义上的“人文精神”则是指由西方哲学所培育的精神文化传统,它的主要精神就是尊重人,尤其是尊重人作为一种精神存在的价值。人文精神起源于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当时的进步知识分子为了对抗愚昧、迷信的经院哲学与神学,借助于希腊哲学与艺术等古典知识,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高扬人性光辉的大旗。
在电视节目中弘扬人文精神,一个鲜明特征就是在创作与传播理念上注重人文关怀,体现对人的生存状态的关注,对真实社会生活的关注,对真实社会心理的关注。按这一理念创作的电视节目,就可以做到把镜头对准百姓的生存空间,讲述民众关心的事。人文关怀的创作理念决定了报道方式也不停留在浮光掠影、就事论事的层面上,而是对人们的生活状态、生存方式、生存体验进行叩问。通过这种人文关怀让人们科学地认识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促成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变,从而产生一股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与积极的导向作用。
娱乐之路并不平坦,需要更多的人在理性思考中将偏离轨道的泛娱乐化状态回归正常,并最终引领人们在劳逸结合的生活中感受世界的美好与人生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潘知常,林玮:大众传媒与大众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2[陈犀禾:当代美国电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3]祁林:电视文化的观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4]高小康:狂欢世纪:娱乐文化与现代生活方式[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
[5]张熹:浅析电视新闻娱乐化[J],新闻传播,2009(8):34-37。
[6]时统宇:媒体泛娱乐化现象批评[J],新闻实践,2006:6-29。
[7]陈晓辉:泛娱乐化现象浅析[J],新闻传播,2005(10):60-62。
程娜(1988-),女,聊城大学音乐学院15级研究生,专业为艺术学,研究方向为中外艺术史论。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