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具创造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中国新世纪教育改革与实践的宝贵精神财富。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它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借鉴意义。作者从三个方面谈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一是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启迪学生思维;二是感受生活链接历史现实,有效关注学生发展;三是体验生活搭建实践舞台,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 有效课堂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初中历史教学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具创造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中国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他毕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自2002年9月以来,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改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一方面不断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开拓、创新和探索。现就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谈谈自己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
一、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启迪学生思维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历史是回顾过去的科学,回顾过去的目的是解决当前和未来的问题,正所谓“借古鉴今”、“明因知变”。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懂史。问题情境就是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境中,使问题含而不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启迪我们:初中历史教学要面向生活,要反映生活的内容。历史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如在世界近代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
“让我们踏上美国土地,翻阅美国历史,开始今天的精彩之旅:
1.来克星顿市中心广场的人物纪念铜像
①阅读课文,来克星顿中心广场为何要修建这样一尊人物铜像?
②根据资料,英国是如何盘剥北美人民的?北美人民为什么要反抗英国?
2.纽约港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
探究:为什么自由女神像会成为美国的象征?
①阅读课文,左手紧握的是什么?有何寓意?
②根据资料,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有何寓意?
③古希腊罗马元素、光芒四射的冠冕、右手高举火炬,探究它们的寓意。
3.首都华盛顿市中心的华盛顿纪念碑
探究:根据资料,你是如何评价华盛顿的?
……”
自由女神像、华盛顿等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原有知识,来克星顿人物纪念铜像、自由女神像、华盛顿纪念碑等既承载了美国历史和民族精神,又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场景的“旅行”,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热情,又启迪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起因等知识内涵,这些无疑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与当前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也是相一致的。
二、感受生活链接历史现实,有效关注学生发展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社会即学校”既指“以社会为学校”,学校生活要引入社会生活的因素,使学校生活接近社会生活;又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要求对社会进行改造,使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使社会具有学校的功能。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就多起来。”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边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慧眼,寻找生活中与历史教学的结合点,让学生走进历史,感悟生活,用正确的历史观帮助学生认清自己、认识社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将教材上的历史知识点与现实生活有机连接起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当前的社会,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
如我在讲授《新文化运动》时,出示了一组关于2005年9月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组织的全球范围的祭孔盛典的图片和一组关于1914年袁世凯祭孔大典的图片,请同学思考:“同样是祭孔,为什么一个受到国人甚至全球的肯定和推崇,而另一个却遭到国人的强烈反对,并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掀起巨大波澜——新文化运动?”这为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对孔子精神的讨论埋下了伏笔。对于全球祭孔活动,同学们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并且知道了孔子不仅是中国的先哲,而且备受世界的推崇与尊敬,都不由地生出一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这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孔子精神在21世纪有何现实意义?”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同学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能把孔子精神放在21世纪和全球的背景之下,认识到要发扬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全球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在中国坚持“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等等。 这样的一堂历史课,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于过去史实的再现上,而是增加了现实生活中學生都非常感兴趣的新鲜元素。这样不仅落实了教材上的知识点,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增强了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而且将课本知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汲取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营养,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鉴古以知今,读史以明智”的目的。
三、体验生活搭建实践舞台,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以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就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素材,提供学生创新的机会和实践的舞台。我们要打开樊笼,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为开发学生的说话、观察、模仿、思维、想象、分析、理解等能力,我尝试让学生表演历史剧,当然这要花时间,事先要准备一段日子,教师要拟好主题,让学生表演各个角色,故事情节和对白都由学生自编自导,但不能偏离主题。我们曾表演历史剧《张骞出使西域》,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如:汉武帝的皇冠,张骞手中的汉节,西域的服装、物产等。表演时,他们的演出是那么投入,汉武帝想通西域时的急切心情,张骞的刚毅与勇敢,西域各民族的热情与好客,匈奴的强悍与凶猛都栩栩如生……表演历史剧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华,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得到了挖掘与升华,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曾先后仿制甲骨文、半坡遗址模型、彩陶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丰富了教学过程,也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动手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前沿,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红杏一枝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确,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并循着规律缔造着教育的真谛。在大力推动课程改革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其中有很多教育思想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参与,带着情感去体验,带着疑问去思考,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经历学习活动过程,引起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从而获得各自独特的领悟,这样的课堂才生机勃发、诗意交融、生命流动,这样的课堂才能张扬个性、促进发展、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生活即教育.乡教丛讯(《陶行知文集》节选),1936-3-31,VOL3(4).
[2]胡晓风,金成林主编.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1.
[3]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齐健.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10).
关键词: 有效课堂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初中历史教学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丰富而独具创造的教育改革实践,是中国新世纪教育教学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他毕生所倡导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其教育思想的核心与灵魂,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不仅在他所处的时代起过积极作用,对今天的教育和教学也仍然具有借鉴意义。
自2002年9月以来,初中历史教学的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课改要求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何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带着这一系列问题,我一方面不断学习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尝试、开拓、创新和探索。现就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谈谈自己在历史教学实践中的心得和体会。
一、贴近生活创设问题情境,有效启迪学生思维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历史是回顾过去的科学,回顾过去的目的是解决当前和未来的问题,正所谓“借古鉴今”、“明因知变”。而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懂史。问题情境就是把问题巧妙地隐含在富有启发性的具体情境中,使问题含而不露。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启迪我们:初中历史教学要面向生活,要反映生活的内容。历史教学只有贴近生活,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
如在世界近代史《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我是这样创设问题情境的:
“让我们踏上美国土地,翻阅美国历史,开始今天的精彩之旅:
1.来克星顿市中心广场的人物纪念铜像
①阅读课文,来克星顿中心广场为何要修建这样一尊人物铜像?
②根据资料,英国是如何盘剥北美人民的?北美人民为什么要反抗英国?
2.纽约港口自由岛上的自由女神像
探究:为什么自由女神像会成为美国的象征?
①阅读课文,左手紧握的是什么?有何寓意?
②根据资料,脚上残留着被挣断了的锁链,有何寓意?
③古希腊罗马元素、光芒四射的冠冕、右手高举火炬,探究它们的寓意。
3.首都华盛顿市中心的华盛顿纪念碑
探究:根据资料,你是如何评价华盛顿的?
……”
自由女神像、华盛顿等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原有知识,来克星顿人物纪念铜像、自由女神像、华盛顿纪念碑等既承载了美国历史和民族精神,又与教学内容完美结合。场景的“旅行”,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了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热情,又启迪了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准确理解了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起因等知识内涵,这些无疑与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与当前初中历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念也是相一致的。
二、感受生活链接历史现实,有效关注学生发展
“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社会即学校”既指“以社会为学校”,学校生活要引入社会生活的因素,使学校生活接近社会生活;又指“学校含有社会的意味”,要求对社会进行改造,使社会成为一所大学校,使社会具有学校的功能。
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们主张‘社会即学校’,是因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学生、先生可就多起来。”他认为“学校即社会,就好像把一只活泼的小鸟从天空里捉来关在笼里一样。它要以一个小的学校去把社会所有的一切东西都吸进来,所以容易弄假”。而且这种教育在“学校与社会中间造成了一边高墙”,把学校与社会生活隔开了。陶行知先生提出“社会即学校”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学校与社会之间的高墙,“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之中时时处处皆学问。因此,我们应当具备慧眼,寻找生活中与历史教学的结合点,让学生走进历史,感悟生活,用正确的历史观帮助学生认清自己、认识社会,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这是初中历史教学的最终目的。在当前的历史课堂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将教材上的历史知识点与现实生活有机连接起来,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联系当前的社会,让学生学习“活的书”,“真的书”,“动的书”。
如我在讲授《新文化运动》时,出示了一组关于2005年9月28日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组织的全球范围的祭孔盛典的图片和一组关于1914年袁世凯祭孔大典的图片,请同学思考:“同样是祭孔,为什么一个受到国人甚至全球的肯定和推崇,而另一个却遭到国人的强烈反对,并在当时的思想文化界掀起巨大波澜——新文化运动?”这为如何正确对待民族文化和对孔子精神的讨论埋下了伏笔。对于全球祭孔活动,同学们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并且知道了孔子不仅是中国的先哲,而且备受世界的推崇与尊敬,都不由地生出一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之情。这堂课的最后,我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孔子精神在21世纪有何现实意义?”因为有了前面的铺垫,同学们在思考这个问题时能把孔子精神放在21世纪和全球的背景之下,认识到要发扬孔子的“和而不同”的思想,在全球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恐怖主义,在中国坚持“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等等。 这样的一堂历史课,不再仅仅停留在对于过去史实的再现上,而是增加了现实生活中學生都非常感兴趣的新鲜元素。这样不仅落实了教材上的知识点,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增强了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而且将课本知识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让学生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中汲取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个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营养,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鉴古以知今,读史以明智”的目的。
三、体验生活搭建实践舞台,有效培养学生能力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先生的话说,就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他以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就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挖掘素材,提供学生创新的机会和实践的舞台。我们要打开樊笼,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
为开发学生的说话、观察、模仿、思维、想象、分析、理解等能力,我尝试让学生表演历史剧,当然这要花时间,事先要准备一段日子,教师要拟好主题,让学生表演各个角色,故事情节和对白都由学生自编自导,但不能偏离主题。我们曾表演历史剧《张骞出使西域》,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道具,如:汉武帝的皇冠,张骞手中的汉节,西域的服装、物产等。表演时,他们的演出是那么投入,汉武帝想通西域时的急切心情,张骞的刚毅与勇敢,西域各民族的热情与好客,匈奴的强悍与凶猛都栩栩如生……表演历史剧这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华,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学生的个性与能力得到了挖掘与升华,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生曾先后仿制甲骨文、半坡遗址模型、彩陶等,这些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丰富了教学过程,也提高了学生搜集资料、动手等多方面的实践能力。
总之,课堂是教学的前沿,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一门艺术,对艺术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红杏一枝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确,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认识到了教育的本质,并循着规律缔造着教育的真谛。在大力推动课程改革和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其中有很多教育思想都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历史教育教学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和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带着兴趣去参与,带着情感去体验,带着疑问去思考,在自然真实的主体活动中经历学习活动过程,引起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从而获得各自独特的领悟,这样的课堂才生机勃发、诗意交融、生命流动,这样的课堂才能张扬个性、促进发展、富有成效。
参考文献:
[1]生活即教育.乡教丛讯(《陶行知文集》节选),1936-3-31,VOL3(4).
[2]胡晓风,金成林主编.陶行知与中国现代化.四川教育出版社,2008,1.
[3]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齐健.教给学生有生命的历史.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