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探究活动来实现。高中历史探究式教学可以使学生逐渐形成主动参与、探究发现和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从而有助于历史教学育人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探究式教学策略 运用方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教育部颁发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其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适时对情境中的一些历史现象进行质疑,提出更多的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时,就先让学生回顾历史,1936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什么事变?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了这场事变?距今过去了多少年?接着提出问题:你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西安事变?要求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搜寻等途径,从资料、音像、实物、电影等材料中获取相关的历史信息。接着多媒体展示《大阪朝日新闻》的两份号外和《大阪每日新闻》。然后提出问题:当年为什么日本如此重视介绍西安事变?(当时引起日本高度关注的原因是西安事变打乱了日本的侵华步伐。)这些都为探究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埋下了伏笔。对于学生的各种猜想,应该以赞赏的眼光和态度积极地给予鼓励,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教师还要根据创设的历史情境,按照启发性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问题为思维中心,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习动机。
二、在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式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既可通过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善疑巧问、浅处探问、明知故问等,组织学生进行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如讨论辛亥革命的性质、太平天国的作用等,又可结合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对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专场课堂讨论或辩论。如:“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改革开放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潮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使学生在争辩讨论中明事理、出新意,并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实践表明,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是探究式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可以开展类似的讨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其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究。
三、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设计出对应情景,使之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这一教学策略的程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思路设计的。提出问题是铺垫,分析问题是重点,解决问题是目标,再提出问题则是升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保持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与收获相结合的良好氛围,所以,问题探究教学策略是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教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时,不妨展示一幅诸子百家的图片,如孔子老子等的画像,由此把学生带入古代文化的学习情景之中,让学生有种历史再现的感觉,好的情景会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儒家为例,可以首先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一员,让他们谈谈自己老师的主张与贡献(提出问题),接着提问为什么孔子会有这样的主张(深化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或网络等途径理解并掌握儒家思想(解决问题),再提问如何运用儒家思想解决校园食堂存在的浪费粮食的现象,请同学设计解决方案(再提问题)。学生在与自己相关联的情景中,积极性容易被调动,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从而掌握了历史知识。
四、建立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措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这一切也是需要教师进一步考虑的问题。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在融洽良好的氛围中,活跃思维,张扬个性,健康发展。这种不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境界是现代教育人性化的必然要求,教师必须尽快适应,否则该模式要真正实行也比较困难。自主学习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教师必须摒弃教科书、教参书是唯一课程资源的错误观念,树立起大课程观,真正发挥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的作用,学会取舍资源也是教师应备的能力。自主学习模式对高中历史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时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使新知识、新教育观念及时地渗透教学中。要真正立足于发展,努力体现师生的发展性。要积极营造融洽、合作的教学氛围,努力体现课堂的民主性。注意因材施教,努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
参考文献:
[1]辛红灿.中美历史课堂教学的差异[J].中学历史教学,2011(3).
[2]罗士祷.高中历史课堂技巧教学摭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2).
[3]王宗平.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尝试[J].宁夏教育科研,2009(01).
关键词: 高中历史教学 探究式教学策略 运用方法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特别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教育部颁发的新的高中历史教学大纲指出:高中历史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其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一、在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适时对情境中的一些历史现象进行质疑,提出更多的有价值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发挥想象力,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例如:在教学“抗日战争”时,就先让学生回顾历史,1936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什么事变?在怎样的背景下发生了这场事变?距今过去了多少年?接着提出问题:你通过哪些途径来了解西安事变?要求学生通过查资料、上网搜寻等途径,从资料、音像、实物、电影等材料中获取相关的历史信息。接着多媒体展示《大阪朝日新闻》的两份号外和《大阪每日新闻》。然后提出问题:当年为什么日本如此重视介绍西安事变?(当时引起日本高度关注的原因是西安事变打乱了日本的侵华步伐。)这些都为探究日本为什么侵略中国埋下了伏笔。对于学生的各种猜想,应该以赞赏的眼光和态度积极地给予鼓励,同时加以正确的引导,启发学生进一步探究。教师还要根据创设的历史情境,按照启发性原则,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以问题为思维中心,培养强烈的问题意识,激发学习动机。
二、在合作探究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探究式课堂讨论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学中既可通过对教学内容重难点的善疑巧问、浅处探问、明知故问等,组织学生进行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如讨论辛亥革命的性质、太平天国的作用等,又可结合学生经验和生活实际,对重要的历史问题进行专场课堂讨论或辩论。如:“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如何正确评价历史人物”,“改革开放与本地区经济的发展”,“思想解放潮流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等等,使学生在争辩讨论中明事理、出新意,并养成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学实践表明,限时性课堂小组讨论是探究式课堂讨论的主要形式,教学中几乎每堂课都可以开展类似的讨论,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巧设讨论主题,力求每次讨论都有精彩的内容和独到的思考。在组织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讨论方法和技巧,引导其学会倾听和表达,学会在讨论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解疑,在解疑中与他人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在讨论之后,要指导学生学会反思,总结得失,提出新的问题,进行新的探究。
三、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策略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水平,设计出对应情景,使之贯穿于课堂教学始终。这一教学策略的程序是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问题的思路设计的。提出问题是铺垫,分析问题是重点,解决问题是目标,再提出问题则是升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保持着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探究与收获相结合的良好氛围,所以,问题探究教学策略是探究性教学的重要方法。例如:在教学“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时,不妨展示一幅诸子百家的图片,如孔子老子等的画像,由此把学生带入古代文化的学习情景之中,让学生有种历史再现的感觉,好的情景会产生“一石击起千层浪”的效果,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以儒家为例,可以首先让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孔子三千弟子中的一员,让他们谈谈自己老师的主张与贡献(提出问题),接着提问为什么孔子会有这样的主张(深化问题),引导学生通过教材或网络等途径理解并掌握儒家思想(解决问题),再提问如何运用儒家思想解决校园食堂存在的浪费粮食的现象,请同学设计解决方案(再提问题)。学生在与自己相关联的情景中,积极性容易被调动,在问题的引导下自主探究,从而掌握了历史知识。
四、建立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
教师必须想方设法采取一些措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而这一切也是需要教师进一步考虑的问题。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强调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这就要求教师放下架子,蹲下身子,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在融洽良好的氛围中,活跃思维,张扬个性,健康发展。这种不居高临下、唯我独尊的境界是现代教育人性化的必然要求,教师必须尽快适应,否则该模式要真正实行也比较困难。自主学习模式是在网络环境下进行的,教师必须摒弃教科书、教参书是唯一课程资源的错误观念,树立起大课程观,真正发挥网络环境下网络资源的作用,学会取舍资源也是教师应备的能力。自主学习模式对高中历史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时刻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实际教学能力,使新知识、新教育观念及时地渗透教学中。要真正立足于发展,努力体现师生的发展性。要积极营造融洽、合作的教学氛围,努力体现课堂的民主性。注意因材施教,努力体现教学的全体性。
参考文献:
[1]辛红灿.中美历史课堂教学的差异[J].中学历史教学,2011(3).
[2]罗士祷.高中历史课堂技巧教学摭谈[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1(2).
[3]王宗平.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尝试[J].宁夏教育科研,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