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些调研成果显示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达到30%,还有一些调研数字认为是60%。其实这里的心理问题指的是心理正常状态学生的困惑问题,或者说很多是成长中的问题,而中小学生真正有心理疾病的一般在4%左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内部的震荡,独生子女情况的存在以及家长对孩子升学、就业期望值的增高,应该说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增多,也应该说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在增大,而幸福指数偏低。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们在区政协的提议下,对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包括城区、川区、山区三类学校,各取样100人,共900人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研。
现在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第二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我们遵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按照青少年心理健康的8条标准,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同龄人行为相似性、自我意识、情绪状态、人际关系、自控力、独立性8个方面制定了问卷,每一方面出5道题,整张问卷共计40道题。
同时把每一问题按照四个等级赋值。一个学生的总分如果在0~40分,说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很好;41~80分,说明他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81~120分,说明他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困扰较严重;121~160分,说明他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严重的困扰。每个学生每一项的计分, 0~5分,说明这一方面发展很好;6~10分 说明这一方面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11~15分 说明在这一方面发展困扰较严重;16~20分 说明在这一方面存在严重的困扰。
一、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
从900名学生总体的状况看平均得分是49.64,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群体的分别总体平均得分分别是40.5、 52.53、56.92。按照分值计算,41~80分,说明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以此我们可以说全县中小学生总体上存在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程度整体是基于社会外部环境和自我成熟合金的心理困惑,而心里困扰存在的状况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伴隨学生身心的成熟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成长的烦恼。
从学段看,小学中川区小学的心理困扰程度最高,高于平均分7分多;中学初中阶段山区学生的心理困扰程度最高高于平均分5分多;高中阶段相对较好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困扰程度最高,高于平均分数10分多。心理总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样客观现实是外界环境与内部心理合金的产物。从每个学段分数高的群体看,都和这一群体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信息量的状态、家校整体的状态以及个人发展状态对他们的心理困扰是综合的影响因素。
其实小学生的心理困扰程度最低并不等于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少,从一年多,全区69140120的几百个咨询电话看,小学生的学习困难、厌学、同学交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也困扰着孩子,只不过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反思和求助能力,往往他们的家长咨询求助的更多;从心理教师咨询高学段学生的状况看,一个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积累的过程,孩子的童年的创伤就像老照片的底版,在足够的环境刺激下,一经洗印学生童年的问题清晰的显示出来。
而初中、高中学生的问题和他们身心的成熟密切相关,12岁的学生脑重量接近成人,以学生的情绪状况而言,初中的学生比小学生情感体验更深刻,除了体验人类基本的喜怒哀惧四种情感外,沮丧、失落、抑郁、兴奋等复杂、微妙的情感他们也有深刻的体会,同时思维水平的提高,让他们看问题的深度、广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在身心的成熟、学业的加重、认识的深刻的等内外因素的激发下,学生会感受到越来越多成长的烦恼。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单项情况
学生每一单项也都是存在问题,问题的程度依旧是心理正常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问题,通常表现为成长的困惑。每一单项问题从突出到一般的次序是:自控力、独立性、智力发展、自我接纳、和同龄人相似、面对现实、情绪积极以及人际和谐。其中学生自控力的分数高达8.17,而独立性、智力发展、自我接纳、和同龄人相似四个方面分数都在6—7分间,只有面对现实、情绪积极以及人际和谐方面在5—6分之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自控力是人成功的四大非智力因素之一,而学生的自控力的缺乏一方面和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情绪特点相关,看问题的片面性、情绪的两极性都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状态,另一方面和我们成人教育中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心理、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学生的独立性、智力发展、自我接纳、和同龄人相似等要素发展水平和家族遗传、成长环境、教育因素息息相关,家族的状态、多元开放的社会状态、成人过度保护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困扰。
从学段看,学生的自控力发展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初中、高中学生的分数在9分以上,学生普遍表示自己在学习上拖拉、随心所欲上网和看电视、激怒时有冲动行为、不会拒绝朋友的请求、按照自己的喜好吃东西,而这些子项目的分数也都在9分以上,这些状态也为孩子网络成瘾、不良团体形成甚至犯罪埋下了伏笔。
从学段看,学生对自己的独立性方面评价,川山区的中小学生以及成绩好的高中生对自己的评价低,都高于各自群体平均分1分多。川山区的中小学生信息的闭塞,视野的相对狭窄,人际交往范围的局限性使他们更加趋向群体,他们害怕和群体的另类观点、另类喜好、另类衣着等让自己失去友谊、失去同伴……成绩好的高中生生活在更优秀的集体里,他们个人对事件的判断更容易受到这个优秀的群体的影响。
川山区的中小学生以及普通高中的高中生对自身智力发展水平的判断更低,他们的群体平均分数和最低的差在1—2分之间。一个人的自信状态总是和一个人的人际支持环境、归因以及小的成功积累有关系,这三个群体现实的生活环境、现实的学习状态以及他们感受的升学压力和曾经的失败经历让他们对自己的智力的发展水平判断比同龄人群体低。 川区的中小学生、普通高中的学生在自我接纳程度上低,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怀疑、对自己不满意、认为自己的缺点比优点多、认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总是达不到……在这一项的平均分数上,他们比同一群体的最低分高出1—3分。川区的学生在视野上不及城区的学生,在刻苦与朴实程度上不及山区的孩子,这种落差成为他们群体自我接纳程度低的原因,而普通高中的学生自我接纳程度低和他们在学业方面的失败经验以及周围人的负面评价有关。
在积极情绪方面,高中学生的整体状况偏低:沉浸在不愉快的经历中、感觉环境对自己的不公平、莫名的情绪不好、学习、交往、自己的状态让自己不愉快……随着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的发展,人生观、世界观的逐步形成,高中生的情绪更加内隐,也更加受到社会、环境、升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三、调研结果对我们成人的启示
1、从学生整体看,我们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今天这样社会转型、全球一体化的生存状态下。学生学习好、有好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更要重視学生在什么状态下学习、为什么学习。一个阳光的心灵不但能让学生经受人生的风雨,能感受生活的幸福,更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所有的孩子的问题要到成人身上去找,所有成人的问题要到童年去找。”心理学的经验这样告诉我们。从关注心灵从儿童开始,关注心灵从转变成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开始,这可能是我们成人该有的意识,也是我们成人该有的行为。
2、从地域上看,我们要更加重视川山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改变川山区学生受教育的硬件环境固然重要,但是提高家长和教师的整体素养更重要,尤其要提高川山区专职心理教师的水平。让川山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更好的领头人,让心理教育融于学生的家庭生活、融于学生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中。
3、从学段上看,我们要更加重视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延庆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整体状态直接关系到延庆未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后劲。这些学生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学业上的挫折导致他们在自我评价、情绪等方面的低评价,而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迷失、抱怨甚至放弃。这样的心态对他们的未来总体是消极的影响。作为社会、家庭和学校我们需要创造多元化的评价氛围,让每个孩子都体验成功,不以分数论英雄,另外要以活动与交往为中介,让这些学生重新找回失落的信心。
4、从学生的单项发展水平上看,我们成人除了关注孩子智力水平的发展,关注和学生发展有一定相关的分数,更要关注孩子的情商。心理学家断言:人的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而情商最核心的因素是人的自控力。延迟孩子各种物质欲望的满足是家长的必须,让孩子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是学校和家庭的必须。只有改变教育的方式,真正从学生一生的发展考虑,我们的学生才能更阳光,我们成人的影响才能更积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家庭内部的震荡,独生子女情况的存在以及家长对孩子升学、就业期望值的增高,应该说学生的心理问题在增多,也应该说学生承受的心理压力在增大,而幸福指数偏低。
基于以上的情况,我们在区政协的提议下,对全县小学、初中、高中,包括城区、川区、山区三类学校,各取样100人,共900人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研。
现在一般认为心理健康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第二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我们遵照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按照青少年心理健康的8条标准,从学生的智力发展、与同龄人行为相似性、自我意识、情绪状态、人际关系、自控力、独立性8个方面制定了问卷,每一方面出5道题,整张问卷共计40道题。
同时把每一问题按照四个等级赋值。一个学生的总分如果在0~40分,说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很好;41~80分,说明他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81~120分,说明他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困扰较严重;121~160分,说明他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严重的困扰。每个学生每一项的计分, 0~5分,说明这一方面发展很好;6~10分 说明这一方面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11~15分 说明在这一方面发展困扰较严重;16~20分 说明在这一方面存在严重的困扰。
一、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总体情况
从900名学生总体的状况看平均得分是49.64,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群体的分别总体平均得分分别是40.5、 52.53、56.92。按照分值计算,41~80分,说明学生的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以此我们可以说全县中小学生总体上存在心理问题,而心理问题的程度整体是基于社会外部环境和自我成熟合金的心理困惑,而心里困扰存在的状况是随年龄增长而增长,伴隨学生身心的成熟带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成长的烦恼。
从学段看,小学中川区小学的心理困扰程度最高,高于平均分7分多;中学初中阶段山区学生的心理困扰程度最高高于平均分5分多;高中阶段相对较好的普通高中学生的困扰程度最高,高于平均分数10分多。心理总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样客观现实是外界环境与内部心理合金的产物。从每个学段分数高的群体看,都和这一群体的生活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信息量的状态、家校整体的状态以及个人发展状态对他们的心理困扰是综合的影响因素。
其实小学生的心理困扰程度最低并不等于小学生的心理问题少,从一年多,全区69140120的几百个咨询电话看,小学生的学习困难、厌学、同学交往、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也困扰着孩子,只不过他们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反思和求助能力,往往他们的家长咨询求助的更多;从心理教师咨询高学段学生的状况看,一个孩子的心理问题是积累的过程,孩子的童年的创伤就像老照片的底版,在足够的环境刺激下,一经洗印学生童年的问题清晰的显示出来。
而初中、高中学生的问题和他们身心的成熟密切相关,12岁的学生脑重量接近成人,以学生的情绪状况而言,初中的学生比小学生情感体验更深刻,除了体验人类基本的喜怒哀惧四种情感外,沮丧、失落、抑郁、兴奋等复杂、微妙的情感他们也有深刻的体会,同时思维水平的提高,让他们看问题的深度、广度都有很大的提升,在身心的成熟、学业的加重、认识的深刻的等内外因素的激发下,学生会感受到越来越多成长的烦恼。
二、中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单项情况
学生每一单项也都是存在问题,问题的程度依旧是心理正常范畴内的心理不健康问题,通常表现为成长的困惑。每一单项问题从突出到一般的次序是:自控力、独立性、智力发展、自我接纳、和同龄人相似、面对现实、情绪积极以及人际和谐。其中学生自控力的分数高达8.17,而独立性、智力发展、自我接纳、和同龄人相似四个方面分数都在6—7分间,只有面对现实、情绪积极以及人际和谐方面在5—6分之间。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的自控力是人成功的四大非智力因素之一,而学生的自控力的缺乏一方面和他们的思维发展水平以及情绪特点相关,看问题的片面性、情绪的两极性都影响了他们自控力的状态,另一方面和我们成人教育中重物质、轻精神、重智育轻心理、重结果轻过程的教育方式不无关系。学生的独立性、智力发展、自我接纳、和同龄人相似等要素发展水平和家族遗传、成长环境、教育因素息息相关,家族的状态、多元开放的社会状态、成人过度保护的教育方式导致孩子在这些方面的困扰。
从学段看,学生的自控力发展水平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初中、高中学生的分数在9分以上,学生普遍表示自己在学习上拖拉、随心所欲上网和看电视、激怒时有冲动行为、不会拒绝朋友的请求、按照自己的喜好吃东西,而这些子项目的分数也都在9分以上,这些状态也为孩子网络成瘾、不良团体形成甚至犯罪埋下了伏笔。
从学段看,学生对自己的独立性方面评价,川山区的中小学生以及成绩好的高中生对自己的评价低,都高于各自群体平均分1分多。川山区的中小学生信息的闭塞,视野的相对狭窄,人际交往范围的局限性使他们更加趋向群体,他们害怕和群体的另类观点、另类喜好、另类衣着等让自己失去友谊、失去同伴……成绩好的高中生生活在更优秀的集体里,他们个人对事件的判断更容易受到这个优秀的群体的影响。
川山区的中小学生以及普通高中的高中生对自身智力发展水平的判断更低,他们的群体平均分数和最低的差在1—2分之间。一个人的自信状态总是和一个人的人际支持环境、归因以及小的成功积累有关系,这三个群体现实的生活环境、现实的学习状态以及他们感受的升学压力和曾经的失败经历让他们对自己的智力的发展水平判断比同龄人群体低。 川区的中小学生、普通高中的学生在自我接纳程度上低,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怀疑、对自己不满意、认为自己的缺点比优点多、认为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目标总是达不到……在这一项的平均分数上,他们比同一群体的最低分高出1—3分。川区的学生在视野上不及城区的学生,在刻苦与朴实程度上不及山区的孩子,这种落差成为他们群体自我接纳程度低的原因,而普通高中的学生自我接纳程度低和他们在学业方面的失败经验以及周围人的负面评价有关。
在积极情绪方面,高中学生的整体状况偏低:沉浸在不愉快的经历中、感觉环境对自己的不公平、莫名的情绪不好、学习、交往、自己的状态让自己不愉快……随着思维的深刻性、批判性的发展,人生观、世界观的逐步形成,高中生的情绪更加内隐,也更加受到社会、环境、升学等综合因素的影响……
三、调研结果对我们成人的启示
1、从学生整体看,我们要更加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今天这样社会转型、全球一体化的生存状态下。学生学习好、有好的工作固然重要,但更要重視学生在什么状态下学习、为什么学习。一个阳光的心灵不但能让学生经受人生的风雨,能感受生活的幸福,更能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所有的孩子的问题要到成人身上去找,所有成人的问题要到童年去找。”心理学的经验这样告诉我们。从关注心灵从儿童开始,关注心灵从转变成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开始,这可能是我们成人该有的意识,也是我们成人该有的行为。
2、从地域上看,我们要更加重视川山区学生心理教育工作。改变川山区学生受教育的硬件环境固然重要,但是提高家长和教师的整体素养更重要,尤其要提高川山区专职心理教师的水平。让川山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更好的领头人,让心理教育融于学生的家庭生活、融于学生每一天的学校生活中。
3、从学段上看,我们要更加重视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状态。这些学生大多数是延庆未来的建设者,他们的整体状态直接关系到延庆未来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后劲。这些学生由于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在学业上的挫折导致他们在自我评价、情绪等方面的低评价,而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迷失、抱怨甚至放弃。这样的心态对他们的未来总体是消极的影响。作为社会、家庭和学校我们需要创造多元化的评价氛围,让每个孩子都体验成功,不以分数论英雄,另外要以活动与交往为中介,让这些学生重新找回失落的信心。
4、从学生的单项发展水平上看,我们成人除了关注孩子智力水平的发展,关注和学生发展有一定相关的分数,更要关注孩子的情商。心理学家断言:人的成功20%靠智商,80%靠情商。而情商最核心的因素是人的自控力。延迟孩子各种物质欲望的满足是家长的必须,让孩子有更多的实践机会是学校和家庭的必须。只有改变教育的方式,真正从学生一生的发展考虑,我们的学生才能更阳光,我们成人的影响才能更积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