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待在家就一定意味着百无聊赖吗?其实倒未必。元代画家倪瓒就给大家亲身示范,如何在家中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倪瓒是个“富二代”,不问政治,不事生产,自称“懒瓒”。他不屑混迹官场,坚辞不赴朱元璋的召见,性格相当傲娇。他的画也透露着一股拒人千里的高冷范儿,孤山、瘦水、枯树、空亭,但不见人。董其昌临摩完他的画,感叹“十指皆仙”。 画清新脱俗,人同样一尘不染。他爱宅在家里,不愿意走亲访友。他性好洁,客人来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待在家就一定意味着百无聊赖吗?其实倒未必。元代画家倪瓒就给大家亲身示范,如何在家中做个安静的美男子。
倪瓒是个“富二代”,不问政治,不事生产,自称“懒瓒”。他不屑混迹官场,坚辞不赴朱元璋的召见,性格相当傲娇。他的画也透露着一股拒人千里的高冷范儿,孤山、瘦水、枯树、空亭,但不见人。董其昌临摩完他的画,感叹“十指皆仙”。
画清新脱俗,人同样一尘不染。他爱宅在家里,不愿意走亲访友。他性好洁,客人来过后,坐过、碰过的地方全都要擦拭干净,像追在你屁股后面收拾的老母亲。他每天穿戴的衣帽要拂拭数千次,洗澡换水十几次。不但洗人,还洗树,屋前的梧桐树被他家仆人擦拭得没多久就死了。
不过,他最厉害的还是阻挡粪口传播的发明。倪瓒家的香厕相当别致,高高地架在二楼,人要方便得爬上去。地上是敞口的木格子,里面铺上洁白的鹅毛,“凡便下,则鹅毛起覆之,不闻有秽气也”。可怜了两旁的仆人,真“铲屎官”也。
他家童子总要忍受主人的“怪癖”,挑水回来后,倪瓒先问哪个桶在前,哪个桶在后,指示用身前的水煎茶,身后桶里的只能泡脚,因为他怕后者“为泄气所秽”。
有次他去别人家做客,满脸胡子的厨师来上菜,他见后,起身就要走,主人惊讶,倪瓒一脸傲娇地说,厨师这么多胡子,好脏啊,我还吃他做的菜干吗?他自己出了本做菜的集子,“净”字出现频率很高。烧萝卜时食材要“置净器中”,腌制生姜时要用“净布揩去嫩芽”,酿酒时米要用水“淘极净”。他家厨房要做个小鸡炖蘑菇,光是蘑菇就要“用水净洗数四,至沙泥净尽”。
有次朋友来拜访,夜宿他家中,他怕朋友不爱干净,夜里偷偷起来查看三次,忽然听到朋友咳了声痰,这声“巨响”压在他心上成了蚊子血和饭米粒,别扭了一晚。天一亮,他便派人寻痰。仆人把房间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只好拿着有水渍的树叶糊弄他,倪瓒斜睨一眼,赶紧厌恶地闭上眼睛,命人扔到三里外。
有人看不惯他那爱干净的样子,偏要治他一治。倪瓒平生至爱有二,一是一匹白马,爱护备至;二是一间书阁,旁人不得进。有一回,他的母亲病了,他求人看病,那人偏要他用白马来接。那日正下雨,白马满身泥泞,接到客人,他又要求去书阁看看,还到处乱翻。没办法,给老娘治病要紧,此后倪瓒再未踏足那间书阁,徹底隔离了。
倪瓒人生的后半段,家中得以依靠的大树一棵棵倒了,到了晚年,索性卖去田宅,疏散财产,弃家遁迹,泛舟太湖。落魄的日子,他因为逃税而被关进牢房。征税官本来找不着他,突然在湖边芦苇丛中闻到一股异香,寻着味,找到了正在熏香的倪瓒。
可能因为得罪了太多人,关于他的死法有不同版本,一说是患了痢疾,到头来一身污秽,又说是被朱元璋扔进粪坑淹死。无论哪种,光是听一听,就能要他命。
不过在那个年代,他能活到74岁,也算长寿了,焉知不是居家隔离、勤洗手的功劳?
其他文献
有一次,朋友們群聚并“各言尔志”,其中有一位说的我至今记得。他说:“要是我有钱,我想开一家‘食堂’,不是‘餐厅’,就是那种简单的可以吃饭的食堂。” 他说时,眼底流动着施舍者的大度与祥和。 事隔四年,我有一天在南部某医院的饮食部用餐,觉得这情境和那位朋友说的很接近,不禁呆了。 来客多是老人,他们来吃饭,动机很简单——就是为吃饭,不为应酬,不为交谊,就只为肚子饿了,要吃饭。他们和食物之间因而有一
人长得好看,到大学来,更是以为每个男孩对自己有意思。跟自个儿订了不少原则,只准和女同学看电影,团体郊游可以,单独约会不可以,这个那个一大堆,原来都是沾沾自喜。所以才开学,就跟海东青逛淡水镇,龙山寺吃茶,兴尽到夜晚回住处,那天下着细雨,登窄窄的楼梯上来,忽然想到衣物晒在阳台没收,赶紧收下,已经湿了半边。他问了几次有没有关系,当然他不是真的关心,我其实也不在意。 那时节初秋,盖着新制的被子睡,夜真是
若讲中国文化,讲思想与哲学,有些时候不如讲文学更好些。 在中国文学中也已包括了儒道佛诸派思想,而且连作家的全人格都在里边了。 某一作家,或崇儒,或尚道,或信佛,他把他的学问和性情,真实融入人生,然后在他作品里,把他全部人生琐细详尽地写出来。 这样便使我们读一个作家的全集,等于读一部传记或小说,或是一部活的电影或戏剧。他的一生,一幕幕地表现在诗里。我们能这样地读他们的诗,才是最有趣味的。 文
夜气稍退,天色依旧混沌。茶花树的叶子又被打落了不少,顶着的花苞终究没有开成,几株盆景似乎抬不起头,隔壁出墙来的红杏也收敛了几分,整个院落零乱、凝重。下意识拾起扫帚,清理一地的红绿黄。竹枝滑过,瓷砖的苋红顿时鲜亮。查遗补漏之际,咦?这一点绿怎么也带不出来。再用力试两次,仍然纹丝不动。被卡住了?还是侥幸进入了扫帚的盲区?随意拽了两下,竟巍然坚挺。定睛一看,这两株绿青翠青翠的,像茶树的毛尖,像襁褓中的婴
苏迈《题郑天觉画帖》 北宋的文化星空群星璀璨,苏轼是最亮的那一颗。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人们称为“三苏”,成就了中国文化史上一段佳話。苏轼的两个儿子苏迈、苏过也不同寻常,都有很高的书法艺术造诣。 苏迈(1059-1119年),字维康,苏轼长子,官驾部员外郎。善文辞,工书,书法得其父苏轼法,神清势竣。宋人李之仪在《姑溪集》中写道:“《东坡帖》乃其子迈所作,亦自可喜。苏轼诸子,源同派异,种种皆
六月的午后,刚下过一场急雨,暑气散去几分,村庄里漂浮着淡淡的茉莉香气。 刚满六岁的小姑娘吴羡可顾不上这些,她急匆匆地走到家门口,推开朱红大门,气冲冲地冲进院里,向正与李大伯说话的外公嘟囔一句:“那些修路的太烦人了。”她希望得到一句安慰的话,一向对她百依百顺的外公今天只是看了她一眼,淡淡地说:“我和你李大伯有事要商量,你去找外婆。” 见外公不理睬自己,吴羡更生气了,她跺了跺脚,憋红着脸,
高峰期或者下雨天乘坐出租车,总有陌生人拼车的传统,如果顺路,我也会接受这种模式——好像是为了给自己下次高峰期拼车积攒一点好运。 那天下着大雨,我从医院出来刚刚打上一辆车,正低头回微信,只听见一个女孩的声音:“师傅,去不去广场?” 声音有些耳熟,我抬头看向窗外,是她。 我们的相识是在高一升高二的暑假。 那时候刚刚分完文理科,所有的班级都被打乱然后重新排序,成绩优异者就可以在排
如今出门,除手机外,最能给人以安全感的要数口罩了。有人说,出门扔垃圾发现自己没戴口罩,一时胸闷气短伴随面红耳赤,回家戴上口罩再出门,顿觉宛若新生。 口罩掩盖了很多微表情,所以我的朋友阿猫说自从戴上口罩,她的社交恐惧症减轻了。走在公司走廊上可以目中无人保持高冷,不用眯着近视眼使劲辨认熟人,以免别人跟她打招呼,而她自己却视而不见。不用假装厚道地用“嗯、啊、哦”和同事尬聊了。也不用心里默默丈量和擦肩而
有的时候,闭上眼睛把头晃一晃,就可以感觉到生命的速度是飞——我的二十岁,分明就在一刻之前。 然而,今天我已经三十岁了。 “三十”这个音节被我咬着舌尖轻吟出来的那一刻,心底忽生了一种奇异的颤动。我三十了,还没有结过婚,还没有生过小孩。这对三十岁的女人来说,都是很值得羞愧的事儿。 同时我又按捺不住地有点欣然自喜。不能再被称为少女的我,靠着那张日渐成熟的脸,在听到男同事讲笑话时,终于不必再红着脸走
1 十二岁那年夏天,曾经在京都坶尾的寺院里避暑。寺下面有一道清流,一处积满流水的碧潭上突露着岩石。 艳阳如火的一天,同两三个朋友一起到附近的村子买西瓜。说是要放在溪水里冰一冰,有的抱着西瓜从岩上跳下去,有的为了争夺西瓜打起水仗。潭里沸腾了,泛着雪白的浪花。正当三个人眼花缭乱之际,流水悄悄地把那翠绿的玉球夺走了,飘飘荡荡地冲走了。大家争相去捞,西瓜撞在岩角上,碎了。每人抢到一块,边吃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