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四级改革看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问题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on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四级翻译题型的改革对教学中翻译部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从考试的变化分析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以期对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大学英语 翻译 问题与应对
  大学外语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作为大学外语教育的最主要内容,是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本科教育阶段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在人才培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大学英语课程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教学的提升和拓展,主要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英语听、說、读、写、译的能力。而测试这一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也就是说四级考试是检验大学生英语的一个标准。因此我们先要了解一些关于考试的情况,才能有的放矢。
  一、四级考试翻译题型的改革
  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题型的变化。从2006年起,翻译题型即作为四级考试的必考题,考试形式为单句的汉译英,即:要求考生补全句子,分值 5%,考试时间5分钟。题型重点测试考生词汇、固定搭配、常用句型及语法结构表达层次上的中译英能力。自2013年12月考次起,翻译题调整为段落汉译英,翻译内容涉及中国的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发展等,长度为140—160个汉字,分值15%,考试时间30分钟。该题型对学生词汇、语块、语法、翻译技巧方面的产出性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通过测试展示英语知识水平。
  二、是考核要求的变化
  从孤立的单句翻译转向段落翻译,在试题设计的层次上,是从考查学生语言基本知识的掌握向更高层次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转变,能明确地考查学生的翻译理论知识水平和技巧的运用能力,准确反映学生的英语水平。
  在试题设计的形式上,原来学生只需要翻译句子,且题目会给出一半信息,现在要求学生把整段文字翻译出来,有一定的难度。
  在试题设计的内容上,侧重对中国文化和社会的考察,学生要学会用英语表达中国文化相关的地道译法,考查学生的知识深度,为学生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从而展现中华民族的强大与魅力。翻译题型的改革符合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要求,能更加全面地测试大学生语言知识、语言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真正实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翻译能力的培养目标。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问题与应对
  四级考试对翻译部分的考核要求是:要求考生能将题材熟悉、语言难度较低的汉语段落译成英语。段落的内容涉及中国的文化、历史及社会发展。译文基本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语句通顺,句式和用词较为恰当。能运用基本的翻译策略。能在半小时内将长度为140-160 个汉字的段落译成英语。根据此要求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
  1.加强学生的文化底蕴。能够以跨文化的思维对中西文化进行思考分析。
  2.通过练习加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达到语句通顺,用词和句式较为恰当的要求。
  3.熟悉基本翻译策略,并且能够适当运用。
  4.切实提高学生在校内以及国家水平考试中翻译部分的成绩,进而提高整体成绩。
  5.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自己动手自己思考并与他人交流以及小组协作,使学生产生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根据笔者对近几年四级考试的研究与分析,四级考试的内容与形式越来越专业化。这里的专业指的是英语专业。比如:听力方面,曾经属于英语专业四级的新闻英语听力被纳入了改革之后的四级听力测试当中;段落汉译英也是英语专业八级考试中出现的题型。当然难度肯定是有所降低,但测试的形式及内容相较过去的四级题型有了很大的改变。对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专业化,这一变化与全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的提升是分不开的。因此,本人认为大学英语的教学内容也应相应的做出改变,以适应大趋势。
  因此针对大学英语课程中的翻译部分出现的问题的应对措施包括但不限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和指导学生以译者身份学习翻译,在翻译中体会译事的乐趣与艰辛,带着翻译的目的去阅读原文并解构文本,然后在文本转换中加深对两种语言异同的了解,在转换中借鉴已学译法、尝试新的译法,创造属于自己的可行方法,在长期实践中真正掌握某些转换规律,建立思维转换机制,最终达到提高翻译的水准和速度的目的。并提高学生在四级考试翻译题型中的成绩,进而提高四级成绩提高通过率。尤其是在学生普遍比较薄弱的汉译英题目上,应尽量减少失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更注重的是听、读和写。曾经的句子翻译也由于分值的原因一直不被重视。考试改革之后,从形式上对大学生的英语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从内容上也是如此。汉译英部分大多是与中国文化现状和社会的内容,例如:中国结,快递,唐三彩等。这反映了我国国力增强之后要将文化“走出去”的趋势。学习英语不再仅仅是学习西方的先进知识和技术,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个工具向世界展示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
  此外,由于翻译题型所占分值的增加到15%,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应据此做出调整,在现有的教学中,真正重视起翻译教学,加大翻译教学量的比重。具体措施可包括但不限于:开设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课程,开展有关翻译理论和实践的专题讲座,允许非英专学生选修英语专业的翻译课程,加大翻译实践在教学中的比重,在英语能力测评中重视对翻译能力的考查。如此,才能使学校、教师和学生真正地重视起翻译能力的培养,切实地做出适应性调整,从而提高学生的翻译技能。另外对学生建立文化的自我认同,学习英美文化知识,进行中外文化比较,客观分析差异等心理层面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在实践中加深前面所学知识的掌握并了解两种语言表达方法的差异进而提高翻译能力。
其他文献
【摘要】英语同义词数量庞大,对英语同义词的辨析是学习提高英语水平的难点。文章运用语料库语言学研究方法,定性与定量研究结合,以当代美语语料库(COCA)为基础,借助中国学习者语料库(CLEC),通过对study/learn这组同义词从不同语域的词频分布、搭配词选择、类联接和语义韵等方面对比分析,揭示了中国学生对英语同义词意义的理解存在的误用和漏用的问题。语料库索引成为辨析区分英语同义词的有效方法。借
【Abstract】As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strengthened,Global Village increasingly strengthens association between nations,which breaks old international order that is not consistent with contemporary i
高效课堂是现今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一个最为时髦的名词,也是作为教师的我在职业生涯中值得毕生追求的理想。据我理解,所谓高效即意指效率很高,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最好的效果。课堂教学,则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何为高效课堂,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的一堂课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评价与想法。笔者结合二十多年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以及近年来在各类学校学习高效课堂的经历,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摘要】由于小学生贪玩好动的特点,游戏教学法逐渐被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并突显了许多优势,游戏活动与课本要求的有机结合,使得学习变得趣味无穷,学生在不受课堂局限的情况下,更能激发出潜在的英语能量,以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全身心的参与英语互动,为英语知识的不断深入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 小学英语 应用分析  引言  英语作为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基础学科,常使心智还未开化的学生感到压力,对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交互式电子白板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他的强大功能给教师带来“实惠”,成为教师教学的“小助手”,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借助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也不断提高,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交互式电子白板 小学英语 功能 应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对小学英语的课堂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使得师生、生生、人机之间有了良好的交流。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根据学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多媒体教学在我国农村已经基本普及。初中英语的学习对学生高中学习以及更高水平的学习影响重大,然而城乡英语教学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农村初中英语教师应及时意识到多媒体教学对学生英语学习的益处,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农村学生的初中英语水平。本文,我与广大农村初中英语教师群体共同探讨在英語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的方法及益处。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 多媒体 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英语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目前英语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所推行的教学技巧之一,同时也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模式。在高中英语教学课堂中,合理的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增强学生对语言的实践机会,同时,对于高中英语的课堂效率与氛围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课堂 效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英语教学,要求提倡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通过老师的引导,充
【摘要】根据乔姆斯基的约束理论,一个词语的管辖语域指一个包括中心语、主语和补语,可以体现一切语法功能的最小的“完整功能体”,即含有该照应语在内的最小名词词组或句子。先行语与照应语必须在同一语域内。  【关键词】管辖语域 先行语 照应语  一、约束理论的内容  约束理论解释句子成分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些语义不同的名词词组即回指词,所指名词和代词只能放在特定的句法位置,而它是基于结构关系而定义的。乔姆斯
本人结合我校研究课题“多元目标下的15年一贯制的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实施和本班学生的实际,通过报纸阅读的方式,对高三英语课堂进行了一些改变。  一、教材分析  进入高三年级以来,我班学生订阅了大学版的二十一世纪英文报。此报依然每周一份,文章篇目较多,文章相对比较长,词汇量也比高三版的词汇量大很多。我在教学中将报纸阅读和新课授课结合在一起,从而扩大课堂的语言输入量及学生的语言输出量。每天一位同学进行1
【Abstract】English language has undergone a long-term development and now it has become an international language.The wide spread of English contributes greatly to its status as an internationally do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