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20108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灵魂,历史教学过程中该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驱动式”教学可以成为有效抓手。“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问题为学习起点,以问题为核心规划学习内容,让学生围绕问题寻求解决方案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此过程中的角色是问题的提出者、课程的设计者以及结果的评估者。老师带领学生共同解决问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以问题作为驱动,学生动起来,学生思维动起来,老师点拨引领动起来,在这个过程当中,以学生自身知识储备为圆心,以史料分析、问题探究为半径,画出理性认知历史的圆。
  笔者以《中世纪之问——是黑暗还是曙光?》一课为例开展“问题驱动式”教学。近代欧洲文明有三大来源, 一是源自古希腊罗马文明, 二是源自日耳曼文明,三是源自基督教文明。侯建新教授认为,希腊罗马文明主要影响了欧洲文明的政治理念与政治制度;日耳曼文明给欧洲文明注入了新的血液与活力;基督教文明深刻影响了欧洲文明中人的思维方式和社会架构。从这个角度审视中世纪,不应该只看到传统认知上的断层和鸿沟,还应该看到历史发展中的传承性,延续性,更应该看到黑暗中曙光的存在。因此,本课以追问欧洲中世纪是黑暗还是曙光为核心问题,通过中世纪神庙中的雕塑《魔怪在吞食人类》导入,了解学生对中世纪的整体感观与认知。
  以问题驱动的教学环节,一是通过“传统视野下的中世纪”在了解传统认知的前提下引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追问,首先本课从“中世纪”概念问题入手,从“中世纪”一词的出处进行探究,目前学术界公认的是意大利人文主义历史学家比昂多首次使用了该词,来指西罗马帝国灭亡到比昂多自己生活的时代。再到“黑暗时代”评价问题的由来,引出中世纪到底有多黑,分析中世界黑的根源,战争、瘟疫、混乱带来的真黑;比特拉克首先使用了“黑暗时代”一次称呼中世纪带来的误黑;后来的人文主义者的主观抹黑。在概念问题和评价问题中梳理歷史发展关键节点,厘清长期以来的黑暗论调不免有失偏颇的历史原因,从而引出历史上的中世纪是怎样的。二是通过“源头视野下的中世纪”和学生一起阅读史料,掌握“加洛林时期的文艺复兴”、“12世纪的文艺复兴”与后来文艺复兴之间的承接,特别是通过“黑死病”问题的深入探讨,洞察中世纪对近代欧洲文明的影响;加洛林时期的经典翻译和教育推广成为了古典文化得以传承前提,12世纪前后的文艺复兴翻译经典、关注人性,意图冲破宗教束缚,为欧洲大学的繁荣昌盛奠定基础。黑死病的肆虐流行成为了压垮宗教垄断的一棵大树,人们开始重新认识生命的意义,开始思考更为现实的人生,为后来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清除了一些障碍,在整个近代欧洲思想文明发展历程中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三是通过“理性视域下的中世纪”探讨,总结回顾客观认知中世纪,中世纪欧洲不仅仅只有“黑暗”、“蒙昧”,其黑暗迷糊中也有自己的光亮点,可谓是黑中有亮,暗中有光。突破单一传统认知,理解中世纪也是欧洲近代文明的源头之一。
  一、问题导入提纲挈领——见微知著激发学生探究
  欧洲中世纪是整个世界史中有难度的部分,也是学生相对陌生的部分。让学生直接进入对中世纪的理性思辨与判断是相当有难度的,因此在本课设计时以一幅雕塑图片导入,运用阶梯式问题,由教师一步步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滴水藏海,一个雕塑既是当时社会的缩影,同时也折射出中世纪的方方面面。
  看似一个简单的雕塑,其实信息量非常大,这座雕塑中有几个形象?各自的表情和动作是什么?推测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雕塑反映的主题是?雕塑产生的背景?从而引发学生的追问与思考。鬼怪的恐怖,人类的无助,无疑是最引起学生关注的,而这种雕塑在中世纪又是常见的。因此提出让学生结合图片信息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认知世界里的中世纪?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一方面拉近了与中世纪的时代距离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恶魔在吞食人类”,更为深刻理解中世纪对生死的观念,以及宗教对于中世纪的深远影响。
  在本课教授“黑死病肆虐——文艺复兴的催化剂”这一环节时,选择了一幅鸟嘴医生的漫画引入,提出以下问题,一是请学生推测图片上人物的职业;二是探究鸟嘴医生出现的历史原因。鸟嘴医生的出现意味着死亡的临近,而且鸟嘴医生在当时本身也是死亡率超高的职业。从而引出黑死病这一中世纪的灾难性事件,然后展开对黑死病影响的探讨,将历史教学引向深度思考区。
  两个问题导入选取的切点是细微的,但经过问题追问,他们与中世纪之间的联系又是千丝万缕的,两个导入的选取都极具吸引力,同时又具典型性。
  二、问题推进层层深入——还原历史做到抽丝剥笋
  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都笼统认为中世纪是黑暗的,在“传统视角下的中世纪”中让学生了解大家普遍认为中世纪黑暗在哪里,客观呈现中世纪的黑暗之处,同时也提出思考,中世纪留给世界的是否只有无尽的黑暗?把中世纪理解为与现代断裂的黑暗时代的传统观念,显然已经不符合历史的实际了。中世纪的发展同样为欧洲近代文明提供了过渡,特别是忽视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传承,这将不利于理解西方近代文化。
  问题驱动最主要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源头视野下的中世纪”中,以文艺复兴为例,追根溯源,发现中世纪时期已出现的文艺复兴雏形和先声,历史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历史发展是一个过程,学生在追寻问题中发现问题。
  因此,在讲述加洛林王朝时,提出以下问题,一是判断“假如不是心灵在歌唱,这样的歌声什么也不是。假如心灵不与爱情相伴,他便无法歌唱。”这段文字出现的时间,通过对诗句的解读,不难发现里面带有明显的人文主义色彩,究竟是什么原因?究其根源,这与加洛林时期的翻译经典是分不开的,与此同时古希腊罗马经典才得以重现,应该说这种传承是来文艺复兴发展的前提。
  材料:如果加洛林王朝的文人们没有大力搜集并抄写这些文本,西塞罗、维吉尔、奥维德、尤里乌斯·凯撒、塔西陀、塞内加等人的大作可能已经失传。   ——《中世纪欧洲史》
  材料 :我们今天所能读到的罗马诗歌、史诗、散文和其他作品,有90%是通过加洛林时代的整理和抄写才保存下来的。
  ——《欧洲中世纪史》
  材料:阿伯拉尔(将70-100部希腊和阿拉伯著作从阿拉伯语译成拉丁语。)认为,道德总是内在的、个人的;如果没有内心的忏悔和觉悟,外在惩罚毫无意义。“只有通过怀疑,才能进行理性探索;只有通过探索,才能得到真理。
  ——《中世纪欧洲史》
  通过对材料的解读,提出问题。中世纪时期有哪些与文艺复兴类似的文化现象?
  加洛林时期的文艺复兴和12世纪的文艺复兴拓展了学生的视界,文艺复兴不是一蹴而就的,没有加洛林时期的拯救经典,启蒙教育;没有12世纪文艺复兴的奠基(翻译运动、关注人性、冲破束缚、哥特建筑、大学建立),没有黑死病对时人宗教观念的冲击,何来人文主义思想的萌发?问题驱动中,学生更为全面认知中世纪思想文化传承。特别是中世纪晚期(约1300——1500年),灾难中孕育着社会形态的变化,在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都有加速演变现象。中世纪西欧文明为近代文明的腾飞做了准备,欧洲近代文明呼之欲出,中世纪西欧文明是欧洲古典文明与近代文明之间的桥梁,他们之间有着切不断的联系。
  其实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知识结构体系实质上是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连接与融合,突破口就是一个启发性的问题。驱动问题因势利导,抓住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要在打破经验世界中找到新知识的固着点,然后让新知识在学生的脑中生根发芽。
  三、问题体验聚焦难点——神入历史点化学生思维
  歷史和学生之间的距离有时是千山万水,有时又是近若咫尺,打通关键节点认知,疏通因果线索联系,方能接起那断裂尘封的历史。黑死病是一场凶猛的瘟疫,在中世纪是如何反作用于人类历史的?它在颠覆当时人们观念的作用是如何发酵的?黑死病催化作用带来了哪些影响?
  因此结合史料设计了一个问题:假设你生活在当时“黑死病”肆虐的欧洲,每天都不断有人在大街上突然间倒下,傍晚还有人赶着马车,大声的叫嚷着,“收尸啦!收尸啦!”,而且这种情况越来越严重,你却无能为力,请问作为幸存者你都想到了什么?
  这段材料展现的既是震撼又是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场景,学生的回答结果也是多样的,其中部分学生会想到祈求上帝保佑,这也是一种正常的思维,这是陈述事实,鞭笞运动和祈祷都未能阻止黑死病蔓延的脚步,反而更加凶猛,不仅如此还有更让人矛盾和匪夷所思的糟糕情况,让学生的思维先陷入不解的漩涡,继续呈现史实材料,聚焦矛盾。
  材料:(人们开始公开讨论瘟疫的根源)曼彻斯特的大主教威廉姆斯·埃丁顿给他的教士们写了一封信:“人类的纵欲是多么可怕……如今它更加变本加厉,这理所当然地要激起神的愤怒。这场灾难就是神明对人类这众多罪恶的惩罚。”(注:宣称“黑死病”是上帝在惩罚人类罪恶的大主教埃丁顿,不久也染黑死病身亡。)
  阿尔丰沙十一世是在位的君主中唯一丧命于鼠疫的国君。但是他的邻邦阿拉贡的国王佩德罗却在六个月内失去了妻子、女儿、侄女……。
  ——霍华德·马凯尔:《瘟疫的故事》
  这时再提出一系列问题:国王和大主教的离去是不是特别的讽刺?黑死病面前体现出来的是不是人人平等?既然在面对黑死病带来的死亡面前大家是平等的,那么在其他方面是否也可以平等?经受黑死病折磨的人们不能预知明天的生死,因此他们会产生怎样的思维?这时候可以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讨论,相互说说各自的想法。创设情境能够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拷问历史,情境的设置可以是真实历史性质的,也可以是根据历史事件虚拟出来的,关键在于要符合历史客观性。黑死病对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无疑是雪上加霜,黑死病的肆虐冲击了政治,影响了经济,加剧了矛盾,挑战了教会,刷新了观念。黑死病既是巨大灾难的投石机,同时也不自觉的成为了孕育人文主义的助推器,劫后余生对个人思想的冲击力不可小觑,对教会的冲击不可估量,而这种人的意识觉醒恰恰为文艺复兴打开了一扇窗。在此过程问题驱动环环紧扣,注重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把问题设计的像剥卷心菜一样,层层深入,学生也在追问和探究中拨开迷雾,揭开中世纪神秘的面纱。
  四、结语
  本课以“聚焦性问题”切入,“连续性问题”推进,“反思性问题”引导,以问题为载体、抓手、路径,带领学生探究思考,以“内驱力”、“求知欲”为助推,以“问题解决”为归宿,不断深化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基于问题驱动的历史课堂教学,从问题提出的原点出发,沿着“提出问题—还原史实—解决问题”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在探寻历史的过程中,更加理性认知中世纪的欧洲。正如李新宽认为的西方“新中世纪”观主要有三重视野,一是乐观的新中世纪观,二是悲观的新中世纪观,三是基于史实的新中世纪观。问题驱动的过程也是学生素养和能力提升的过程,如叶圣陶先生指出,“教任何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到这样的境界:能够自己会探究,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
其他文献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学业学习与情绪学习不是孤立的。情绪会影响学生的注意力、动机、问题解决和决策以及从经验中提取积极意义的能力,而学会根据需要调整自己的情绪能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合作精神的、自信的、愉悦的学习者。因此,教师必须在教育实践中将学业学习与情绪学习整合在一起。然而很多教师培训项目倾向于强调行为主义理论,导致教师只会单方面注意孤立的行为,不能完全掌握错综复杂的学习过程——该过程涉及学业的和情绪的网
一、不变与变:素材的延续与史学理论的提升  2016年以来,全国卷在史料运用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即图像史料和实物史料的数量增多,类型趋于多元,如表1。  这一变化趋势与课标的修订密切相关, 2017年版课程标准在学业质量水平1—3层级将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选择性必修模块2《史料研读》增补现代音像史料、数字资源。其中,主要实物史料包括器物、建筑物、遗址、遗迹,主
教科书是历史叙事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学习历史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两岸同根同源,而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异同互见。本文从“辛亥革命”内容入手,对比分析大陆人民版和台湾地区“康熙版”教科书在编排框架、史实取舍、历史评价和语言表述上的差异,探讨两岸教科书的历史叙事问题。  一、两版教科书“辛亥革命”的编排框架  宏观地看,历史教科书中的章、节、目以及相关的学习指导等,反映出相应的编排框架和叙事逻辑。具体地,可
历史学习特别是高三阶段复习,把单元知识进行整合,以期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通常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有的单元本身就有清晰、严密的逻辑体系,稍加点拔,学生就能一目了然。比如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单元标题中就已经比较明确地点明了本单元的内在逻辑,即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掠夺、两次工业革命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整体脉络。但有的单
一、素养视野下的STEAM与初中历史的融合  STEAM 教学理念源自于 20 世纪 80 年代的美国, 是一种重实践的超学科教学理念,它“具有跨学科性、情境性、设计性、实践性以及技术性等鲜明特征”[1],这与我国人才培养要求及新课程改革中对素养能力的追求是一致的。  2019 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中提到:“结合不同学科特点,合理设置试题结构,减少机械记忆
“移民搬迁解决了人口向城镇集中的基础性问题,新社区工厂恰恰解决了人口搬迁集中后留得住、能就业的问题。”  累计投产417家,吸纳就业17632人,其中贫困劳动力5600人。安康毛绒玩具文创企业投产165家,仅今年就新增71家,吸纳就业8133人,其中贫困劳动力2231人…… 仅仅两年,社区工厂如雨后春笋般在安康大地发展壮大起来。  “十二五”以来,安康全市累计搬迁安置26.6万户92万人,共建设集
俄国农奴制度是15-19世纪中叶封建主奴役依附农民的剥削制度。从1497年法典确立俄国农奴制生产关系,到1581年颁布第一个“禁年法令”、1607年颁布新的禁年法令,沙皇政府通过国家立法,一直在限制农民的迁移,强化农奴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服各种劳役,失去了人身自由。农奴制度和独裁专制统治结合,使俄国逐渐落后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  到18世纪下半期,沙皇政府意识到农奴问题的严重性,试图解决农民
6月14日是第16个世界献血者日,今年的主题是人人享有安全血液,活动旨在强调和宣传血液安全及公平可及性的重要意义,让需要血液的患者能及时获得高质量、安全的血液。  6月10日上午,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血液安全主要有3个维度,一是供应量的安全,二是血液本身质量的安全,三是临床使用的安全。“从血管到血管”管理  充足的血液供应是安全的重要方面。1998年《献血法》实施以
安徽省六安市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农业和人口大区。该市创新管理方式,建立脱贫攻坚项目库,推进扶贫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让更多贫困户参与到脱贫攻坚项目中来,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提供了有力支撑。扶贫“项目库”打通“产业路”  六安市裕安区固镇河沿村的展羽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区内,宽敞明亮的鹅舍里,皖西白鹅成群结队滑行在水面。  “如果没有这个项目库扶持资金的注入,我的皖西白鹅养殖产业也不会有今天的发展,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1]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具有独立的人格,历史课堂教学必须激励、唤醒每个学生的自主意识,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为方法,引导学生学会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提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自课程改革以来,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发现站在学生的视角,表达方式上用第一人称即“我”的所思所想来设计